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中国西部省区的区域特征与开发意义我国西部省区包括西北地区的XX、XX、XX、XX、新疆、XX和西南地区的XX、XX、XX、XX、广西、XX12个省区市,土地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496,现有人口3.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896,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的90%以上。这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1.1西部省区的经济发展条件1.1.1丰富的自然资源首先,宜农土地面积辽阔。西部土地面积54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6.8%,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地分别是2.0亩、4.7亩和10.3亩,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全区可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7.8亿亩,占全国的70%左右。其中,适宜开发耕地的占全国耕地后备资源的80%。其次,矿产和能源资源富集。西部省区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品种多,储量大,分布集中。矿产资源总量占全国的39.7%,已经探明储量矿产达123种。其中,钦、铜、铅、锌等30多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富铜、富磷、钾盐等24种矿产资源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西部省区的煤炭探明储量达3797亿吨,占全国的38.6%。天然气储量26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6%,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塔里木、吐鲁番、哈密、准噶尔、陕甘宁、XX的柴达木和XX的东部地区。另外,新疆的大盆地,石油的预测资源量达208亿吨,占全国的近1/4。西部省区的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长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和黄河等河流的水能理论蕴藏量达5.5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2.74亿千瓦,分别占全国总量的82.3%和72.3%。1.1.2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西部省区的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极富特色。一是独特的自然风光,如西北地区的草原、沙漠和黄土高原景色,西南地区的岩溶地貌和西双版纳风光都是世界所少有的自然景观,特别是西部的许多地方受现代工业的影响小,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高,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宝地。二是浓郁的民族和地域风情,如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风土民情。西部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而且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显着,对外的开发度比较低,保存了比较完好的民族和地域风情,是当今难得的旅游资源。三是特有的历史与文化。西部省区有许多地区在历史上是个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地方,与西方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兵马俑、丝绸之路以及其它一些宗教遗址,这些都是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1.1.3数量巨大而素质偏低的人力资源西部省区拥有人口3.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8%。人力资源数量巨大,文化素质低,1998年,西部15-64岁的劳动力共19359万人,占全国的22.81%.但文盲、半文盲却占全国的29.74%,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然而,西部省区的人力资源廉价,可开发的潜力巨大。西部劳动力的可支配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7.63%,人均GDP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5.12%。廉价而丰富的人力资源对国内外的投资者到西部投资具有很大的吸引力。1.2西部省区的经济发展特征1.2.1经济总体水平比较低西部省区经过五十年左右的发展,经济水平与自身相比己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与全国相比,尤其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西部省区的经济总体水平是比较低的。1.2.2工业化水平明显偏低,城市化进程缓慢且内部发展不平衡西部省区的工业化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和全国的水平。到西部大开发的前夕,西部省区的工业化水平为30.3%,东部地区为43.9%,全国平均水平为42.1%0西部省区工业化水平是全国的72%,只及东部的69%。与工业化进程相对应,西部省区的城市化程度低,且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到1999年,西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东部为28%左右,东部比西部高出10个以上的百分点。除了人口结构以外,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诸如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经济结构的高级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念的改变等方面,西部地区更是明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省区城市化进程很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发展的空间差异大。少数发达的中心城市与大部分落后的小城镇并存是西部城市分布的显着特点之一。目前,只有成渝地区形成了比较大的城市群,其它地区的城市没有集中连片分布。二是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一方面,直辖市XX以及省会城市XX、XX、XX、XX、XX、乌鲁木齐发展比较快,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城市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交通方便,服务业特别是金融、通讯更较发达,要素流动性比较高,企业竞争活力较强,消费者选择机会较多,市场经济意识比较强:另一方面,大量存在的小城镇现代化水平低,而且这些小城镇大多散布于戈壁沙漠或高山竣岭之间,对外交通困难,生态环境脆弱。1.2.3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西部地区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但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其中尤以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这四大结构相互交错、相互影响、相互牵制,己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这也是西部大开发中最为显著的不利因素。<1>产业结构失衡,农业的基础地位薄弱。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尤其是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建成了一大批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基地,由此确立了西部在全国工业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份额。在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西部农业由于自然条件差,加上缺乏积累,投入长期不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发展一直缓慢,在一些地方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薄弱。两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基本上处于演进的低级阶段。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稳固,以种植业为,结构单一;第二产业的主导功能不强,工业内部结构失衡问题比较突出,第三产业虽然发展相对较快,但结构不够合理,商业、餐饮业比重大,金融、通讯等发展比较缓慢,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效率的提升作用不强。由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导致了对自然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难以进行有效的利用,始终未能摆脱作为全国原材料基地的附属地位,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经济优势。<2>庞大的国有经济与弱小的非国有经济并存,非国有经济发展严重滞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影响,西部地区国有经济在整个地区经济中占有绝对地位,其中军工、能源、原材料以及主要初级产品生产和粗加工的大中型企业占了很大部分,远远高于东部地区,给经济结构调整带来了很大难度,增加了复杂性。从表2可以看出西部十省区工业总产值结构与全国以及东部省区的对比情况。<3>城乡差距日益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的差距在继续扩大。据统计,西北地区60.5%的工业集中在21个经济中心和工矿城市,其中XX省SO%的工业集中在XX市.XX省57%的工业集中在XX一一XX地区,XX省70%的工农业集中在XX市和XX地区,新强70%的工农业集中在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的北疆地区。<4>地区间综合国力相差悬殊。西部各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一些综合经济指标差距悬殊。20XX国内生产总值XX为4107亿元,而XX仅为263亿元,相当于XX的6.4%,XX只有117.5亿元,只相当于XX的2.8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X为1418亿元,XX为151亿元,相当于XX的10.6%,而XX只有64.1亿元,仅为XX的4.5%。1.2.4市场化程度低,对外开放进程缓慢西部省区的改革开放在时间上滞后于东部地区,因此,导致西部的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都明显低于东部。在全国各省、市、区的市场发育水平的排序中,西部省区基本上都是居于后列,其中,XX位居最后,市场化指数只有14.8%0无论从所有制结构中的非国有经济成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还是市场中介和服务组织的发育,以及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看,西部省区都与东部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这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表现为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力不强。1.3西部省区的经济发展优势1.3.1资源察赋优势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较,西部省区的资源察赋优势最为突出。西部省区的油气、煤炭以及其它矿产在全国都具有绝对优势。全国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总值西部省区占50.45%,其中45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总值西部省区50.81%。西部省区在属于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储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天然气占68.1%,富铁矿占46.7%,富铜矿占52.4%铅矿占42.1%,锌矿占43.3%,砂金矿占43.5%,硫铁矿占40.6%,富磷矿占86.3%,钾盐占99.7%。根据有关研究显示,西部各省区的自然资源用综合优势度、人均拥有量优势度和总丰度三指标表示在全国的排序中,均居全国前列。西部省区自然资源不仅丰度高,而且矿产资源与水能、煤炭、油气的地域组合比较好。因此,在西部省区建立能源、冶金、原材料基地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特别是西南地区,水电、煤炭与矿产资源的理想组合,可以发展钢铁、能源、有色金属等工业中心:西北地区则可以进行油气资源的开发以及有色金属的冶炼等。西部省区的资源察赋优势决定了其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开发西部丰富的资源是支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建立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和战略后方基地的必然选择,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亮点所在。1.3.2市场潜力优势当前西部省区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相当大,总体消费水平比较低,但是这也意味着西部省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西部省区1997年底总人口为3670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8%。但同年西部省区最终消费为6882.04亿元,只占全国最终消费的16.67%o西部居民消费为5453.44亿元,占全国的16.90%;其中农村居民消费为3058.09亿元,占全国的18.15%.城镇居民消费为2395.36亿元,占全国的15.25%,西部政府消费为1428.6亿元,占全国的巧.86%。如果按西部省区28.8%的人口比重而最终消费只占到全国16.67%的水平来看,西部省区的消费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相差甚远,要达到与人口比重相应的消费比重相差12.2个百分点。可见,西部省区的市场潜力是很大的。加快西部省区的开发,就可以使西部省区的市场潜力得到释放,转化为扩大内需、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在西部省区的开发中,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将大大增加投资品的需求;西部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幅度地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并使这部分收入转化为现实购买力,从而刺激国内的市场需求.这两方面的作用都会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增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1.3.3经济增长的潜能优势西部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政策和具体制度方面的原因。如果这些方面的限制性因素被消除,那么西部省区经济发展普遍不足所蕴涵的增长潜能就可以发挥出来。国家在世纪之交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从整体上为西部省区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能创造了条件。西部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是一个既成的事实,从发展的角度看,也就意味着西部省区在现代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经济环境中具有比较大的潜能。如果西部省区的人均GDP能够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那么,其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就能得到巨大的提升,而这一结果的出现是完全可能的。1.3.4局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势西部省区虽然在整体上科技教育都比较落后,资金匾乏,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是,西部省区的局部地区却聚集了比较可观的教育科技资源,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从教育和科技资源集聚程度看,西部省区的某些地方并不比东部和中部差,而是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条件。例如XX省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9万人,40余所高等院校,在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仅XX就有高等院校22所,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重点实验室1$个,各类科研机构2700多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万人,居全国大城市前列。XX作为西北地区的教育和科技中心,拥有60多所高校,4000多个科研机构,$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XX的科研综合能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随着教育和科技机制的转轨,科研和科技的产业化、市场化步伐必将加快,从而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4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将为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广阔空间,是保持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创造出的大量投资机遇,将有力地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西部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和东送,将为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中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政府在世纪之交适时地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这直接关系到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巩固国防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关系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长远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快西部发展是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的人均收入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宏伟目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如果不及时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全国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加快西部发展是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这一阶段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带动其它地区和其它劳动者富裕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整体经济实力显着增强,沿海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已远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仅总人口与西部地区大体相当的上海、XX、XX、XX和XX五省、市,其国内生产总值就已超过了西部地区总和的2.5倍,并且差距还在继续扩大。面对这种趋势,我国政府及时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这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促进西部比较优势发挥,形成与中东部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西部与中东部还处于垂直分工阶段,在开发过程当中,要加速西部资源加工的深度,合理延长产业链,努力避免初级资源产品的直接外输。这既可以减轻产品的运输成本,又可以将资源开发的经济利益留在西部,同时,还有利于西部的技术进步和资本的积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西部与东中部地区较为合理的经济区域格局。第2章项目融资的概念与相关问题2.1项目融资的概念项目融资<ProjectFinancing>是指为某一特定的工程项目发放的贷款,并以该项目的收益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这种融资方式是国际中长期贷款的一种形式,主要用于那些需要巨额资金、投资风险大而传统融资方式又难以满足的工程项目,如天然气、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及运输、电力、农林等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项目融资是一种无追索权或仅有有限追索权的融资或贷款:F:4SB<美国财会标准手册>对项目融资做出如下的定义:"项目融资是指对需要大规模资金的项目而采取的金融活动。借款人原则上将项目本身拥有的资金及其收益作为还款资金来源,而且将其资产作为抵押条件来处理。该项目事业主体的一般性信用能力通常不被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这是因为其项目主体要么是不具备其它资产的企业,要么对项目主体的所有者<母体企业>不能直接追究责任,二者必居其一。"按照P.K.Nevit所著"ProjectFinancing"1989年第5版中的定义,项目融资就是在向一个具体的经济实体提供贷款时,贷款方首先查看该经济实体的现金流和收益,将其视为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并将该经济实体的资产视为这笔贷款的担保物,若对这两点感到满意,则贷款方同意贷款。2.2项目融资的基本特征2.2.1以项目为主体安排融资所谓以项目为主体安排融资,是贷款银行在项目融资中的注意力主要放在项目在贷款期间能够产生多少现金流量用于还款,融资与否主要是依赖于项目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而不是依赖于项目的投资者或发起人的资信,即所谓的"项目导向性",这是项目融资的一个显着特点。2.2.2融资规模大,资金来源广项目融资具有规模大、资金需求多、资金来源广的重要特点。随着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一些项目必然发展成为巨型项目以满足规模效益。其规模之大,从几亿、几十亿甚至高达上百亿美元,项目的投资风险大大超出了项目投资者们所能够和所愿意承受的程度。通过项目融资,利用项目本身的资产价值和现金流量安排有限追索贷款,为这类项目安排资金。如80年代中期澳洲西北部海上石油天然气项目,第一期工程投资就超过14亿美元,超出了当时该项目中任何一个投资者本身的融资能力,然而,通过安排项目融资,该项目得到了顺利的开发和生产。2.2.3项目周期长项目周期长是项目融资的另一个重要特点,项目周期包括从项目的选定和准备开始到竣工投产各个阶段,尤其是评估、谈判和项目执行三大环节所要经历的过程较长,一般要经历儿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在实践中,项目评估往往由于谨慎而延长,项目谈判往往由于复杂的多边关系而延长,项目的执行往往由于项目的巨大规模而相应延长。因此,与"项目导向性"相适应,项目融资的贷款期限往往根据项目的具体需要和项目的经济生命期来确定,一般比商业贷款期限长,近几年的实例表明,有的项目融资贷款可以长达20年之久。2.2.4有限追索或无追索<Non-recourseandLimited-recourse>追索,是指在借款人未按期偿还债务时贷款人要求借款人用除抵押资产之外的其它资产偿还债务的权力。在某种意义上,贷款人对项目借款人的追索形式和程度是区分融资是属于项目融资还是属于传统形式融资的重要标志。在传统形式融资中,贷款人为项目借款人提供的是有完全追索权的融资,即贷款人主要依赖借款人自身的资信情况,一旦贷款无法收回,贷款银行可以对该借款人实行追索,以其抵押资产或其它资产抵偿债务。而对于项目融资,贷款人只能在贷款的某个特定阶段<例如项目的建设期和生产期>对项目借款人实行追索<即时间追索的有限性>,或者在一个规定的范围内对项目借款人实行追索〔即金额追索的有限性>,除此以外,无论项目出现任何问题,贷款人均不能追索到除该项目资产、现金流量及项目借款人所承担的义务之外的任何形式的资产。有限追索融资的特例是"无追索"融资,即融资百分之百地依赖于项目的经济强度,在融资的任何阶段,贷款人都不能追索到项目借款人除项目之外的资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获得这样的融资结构的。2.2.5风险分担项目融资的风险大,需要多头的担保以分担风险,这是项目融资的又一特点。风险大是来源于融资数额大和融资渠道复杂及项目本身的成败。收益与风险并存,袂定了项目融资必须充分发挥"收益分享、风险分担"的原则。项目风险存在于所有项目的参与人之中,要正确处理多方面的利益关系,一个成功的项目融资结构应该是在项目中没有任何一方单独承担起全部项目的风险责任。2.2.6融资成本高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较,组织项目融资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因而其筹资成本较高。项目融资涉及面广,结构复杂,需要做好大量有关风险分担、税收结构、资产抵押等一系列技术性的工作,筹资文件比传统的公司融资往往要多出几倍,需要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法律文件才能解决问题。而且由于其有限追索性质,导致融资的成本要比传统融资方式为高。2.3项目融资的模式2.3.1设施使用协议<TollingAgreement>国际上,一些项目融资是围绕着一个工业设施或服务性设施的使用协议作为主体来安排的。这种"设施使用协议"在工业设施或服务性设施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达成的一种具有"无论提货与否均需付款"或"无论使用与否均需付款"性质的协议。以该协议为基础的项目融资安排,主要应用于一些带有服务性质的项目,例如石油、天然气管道项目、发电设备、某种专门产品的运输系统以及港口、铁路设施等。利用"设施使用协议"安排项目融资,其关键是项目设施的使用者能否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具有"无论提货与否均需付款"或"无论使用与否均需付款"性质的承诺。这个承诺要求项目设施的使用者在融资期间定期向设施的提供者支付一定数量的预先确定的项目设备使用费,这种承诺是无条件的,即不管项目设施的使用者是否真正利用了项目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在项目融资中,这种无条件承诺的合约权益将被转让给提供贷款的银行,通常再加上项目发起人的完工担保,就构成了项目信用保证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理论上,项目设施的使用费在融资期间应能够足以支付项目的生产经营成本和项目债务的还本付息。2.3.2产品支付<ProductionPayment>产品支付是项目融资的早期形式之一,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石油天然气项目开发的融资安排。它是指购买方购买未分割的矿产或项目公司生产的产品,在项目生产期,项目公司必须定期地将一定的生产收益支付给购买方。一般来说,就是由贷款银行购买某一特定矿产资源储量的全部或部分未来销售收入的权益,即贷款银行从项目中购买一定比例的生产量,以这部分生产量的收益作为项目融资的主要偿债资金来源,即贷款得到偿还以前,贷款方拥有项目的部分或全部产品。以产品支付为基础组织的项目融资,具有其它融资模式所不具备的特征:<a>用来清偿债务本息的唯一来源是项目产品。<b>贷款的偿还期应该短于项目预期的有效生产期。<c>在此项目融资中,贷款银行只为项目的建设和资本费用提供融资,而不提供生产费用的贷款,并且要求项目公司提供最低生产量、最低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担保。因此,根据以上的特点,产品支付融资一般只适用于资源储藏量已经探明并且项目生产的现金流量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来的项目。2.3.3租赁融资租赁是一种使用者<承租人>可以获得某一设备或某一工厂的使用权而不需要在使用初期支付该设备或工厂全部资本开支的一种融资手段。在西方国家中,根据在租赁协议中承租人与出租人所承担的责任以及租赁期间资产的使用价值占该资产全部使用价值的比重,将租赁分为经营租赁和金融租赁两种基本类型。它们在项目融资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金融租赁是指一种租赁期限相对较长,承租人不能随意提前终止租约的租赁协议。其租赁期限占出租资产的部分的经济生命期,有时可以占到90%以上。在租赁期内,出租人虽然拥有被出租的资产,但是实质责任只局限于提供一种融资,占有和使用被出租资产所需要的一切费用和成本,包括维修、保养、以至有关税收均需要由承租人负担。承租人按照租赁协议定期支付租金,并且向出租人保证在租赁期满时支付一笔资金购买所租赁资产。金融租赁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小到一个机械设备,大到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按照租赁的结构,金融租赁又可进一步分为直接租赁和杠杆租赁。直接租赁<DirectLease>是指只有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参与的简单租赁形式。出租人自己安排资金购买被出租资产然后将其租赁给承租人。杠杆租赁<LeverageLease>是指在租赁融资中,出租人只需投资租赁设备购置款项20%-40%的金额,即可在法律上拥有该设备的所有权,享有如同对设备100%投资的同等税收待遇,设备购置款项的60%至80%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无追索权的贷款解决,但需出租人以租赁设备做抵押,以转让租赁合同和收取租金的权利作为信用担保。第3章目前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抑制因素分析3.1金融适度是经济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金融适度是指既不存在金融抑制也不存在金融过度的金融发展状态。金融抑制是指金融发展在总量与结构方面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金融过度是指过多的资源流入金融业导致金融发展超前于实体经济发展或由此引致的金融资产过度膨胀。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均己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早在20世纪60年代,麦金农等经济学家即已揭示了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并提出了通过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在金融深化理论影响下,许多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取了金融自由化的措施,使国际金融业获得快速成长。但金融自由化引致的金融资产规模过度膨胀并没有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而是一系列的区域性或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说明金融过度与金融抑制同样会损害经济增长。金融抑制或金融过度之所以会损害经济增长,是由于在既定时期内一国可调控的资源有限,投资于金融业的资源过少会形成金融抑制,导致金融业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对经济增长形成阻碍;而过多资源投资于金融业,一方面会使实体经济因投资不足而减缓增长,另一方面,金融过度会引发资产价格膨胀并导致经济泡沫化,而泡沫经济的破灭会对经济增长形成更为严重的损害。因此,只有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规模和结构相匹配,或者说金融适度发展,才能实现经济最优增长。但经济增长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产业资本积累、制度创新、供求结构等,从经济结构均衡发展的角度看,金融适度发展只是经济增长达到最优状态的条件之一,也就是说,金融适度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既不是金融适度,也不是金融过度,而是出现了金融抑制问题,出现金融抑制对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是非常不利的。3.2资本市场的严重滞后构成对西部地区的金融抑制资本形成是一个储蓄一一投资一一物质资本的转化过程,一方面要使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另一方面要使投资创造出高水平的物质资本形成,使这些资本运用在生产力高的项目上,最终带动经济发展。资本市场首先通过把储蓄分配给投资,有助于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其次,资本市场有助于在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之间建立一种均衡;第三,资本市场通过促进流动性和保证金融资产的安全,促进了储蓄和投资;第四,资本市场保证了资金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的流动,因而促进了金融的机动性,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发展西部地区的资本市场,不仅可以为国内外投资者投资西部地区提供便利工具和有利场所,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的筹融资功能与作用,而且由于资本市场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能促进商品、劳务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建立以及价格机制的形成,节约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分配效率,提高西部地区资本形成能力,进而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和全社会的共同富裕。然而,在我国东部地区资本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西部地区的资本市场没有培育和发展起来,这己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3.2.1资本市场滞后发展的主要表现首先,资本市场总量规模小,发育程度低,证券市场融资能力弱。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慢,企业效益差、偿付能力弱,制约了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市场规模较小,市场化水平不高,经济证券化水平低,市场融资能力弱。其次,西部地区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主体单一,效率低下。再次,吸引外资能力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吸收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水平逐步提高,但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数量小,水平低,吸收外资的能力呈明显的瓶颈状态。3.2.2资本市场滞后发展的原因分析资本形成最初来源于生产剩余即储蓄,再由储蓄转化为投资,最后才转变成机器设备、厂房、交通工具、基础设施等物质资本。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可获得储蓄的总供给包括内部储蓄和外部储蓄两部分,内部储蓄由区内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储蓄构成,外部储蓄由外部的官方援助和外部的企业与居民储蓄构成。因此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资金来源实际取决于该地区聚集当地资金的能力、从其它地区获得资本输入的能力和吸引外资的能力。也就是说西部地区自身积累资金、中央投资、争取东部地区资金和引进外资是西部地区资本形成中可供选择的资金供给源。但是,西部地区的一些因素制约着这些供给源参与资本的形成:<1>经济发展水平低,投资收益率不高。我国西部地区长期以来依靠自然资源为主来推动经济发展,资源基础型产业如农业、采掘业及原材料工业构成其发展的支柱产业。而且这些产业大多是在国家计划下"植入"的,并没有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融合起来,经济结构二元性典型。改革开放以来,为加速全国的经济发展,国家采取了梯度推进式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给予东部地区以政策上优惠,优先发展东部地区,不仅对东部地区加大投资力度,而且对东部大量吸引外资起到重要作用,其规模远远大于西部地区。这样,西部地区不仅享受不到国家的政策优惠,而且在这一战略下,国家对资源产品价格的管制使西部地区,得不到来自各方面的大量投资,更无力通过自身积累进行投资,提高要素生产率,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投资收益率。<2>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制度创新不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采取"渐进式"改革,表现在空间上为市场经济梯度推进形态,即市场经济在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在市场发育程度上,沿海较发达地区高,内陆地区低,形成一种由东到西的推进态势。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遗留的低起点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再加上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利经济地理位置和改革的滞后,市场发育程度更低,具体表现为非国有经济比重低,产权结构单一,经济的二元结构典型,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发育水平低,市场中介少,市场范围十分有限。这一切都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也限制了西部经济的向前发展。<3>区域开发成本高。区域开发成本高是制约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区域开发成本,是指一个地区为了支持经济起飞并实现区域战略发展目标,必须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所花费的成本。基础设施的完备与否,常常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准备条件。这里的基础设施又称社会先行资本,是为直接生产部门和公众生活提供公用设施、公用条件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软硬设施与机构。一个地区的区域开发成本,要受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人口素质、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决定。西部地区远离国家的经济重心区和政治核心区;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地表的稳定性差,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教育相对落后,交通、通讯、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大,区域开发成本高。这都限制了西部地区市场范围和分工的扩展、资本市场的形成及其比较优势的发挥。3.3金融资产向东部流失构成对西部地区的金融抑制3.3.1西部地区金融资源流失的途径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按照适度非均衡思想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东部和西部的经济差距日益扩大,以存款为例,部分省区之间的存款额差距高达几十倍之多,越是落后的地区,其存款资金越少,西部地区在社会总存款资金中所占的比重正在不断下降。一方面,资金来源不足;另一方面,资金以各种形式严重流失,导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相当薄弱。第一,通过金融机构流失金融资产。我国的资金融通主要是通过各种金融机构的间接融通和资本市场的直接融通。无论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还是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其资金的运用都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纷纷将其资金投向收益率较高的地区。第二,由企业直接投资所引起的流失。过去,在追求"门类齐全"、"自成体系"的方针指导下,西部各省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这不仅压制了地区优势的发挥,而且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极低的总体效益。资金投入产出的低效益造成西部企业的投资基金相继退出或减少。一些内地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得到相对廉价的资金,用来弥补流动资金的不足,以便挪出自有资金到沿海寻求"发展",有的甚至直接贷款投往沿海获利。一些内地股份制企业通过股票发行筹集的资金和自身的积累也都纷纷东流。第三,通过商品市场形成的流失。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商品生产门类齐全,服务项目多,投入生产建设的资金,除了基本建设中原材料采购以外,大多数资金都在本经济圈内循环,转化为销售单位或个人的收入,相应地增加本地区的经济来源,资金漏出的机会和量都很小。而西部地区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由于生产环境和条件落后,生产门类不齐全,因此,大部分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要从区域外部购入。银行贷款给企业后,企业可能要将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向区域外购买生产资料,使贷款资金大量流出西部,主要是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此外,西部地区消费品的生产工艺粗糙、种类少,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会造成资金流出。这一系列的购买活动最终都会导致西部地区投入资金的大量流失,造成资金匾乏,无力推动下一轮的经济循环。3.3.2西部地区金融资源流失的原因分析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来自资金、劳动力、技术、知识、人才等各要素的投入。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要素供给看,土地和劳动力过剩,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特别缺乏,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这些西部缺乏的要素能不能在内部更多地得以积累,能不能大量地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不仅缺乏吸引这些要素的机制,而且这种大规模要素流出的趋势还在加剧,其原因主要是:<1>从信贷资金的流向看,金融资源已由过去的计划投资、信贷规模的下达和额度的管理转变为存贷持均和资产负债管理。管理方式的变革就使得信贷资金的流动要以安全性、效益性为其经营的目标。但从东部与西部的比较来看,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条件很差,金融资源的盈利与安全很难得到保证,因此信贷资金投放在东部显然要比投放在西部收益高且安全可靠。因此,西部地区的信贷资金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就通过金融体系内部的同业拆借市场,从收益较低和风险较高的西部地区向收益较高和风险较低的东部地区流动。西部地区通过储蓄积累的一部分资金经由"西部存款一一金融体系内部拆借一一贷款于东部企业"这一渠道流出西部,进入东部。<2>从资本要素的流动看,新兴的资本市场则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及融资规模来调节地区间的资金流动。在西部地区,由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很差,选择能够达到上市标准的企业很困难,而东部地区由于经济相对发达,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由券商推荐的市公司及上市的基金较多。在统一的全国性资本市场上,西部地区的居民通过购买东部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基金等,将西部储蓄积累的一部分,由"西部居民购买股票和基金一一资本市场一一东部上市企业的资本"这一渠道流出西部,进入东部。<3>从金融创新的要求看,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市场化的推动下,对金融创新要求强烈。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市场化滞后,金融创新缺乏内在动力,从而产生对传统计划金融模式的依赖,导致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果与全国统一货币政策目标的矛盾,使得整体货币运用效率大为降低,从而使得西部地区始终处于"低收入一一低储蓄一一低投入一一低产出……"的恶性循环之中,其自身积累严重不足,产业基础差,输入资金也难以吸纳。由于西部地区的收益水平低,使得财政资金收大于支,现金的投放大于回笼,货币流通速度很慢,能够创汇的企业很少,因此,不进行制度变革及金融创新,西部地区的资金就只能是净流出,而不会净流入。3.4区内信贷资金的严重失衡构成对西部地区的金融制约3.4.1信贷资金失衡的主要表现通常,人们用金融相关忱率衡量金融深化的程度,揭示金融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金融相关比率越大,金融的货币化程度越高,金融活动的规模和能力越强,金融的杠杆作用就越明显。目前西部地区在信贷资金的配置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如下:首先,信贷资金的地区分布不平衡,资金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县<市>及其以下的小城镇信贷资金投放偏少。其次,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资金分布不平衡,信贷资金投向国有经济较多,非国有经济获得贷款的额度小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再次,信贷资金在企业之间分布不平衡,大量资金集中在上市公司和大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比较困难。最后,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向严重趋同。政策性银行的资金实力雄厚,贷款利率相对较低,这些资金本应在国民经济的弱势产业中发挥更大作用,至少应运用到需要政策扶持的行业,但目前一些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资金大量投向基础设施,双方都在争取大项日,一些具有一定优势的加工企业也成为二者的争取对象,信贷资金投向严重趋同。3.4.2信贷资金失衡的主要原因分析银行信贷资金配置失衡问题的出现,是经济金融生活中多种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经济环境的客观制约,也有商业银行主观认识上的偏差;既有体制上的缺陷,也有政策效能不足的问题。<1>企业效益两极分化,贷款向效益好、风险小的行业和企业集中。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我国工业企业效益逐步回升。工业企业效益回升主要是少数企业和行业,大部分企业的经营状况仍不理想,企业两极分化趋势明显。企业效益的集中,必然出现信贷资金投放的集中。西部地区效益好的企业一般都集中在大中城市,信贷资金向这些企业集中意味着资金向少数地区和中心城市集中。<2>资金配置过程中的历史原因,加剧了信货资金集中。目前的信贷结构具有明显的历史烙印,在原有信贷管理体制下,各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基本上按行业划分,客户相对稳定,银行与客户无法实现双向选择,银行信贷资金配置的局限性比较大。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原有的经营格局被打破,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历史遗留下来的信贷结构在短期内仍难以改变。近年来,国家实行"抓大放小"的政策,加大了对大型、特大型企业的投资,支持重点行业的发展,各家银行集中资金支持了一批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向效益好的企业倾斜,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效益差的中小企业、一般性加工企业的贷款从严掌握。<3>一些地方金融服务出现断层,信贷服务空间受到限制。首先,金融机构缺乏必要的层次性,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势力单薄。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业务转向大城市、大企业和大项目,特别是在西部陆续撤并了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被保留的机构也基本上以储蓄为主,"抽血多、输血少"。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受信誉和资金实力的影响,放贷能力十分有限,难以填补商业银行机构收缩后留卜的业务空间,无法满足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信贷资金的需求。金融机构层次上的缺陷,导致信贷资金配置渠道集中和服务对象的大型化,众多的中小企业和贫困地区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服务。另外,缺乏信贷风险分担机制,货款担保能力普遍不足。西部地区企业信息咨询机构少,现有的信用评估公司、咨询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运作欠规范,难以为银行了解并掌握各类贷款主体的真实信息提供帮助,分担风险。XX省目前有15家担保机构,资本金为2.2亿元,如果按照10倍的担保放大比率计算,一年仅能为22亿元的贷款提供担保,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同时一些担保机构的担保机制不健全,经常与银行在一些重要环节上互相推委,影响了担保质量和担保效率的提高。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一些行业和企业的潜在贷款需求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贷款最终向"优质客户"倾斜,信贷资金覆盖面变得狭窄。第4章西部大开发中的项目融资对策4.1西部地区项目融资的现状由于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的限制和对外开放时间的相对滞后,项目融资在西部地区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从引资的规模来看,所引进的资金数量较小;从引资的时间来看,都是近期所为。4.1.1西部项目融资的成功范例—"来宾模式"1988年,广西将"来宾电厂"项目投资立项,但建设资金长期得不到解决。1993年底确定为中外合资项目,又于1995年初报请国家计委批准为BOT试点,该项目也是中央政府直接指导下的BOT试点。1996年6月,法国电力公司和阿尔斯通联合体合作在竞争中中标,其中,法国电力公司拥有该电厂60%的股权,电厂建成后由法国电力公司经营15年,然后将电厂所有权移交给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来宾电厂B厂BOT项目投资总额达6.16亿美元,该项目的全部投资都是通过项目融资方式筹措,由法国、英国等国的银行牵头组成了19家银团联合承贷,该电厂于1999年底正式并网成功发电。它是我国西部地区首次采用BOT方式吸引外资建设电厂的一个成功范例,被誉为"来宾模式",它的经验、特点以及运作方式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来宾电厂采用项目融资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第一,严格按照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等部门颁发的有关规章办事,这些规章主要是外经贸部《关于以BOT方式吸引外商投资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计委、电力部、交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二,以经济的手段管理经济,实现中外合作者的利益均衡。根据项目融资的特点,在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合同的谈判、项目的实施、生产经营管理、收益计算与分配、产品的检测等方面都有一套特殊的规则和办法,尽量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管理。第三,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分散各利益主体的风险。如价格风险、完工风险、经营风险等都得到了有效的担保。4.1.2西部地区正在蓬勃发展的项目融资由于项目融资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利用项目未来的现金流来融通资金,项目建成以后都采用商业化经营,这对于投资者来说都具有比较大的吸引力。而且我国西部地区的各项目正是运用这一方式来筹集资金,所以项目融资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它会朝者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使西部地区的投资出现更加精彩纷呈的局面。4.2项目融资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主要资金渠道项目融资产生以后,己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性融资手段。因为采用项目融资可以给政府带来许多方面的好处,如扩大资金来源、减轻财政和管理方面的负担、改善居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等。对于项目发起方来说,基础设施的建设、能源的开发均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有着比较稳定的市场前景,同时也会得到政府的支持,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随着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融资模式的完成,它己受到广大投融资者的欢迎。对于我国西部地区来说,项目融资是一种全新的融资品种。因此,很有必要具体地设计出这一品种的资金渠道。4.2.1国际商业银行贷款<1>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是指由一国的某家银行,或由一国<多国>的多家银行组成的贷款银团,按市场的价格水平向另一国借款人提供的不限定用途的贷款。与其它类型的国际信贷相比较,国际商贷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贷款用途由借款人自己决定,贷款银行一般不加以限制。国际商业银行在提供贷款时,一般要审查借款人的贷款使用方向,其目的是从贷款回收的角度进行贷款的可行性分析。但借款人对所借款项的使用方向,则完全由借款人自己决定,贷款银行不对其进行干预,也不附加任何条件。这是国际商贷最为显着的特征。第二,信贷资金供应较为充足,借款人筹资比较容易。第三,贷款条件由市场决定,借款人的筹资负担较重。国际商贷是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以获利为目的的一种经营行为,因此,就贷款利率水平而言,与其它国际信贷形式相比较,国际商贷是不考虑任何优惠因素的,利率水平是最高的。西部地区要设法争取国际金融的支持,包括来自世行、亚行以及国外其它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2>西部项目融资发起人举借国际商贷的基本程序:第一,立项。根据我国现行投资管理体制,企业在进行原有设备的技术改造或新建项目时,首先要通过企业所在的主管部门到国家或地方经贸委、国家或地方的计委的相关职能司进行项目建设的申请。进行项目申请时企业所需提交的主要文件有:项目建议书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过批准以后,该项目就完成了立项。第二,取得外债指标。在立项企业的项目建议书和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中,对于项目资金来源中需要从境外取得外汇资金的部分,还要纳入国家或地方计委的利用外资计划。为此,借款企业要与一家国内银行进行委托其境外筹资的意向性谈判。并将该银行同意为其进行境外融资的意向书附于可行性报告之后。经过批准后,企业就取得了外债指标。第三,委托金融机构筹集贷款。由于贷款组织形式的不同,委托金融机构融资的程序也不同。当借款企业拟筹集的外汇资金规模不大时,只需通过一家银行筹资即可。当贷款规模较大,且期限较长时,可委托银行通过银团贷款筹资。<3>我国西部项目企业采用国际商贷的可行性分析。由于我国西部地区所处的封闭性地理位置以及对外开放的缓慢发展,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各地区、各项目企业的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国际商贷所使用的是国际货币、市场利率,这与其他融资渠道相比,所支付的利率要高,而且国际商贷大多采用浮动利率,使项目单位在工程建设期内无法事先确切估计成本。除此以外,国际商贷还需承担汇率风险,国家风险等。由此可见,西部地区不适宜大规模使用国际商贷,各项目单位也不适宜采用比例较高的国际商贷。但是.对于那些建设周期短、资金周转快、高度商业化经营的项目还是可以采用项目融资方式的,例如桥梁、自来水项目。4.2.2政府贷款<1>政府贷款<GovernmentLoan>是一国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具有双边经济援助性质的长期低息优惠性贷款,它是各类贷款中优惠程度最高的一种贷款。政府贷款具有自身的特点:第一,利率低,附加费用少,含有一定的赠与成分。政府贷款利率很低,甚至是无息贷款,而且其赠与成分一般超过了25%。第二,还款期长,并有一定的宽限期。政府贷款属于中长期贷款,一般为10年、20年,甚至长达40年。宽限期指贷款协议生效到贷款偿还期开始的一段期限,在这段期限内借款人不必偿还本息或只付息而不必归还贷款的本金。第三,贷款的程序比较复杂。借款国在确定备选项目的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以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此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借款国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实施计划拟订以后才能向贷款国提出申请,经贷款国政府审查认可并做出承诺后,两国政府才能就贷款条件进行双边会谈,直至达成协议,然后通过两国政府换文后签字生效。由于政府贷款程序复杂,所费时间一般都较长。<2>政府货款的发放程序。第一,借款国准备贷款项目,并由政府对外提出。项目单位先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贷款申请,主管部门确定贷款项目以后,由政府主管部门以政府的名义与贷款国政府主管部门进行非正式会谈,并将申请贷款的备选项目提供给贷款国进行研究。中外双方经过磋商后,对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进行调查、评估。第二,编制贷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项目单位负责编制,在编制过程当中,如果项目单位确有困难,可以聘请国外的咨询机构帮助编制。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贷款国的正式批准以后,项目单位与贷款国的有关执行机构就可以开始签定各种商务合同。第三,贷款国政府组织专门的评估小组,对贷款项目进行调查和评估。实地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源状况、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偿债能力以及有关的经济政策等: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形成的背景和特点、项目是否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目标、项目的总体规划在技术上的可行性、项目的实施计划是否切实可行、项目的预算、项目的贷款计划和支付时间表、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等。第四,中外政府举行正式会谈,政府间通过外交程序与政府换文确认对项目的正式承诺。第五,政府间进行贷款协议谈判,并指定各自的银行签订贷款协议。第六,项目的实施和监督。主要包括贷款国支付贷款,项目单位进行贷款项目的建设,并按协议规定的时间提取贷款。第七,项目完成后的工作。项目建成并进行试运转后,由项目单位编写项目竣工报告,中外政府对项目进行验收和总结评估,项目单位按时还本付息。<3>西部地区采用政府贷款的可行性分析。无论我国中央政府还是各级地方政府,都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推动者和实践者,他们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行西部大开发,给国内外的投资者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我国政局稳定,民族团结,与周边国家以及世界各国都处于历史的最好合作时期。而且我国经济状况运行良好,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取得了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功经验,到20XX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三干亿美元。从这些情况看来,西部地区的一些大型项目适合于采用政府贷款。例如油气资源的开发,水力资源的开发,有色金属的开发与冶炼,以及大范围生态环境的改造等。4.3.3国际债券发行<1>国际债券发行简介。国际债券是指一国政府及其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或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市场上以外国货币为面值发行的债券。国际债券主要包括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外国债券是由国外筹资人发行的,以发行所在国货币标值并还本付息的债券。外国债券通常在债券发行所在国的国内市场注册,由该市场内的公司负责包销,而且基本上在该市场内出售。比较典型的外国债券市场有美国的"扬基债券市场"<YankeeBondMarket>和日本的"武士债券市场"<SamuraiBondMarket>。欧洲债券是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发行的,不以发行所在国货币而是以另一种可自由兑换货币标值并还本付息的债券。欧洲债券的特点是:债券发行人属于一个国家,发行地在另一个国家,采用的面值货币又是另一个国家。具体就西部地区而言,由于国家开发银行主要的资产业务集中于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类似的项目债券融资具有很大的可行性。这种融资方式的创新以资本市场为依托,可以改善政策性银行资金的供求矛盾,还可以解决项目企业硬债务比重过高的问题。国际债券的发行价格是指债券从发行人手中转移到初始投资人手中的价格,影响债券发行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收益率。其简单的计算公式为:发行价格=〔票面额+票面利率x票面额x期限/〔1+市场收益率x期限。<2>西部发行国际债券的管理。西部大开发需要投入巨大的长期资金,只靠财政投入和银行的信贷资金是不够的,而且银行超过自身能力承担长期投资职能,最终会出现风险,亚洲金融危机己经证明了这一点。这就需要在西部大开发和国际资本市场之间搭起一座桥梁,特别是一些大项目,可以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解决,当前要注重培育和发展债券市场,不仅可以分散风险,增加基础设施资金来源,而且可以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对于一些搭不到国际发债标准的项目,可以先贷款,再债券化。为了防止对外发行债券出现混乱,中国政府规定,发行国际债券筹集资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筹资信用较高的金融机构或大型企业集团,在日本发行国际债券信用评级在A级以上;在美国发行国际债券信用评级在BBB级以上。b>具有一定的发行规模及资金运用能力,一般发行金额在1亿美元以上,美国市场发行金额在2亿美元至5亿美元以上。c>具有国际金融专业人员,掌握市场分析技术。d>在境外发行债券,需有中长期外债指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关于中国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债券的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是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债券的审批部门,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局是境内机构在境外发行债券的管理机关,负责审查、协调和监督国际债券的发行及所筹资金的使用和偿还情况,促使境内机构通过发行国际债券筹集资金来投放到国内重点、骨干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项目上。<3>西部地区发行国际债券的可行性分析。发行国际债券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债券市场的实际情况,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行人本身的资信和实力,而且我国西部地区的大多数项目企业资信等级不高,难于达到国际债券市场的资信度,因此,相对于西部项目企业而言,发行国际债券的难度比较大。但近年来,国际债券市场的标准有所放低,例如美国的穆迪公司、标准一一普尔公司和日本公债研究所的许可标准扩大到A级。这对于西部地区发行国际债券是有利的,而且西部项目企业通过项目的未来现金流来融资也是可行的,西部企业可以通过中国银行、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国际债券市场上发行国际债券。4.3.4海外投资基金<1>投资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发行基金证券<如受益凭证、基金单位或基金股份等>,将众多的、不确定的社会闲散资金按金融信托的原理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投资机构<如基金管理公司>的专业人员,按照资产组合原理进行分散投资,投资收益按投资者投资比例分享的一种投资工具。根据基金建立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形态的不同,投资基金可分为契约型<ContractualType>和公司型<CorporateType>两类,这是投资基金最基本的分类形式。契约型投资基金由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方订立信托投资契约而组建的基金形态。它是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三方通过订立信托投资协议而组成的企业,由委托人<经理机构>依照契约运用与管理信托财产,进行投资,受托人<保管人>负责管理信托财产,而投资成果由受益人<投资者>分享的一种基金。它是一种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虚拟公司,更像一种代理投资组织。公司型投资基金指基金组织是按公司法组建的、以盈利为目的的股份形式而出现的一种投资基金。公司通过发行基金份额的方式筹集资金,投资者购买了该公司的基金份额即成为公司股东,分享投资所获得的收益。根据基金受益凭证变现方式的不同,投资基金可以划分为封闭型<Closed-end>和开放型<Open-end>两种类型。封闭型投资基金是指基金经理公司在设立基金时,限定了基金的发行总额,在初次发行达到了预定发行计划后,基金即宣告成立并进行封闭,在一定时期内不再追加发行新的基金单位。开放型投资基金是指基金管理公司在设立基金时,发行的基金单位总份额不固定,基金总额也不封顶,可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和经营策略增加或减少。<2>建立区域投资基金是西部地区顶目融资的有效探索。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即设立二资企业;二是利用国外贷款,包括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国际商贷;三是通过国际证券市场发行股票或债券。目前,利用海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2500-2024动植物油脂紫外吸光度的测定
- GB/T 44771-2024压水堆核燃料组件制造工艺和产品合格性鉴定要求
- 2024年度传单派发与宣传活动合同
- 2024年度电影发行与放映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度汽车租赁公司汽车停车位租赁合同协议书3篇
- 六年级科学上册 全一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
- 2024年度股权转让合同股权结构变更
- 2024年度租赁服务合同租赁物、租赁期限及租金支付协议
- 《统计热力学基础》课件
- 2024年度医疗设备代售合同
- 木家具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 水污染物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安装调试报告
- 生僻字歌词注拼音版本
- 湘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4章小结复习》课件
- 广成仪制药王正朝全集
- 【芝麻灰】石材检测报告
-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全文
- 最新淮安市外国语学校小升初数学试卷资料.doc
- 儿童百分位标准曲线图
- 六宫格数独100题(经典实用)
- 海淀区重点校新初一分班考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