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夹层的类型_第1页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夹层的类型_第2页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夹层的类型_第3页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夹层的类型_第4页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夹层的类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夹层的类型,因为每种类型隔夹层的测井相应特征是不一样的。A:泥质隔夹层岩性:泥岩,砂质泥岩,致密粉砂岩电性特征:微电位曲线回返至微梯度位置,自然伽马较高,深电阻率较低,声波时差相对较高,伴随扩径。备注:沉积作用为主B:钙质隔夹层岩性:钙质泥岩,致密钙质细,粉砂岩电性特征:微梯度曲线上升至微电位位置,自然伽马较低,声波时差很低,0.45m电阻率异常高,密度大,钻时值高且变化小。备注:成岩作用为主C:物性隔夹层岩性:油辦细,粉砂岩电性特征:微电位与微梯度同时上返或者上升,自然电位常有微弱异常。备注:有一定孔,渗D;不可分辨隔夹层岩性:钙泥质粉砂岩电性特征:电性往往反映不出备注:分布密度低,对油层影响不大在渗透性地层上,微梯度电极系受泥饼的影响较大。因泥饼的电阻率较低,测得的微电位曲线幅度高于微梯度曲线幅度,称为“正幅度差”。在非渗透地层上幅度差不明显。根据微电极测井曲线的“正幅度差”,可以划分出渗透性岩层。同时,微电极测井划分薄岩层效果很好,因此它是划分油气层有效厚度的重要方法。但研究区内区域对比效果不是很好.隔夹层扣除标准如下:微电极曲线回返程度达到1/3幅度差时则扣除,顶、底界由拐点决定。若微电极测井曲线回返不太明显,而其他曲线有明显显示,则须综合判定。微电极曲线上有异常的钙质夹层时,按曲线的拐点处扣除。自然电位曲线上有明显的夹层显示,但回返幅度不到1/3及其他曲线上也没有明显的相应显示时,则认为是渗透性变化所致,不扣除。对顶(底)部渐变层,夹层起扣处为渐变界面上微电位半幅点或转折点之下或之上0•1~0•2m处。对底突变层,夹层起扣处为微电位转折点。1泥质隔夹层泥质隔夹层以泥质为主,在测井曲线上主要反映为泥岩特征,具体表现为深侧向电阻率低,一般小于3Q•M微电极曲线平稳幅度低声波时差高值,一般在325µs/m以上中子伽马平稳低值,常小于0.88API,井径曲线明显扩径。钙质隔夹层钙质隔夹层导电性差,密度大,渗透率低,故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深侧向电阻率高于或接近油层电阻率微电极曲线尖峰且幅度差小声波时差明显低值,一般小于220µs/m钻时值高且变化小井径曲线无扩径。物性隔夹层该隔夹层的泥质含量也很高,但含有砂、砾甚至油斑,因此性质复杂。其测井曲线特征为微电极曲线介于泥岩和钙质层之间,有一定的幅度差深侧向电阻率较低,一般为3.5一13Q•;M声波时差为中值娜左右,中子伽马中等,范围为0.95一1.08API,自然电位幅度低,自然伽马值升高地质条件决定了地层的物理参数,但是钻井和测井施工条件都会影响测井资料的可靠性,被记录的测井曲线不但代表了地层物理参数,而且还包括了各种影响因素。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测井仪器的影响测井仪器是一种计量工具,因此,它必须是准确的,误差一定要在允许范围内,否则,测出来的资料就不会准确。测井所使用的地面记录仪器和下井测量仪器都有具体的要求,总的来说要做到“三性一化”,即:稳定性、直线性、一致性和标准化。(二)钻井施工造成的影响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与层压力差,把井壁附近地层中的液体的可动部分流动起来,井壁上就形成了一个被钻井液冲刷的环带,称冲洗带。一般情况下,井眼内液柱压力高于地层压力,钻井液滤液就浸入到具有渗透性的砂层或粉砂层里去。这时,一方面钻井液中的泥质颗粒在具有渗透性的地层部位井壁结成泥饼;另一方面,钻井液滤液挤走了渗透层中所含的部分原始流体,形成了一个称为侵入的环带。这些环带所具有的电阻率分别称为:泥饼电阻率、冲洗带电阻率、浸入带电阻率。地层未被钻井液滤液侵入部分的电阻率称地层电阻率,这几个环带具有的电阻率对地层电阻率的测量结果都有影响。另外,井径扩大和不规则、钻井液电阻率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三)地层厚度的影响地层厚度是不同的,有的地层厚度可达几十米,有的则很薄,只有几十厘米。有的地层岩性很均匀,有的地层则不然。厚而均匀的地层容易求准地层的物理参数,层薄又不均匀的地层,求准各种物理参数就比较困难。例如,在进行普通电阻率测井时。常遇到所测的目的层附近上下还有高阻层,称为邻层,这种邻层的存在对电流的分布影响很大,使目的层的电阻率测不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是很多的,但它是有规律的,通过研究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可以减少或消除这些影响。例如,要测准高阻薄层的电阻率,侧向测井的方法比普通电阻率测井要好一些,双发、双收声波测井能够消除井径不规则或仪器倾斜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等。测井资料是评价地层、详细划分地层,正确划分、判断油、气、水层依据;从渗透层中区分出油、气、水层,并对油气层的物性及含油性进行评价是测井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做好解释工作,必须深入实际,掌握油气层的地质特点和四性关系(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掌握油、气、水层在各种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1、油、气、水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不同的特征:如下图所示(1) 、油层: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具有明显的正幅度差,并随渗透性变差幅度差减小。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随泥质含量的增加异常幅度变小。长、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均为高阻特征。感应曲线呈明显的低电导(高电阻)。声波时差值中等,曲线平缓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气层:在微电极、自然电位、井径、视电阻率曲线及感应电导曲线上气层特征与油层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声波时差曲线上明显的数值增大或周波跳跃现象,中子伽玛曲线幅度比油层高。、油水同层:在微电极、声波时差、井径曲线上,油水同层与油层相同,不同的是自然电位曲线比油层大一点,而视电阻率曲线比油层小一点,感应电导率比油层大一点。、水层:微电极曲线幅度中等,有明显的正幅度差,但与油层相比幅度相对降低;自然电位曲线显示正异常或负异常,且异常幅度值比油层大;短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高而长电极视电阻率曲线幅度较低,感应曲线显示高电导值,声波时差数值中等,呈平台状,井径常小于钻头直径。2、定性判断油、气、水层油气水层的定性解释主要是采用比较(对比)的方法来区别它们。在定性解释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比较方法:纵向电阻比较法:在水性相同的井段内,把各渗透层的电阻率与纯水层比较,在岩性、物性相近的条件下,油气层的电阻率较高。一般油气层的电阻率是水层的3倍以上。纯水层一般应典型可靠,一般典型水层应该厚度较大,物性好,岩性纯,具有明显的水层特征,而且在录井中无油气显示。径向电阻率比较法:若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高,泥浆滤液侵入地层时,油层形成减阻侵入剖面,水层形成增阻侵入剖面。在这种条件下比较探测不同的电阻率曲线,分析电阻率径向变化特征,可判断油、气、水层。一般深探测电阻率大于浅探测电阻率的岩层为油层,反之则为水层,有时油层也会出现深探测电阻率小于浅探测电阻率的现象,但没有水层差别那样大。邻井曲线对比法:将目的层段的测井曲线作小层对比,从中分析含油性的变化。这种对比要注意储集层的岩性、物性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在横向上的变化,如下图所示。(4) 最小出油电阻率法:对某一构造或断块的某一层组来说,地层矿化度一般比较稳定,纯水层的电阻率高低主要与岩性、物性有关,所以若地层的岩性物性相近,则水层的电阻率相同,当地层含油饱和度增加,地层电阻率也随之升高。比较测井解释的真电阻率与试油结果,就要以确定一个电性标准(最小出油电阻率),高于电性标准是油层,低于电性标准的是水层。从而利用地层真电阻率(感应曲线所求的电阻率)和其它资料,可划分出油(气)、水层。但是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考虑到不同断块、不同层系的电性标准不同,当岩性、物性、水性变化,则最小出油电阻也随之变化。(5) 判断气层的方法:气层与油层在许多方面相似,利用一般的测井方法划分不开,只能利用气层的“三高”特点进行区分。所谓“三高”即高时差值(或出现周波跳跃);高中子伽马值;高气测值(甲烷高,重烃低)。根据油、气、水层的这些曲线特征和划分油、气、水层的方法,就可以把一般岩性的、简单明显的油、气、水层划分出来。用于岩性划分的主要是自然伽马测井和自然电位测井,一般高伽马是泥岩或者有放射性的底层,自然电位当(Rmf>Rw)时,(CmfvCw)自然电位曲线在砂岩出现负异常;Rmf:泥浆滤液电阻率、Rw:地层水电阻率、Cmf:泥浆滤液矿化度、Cw:地层水矿化度。反之,(RmfvRw)时,,(Cmf>Cw)自然电位曲线偏向正的方向,在砂岩形成正异常。但是也可以根据声波时差判断岩性,一般说泥岩和砂岩都有自己的声波时差,可以根据这个来判断,如果砂岩中含有油气又是另一种说法。而你说的其他的测井项目都是有其他用处的,比如密度和中子测井结合起来可以判断油层和气层,电阻率,微电极,感应测井可以用来判断油水层界面还有就是侵入带的深浅等等。一般在淡水泥浆钻井时,自然电位曲线在砂岩形成负异常,在泥岩形成正异常.负异常幅度越大,说明储层物性较好,反之较差!如果负异常幅度过大,说明储层可能含水.如果储层上下基线发生偏移,说明储层见水(注入水)!自然电位和电阻率组合起来判别砂泥岩!看某一段,呈闭合趋势"()",或者“)(”自然伽玛曲线在砂岩形成负异常,在泥岩形成正异常,因此可用来划分储层,自然伽玛曲线用来计算泥质含量,判断泥质夹层.划分岩性、进行地层对比,一般火成岩,岩浆岩放射性最高,泥岩,含泥岩次之,砂岩低!用SP与微电极曲线区分渗透性岩层与非渗透性岩层用GR与自然伽马能谱区分岩层的放射性含量用视电阻率区分沉积岩与火山岩声波时差曲线用来判断高阻夹层,扣除钙质夹层.可根据声波时差曲线来划分小层.用来判断气层,在储气层会出现周波跳跃,如果地层是两种矿物组成的过渡岩性,要确定岩性和孔隙度,应采用两种孔隙度测井的交会图。这样作准确性较高,适用范围较大。一般有:中子一密度测井交会图。优点:对石灰岩与白云岩分辨力较强,即使矿物对选错,求出的0和视骨架密度(pma)也会偏差甚小。缺点:对岩性分辨力虽然很强,但不能确切指出岩性,只能指出可能的岩性。声波-中子测井交会图。优点:对砂岩与灰岩分辩较强。缺点:声波受其它因素影响比密度要多。声波-密度测井交会图。优点:对盐岩、石膏和硬石膏等蒸发岩类分辨力较好,该方法用在膏岩剖面较好。缺点:对砂岩、石灰岩、白云岩分辨力比较低,如果矿物对选错,计算孔隙度会有较大的误差,使用这些交会图确定岩性和孔隙度,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矿物对的选择,本身难以指出岩性组合的趋势。淡水泥浆条件下,sp曲线负异常是储集层,要看具体的区域储集层的岩性是什么了!基线的位置上是泥岩或致密层。水层的SP异常的幅度要比油层大一些。自然GR的大小要看具体的岩性,不同的岩性或某些具有放射性物质的岩石铀钍钾的含量会不同,一般区分岩性都是作比较来看的,例如如果是砂泥岩剖面GR高值一般是泥岩层,低值是砂岩层。至于油水层的判断一般都是用电阻率,用SP和GR比较难判断。有些我不是很赞同1楼主,如果用SP区别岩性或是否是储层,那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非低-特低渗透油层对于低-特低渗透油层,SP曲线可以判别储层,但不能判别岩性(这个我最近研究的新理论,并得到了现场证实)GR曲线主要是反映泥质含量的多少,因为泥质具有吸附放射性物质,而砂岩吸附放射性物质比较弱,所以GR可以分别出泥岩或泥质含量的多少至于电阻率曲线,那就很简单了,反映地层的导电能力,显然油层要比水层导电能力要弱,所以同样的储层电阻率曲线在油层段要比在水层段要高;而由于泥质导电能力较强,所以在砂岩层段电阻率要高总结可以得出:在砂岩层段GR值较低,电阻率较高(砂岩中的流体如果是油的话电阻率要比水高),SP曲线出现偏移,正异常或负异常,取决于泥浆和地层的矿化度,SP的原理是地层中离子和泥浆中离子交换所产生的电势差,那么很简单泥岩由于渗透性比较差,离子交换能力较弱,产生的电势差较小,砂岩渗透性较好,交换能力较强,产生的电势差比泥岩大的多(一般我们以泥岩段的SP作为基线),同样的道理在砂岩层中油层中的离子比水层中的离子要少,所有在油层的SP偏移基线的幅度要比在水层要小,如果还不明白加QQ:45166383验证时注明阿果网如果说粒度较小的岩性对放射性物质吸附能力强,那么粉砂岩的GR是不是比中砂和粗砂岩的GR值高呢?在具有相同物源的条件下,能否以GR曲线来判断砂岩粒度了?SP、CAL、GR三条曲线是岩性指示曲线,而几条电性曲线主要是指示物性的,如四性关系等。要判别是油层还是非储层,要几条曲线综合判断,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经验图版,不过理论上是和楼上两位说的一致的!高含钙的砂泥岩地层0对于高含钙的砂泥岩地层,油层和水层用怎么样的方法或者参数可以更好的区分开?含钙应该电阻率和密度相对较大,伽马减小吧。储集层含钙而导致的高电阻率、岩性相对致密,可以应用高分辨率测井资料求取地层泥质含量、钙质含量、有效孔隙度及总孔隙度,并采用逐层求取有关测井响应参数的办法,精确求取完全含水地层的电阻率及含水饱和度,准确判断油、水层补充一点如果没有高分辨测井资料,可以利用样品采集,进行岩电分析化验手段,测量储层的物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性邓),建立油层、水层模板,判断单井的油、水层参数,然后可以进行区域对比,建立区域性参数和模板测井区分白云岩和灰岩方解石:密度2.71热中子俘获截面7.1声波时差153Pe5.08白云石:密度2.87热中子俘获截面4.8声波时差137Pe3.14可以根据上述性质综合判断,但是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参数只是针对矿物而言,不能简单的对应于石灰岩和白云岩,尤其是是白云岩中含有方解石,或石灰岩中含有大量的白云石,物理参数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其区分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如果有岩性密度测井,最能区分的便是PEF值,也就是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碳酸盐岩的两种主要类型是石灰岩和白云岩,石灰岩的主要矿物成份是方解石,其分子式为CaC03,白云岩的主要矿物成份是白云石,其分子式为CaMg(CO3)2。利用中子-密度测井交会图。其优点:对石灰岩与白云岩分辨力较强,即使矿物对选错,求出的0和视骨架密度(pma)也会偏差甚小。缺点:对岩性分辨力虽然很强,但不能确切指出岩性,只能指出可能的岩性。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硬石膏石膏盐岩声波168--182156143164171220补中-504-8.5-2-1-1密度2.652.712.872.982.352.03PE值1.8065.0843.1425.0553.424.169侵入对测井的影响0[sell=1][/sell]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当钻井穿过地层时,钻井泥浆在井眼和原状地层之间压力差的作用下,会向地层深处渗透,当泥浆滤液侵入孔隙性和渗透性地层时,井眼周围岩石孔隙中的流体会被侵入的钻井泥浆滤液所取代,形成侵入带。了解和掌握侵入的本质,对于排除侵入影响、求准地层真电阻率、进而估算地层原始含烃饱和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另外,准确地测定侵入深度(侵入半径),对于射孔及油气开发也极为重要。一、传统的侵入模型在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地层含烃饱和度是评价储集层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但是,该参数不能直接测量,只能从地层其他参数的测量结果间接得到。在目前测井仪器测量的所有参数中,地层电阻率是一重要的物理量,它是确定地层原始含烃饱和度的基本参量。然而,实际钻井过程使测井过程变得复杂化,在钻井穿过地层时,钻井泥浆在井眼和原状地层之间压力差的作用下,会向地层深处渗透,当泥浆滤液侵入孔隙性和渗透性地层时,井眼周围岩石孔隙中的流体会被侵入的钻井泥浆滤液所取代,形成侵入带,而同时在井壁上附着一层泥浆过滤后的沉淀物即泥饼。泥浆滤液的侵入作用使渗透层的径向电阻率分布趋于复杂,目前处理侵入效应的传统方法是利用侵入校正图版或计算机反演技术,它们都基于静态的侵入阶跃(活塞)式模型。把地层分为冲洗带、过渡带和目的层,认为电阻率分区均匀且呈阶跃变化,即认为侵入带和原状地层之间的电阻率的变化呈阶梯状突变,未考虑侵入的时间因素,即无论是淡水泥浆的高侵还是盐水泥浆的低侵,侵入带和原状地层之间电阻率的变化均呈阶梯状突变。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反演地层及侵入带参量的计算方法,虽然在计算方法、计算手段等方面不断完善,但是大都仍然没有脱离这种传统的“活塞”式阶跃侵入模型。二、动态侵入模型实际的侵入过程并非如阶跃模型描述的那样简单。实际上,泥浆滤液对地层可动烃的驱替是一个多相渗透过程,这首先表现在地层水饱和度、水电阻率、水矿化度和地层电阻率的径向变化并非如传统的阶跃模型所描述的那样呈阶梯状突变;其次,侵入条件下地层流体参数和电性参数的径向分布是一个与时间有关的动态过程,地层电阻率径向侵入剖面随侵入时间变化,这是简单的阶跃模型远远不能描述的。侵入过程与时间有关。钻井泥浆滤液对储集层的动态侵入过程及其对测井响应的影响近年来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和现场测井分析专家们的广泛关注,地层流体参数和电性参数的径向分布随侵入时间而变化,这是静态的阶跃模型所远远不能描述的。侵入条件下地层流体参数和电性参数的这一动态分布势必会影响电阻率测井的结果,因而侵入条件下的电阻率测井值还应与侵入时间有关,早期的研究工作均对此重视不够。三、侵入对测井的影响电阻率测井受侵入的影响,视电阻率将偏离地层真电阻率,偏离的大小视地层条件不同而异。对于油藏高度大于100m的较大油藏,上部油层的含油饱和度较高,其电阻率皆为水层的5~10倍。距自由水平面越近,则饱和度降低,电阻率相应变小。因此,对“三小”(幅度小、含油饱和度低、储量小)油藏以及盐水泥浆条件,侵入对电测井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我国渤海湾地区双侧向测井响应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若性能较差的盐水泥浆浸泡高孔高渗油层达8~10天,深侧向测井可降到原始油层电阻率的30%~50%(欧阳健等,1998).可见,如果泥浆浸泡油气层时间较长,会使电阻率测井值达幅度成倍降低,这不仅影响饱和度的定量计算,甚至影响测井识别油气层。因此,无论识别油气层,或是定量分析原状地层电阻率进而求准饱和度,都需研究泥浆滤液动态侵入油气层对电测井响应影响的变化。基于传统的静态侵入阶跃(活塞)模型的反演方法,没有考虑侵入时间效应和侵入过程的动态特征,不能区分在不同时间得到的测井结果,难以正确反映原始地层的性质,严重时会形成错误的估计。近年来,国内外的测井工作者开始注意到了测井响应随侵入时间的变化(即时间推移测井,Time-LapseLogging,TLL),并结合生产测井资料开展了相应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现场测井分析家们的广泛关注,该方面的研究对传统的阶跃模型提出了质疑。下面我们将建立泥浆滤液动态侵入地层的理论计算模型,讨论电阻率测井响应随侵入时间的变化特征及随储集层饱和度、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规律,讨论侵入过程的复杂性及其对电阻率测井的影响,以应用于正确评价油(气)水层和划分油水界面。如何判断试油时出水是不是地层水?其中有什么关键参数?水分析数据中碘、硼怎么看?判断试油时所出的水是不是地层水,主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首先了解该井所使用的压井液水性特征(最好有水全分析资料);其次知道钻井时所使用的泥浆水性特征(也是水全分析资料);了解所试层所在地区和层位的区域地层水水性特征,尤其是地层水标志性离子浓度特征。判断是否是地层水的时候,通过对比所试层水全分析数据和当前所试层所在地区和层位的区域地层水水性是否一致或接近,如果结果一致或接近,就表明所产水是地层水;假若有所差别,还要考虑压井液水性或泥浆水性对所产水的影响,去伪存真,得出所产水的真实面目,再与区域地层水性进行比较,同样如果一致或接近就考虑是地层水,否则是非地层水。在判断水性的时候,Na+K,Mg,Ca,CI,SO4,HCO3,CO3,OH和I,B等离子浓度指标都是可以比较的对象,此外总矿化度和PH值也是参考因素。如果PH偏高至8以上,甚至12,OH浓度较高,则考虑是泥浆的影响(泥浆一般偏碱性);地表水一般CI较低,PH值显中性,而且I,B也较低。地层水基本存在Mg,Ca,SO4,CO3离子浓度低,Cl,HCO3,I和B离子浓度高,此外总矿化度也偏高的特征。由于各区域沉积环境不同,其地层水水性也存在差别,上述特征不是在每一个地区都是一样的,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对待。总之首先要找出该区域的典型水层,并与之地层水性进行比较,排除压井液与泥浆干扰,作出正确的判断。套损的监测技术0套损是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因此,能在套损之前把它监测到,无论从生产角度还是经济角度讲都是极其重要的。如不能及时地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