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备课精研+高效课堂】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备课精研+高效课堂】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备课精研+高效课堂】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备课精研+高效课堂】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备课精研+高效课堂】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世界十大疫情1、雅典大瘟疫★★★★★

4、疟疾★★★★

5、斑疹伤寒★★★★6、西尼罗热★★★

7、霍乱★★★

8、H1N1西班牙流感★★

9、黄热病★★

10、SARS非典型性肺炎★

3、天花★★★★

2、黑死病★★★★★

目录【课程目标】知道古代疫病的流行及其影响;

了解中医药的主要成就与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一、历史上的疫病二、中医药的成就一历史上的疫病死于天花,时年64岁11岁登基14岁死于天花死于天花时年32岁伯利克里死于鼠疫时年66岁亚历山大死于疟疾时年33岁儿时得过天花对瘟疫,众生平等,没人能拥有特权

天花鼠疫黄热病斑疹伤寒西班牙流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罹患天花欧洲天花肆虐,彼得二世、路易十五等多位君主就死于天花。康熙皇帝得过天花。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根据教材P80-P81归纳古埃及时期18世纪中国清朝6世纪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人口死亡,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14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黑死病)。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欧洲许多地区严重饥荒。17-19世纪墨西哥爆发,在美洲、非洲与欧洲国家流行,肆虐两个世纪20世纪早期俄国和波兰大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万以上。特点: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多源发生、范围广、传播快人类:分散——整体疫病:局部——全球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因为感染者会在脸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俗称麻子,故而得名天花。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天花十四世纪黑死病的流行黑死病——吴于廑主编:《大学世界历史地图——从地图看世界历史行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期。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鼠疫是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类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达30%--60%。高传染率高死亡率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主要通过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头痛、黄疸、蛋白尿、出血、精神失常等为主要表现,一般在7-9天出现死亡的情况。

斑疹伤寒是由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鼠类是主要的传染源,以恙螨幼虫为媒介将斑疹伤寒传播给人。黄热病★★斑疹伤寒★★★★1918-1919年的西班牙大流感,曾经造成全世界约5亿人感染。导致2500万-1亿人死亡,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4倍。而当时的世界总人口不过17亿人左右。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经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西班牙大流感★★2.疫病的影响1.消极(1)健康: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2)经济、政治:导致经济政治变动(劳动力匮乏,经济停滞不前)(黑死病间接推动封建制度瓦解)(重要历史人物丧命,政权更迭)(疫情影响世界格局)①古希腊伯里克利;②亚历山大身染疫病而亡,导致亚历山大帝国土崩瓦解。③中国明朝末年鼠疫横行,17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给历史发展造成一定影响。(3)思想:疫病带来精神冲击,出现信仰危机(4)社会:社会秩序混乱(5)军事:士兵大量死亡,军队战斗力降低,军队和难民的流动扩大疫病传播范围积极

政治:国家治理的改善。经济:客观上有利于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思想:新思想的酝酿与传播社会:卫生意识加强;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转型医学:医疗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1、重视公共卫生①古罗马: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②古代中国: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2、探索疫病防治方法3、建立救治机构①古罗马的医院也收治疫病患者②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③隋唐: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3.疫病防治措施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明代: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后来传到欧洲。①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发病率大大降低②19世纪,细胞与细菌学说发展迅速③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的巴氏灭菌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④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4、近代医学控制疫病思考点:古人哪些防治疫病的措施值得今天借鉴?二中医药的成就年代人物医学著作成就战国扁鹊汉代不详东汉不详张仲景华佗

东晋葛洪唐代孙思邈政府明代李时珍明末清初吴有性古代中医发展情况“望、闻、问、切”中国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医圣”“麻沸散”(麻醉药物)“五禽戏”(健身操)《肘后备急方》总结晋以来医疗发展方面先进成就《千金方》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本草纲目》“东方药学巨典”《温疫论》思考:结合表格谈谈中医药发展历程,呈现出怎样的特征?重视临床经验;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立足实践;形成大量中医典籍;政府重视;形成独具特色的医学遗产:针灸、推拿、食疗等;总结:影响古代中医发展的因素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焕发新的生机

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受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抗疟记载的启发,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止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西医的发展伦勃朗的油画《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背景成就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③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①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称《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②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西式医院建立这些医院分科完备,技术先进。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以及其他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西医院校建立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引入西方公共卫生措施①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②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2.西医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后:明末清初:

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学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清廷官员和洋务人士体验到了西医的功效,就带头或动员富商捐资教会医院,各地受医人数大为增加。20世纪初,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

——《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在近代中国迅速传播的背景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背景:

列强入侵打开中国国门;

西方文明的传入;

洋务运动的兴起;

受到日本的影响。(2)影响:①推动了中国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②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的变化;③动摇了中医的地位。当时的东北医护人员都带上了伍氏口罩中国的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就在这场防控鼠疫的斗争中起步了。临危受命的伍连德伍连德,字星联,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17岁时赴剑桥大学学医,1902年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04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04年底回国。希波克拉底誓言

古代西方医生在开业时都要宣读一份有关医务道德的誓词(HippocraticOath):“我要遵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