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 五篇_第1页
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 五篇_第2页
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 五篇_第3页
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 五篇_第4页
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 五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篇一:伴随着文明的演变和进步,人类历史也在发展,并表现出不可逆转的进步趋势。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不同文明碰撞、交流、交融的进程。埃利亚斯的文章通俗易懂,像一些人所说的,像读小说或故事书一样;但要真正理解他《文明的进程》背后的用意所在,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或许是他的作品从出版到真正为人接受,差不多经过了40年之久的原因之一。埃利亚斯(1897-1990),英籍德裔社会学家,被誉为21世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主要著作《文明的进程》一书自1976年出版了简装袖珍版以后,曾风靡西方世界,之后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发行。如今,他的这本著作已经成为社会学经典名著,埃利亚斯将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进行融合,打破了学科的界限,终于冶炼出这样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文明的进程》是埃利亚斯的成名之作,在书中,他以几近幽默的方式论述了文明使人们行为发生的种种变化,包括人们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的各种行为。他克服了各个学科之间的人为的藩篱,使其相互贯通,精心打造出这部著作,为21世纪的社会学指明了方向,把历史研究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文明的进程》副标题为《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分为上卷和下卷,上卷主要讲的是文明的心理发生;下卷讲的主要是文明的社会发生。埃利亚斯一改传统社会学中把人和社会看成是两个独立实体的二元论,认为人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认为人是一个统一体,包括生物的人和社会的人,两者是人的不同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文明的进程》出版后轰动西方世界,成为畅销书。我们习惯把文明看成一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成财富,但在埃利亚斯看来,“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传统社会学把人和社会看成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实体,而作者推翻了这种两分法,提出两者不可分割,正是宏观的社会和微观的人之间的互动激荡形成了个人、国家乃至社会的整个文明的进程轨迹。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研究方法:不仅研究社会经济,而且考察人的情绪气质和思维方式的变迁;不仅重视重大事件,也从小处着手,探讨人的行为举止,日常生活,以小见大。埃利亚斯在其第一章中探究了德国和法国对文明的理解及评价的差异。在法国,文明的概念表达了某种民族的自我意识及较高的技术水准、礼仪规范、科学知识和世界观的发展。而在德国,思想、艺术、宗教、科学等范畴则倾向于用文化来表达;文明指的仅是那些包括人的外表和生活的表面现象。显然,法国文明的概念和德国文化的概念所指称的范畴有很大的交集。但埃利亚斯指出文明是指一个过程,至少是一个过程的结果,它所指的是始终在运动、始终在前进的东西;而德语中的文化,就它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它指的是另一种倾向,指那些已经存在的人的产品。在第二章,埃利亚斯引用大量的历史素材演示和解释了社会结构究竟是如何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施加压力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埃利亚斯没有在社会结构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之间直接地建立起映像,而是引入了人们的心理结构,将之作为前两者之间变动的桥梁。埃利亚斯引用了埃拉斯穆斯·封·鹿特丹一本名为《男孩子的礼貌教育》的小册子和其它有关中世纪礼仪的书籍回顾了当时人们的行为方式。中世纪人们的行为主要依靠冲动的情绪和本能来主宰;人们可以突发地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受约束。吃饭时用脏兮兮的手去抓,在盛放面包的公用盘子上乱翻,啃过的骨头到处乱扔、甚至放回到公用的盘上,吃饭时用桌布来擤鼻涕,请别人喝自己喝剩的汤,边吃饭边掏耳朵、挖鼻孔和擦眼睛,把痰吐到餐桌上,用餐刀剔牙,就餐时睡觉等行为在当时屡见不鲜。埃利亚斯指出,人们的这些行为是由于他们极少对自己的本能和冲动进行约束,而这种心理结构源于人们相互间并不存在足以对行为产生强制的依赖关系。埃利亚斯在第三章中分析了中世纪社会发展机制以及专制主义的社会发生,进而阐述了国家的社会发生。众多因素导致了社会的不断分化,分化的过程提高了不同职能间的相互依存的程度,各个社会集团与单位间、城乡间的相互依存的程度,不同职业集团间、不同行业间相互依存的程度。这一切都为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在完成文明的心理发生和社会发生机制之后,作者对其思想进了理论总结,即“文明论纲”。埃利亚斯认为文明的进程没有计划性,却是有阶段性的,并沿着一定方向进行。文明的进程不是单线的,而是阵发式和振荡式的;长期看来,它还是有方向的,朝着人的情绪愈益得到控制,社会愈益整合的方向发展。埃利亚斯认为,只有人际紧张关系和人际网络矛盾得到疏解之后,个人的心灵才能达到最佳均衡状态,即幸福和自由。埃利亚斯认为这只能在出现新量级的也就是全球的统治中心后才能成为现实。而全球化的进程在上世纪30年代远未开始,迄至二十一世纪的今日也远未结束,因而埃利亚斯只能说:“文明尚未结束,它还在形成之中”。读完《文明的进程》后,我认识到这本书给我们的意义与启发,或许并不在其具体内容,而在作者所采用的方法与视角。或许这本书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但作者对社会进程的关注及其有待完善的相互依赖性分析方法对我们的学习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篇二:关于《文明的历程》的读书报告一、简介每次读书,总令我不自觉的想到一句俗话,“历史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这是一句俗不可耐的话,可在历史学习者特别是世界史学习者那里,却颇有认同性和理解性。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随着历史学科及其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的外延和包容性越来越大,各种奇形怪状的交叉学科和研究视角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历史,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历史的研究范围。据说另一门基础学科是数学,我总是想询问一下数学专业的同学,是否也有同感,但终因没有机会而不得成行。这次读到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发生和心理发生的研究》更是深有此感。单是从书名来看就涉及心理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但看到这样的评价后,“作者将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种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熔为一炉,使这部作品成为20世纪不可多得的一本百科全书式的人文经典读本”,内心不禁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不过害怕归害怕,书还是要读的,不管读不读得懂或能读懂多少。我拿到的这本译著,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8月的版本,也是最新的版本了,看了一下上架建议——社会心理学-研究-西方国家(你看它确实不是历史学的书嘛)。两位译者也都是地地道道的德文翻译家,语言功底没得说,历史知识可能就相对外行一点,这从其对一些地名和历史事件的翻译上便可看出。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本来就不是一本历史学著作,所以也没有必要如此吹毛求疵。诺贝特·埃利亚斯(1879-1990年),生于德国布雷斯劳,1918年就读于布雷斯劳大学医学和哲学专业,结识卡尔·曼海姆教授后转入社会学研究。1933年因纳粹上台而流亡国外,1935年到英国,开始了《文明的进程》一书的写作。该书在1937年试印出版,反响并不热烈,1939年正式出版后虽获得了几篇正式的评论,却为二战的烽火所掩盖了。直到20世纪50年代虽受到荷兰社会学家的青眼相待,却未能在当时风行的社会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直到1976年出版简装本后,才取得销量和接受上的突破,此后被译为各种语言。二、内容概要我们习惯把文明看成一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成财富,但在埃利亚斯看来,“文明的表现”绝非天然如此,文明是一种过程,是历经数百年逐步演变的结果,是心理逐步积淀规范的结果。这也是这本书所讨论的核心问题。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解释文明的心理形成,即用可信的资料证实一种假设:在某些社会中人的情感结构和情感控制结构长期地、一代又一代地朝着控制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细腻的方向发展。下卷主要解释文明的社会形成,即在个人控制和社会控制之间找到某种联系,二者是朝着更高水准的多样化和统一方向发展的。作者在结构设计上将该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文明”和“文化”概念的社会发生。作者首先在该部分探究了德国和法国对“文明”概念的理解和评价差异。在德国,“文明”主要是指个人修养方面的东西,接近于“有教养的”这一概念,为讲法语的宫廷贵族特有;而“文化”主要是指将政治经济排除在外的科学、艺术、宗教、思想等成就,是讲德语的知识分子确立自我的凭借。在德国,“文明”和“文化”概念是相互对立的。这种对立最初表现为讲法语的、按照法国模式“文明化”的宫廷贵族与讲德语的、处于中等阶层的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后来德国以知识分子为首的市民阶层逐步从下等阶层上升为德国民族意识的支柱,最后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阶层。“文明”与“文化”概念对立的表现也由社会内部的矛盾转变为民族对立(德国与法国)。在法国,“文明”指的是“有教养”、“有礼貌”,由于法国宫廷贵族具有较强的同化其他阶层的能力,所以原为宫廷所有的礼仪和规范从上至下不断拓展开来,为广大市民阶层所接受,进而演变为整个民族的自我意识和民族精神。因此在法国不存在与德国相对应的彰显知识分子和市民阶层自我意识的“文化”概念。第二章,文明使人类行为发生的特殊变化。这一章是作者有关该书上卷主张的具体阐释和解说。埃利亚斯通过对人类的社交行为的具体考察(这一考察在纵向上涉及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近当代,在横向上涉及就餐礼仪、谈吐模式自然需求和男女关系等日常生活的细节),试图说明人们情感、心理和人格结构日趋分化和细致。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态举止和公共形象,对情感、本能的自我约束能力越来越强大,人体的自然和生理功能和行为也日益转移到远离社会视线的幕后进行。埃利亚斯观察到,人们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总是最先在一个狭小的宫廷圈子里确立起来,后来才逐渐为越来越多的阶层所效仿,进而缓慢地在社会中推广开来。他在社会结构和文明行为之间引入了心理结构这一沟通桥梁,勾勒出了文明的心理发生轨迹,即从社会强制到自我强制的变化过程。首先是世俗上层出于对自身地位的眷恋形成了对下层的行为方式的难堪和羞耻感。其次社会上层将这种随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前移的羞耻感变成了社会强制,将社会下层的行为强行纳入“文明”的轨道。最后随着人际关系的日益复杂和各阶层相互依赖程度的提高,上层强施予下层的有关羞耻感和难堪感觉的社会强制变成了自我强制,文明进程也由此取得了现代意义。第三章,西方文明的社会发生。这一章是作者有关该书下卷主张的具体阐释和解说。埃利亚斯通过对自然经济和货币经济状态下的社会关系和人们心理结构的剖析和对比,勾勒出了西方文明的社会形成轨迹,即从封建到专制国家的形成。在此过程中,他提到了三种机制:封建化机制、独占机制(或称垄断机制)、国王机制。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翻来覆去地经历着征伐统治者阶段和保守统治者阶段,封建化的进程因此分为极端分裂阶段和再整合阶段。在封建化的机制中,封臣和领主之间的依赖性相对较少,中世纪人们对自身情绪和感情的约束能力也相对较弱。随着骑士阶层的兴起,社会上层之间的依赖关系加强,人们对自我的情感约束也有所增强,社会上层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弱的行为抑制模式即宫廷礼仪。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众贵族在独占机制的驱使下相互竞争、相互攻伐,形成了强大的暴力独占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市民阶层对其产生强烈的依赖,上层意识中的难堪、不快等情感也得以借助社会戒律表达出来,由此形成了一种社会强制。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社会关系网络中各个部分的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加强,社会强制转化为自我强制,文明的现代意义得以确立。国王在独占机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国王机制得以发生和发展,专制国家的出现也成为可能。第四章,文明论纲。这是该书总结性的部分,它再一次强调了社会结构变化和人的行为、心理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埃利亚斯认为文明的进程具有以下特点:无计划性、阶段性和方向性。无计划性是指文明和国家的形成并不是由某个机构制定的计划,没有一种“自然”、“理性”和“精神”来引导发展的进程。阶段性是指文明和国家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或自然而然的,它的发展轨迹不是单线式的而是震荡式的。方向性是指文明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不是偶然的、混乱的,而是有序的,它朝着人们的情绪控制亦愈严格、细腻和社会整合亦愈紧密的方向发展。三、批判与反思阅读本书给我带来的思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人们日常生活的微观层面,一是有关历史发展的宏观层面。埃利亚斯在该书的上卷中解释了文明的心理形成轨迹,即由社会强制到自我强制。他特别强调的是社会上层对下层强施以生理、身体和本能控制,通过一些社会禁忌和社交礼仪明目张胆地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下层的行为方式。我们在此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有目的的、自上而下的阶层往来,上层处于主动强加的地位,下层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个过程主要发生从封建到专制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他对自我强制形成后社会阶层之间在日常生活层面的往来就较少关注了。之前阅读过的法国学者佛雷德里克·鲁维罗瓦的《伪雅史》,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伪雅是指那些渴望拥有上流社会阶层中流行的观点、生活方式和趣味的人的虚荣。保罗·莫朗认为伪雅行为只有在从君主专制到无等级社会的过渡阶段才能够产生和繁荣。作者在该书中将伪雅行为分为上流社会的伪雅行为(模仿、靠近、结交上流社会成员)和时尚伪雅行为(渴望永远领导时尚潮流、做时尚的领头人)。在此重点说明一下上流社会的伪雅行为,以与埃利亚斯的“社会强制”作以对比。上流社会的伪雅行为在17世纪真正开始,大革命后飞速发展,20世纪以后,随着中产阶级的上升和消费社会的诞生开始日益让位于时尚伪雅行为。在上流社会的伪雅行为中,可以看到完全不同于埃利亚斯笔下的社会阶层的交往图景。社会下层在此交往中一反被动接受的姿态,发起了模仿、追捧上流社会的热潮。上流社会为体现自己与下层的区别,不得不频繁更新专属于自己阶层的标志(包括日常生活的种种标志)。社会上层在此不再慷慨地施与下层某些行为准则和交际礼仪,他们甚至无一例外地染上“排他性”的病毒,唯恐自己高贵优雅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被低于自己等级的人所染指,竭力想要在等级之间画一条清晰明了的界线。而下层人士的模仿热情则汹涌澎湃至势不可挡,他们拼命想挤入上流社会的圈子,而且一旦成功升级后,也都不遗余力地排挤正在努力向上挤的人。这种主动和被动的身份的突然转化让人瞠目结舌,曾经一方强制施与一方被迫接受的场景,转变为一方穷追猛打一方拼命闪躲的滑稽局面。这或许是社会下层的“自我强制”的引擎被发动后刹不住车的结果。埃利亚斯在解释文明的社会形成时曾多次强调,这种进程并非人工设计,是按照一定方向而进行的缓慢发生。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多次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日常所见的社会存在到底是自然发生、进化来的(happen、evolve),亦或是由某些杰出人物设计、创造出来的(plan、create、invent)?这个问题比较宏观,概括的面也比较广。小到一个人的人生、命运,大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存在。我们在看一些人物传记或听一些人生经验的分享时,总会接触到当事人的人生规划、奋斗历程,他们人生的一些条件仿佛是可以自己把握和创造的。似乎只要他们按照自己列好的一二三各个步骤脚踏实地地走下去,就能到达人生的顶峰,看到旖旎的风光和别样的风景。但是我们每天也在接受那些劝慰我们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信息,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宿命,强求不如放手。大禹治水的成功源于他放弃了前辈们一直采用的围堵方法,变堵为通,拯救了万物生灵。都江堰道法自然、因势利导、屹立千年的传奇,更是让拦截滔滔江水的三峡大坝备受诟病。西达斯考切波在《国家与社会革命》中,利用结构性的视角探讨革命是发生(happen)而非制造(create)的,引发了革命学研究者关于结构性与能动性的争论。民族国家这一概念也是一样,有人说它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自然发生和形成的,也有人念念不忘于民族国家的建构。关于这个问题我苦苦思索却求不得结果,与朋友商讨后得出的内外合力、设计结合发生的结论,仍不能让人满意,感觉好像在和稀泥。或许随着年岁的增长,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对这个问题会有更透彻、更清醒的看法。又或许这个问题根本就不会有答案。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篇三:文明的进程读书报告埃利亚斯(1897-1990),英籍德裔社会学家,被誉为21世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主要著作《文明的进程》一书自1976年出版了简装袖珍版以后,曾风靡西方世界,之后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发行。如今,他的这本著作已经成为社会学经典名著,埃利亚斯将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进行融合,打破了学科的界限,终于冶炼出这样一本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一、埃利亚斯其人埃利亚斯于1897年出生于原属德国、战后划归波兰的布雷斯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中学时就对哲学特别感兴趣,还组织了一个哲学小组,主要阅读以艰深著称的康德的著作。一战期间,他入伍当兵,战后在大学学医学和哲学,其中医学的学习对他日后的研究大有裨益,解剖学和心理学的训练都体现在他思考的问题中。他师从过新康德主义者查理得·霍尼希斯瓦尔德、贡道尔夫、艾尔弗雷德·韦伯以及卡尔·曼海姆。二、《文明的进程》解读《文明的进程》,副标题为《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分为上卷和下卷,上卷主要讲的是文明的心理发生;下卷讲的主要是文明的社会发生。埃利亚斯一改传统社会学中把人和社会看成是两个独立实体的二元论,认为人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认为人是一个统一体,包括生物的人和社会的人,两者是人的不同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1、文明与文化的对立“文明”一词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涵义也不相同,埃利亚斯就“文明”一词在英国、德国和法国用法的不同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在英、法两国,这一概念集中表现了这两个民族对于西方国家进步乃至人类进步所起作用的一种骄傲;而在德国“,文明”则指那些有用的东西,仅指一等的价值,及那些包括人的外表和生活的表面现象,在德语里的话,人们更倾向于用“文化”一词来表达与英法两国中“文明”相近的涵义。同时,埃利亚斯还指出“,文明是指一个过程,至少是指一个过程的结果,它所指的是始终在运动,始终在前进的东西;而德语中的文化,就她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它指的是另一种倾向,指那些已经存在的人的产品”。[1]在探讨了法国“文明”概念和德国“文化”概念的歧义后,埃利亚斯从两个概念产生的背景阐述了“文明”和“文化”这两个对立概念的发展过程。德国并没有像法国那样很早形成君主专制国家,而仍是由各封建采邑组成的松散的组织。贵族阶层与市民结果由于生活圈子的狭小而一般不存在交集,两个阶层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分隔,不存在明显的社会流动现象,市民阶层难以挤进贵族阶层的圈子,两个阶层的行为举止、语言衣着都有明显的区别。文明已成为贵族证明自身血统和维护自身特权与社会存在的手段。上层宫廷贵族的封闭和渴求进入上层并正处于上升趋势的市民间由是产生了存在价值和成就价值观点的格格不入,并最终导致了德国“文明”与“文化”的对立。而法国与德国不同,前者很早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君王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地位,防止贵族阶层对自身权力的威胁,允许市民阶层参与国家政治,市民阶层能够向上流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埃利亚斯指出,“早在18世纪,至少是市民阶层的上层人物与宫廷贵族之间在习俗方面就没有明显的区别了”[2]。通过法国与德国之间的比较,埃利亚斯想要表明是社会建制的不同造成了社会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社会流动程度的不同,从而影响了“文明”与“文化”概念在不同国家的差异。埃利亚斯的这本书成书于20世纪30年代,他所论及的“文明”一词主要是对现代西方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总括,“文明”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较高水准的科学技术、社会组织,以及某种生活方式,“文明的进程”主要是西方社会文明的进程,因此也可以认为埃氏对文明进程的探讨也是当时西方人面对的文明程度较低,社会开化程度不足的社会的一种鹤立鸡群,洋洋得意的一种“自我意识”与自我觉醒。2、西方文明的心理发生在第二章中,埃利亚斯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来论述文明的心理发生过程。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来讲埃拉斯穆斯所著的题为《男孩的礼貌教育》这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是埃拉斯穆斯献给一个贵族出身的男孩的,它以清晰、严肃而又风趣的语言讲述了人的行为方式以及社交生活中最主要的情况,并着重讲到了“外表的得体行为”。他写这本小册子的原因在于,他认为,“尽管这些外表行为出自一个人平和协调的内心,但是我们仍然认为,我们之所以很少见到正直而又教养的风度,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缺少教导的缘故”[3]。他谈到身体各部分的礼貌和非礼貌行为、身体的保养、在教堂里的礼貌、就餐时的规矩、聚会、游戏以至卧室中的得体行为等。其中的很多已经为现在的我们认为是不言而喻习以为常的行为,很多我们已经认为那是一种野蛮或者不文明的行为了。比如说“人的目光应该柔和、真诚、宁静,而不应该空洞、冷漠或想阴险恶毒的人那样东张西望”。除了《男孩的礼貌教育》这本小册子,中世纪还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关于被人们称作社交行为的记载,包括很多诗歌作品,这成为他们所处时代的文明水准的见证。比较典型的如塔恩霍伊泽的《宫廷礼仪》,很详细地讲述了就餐礼仪。其中包括,必须坐在指定的位置上;就餐时不能摸鼻子掏耳朵;要表现出高兴的神情;话不能说得太多;已经到嘴巴的食物,不能再放回公用的盘子里??诸如此类规定和戒律。埃利亚斯指出,“就餐的行为方式并不是孤立的,它是整个社会所形成的行为方式的一部分,而且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部分。就餐行为的水准总是与某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相一致的”,也就是说贵族阶层有他们特有的就餐行为方式,市民阶层有他们自己特有的就餐行为方式,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不同的就餐行为水准呢?埃利亚斯认为这主要是基于人们的羞耻感和难堪感所导致的,即由人们的心理结果所引起的。当贵族阶层看到那些不文明的行为的时候,会感到羞耻,并会和下层阶级联系在一起,这些行为为贵族阶层所不齿,他们为了与市民阶层有所区分,展现出自己是一个“贵族”的风采,必须使其行为区别与下层阶级,于是文明的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文艺复兴时期,随着骑士阶层的没落和市民阶层的日渐崛起,世俗上层的宫廷贵族由于实施了更广泛的暴力独占而变得更加强大,社会处于中世纪的社会结构趋于解体、近代的社会结构尚未确立的过渡阶段,人们相互间的关系更加复杂,难堪与羞耻的界限进一步前移。此一时期,人们的就餐行为显然比过去更加文明了:吃饭时必须用餐巾、盘子、刀、匙、叉,并且要等最有身份的人摊开餐巾后其它人才能摊开自己的餐巾;不能用餐巾擦脸和牙齿;不能把刀一直握在手里,而是要用时才拿;不能用刀尖挑东西送到嘴里等等,并且已经开始禁止将整头的动物抬到餐桌上切割的行为。社会各阶层的接触日见密切,不同生活群体的生活模式开始互相渗透,主要是由上层向下层渗透。上层对体力暴力的独占使得市民阶层对其产生了强烈的依赖,这种依赖表现在行为方式上则是下层的行为趋同于上层。于是,原先由上层意识到的难堪水准通过相应的社会戒律表达了出来,使之成为一种社会强制。当难堪与羞耻转化为一种社会强制的时候,文明的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对行为的观察和调节加速进行,在宫廷社会里则达到了高峰。这时决定行为方式的不再是冲动的本能和情绪,而是社会的习俗规则。人体的各种“方便”活动都转移到了幕后,还有性行为等也都转移到了家庭的私人领域。对于这些行为的调节和加速主要是由社会的上层所发起的,再不断扩散至下层阶级。3、西方文明的社会发生:国家的形成埃利亚斯把国家看成是社会秩序的同义词。政府和行政机构,法律和警察暴力成了调节社会共同生活,强制个人进行情绪监控,同时也使个人有可能进行自我情绪调剂的建制。那么国家是何以产生的呢?埃利亚斯在第三章中分析了中世纪社会发展机制以及专制主义的社会发生,进而阐述了国家的社会发生。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世纪时期,国王或者皇帝不可能一人管理一个庞大的国家,他必须将自己的亲信派往各地,以代替他来处理各项政治、经济、军事事务等。但是这个时期国王能够回报给他们的只是土地,因为土地是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生产资料。他们与当地的地主乡绅有些相似,与此同时他们还将所有的政治职能集于一身,当遭遇外敌的入侵时,他们要负起军事责任来,组织当地民众抵御外敌侵略。但一旦是安全时期,各地的领主们便想要自占山头称王,在当地作威作福;只有当整个帝国处于外患时,内部武士阶层才会团结起来共同守护家园,因此可以说对外患的胜利可以为内部的中央政权的强大和稳固缔造坚实的基础。因此,中世纪早期,社会总是处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发展过程中。按照埃利亚斯的话来讲,“只要是自然经济关系在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那就几乎没有可能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形成稳定的、主要以和平手段进行工作的、并一直受到中央监控的统治机器”,“只有较大区域间的相互依赖有了明显的增长,才会形成某种程度稳定的中央机构”[4]。在中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有些机制为统治区的中央政权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遇。在一些地区,货币经济逐渐发展并代替了自然经济,这一发展有利于市民阶层的崛起,当然也有利于国王对于利益的攫取。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多,手工业对传统农业的补充,货币经济的发展使得国王获取了更多的税收,在中央政权财政机会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其军事实力也会相应的增强。税收的增加,人力供应过剩,加之统治区的中央政权有着专制的性质,这些前提已经足以使得国王能够建立一支保卫已有领土、扩充新的领土的常备军。不管是财政还是军事机会的增长,都有利于中央政权,而不利于古老的中世纪武士阶层,武士们无法从增长的货币经济领域获取任何直接的利益,他们所能感受到的只是货币的贬值和物价的飞涨。那么总结起来,社会结构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因素有哪些呢?首先,人口的增加或减少便是一个重要的先决因素。人口的增减是不可能从人与人关系整个驱动装置中排除出去的。人口密度是分工与市场形成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某一地区人口增多,自然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过剩,就会有一部剩余劳动力选择离开土地,寻求新的出路,于是手工业便有了发展的余地,手工业的发展促成了人与人之间物质的交换,导致了市场的形成。如若人口密度降低,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自然经济已能够满足其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市场便无人问津。在土地有限、人口不断膨胀的压力下,社会不仅向远方扩张,而且也在内部膨胀,社会产生了分化,产生了新的细胞,形成了新的器官:城市。很多无人身自由的农奴离开土地,成为了正在形成的手工业者聚居区的资源,而这些聚居区逐渐形成于位置优越的地主庄园的周围,不断发展形成了城市。随着分工和交换的日益频繁与活跃,就需要更多的有利于交换的工具,因此货币便应运而生了。货币事实上如同社会组织的化身,交换行为与人的链条的象征,庄园从其自然状态走向消费之路所必经的人的链条。以上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社会的不断分化,分化的过程提高了不同职能间的相互依存的程度,各个社会集团与单位间、城乡间的相互依存的程度,不同职业集团间、不同行业间相互依存的程度。这一切都为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那么国家机制是何以发生的呢?国家的社会发生来自封建主义中的集中和分散的相互运作。人口的增加导致国家的军事扩张,使得诸侯国之间总是处于相互竞争的态势,一些领土得以实现扩张,而另一些领土只能被吞并。埃利亚斯将这种进程称之为“独占形成的机制”:“在一个较大的社会单位里,通过相互依赖而形成较大社会单位的较小社会单位有着相对均衡的社会力量——不受已经存在的垄断的阻碍——可为社会力量的机遇自由的进行相互竞争,亦即首先为生活和生产资料进行竞争。于是便会出现极大的可能性:一些胜利了,一些则败北,这样一来便会产生这样的后果:越来越少的人占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从竞争中淘汰,陷入对越来越少的人的依赖中”[5]。竞争的态势导致了独占(垄断)的形成。通过暴力垄断和税收垄断达到土地垄断的巩固后,才能说实现了“国家”机制。手工业的发展、市场的出现、货币的流通以及城市的形成,使得一部分农奴能够翻身得解放,起初只是小范围的,社会发展给了他们更多的机会,于是便出现了大范围的下层人民获得人身自由。他们中间的有些人先是以职业市民的身份出现,同时国王或君主还需要他们去与贵族阶层抗衡,于是他们便逐渐进入到政治领域。贵族阶层与市民阶层的得宠都依赖于国王的垂青以及他们之间因对方存在而形成的张力。这种依赖关系或者说这种建制便使得人面在心理结构上也有了反应。4、文明论纲在完成文明的心理发生和社会发生机制之后,作者对其思想进了理论总结,即“文明论纲”。埃利亚斯认为文明的进程没有计划性,却是有阶段性的,并沿着一定方向进行。文明的进程不是单线的,而是阵发式和振荡式的;长期看来,它还是有方向的,朝着人的情绪愈益得到控制,社会愈益整合的方向发展。文明的心理发生与社会发生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埃利亚斯指出,“不管有意无意,在对整个心理机制进行愈益细密调节的意义上,行为改变的方向都是由社会愈益多元化,由不断发展的职能分工,由相互依存的链条不断延伸而决定的”“,从西方历史的早期阶段直至当代,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社会职能愈分愈细。分工越细,职能的数目,因之具有职能的人的数目也就越多;单个人,事无巨细,不管是最简单最日常的事务,还是最复杂最少见的事务,都依赖于这种职能。越来越多的人的行为一定要相互配合;行为的组织愈益精确、愈益沿革地加以通盘安排,以使单个人的行动在其中完成其社会职能。单个人被迫愈益细致、愈[6]益均衡、愈益稳定地调整其行为”。是社会强制导致了自我强制,使得个体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比例逐渐变化。随着文明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本我”比例减少,而“超我”比例在不断增多,人们越来越考虑到与周围人的相处方式,考虑到原则和道德方面,不断趋于“文明”。埃利亚斯认为,只有人际紧张关系和人际网络矛盾得到疏解之后,个人的心灵才能达到最佳均衡状态,即幸福和自由。埃利亚斯认为这只能在出现新量级的也就是全球的统治中心后才能成为现实。而全球化的进程在上世纪30年代远未开始,迄至二十一世纪的今日也远未结束,因而埃利亚斯只能说:“文明尚未结束,它还在形成之中”。三、对《文明的进程》一书的思考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语言流畅简洁、表意清晰易懂,读完此书,笔者对文明的进程有了深刻的认识。但是,与此同时,笔者对于埃利亚斯的思想有几点质疑和思考。1、《文明的进程》的中国适用性问题(区域局限性)《文明的进程》一书主要论述了西方国家的文明进程,着重论述了法国的社会发展,简论了德国、西班牙等国家。有人评价说,“从来没有哪一位社会学家像埃利亚斯那样为国际社会学作出这么大的贡献”,“埃利亚斯和他的《文明的进程》属于世界社会学”,对于这样的评价,笔者不敢苟同。我想这本书中的文明进程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不具有普适性,只能说在西方国家具有适用性,在中国则未必。埃利亚斯讲到,“只要是自然经济关系在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那就几乎没有可能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形成稳定的、主要以和平手段进行工作的、并一直受到中央监控的统治机器”,但是中国自秦汉时期起,统治者所推行的政策便是重农抑商,限制手工业的发展,因此手工业始终为农业的发展服务,处于从属地位,在明末清初曾经有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手工时代。可以说西方国家经历的是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化,而中国经历的是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化,市场经济体制也是近些年才得以实现。生产关系的转化不同,文明的进程也可能有所不同。另外,埃利亚斯分析了国王对中央政权的巩固方式,实现贵族阶层和市民阶层两者权力的张力。在中国不存在与西方相对应的“贵族阶层”和“市民阶层”,相应地,也就不存在两者的张力。如果非要进行匹配,那么中国古代也存在“贵族阶层”,主要是皇亲国戚;而“市民阶层”则是除了皇亲国戚之外的民众组成的阶层。在西方,“市民阶层”通过经济实力的增强进入政治领域,获取权力;而在中国则是通过科举制度选拔政治人才的。这种种区别都会影响社会发展,影响文明的进程。因此,笔者认为埃利亚斯的《文明的进程》是由区域局限性的。2、埃利亚斯对“市民阶层”重要性的忽视在整本书中,埃利亚斯都主要探讨贵族阶层引领着文明的进程,认为是贵族阶层首先为了与下层阶级区别,为自己的阶层制定了一套与其他阶层不同的行为方式,随着贵族阶层与市民阶层交流的频繁与深入,这种行为方式会逐渐从上层向下层渗入与扩散,最终导致整个国家民众的文明程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对文明的社会生成的阐述中,埃利亚斯也将笔墨更多地放在统治者和上层阶级上,而忽略了下层阶级的重要作用。他是以法国为例来开展论述的,但是却忽略了在法国大革命时,正是下层民众在法国发动了大革命,从而埋葬了统治多年的专制的国王机制。不知是在法国,在很多国家都是这样,国家的产生都少不了下层民众的反抗所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民众篇四:欧洲文明的进程读书笔记第四章:“民族国家”——近代欧洲政治文化之一本章的主题是近代欧洲的“政治文化”。所谓“政治文化”,可总结为两条线:一是近代国家形态的出现,即民族国家成为欧洲的普遍现实;二是欧洲人的相互认同感,即欧洲观念。前者通向主权国家,后者通向所谓欧洲统一进程。泛说“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指的是基本上一个民族构成一个国家的那种国家形态,语族与民族重合在一起,“国家”便有了雏形。这是一个欧洲概念。1、“民族国家”观念成为普遍的政治现实,是欧洲近代时期的事,但它的观念在中世纪已经自发地存在;2、“民族国家”观念是政治的,经济的以及文化的(宗教、语言)综合观念;3、“民族国家”观念的普遍出现,结束了神权大一统时期,古典意义上的“帝国”观念从此让位给近代国家观念。二、近代政治学的创始人: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马基雅维利根据自己的政治经验认为国家最重要的是强有力的统治。在当时就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君主,君主必须不惜一切可能的手段建立强有力的国家。霍布斯是新时期政治学的开创者,他的理论是按约建国的契约论,他的主要贡献是把政治学从神学的道德人格中解放出来,把政治学变成了人的政治学。马基雅维利着眼于意大利的各个分裂邦国,霍布斯已经着眼于欧洲的普遍现象,从马基雅维利到霍布斯,民族国家的观念产生了一种质的飞跃。三、从黑格尔的国家学说看欧洲黑格尔把此前的关于民族国家的学说作了一个集大成的工作。虽然黑格尔有浓厚的日耳曼国家情节,但是黑格尔关于国家理念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哲学,无论如何批评它是“国家主义”或“极端民族主义”,其中的精神——民族要变成“国族”、要变成“国家”——则是近代欧洲政治中的普遍性问题。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即把近代欧洲政治的基本因子抽象为“神”的理念指导下的国家学说。黑格尔将“国家理念”分作三个层次(:一)直接现实性,它是作为内部关系中的机体来说的个别国家——国家制度或国家法;(二)它推移到个别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关系——国际法;(三)它是普遍理念,是作为类和作为对抗个别国家的绝对权力——这是精神,它在世界历史的过程中给自己以它的现实性。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民族国家”的观念在中世纪便已经孕育,但成为普遍现象则在近代,并且出现的时间各不相同。从欧洲整体来看,建成民族国家的道路是曲折而复杂的。西欧在三十年战争之后,各国签订《威斯特伐里亚和约》,“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主权的的观念不仅在条约里,更在人们的观念中显现。从三十年战争到拿破仑战争,国家的存在不断凸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近代欧洲是在战争的砧板上打出来的。东欧的民族问题较之东欧要复杂得多。各民族长期受到异族的压迫,经常在强族的驱赶下东离西散,居无定所,在十九、二十世纪还未建立自己的国家。在独立之后,其自身的特性由于种种原因也未能充分发展,以致于建立享有充分主权民族国家的任务完成的并不彻底,至今东欧地区仍存在频繁的民族冲突。第五章:“欧洲观念”——近代欧洲政治文化特征之一对于“欧洲观念”这个欧洲的政治文化,可以得出如下两点看法:“欧洲观念”首先是一个历史哲学问题,它的出发点是欧洲人对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它反映了在基督教文明若干个世纪的浸染渗透之中积累起来的欧洲人特有的“思想底格”和“心性”。可以说,“欧洲观念”是反映欧洲的“自性”的,然而“自性”同样应该理解为复数的,“欧洲观念”具有欧洲的和民族的两重涵义。通常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多侧重它的一致性、普遍性,其实这个观念本身即同时含有民族的因素。“欧洲观念”既是欧洲自性的反映,则必是同欧洲以外的地区相区别而产生的。在同外界的接触、比较、冲突中,欧洲人更加认识了自己,加深了“自我意识”。第二,“欧洲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它与社会发展的水平、探索某种和平国际结构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欧洲观念”的三个来源:一个是两希文化,基督教文化;二是因非欧洲文化(非基督教文明)对之形成的对立、对照和压力而增强起来的欧洲自我意识;三是战争频仍,因渴望和平而寻求联合之道。“欧洲观念”的发展历程:在中世纪后期,尤其是进入近代,由于“民族国家”成为欧洲的时代特征,“欧洲观念”的政治内涵便特别突出;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成为普遍流行的理念,许多建立联盟性组织的主张在政要、知识阶层中提出来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产生了“欧洲观念”的第一个机制,即欧洲煤钢、原子能和经济三个共同体,后合并为欧洲共同体,最终发展为今日的欧洲联盟。一、圣-皮埃尔关于“欧洲联盟”的构想和卢梭的评论圣-皮埃尔在《永久和平方案》中提出了两个相互联系的思想。首先是把“永久和平”当做一种崇高的理念,只有当所有的国家之凭借纯粹的“理性”相互对待时才有可能。第二,圣-皮埃尔认为,为了实现“永久和平”,就是要建立欧洲的“联邦政府”。而要结成这种联盟,须在各个民族间找到共同利益、宗旨、风习和联系,也就是说联盟必须要有两方面的基础:一是共同利益;二是精神认同感。圣-皮埃尔按照理性的推理认为可以把欧洲建立成真正的理念中的各民族的集体。圣-皮埃尔德方案只是纸上谈兵,它具有的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具有普遍性,提出的是欧洲政治哲学中的一个“永恒问题”,包含了至少三个贯穿在欧洲近代史中的问题:一是民族国家和国家联盟之间的关系;二是拟议中的联盟内部规则问题;三是道德和政治的关系,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卢梭虽然认为圣-皮埃尔的方案是好的,但同时指出这个方案是不可能实现的。卢梭认为:一、君主的两大职能在于对外不断扩大统治,对内不断巩固统治,两种职能相互支持。因此君主之间的纠纷不可能诉诸某个高级法庭来解决,法律无力使君主屈从。二、任何联盟,包括圣-皮埃尔的“联邦主义”,都首先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国的国君要做两件事:建立统治和增加财富。建立统治是为了增加财富,增加财富是为了巩固统治,君主行动的最终目的是把财富和统治都抓到手。“永恒和平有”实现的可能,但是君主仍不停地打仗是因为,“永恒和平”与他们眼下的特殊利益有矛盾;如果实现了“永恒和平”也许听他们会失掉既得的利益。卢梭提出要实现该方案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各国的人民主权得到充分的体现。因为要打仗的是君主而不是人民,所以只有人民享有主权,才会有和平。二、康德的历史哲学康德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人类是群居的,这决定了人事“社会性”的动物;但人类又具有违反“群居性”的“非社会性”。(二)人类在总体上是遵从“自然法则”即“理性法则”的。(三)应该承认“权利”的天然合法性。(四)政治和道德最终都是理性的,政治应该体现至善,与道德一致,但在现实中却往往不能两全(就像“幸福”与“德性”往往不能两全一样)。(康德的困惑和矛盾是:政治的职能不可少,谁也不能坐视利益受损,但是,道德又必须是政治的基础。)(五)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从“恶”向“善”演变,但是人们每日每时所见多是“恶”。(对于人类能否转向“善”,克服“恶”,康德是不能肯定的)(六)康德的学说中存在无法圆满解释的矛盾,最终康德借助全能的上帝的力量说明理性原则是无所不能的。康德是个集大成的人物,对近代欧洲的国家形态和国家联盟问题,以及对人类社会的远景前途,都是总结了前人而出己意的。康德无法在现实中解决自己所处的深层次问题,但是他的历史观的主要思想却有着长远的影响,以后的欧洲联邦主义或邦联主义,以及各式各样的欧洲统一运动,都要到康德那里去寻求理论依据和灵感。三、“欧洲联合”的发展所谓“欧洲联合”问题并没有停留在哲学家的思维里,不是只表现在你欧洲人的文化认同感上;政治和经济的实际利益一旦作为迫切的问题提出,一切观念形态的东西都会出现为这些实际利益服务。这时的“联合”,显然已经超越了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阶段,而是开始走向实际生活了。同时必须认识到民族国家是基本事实,任何联合也必定是民族国家之间的“联合”,抽掉“民族”(以及国家形态的“民族国家”),便无所谓欧洲了。第六章:思想解放——人性的解放,理性的解放近代欧洲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是“民族国家”作用的普遍显现,和相伴而来的诸民族间在李斯文化方面的认同。近代欧洲的精神因素,则是人本位的逐渐回归,并且由此导向人性的解放,从世界本身去认识世界。这一章的主题是“人与上帝”的关系问题,它好比是一团线的线头,抓住线头牵拉开去,把线团打开的整个过程,就是十六到十八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做精神领域的革命。这些革命就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相继联系、承接起来的“链条。”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种思想领域的革命,至少在两个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是推动了社会革命,最昭著的实例,就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再是进一步推动了实验科学的发展,使技术发明建筑在日益完整的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上。告别中古: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它既是古典的,更是创新的。它是古典的,因为它使罗马帝国衰亡前的古希腊、罗马鼎盛时期的光辉璀璨的文明重新获得了生命;它是创新的,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富于创造力的“时代精神”,它具有一种把中古时期远远甩在后面的前进冲击力。“文艺复兴”是欧洲文明史中所特有的,它预示的是时代的进步与变革。早期的人文主义者们,为文艺复兴做了准备。他们虽然是社会上少数的“精英分子”,但是由于意大利的分裂,与群众接触到并不是很难的事,所以他们能在他们的看法中融入市民的感情。这种普通市民的感情,对未来欧洲社会的发展是有长远的意义的,可以归纳为两点:即民族的认同感和反映这种民族认同性的民族语言。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是首先把古代文化推向民族文化的最前列的人。在但丁之后有彼得拉克和薄伽丘,人本的色彩更明显了。在彼得拉克的时代,“人”的观念比但丁时期更加进了一大步,更加面向现世,向往人的幸福;认为哲学(其实是神学)应该研究人的目的、人的命运,鞭挞中世纪的经院哲学。薄伽丘以他的《十日谈》等著作无情和尖锐地揭露“神圣的”教会下面所掩盖的贪淫和虚伪;神学在人的精神里的支配作用和教会作为教权组织的种种腐败现象。在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在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马基雅维利、拉斐尔等一大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标志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古典文化和现实完美结合的新的时代风情,这个时期的巨人们特别看重直接的美学体验。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但它很快就成为了欧洲现象。在北方出现了与经院哲学托马斯主义相对立的罗吉尔·培根等学者,他们的唯名论倾向,使他们在本质上成为中世纪神本精神的反对者。随着教育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应用,到了十六世纪,一种充满生机的空气已经在西欧从南到北地流动起来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在几百年间渗透到几乎所有人文领域,以最大的威力把社会的各个阶层(首先是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阶层)都卷进来了。二、向教会挑战权威文艺复兴是人性与理性的解放,宗教革命的冲击力则在于对社会性的愚昧发起了攻击。把文艺复兴和宗教革命作一番比较,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两者都是思想革命的不同表现: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使宗教及其哲学人化和世俗化;宗教革命是护神的,要回归本源的基督教义。三、十七世纪,沉思的世纪十六世纪发生的宗教革命在欧洲人当中引起的震动是深刻而久远的,然而,使西欧通过思想界进入精神领域的深入反思则是由十七世纪开始。在这个世纪,一方面作为意识形态的基督教神学的思想统治还十分牢固,另一方面启蒙思想的晨光已经开始闪亮了。这深入反思的一百年,是为“启蒙运动”在思想上铺垫道路的一百年。十七世纪不能回避的一个头号重大问题,就是“神”的存在“。神的存在”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宗教革命后,人们的思想禁锢刚刚松动一点点,就对信仰问题产生了某些动摇,以致“神”的存在成为了需要论证的问题。使对于“上帝的存在”问题的讨论大大推进一步的,应推号称“近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他提出用几何学那样精确的方法去处理形而上学的神学。于是他进行了艰难的工作,既要表示他绝对忠诚于宗教,又要用“科学的方法”去驱散世俗对宗教的怀疑。但是,用哲学或科学的方法论证上帝问题实在是“缘木求鱼”,因为神的问题根本就不是科学能论证的问题。这个问题直到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大师们,也没有彻底解决。伏尔泰说认识属于哲学问题,而宗教属于信仰问题;而康德晚年则认为应该把神学和哲学分开。用科学来验证上帝,尽管没有找到答案,但是在反复论证的过程中却为思想的解放、理性的解放开了路。十七世纪也可以说是方法论觉醒的世纪,此前的形而上学关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本体论问题,几乎不存在认识论,方法论的问题。十七世纪则开始由论证神的存在问题而进入了认识的领域。十七世纪在方法论上有两大流派:一是英国的经验派;二是大陆的从思维从内心出发的理性思辨派。经验主义重感官、知觉,重亲身经验;理性思辨重心智推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相互影响,只是出发点和侧重点有明显的区别。重要的在于,这两个派别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人的体验、人的独立思维为本位,用“人”的眼光去从世界本身认识世界。四、启蒙运动:理性之光正如恩格斯所说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做辩护或放弃存在的权利。启蒙运动在法国是批判现实的,在德国则表现为构建:从康德起,几乎每个有成就的哲学家都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启蒙运动在当时的德国更具有理论的色彩。在英国的思想史上,确实没有一段像法国那样的“启蒙运动”,但很早便有了自由主义、经验主义的萌芽,并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具有英国特色的经验主义,所以英国不需要也不可能产生伏尔泰式的思想运动;英国的思想家由于重视感觉,所以也产生不了德国那样的纯粹哲学。但是启蒙运动,作为开启民智、推动人们自觉地把理性原则作为观察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原则的运动,在欧洲各地都是相同的。第七章:革命讲欧洲的文明史不能绕过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的政治性革命,因为革命最终是文明的产物。本章讲的是尼德兰革命、英国革命、法国革命以及十九世纪发生在法国以及中欧的群众革命运动,这些革命的活动形式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这几个世纪社会、经济和人文的变化。反过来说,正是这些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变化,成为革命的“催生剂”。“革命”是十九世纪欧洲欧洲每日都会出现的词汇,折射出这个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冲突与斗争,超过此前任何时期所不能想象的的惊人变化。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时空观念,一切的一切,都换了面貌。一、荷兰革命(尼德兰革命)尼德兰革命的表现形式是反对西班牙统治的独立战争,同时又有路德教派和加尔文教对旧教的宗教战争的性质。这场独立战争从1568年起时断时续的进行到1648年,而将1572年北方人民起义到1581年北方各省宣布独立,建立了北方联省共和国,1609年被迫停战,称作尼德兰的革命时期。有利于荷兰革命的因素:荷兰没有高度的君主集权制,由贵族、教士和平民组成的“三级议会”很早就发挥着政治领导的作用,有了“议会制”的形态;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荷兰没有像德意志那样严重的分裂;1588年英西战争中,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革命后荷兰的发展:荷兰在西班牙的海上霸权衰落之后,趁势建立了新的“殖民帝国”;海上贸易方面,荷兰的商船控制了印度洋和大西洋;荷兰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国内的社会氛围自由、宽松,集中了当时众多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十八世纪荷兰衰落的原因:荷兰国土面积狭小,可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源不足;荷兰内部发生内讧;法国人入侵而导致分裂。二、英国革命英国革命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与尼德兰的革命相同都是要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创事业、扫清道路,只是英国资产阶级工商业者要克服的是国内的王权,而不是异国的统治。英国贵族,尤其是商业贵族向王权争取权利的斗争是由来已久的。十三世纪的“大宪章”体现出的与王权分权的精神和原则成为英国的民族传统;十七世纪,王室与国会便分成了敌对的两派,国会甚至拥有自己的武装,以致发生了王室与国会间的内战,国会获得了胜利,废除了国王;1688年光荣革命后商业贵族最终确立了自己的权益和地位,国会成为限制和制衡王权的力量。英国的革命是没有理论准备的,这与法国大革命前的状况很不同,如果真的说有的话,那是英国传统中的经验主义起了作用。英国的整个革命都是“实用主义”的,从共和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从荷兰“引进”相对意义上的“虚君”,国会挟使新君批准一系列限制王权的,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法律,都显示出高度的“实用主义”的特色。三、法国革命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一)、经济状况“繁荣”: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工业发展,生产技术进步,工商业繁荣,金融资本飞跃发展;(二)、君主集权制下的社会结构受到了很大冲击:商业贵族资产阶级化,并同工商业资产阶级一同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三)、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四)、农业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地产问题非常严重,需要重新分配;(五)、长期积累的社会不平等,引起各阶层人民强烈不满;(六)、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在革命进行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政治倾向,不同色彩的派别出现。在制宪会议和而后的立法会议、国会公会、“巴黎公社”委员会、救亡委员会等第权力机构中,几乎在所有重大问题上都有左中右的立场对立,他们之间的派系斗争从未停止,并且势不两立。法国在推翻王室的统治之后,虽然立即有立宪之举,却无法克服派系之间的分歧和冲突,以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多头派系的“无政府状态”走向新的专制。但是在另一个方面,法国大革命从一开始到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学的大实验。法国的这场革命把全社会都卷进来了,它的原则从此成为不仅是法国,而且是欧

风险社会读书报告篇五:目录序言第一部分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风险社会概观中第一章论财富分配的逻辑和风险分配的逻辑第二章风险社会中的知识政策第二部分社会不平等的个体化:生活形式和传统的消亡第三章超越身份和阶级?第四章“我是我”:性别化空间和家庭内外的冲突第五章个体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生活境况和生涯模式第六章劳动的解标准化第三部分反思性现代化:论科学和政治的普遍化第七章科学超越了真理和启蒙吗?第八章开放政治贝克《风险社会》读后感读完风险社会后的总体感受《风险社会》这本书终于是看完了,说实在的话这本书读得让人感到很是纠结。作者乌尔里希贝克以他独特的视角阐述了随着现代文明发展起来的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但是他的风社会理论,绝不是消极的悲观主义,相反的是这是他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反思,他称之为第二次现代化反思性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指的的是现代工业文明下的社会)。风险社会理论主张全面提升人类整体的风险意识,它并不否认人类实践,但强调要重视人类实践的负面后果;它并不否认发展科学技术,但强调要重视社会发展的副产品;它也不否认发展科学技术,但强调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副作用,归根结底,就是要强调重视社会发展的风险。什么是风险?风险是伴随着工业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它充斥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有可能早在人类社会刚刚出现的时候就有了。风险不同于危险以及灾难,它是一种对未来的反思,是还没有发生的灾难,但是一旦它发生那造成的危害那将是毁灭的东西。从另一方面来说,风险是一种对未来的反思。只有人们通过文化来理解,这也是贝克把风险称为文明的风险的主要原因。要了解风险我们必须从它产生的根源来了解它。风险的根源是很难弄清楚的一件事情。到底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还是人类社会政治体系导致的,这一直是一件困扰我的事情,看完风险社会之后,我还是没有弄清楚。但当我看了贝克先生写的相关论文之后我也产生了一些想法。归根结底,我认为风险产生的最终根源就是恐慌政治。随着工业文明的进程,风险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和隐蔽,工业社会的统治阶级和利益集团用以维持工业文明的合法性已经逐渐消失,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方法来维持他们统治的合法性,即学者们所说的恐慌政治,虽然贝克先生没有说,他的观点差不多也就是这个。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福利国家的兴起,使阶级也在逐渐消失。人们对笼罩在科技理性上的神圣光环,深信不疑,他们抛弃了对宗教的热诚。认为任何风险都可以通过科技的发展来加以规避,只要技术得当一切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技术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逐渐形成。但由于技术天生就带着风险的基因,用技术来规避风险只能使得风险变得更加严重,使风险变得更加不为人类所察觉,当然了也使整个社会对风险的恐慌越来越深。科学技术一方面提高了人们感知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创造了更多类型的风险,而这二者之间又是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如何缓解人类在工业文明中的害怕,如何解决工业文明的合法性受到的质疑?风险可以被认为构造出来,其目的是按照社会各种阶级或利益集团的价值偏好或利益诉求,有意识的掀起社会的恐慌。这样人们就会对工业文明的合法性降低问题不予理睬(和威胁人类生存的风险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统治阶级运用恐慌政治策略的机构或群体往往以真理的代言人面貌出现,站在社会统治秩序一方讲话,通过制造风险和煽动恐慌来凝聚全民义愤,以便顺理成章地使用铁腕手段打击所谓行为偏差的团体。随之而来往往是一些社会性措施或立法措施,使社会大众感到放心,因为有强硬的政府和强有力的领导在管理国家和世界。我们越是想要通过“风险部门”的帮助来开拓未来,它就会越发脱离我们的控制,在世界风险,已经不再可能使风险具体化,这也是风险问题如此“政治化”的原因。一句话,风险是由于工业文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随着科技理性的发展而产生的,而科学理性正是恐慌政治在工业社会中的力量源泉。什么是风险社会?贝克曾说过:“风险社会从本质上表明自己是个自我批评的社会,不仅是针对个别情况进行批评,而且还在原则上进行自我批评的社会。”从方面讲风险社会是一个反思性的社会,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副作用的一种反思,更加是一种对未来的反思。介绍完了什么是风险社会以及什么是风险,下面我将粗略的介绍一下贝克先生的代表著《风险社会》。我也只能使粗略的介绍一下,风险社会理论是伴随着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的诸多困惑所产生的,是一个刚刚产生不久的新理论。二.《风险社会》相关理解在序言中,贝克就详细地说明了他的论点:“我们正在见证的不是现代性的终结,而是现代性的开端——这是一种超越了古典工业设计的现代性。”现代性为现代化提供了社会、文化、思想基础和内在的精神动力,而现代化不仅意味着经济机构、经济运作方式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而且涵盖了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现代转型,这种转型一直延伸到人的思维、生活方式以及人际交往层面。今天,现代化已经成为世界所有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巨大潮流。然而,现代化进程虽然改变了世界,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但与此同时,它自身从一开始便隐含着严重的矛盾和缺陷。“现代性的全球性影响与它的工业社会规划的局限和僵化形成了对立”,“我们无法想象另一种正在到来的现代性,因为就我们的范畴所及,不存在这样一种现代性”也即对现代社会的反思现代性。反思现代性,是一种“针对古典工业架构的道路和范畴而被激进化了的现代性”是对前工业社会的一种自我批判,是对工业社会弊病的反思,对一种超越此类弊病的另一种现代化的探讨。全书一共分成三大部分,贝克对风险社会中的方方面面的风险都做了详细的叙述,被分成的三大部分是对风险的一种分类,是全书的一条线索所在更是反思性社会中风险线索的根源。从风险的直接产生原因,到风险对社会的影响,再到风险为什么会始终存在,详细地阐述了为什么我们要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全书第一部分讲的是文化风险、第二部分讲的是信任风险和经济风险、第三部分将的是政治风险。三个部分讲述的风险不同,但是从本质上来是相同的,都是一种人类对未来的恐惧心态。在我粗略描述本书的过程中,我将把三个部分糅合在一起来说,因为每个部分都有部分内容是相关的,这样将减小我描述的难度。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困扰了人类多年的饥饿、贫穷、疾病等问题被一一解决。但是另一方面又产生了更加恐怖的威胁,基因食品、核威胁等等。福利社会的产生,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阶级的消失,阶级之间的压迫剥削不再那么严重,上层阶级会拿出一些利益来补偿被剥削的阶级,不平等的阶级地位好像正在消失,但是风险社会产生了新的国际不平等。首先是第三世界的和工业化国家的不平等:其次是工业化国家间的不平等。工业文明发达的国家把具有很高风险的产业转移到不太发达的国家,风险的不可见性已经它很难被普通人所感知的特性造成了现代社会中风险的随处可见性。随着全球化的到来,风险也具有了全球性。发达国家把高风险产业转移到别的国家,但其所产生的污染又从另外的渠道返回到发达国家。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放射性污染、污染充斥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对哪个阶级,都会同等几率的感受到风险的威胁。风险在它的扩散中展示了一种社会性的“飞去来器效应”,即使是富裕和又权势的人也不会逃脱它们。飞去来器效应精确地打击那些富裕的国家,它们曾经希望通过将危险转移到国外来根除它们,却因此不得不进口廉价的食物。杀虫剂通过水果、可可和茶叶回到了它们高度工业化的家乡。风险不论对哪个阶级都有威胁,似乎从这方面来看风险社会已经消除了阶级。但是恰恰相反,在工业社会中,财富生产的逻辑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