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单元测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3497e8fc22aa89ca323f6d2c69ba36/d63497e8fc22aa89ca323f6d2c69ba361.gif)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单元测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3497e8fc22aa89ca323f6d2c69ba36/d63497e8fc22aa89ca323f6d2c69ba362.gif)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单元测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3497e8fc22aa89ca323f6d2c69ba36/d63497e8fc22aa89ca323f6d2c69ba363.gif)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单元测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3497e8fc22aa89ca323f6d2c69ba36/d63497e8fc22aa89ca323f6d2c69ba364.gif)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单元测试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3497e8fc22aa89ca323f6d2c69ba36/d63497e8fc22aa89ca323f6d2c69ba3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章碳和碳的化合物单元测试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2.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料选择不正确的是()A.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C.用稀盐酸和铜粉反应制取氢气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C.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B.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D.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取氧气()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A.稳定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助燃性.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A.可燃性 B.还原性 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吸附性.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对这两个反应的共同点说法错误的是( )B.都不需要加热D.B.都不需要加热D.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C.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7.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装置a、7.如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装置a、d组合可以用于制取氢气B.装置b、f组合可以用于制取氧气C.装置c可用来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D.装置c、e组合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C2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组成C2O3和CO的元素种类相同 B.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C.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 D.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某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且易溶于水,则用什么方法来收集该气体()A.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B.瓶口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以上都可以TOC\o"1-5"\h\z.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三种仪器都要用到的一组是( )A.长颈漏斗、集气瓶、水槽 B.集气瓶、广口瓶、带橡皮塞的导管C.酒精灯、广口瓶、集气瓶 D.集气瓶、量筒、长颈漏斗.实验室用试管收集CO2,最好选用的装置是( )]B;C.JD..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会议讨论了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导致( )B.酸雨A.温室效应二、填空题(共B.酸雨A.温室效应二、填空题(共6题;共17分)C.水污染D.臭氧层空洞.某实验小组欲以某浓度的盐酸和大理石为原料,利用图I所示装置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已知: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大理石饱和展脂凝闲破匚曰石灰水已知: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大理石饱和展脂凝闲破匚曰石灰水(1)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前,根据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该小组同学预测在B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3)实验开始后,B中并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经讨论后,该小组同学在A、B装置之间增加了C装置,重新开始实验,在B中观察到了预期现象。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并用文字说明C装置的作用:。(4)将C装置中装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即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填a或b)口进入C。.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比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2比CO多一个氧原子.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C.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 .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俗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1)春节--喜帖春联.用墨汁书写的春联能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2)端午节--佩香囊,香囊内装上香料,清香四溢.用微粒的观点解释:(3)中秋节--观花赏月.月饼是传统美味食品,月饼的制作常用面粉、蔗糖、精炼油、肉松等物质,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有 .许多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由很重要的性质和用途,请按下列要求填空:(1)常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2)用一种物质的溶液,可将 2和CO2; O2和CO2; 2和CO2三组气体分别鉴别开,这种溶液TOC\o"1-5"\h\z中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久置的盛有澄清石灰水溶液的试剂瓶,其瓶塞附近往往有一层白色粉末.取该粉末于表面皿中,滴入盐酸,有气泡出现.产生气泡的原因是这种粉末中含有(填物质名称) ,请写出氢氧化钙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选用下列物质的原因是(1)碳酸钠溶液 (2)硫酸溶液 (3)浓盐酸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6分)19.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1)写出仪器名称:(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填字母)进行组装。A装置中还缺少,其作用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为防止水倒吸,需要 。(4)实验室选用(填字母)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检验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20.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2)将图中的错误改正后,小军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若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他选用了F装置,装置中所盛的干燥剂是,气体应从端通入.(3)小丽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她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类型是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21.如图所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为什么?五、综合题(共2题;共8分)22.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请分析有关干冰和二氧化碳相关知识.(1)干冰升华时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因此可作致冷剂或用于人工降雨.(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 .(3)将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 的现象,原因是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4)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乱伐.23.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来认识物质性质与变化.(1)透过 现象,我们感受到了分子在不断运动着;(2)根据右图实验,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 ;(3)通过对02、CO2气体制取的研究,我们发现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是有规律的.如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答案】C【解析】【解答】解:A、从化学式上看出,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故此项说法正确;B、CO2与CO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和碱溶液反应,但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但能溶于水生成碳酸,故此项说法正确;C、CO2与CO的性质决定它们有这些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故此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煤气中毒,故此项说法正确.故选:C.【分析】因为CO2与CO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二者具有不同的性质,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又决定它们有不同的用途以及造成的危害..【答案】C【解析】【解答】解:A、实验室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B、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用于制取氢气,故选项说法错误.D、实验室可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取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答案】D【解析】【解答】解:A、植物的呼吸作用,含碳燃料的燃烧,人和动物的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所以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故A正确;B、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B正确;C、干冰易升华,吸收热量,可用做致冷剂;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故C正确;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也能,这不是二氧化碳气体的特性,不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故D不正确.故选D【分析】A、植物的呼吸作用,含碳燃料的燃烧,人和动物的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所以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B、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C、干冰易升华,吸收热量,可用做致冷剂;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也能..【答案】A【解析】【解答】墨汁中含有碳,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因此古代字画久不褪色;故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碳在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与碳的可燃性无关;故A错误;B、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与碳的还原性无关;故B错误;C、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C正确;D、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与碳的吸附性无关;故D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解答..【答案】D【解析】【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都是固体和液体的反应;故A正确;B、由题意可知,利用上述药品制取的气体都不需要加热.故正确;C、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D、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故错误;故选D.【分析】A、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分析;B、根据反应条件分析;C、根据气体的密度分析;D、根据气体溶解性分析;.【答案】B【解析】【解答】解:A、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a、e组合可以用于制取氢气,不是a、d组合,故选项错误;B、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因此装置b、f组合可以用于制取氧气,故选项正确;C、装置c可用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不能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故选项错误;D、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c、e组合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错误,是cd组合制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B【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答案】D【解析】【解答】A、C2O3和CO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组成元素相同,故A正确。B、根据CO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故B正确;C、根据CO具有还原性,而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故C正确;D、根据CO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不正确;故选D.【分析】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而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利用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的提示信息,对选项中的判断进行评价..【答案】B【解析】【解答】解:A、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故错误;B、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故正确;C、排水法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故不正确;D、都可以是不正确的.故选B【分析】根据信息:某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且易溶于水,可知这种气体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瓶口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气体;B、瓶口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C、排水法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D、都可以是不正确的..【答案】B【解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不用水槽,故不可选;B、集气瓶、广口瓶、带橡皮塞的导管都要用到,故可选;C、制取二氧化碳不需加热,所以不需酒精灯,故不可选;D、制取二氧化碳不需测量液体,不需要量筒,故不可选.故选B.【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向上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据此装置来确定所用的仪器.【答案】A【解析】【解答】A、装置A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采用该方法收集.故本选项正确;B、装置B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但是装置中导管未伸入试管底部,试管内的空气不能全部排出而与二氧化碳混合在一起,不能收集到较为纯净的二氧化碳.故本选项错误;C、装置C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不可以采用该方法收集.故本选项错误;D、装置D是排水法收集气体,由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所以不可以采用该方法收集.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分析】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所以根据它的性质来选用收集装置..【答案】A【解析】【解答】空气中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故选A.二、填空题.【答案】CaCO3+2HCl=CaCl2+CO2+H2O;产生白色浑浊;将混合在CO2中的HCl气体除去NaHCO3+HCl=NaCl+叫+H2O;b【解析】【解答】(1)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2)由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的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在B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3)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故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混有HCl气体,当含有HCl的二氧化碳进入澄清石灰水时,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沉淀,而HCl溶于水变成了盐酸,二者又能反应再次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实验开始后,B中并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在A、B装置之间增加了C装置后,则在B中观察到了预期现象,说明C装置除去了HCl气体,即NaHCO3+HCl=NaCl+CO2+H2O(4)若将C装置中装满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于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故应从较短的导管b通入,向下将溶液从较长的导管排出。【分析】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记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等,是解题的关键。.【答案】C;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解析】【解答】A.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一个CO2分子比CO多一个氧原子,A不符合题意;B.CO2可用于光合作用,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B不符合题意;C.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缺氧窒息甚至死亡。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答案】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分子不断运动;肉松.【解析】【解答】解:(1)墨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汁书写的春联字迹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香囊内装上香料,清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3)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蔗糖属于糖类;肉松中富含蛋白质;精炼油中富含油脂;故答案为:(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分子不断运动;(3)肉松.【分析】(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香囊内装上香料,清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答案】CO2;Ca(OH)2;CO2+Ca(OH)2=CaCO3+H2O【解析】【解答】(1)干冰中的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2)因为每组气体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又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他气体没有这样的性质,故可用石灰水鉴别,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1)CO2;(2)Ca(OH)2;CO2+Ca(OH)2=CaCO3+H2O.【分析】(1)干冰中的“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写出其化学式即可;(2)每组气体中都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具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氮气、氧气、氢气与石灰水不反应..【答案】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解析】【解答】久置的盛有澄清石灰水溶液的试剂瓶,其瓶塞附近往往有一层白色粉末,这是因为石灰水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反应生成碳酸钙的缘故;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填:碳酸钙;Ca(OH)2+CO2—CaCO3+H2O.【分析】石灰水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其中的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答案】反应速度太快,不宜收集;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有挥发性,使二氧化碳不纯【解析】【解答】解:碳酸钠溶液比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速率快,生成气体无法收集;硫酸溶液与大理石反应成微溶的硫酸钙,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不纯.故答案为:反应速度太快,不宜收集;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有挥发性,使二氧化碳不纯.【分析】从碳酸钠溶液比稀盐酸反应速率快考虑;从用硫酸溶液的生成物微溶于水考虑;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考虑.三、实验探究题.【答案】(1)铁架台;长颈漏斗(2)C或D;缺少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进入导管;2KMnO4,^K2MnO4+MnO2+O2(3)先撤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4)B和C;CaCO3+2HCl=CaCl2+H2O+CO2;Ca(OH)2+CO2=CaCO3+H2O【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是铁架台,是长颈漏斗;(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选C或D;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3K2MnO4+MnO2+O2;(3)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要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体常温下的反应,故选B作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C装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OH)2+CO2=CaCO3+H2O。【分析】(1)支撑仪器是铁架台,添加液体的氧气是长颈漏斗;(2)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受热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加热高锰酸钾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4)实验鼠制取二氧化碳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的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据此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答案】(1)A中酒精超过了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B中锥形瓶内的导气管过长;(2)BC;浓硫酸(或浓H2sO4);bMnOn(3)2KClO^==2KCl+3O2;分解反应【解析】【解答】解:(1)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以免发生危险;B装置内导气管伸入锥形瓶过长,不利于气体的导出;故填:A中酒精超过了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B中锥形瓶内的导气管过长;(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二氧化碳,用F干燥气体时,要遵循长进短出的原子,所以气体从b管进入,便于充分干燥;故填:BC;浓硫酸(或浓H2s04);b;(3)装置A是固体加热型,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式为:MnOn2KClO3=j/2KCl+3O2,该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填:MnO?2KClOr==2KCl+3O2;分解反应.【分析】(1)根据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 社区服务交流计划
- 学校社团与社会的联系计划
- 2025年Γ-球蛋白三类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垃圾分类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青霉素类抗菌药物项目建议书
- 关于提升工作效率的内部培训通知
- 高中生数学思维训练故事解读
- 2025年保健旅游项目合作计划书
- 公司员工福利与激励机制实施细则
- 202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和答案
- 施工工法的编写与申报(完整版)
- 歇后语大全500条
- 学前儿童表演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学前儿童游戏课件)
- 中小学教师校园安全培训
- 2024年北京法院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建筑用真空陶瓷微珠绝热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高清版)DZT 0276.13-2015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规程 第13部分:岩石比热试验
- (高清版)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
- (高清版)DZT 0017-2023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
- 华为狼性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