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线医护人员感人事迹优秀征文素材_第1页
2020一线医护人员感人事迹优秀征文素材_第2页
2020一线医护人员感人事迹优秀征文素材_第3页
2020一线医护人员感人事迹优秀征文素材_第4页
2020一线医护人员感人事迹优秀征文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20一线医护人员感人事迹优秀征文素材

初心群英谱: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先进事迹记

&&记无私奉献英勇奋战的医务人员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截至2月15日,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6249例,其中武汉市39462例.

这是一次义无反顾的出征&&

截至2月14日,全国各地向湖北已派出217支医疗队25633名医疗队员,军队共派出3批次4000余名医务子弟兵.

“广大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下去,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牢记的深切嘱托,满怀“我们定能赢”的必胜信心,数以万计的白衣战士,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新冠肺炎疫情这个看不见的敌人进行着殊死的斗争!

谁没有自己的亲人,谁不知道平安的可贵,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为了和时间赛跑,同病魔决战,与死神较量,他们毅然决然告别家人,挥别家乡,义无反顾冲上火线,冲上战场!

火速驰援共克时艰

除夕之夜,这样一张照片刷屏:一名身着迷彩服的女兵扭着头、抿着嘴,挽起袖子打针.

这名女兵,是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员、西南医院肝胆科主管护师刘丽;照片的场景,是医院安排大家打用于提高免疫力的胸腺肽.此前,刘丽已在机场过了安检,准备去看女儿.但接到通知,她立即返程,当晚就赶往武汉.

出发前,刘丽只是给妈妈打电话说有任务需要驰援武汉.七天后,口罩和护目镜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勒痕.这张照片又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妈妈才知道,她是到了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

勒痕在女儿脸上,疼痛在母亲心里.妈妈哭着打电话来问“你的脸还能恢复吗?”刘丽却满不在乎:“当然能,我还是你漂亮的乖女儿.”

经中央军委批准,除夕夜,从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抽组3支医疗队共450人,分别从重庆、上海、西安乘坐军机出发支援武汉.医疗队中,有不少是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务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医护人员.

武汉市民刘朋说,人民子弟兵来了,胜利就不远了!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今年才22岁的朱海秀,是中山三院首批23名支援湖北疫情医疗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朱海秀在汉口医院隔离病区上班,需要提前一小时去医院穿好防护服;工作中,防护服被汗水浸透,护目镜下是满满一层雾气,但仍然一刻不肯停下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从祖国各地向武汉集结.

“我们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你们哪个医院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

“加油!”

“加油!”

2月7日晚,武汉天河机场.紧急驰援武汉的山东、四川2支医疗队在此相遇,相互致意.

山川磅礴任风雨,砥砺同袍抗疫情.除了“东齐鲁”“西华西”,还有“北协和”“南湘雅”,中国医学教育四家“百年老店”尽锐出战.

在武汉当地,有6万名医务人员坚守岗位,1.5万余人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不要急不要急,在医院门口稍等,我马上安排人出来接.”“快些,要抓紧,病人的事一刻都等不得,越快越好!”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连接了8个电话.到现在,他已经在疫情中坚守近两个月,常常是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各种工作协调,突发事件处理,应接不暇.

金银潭医院,是武汉最大的专科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全部为新冠肺炎危重患者.“雷厉风行”,是同事评价他时说的最多的字眼.

“因为,我的时间不多了.”其实,张定宇自己,也是病人.2018年10月,他被确诊患上了渐冻症.这是一种罕见的绝症,身体会慢慢萎缩直到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张定宇的妻子,在武汉第四医院工作,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前不久,她突然觉得呼吸有些喘.她悄悄去查了淋巴细胞,很低;检测核酸,阳性;肺部CT,显示已被感染.分身乏术的张定宇,忙得一连三四天都顾不上去看她.

好在,妻子最终康复.“我很内疚,连自己的家人也无法保护.我更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我们结婚28年了,和很多担心病人的家属一样,我也只是个普通的丈夫.”张定宇说.

争分夺秒生死竞速

2月12日上午11时许,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护士吴亚玲悄悄走出了工作区.在员工通道的一个角落,她拨通了家人的视频电话&&她要见母亲最后一面.

千里之外,昆明跑马山殡仪馆遗体告别厅,吴亚玲母亲遗体告别式正在进行.前一天,原本健康硬朗的母亲突发疾病过世.她把悲伤压在心底,偷偷痛哭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吴亚玲还是像往常一样上班.今年44岁的她,2008年赴汶川抗震救灾,2014年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在火神山医院,她的工作是监督每一名进入“红区”的医护人员是否做好防护.同事们都说,“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医护人员要实现零感染,全靠她了!”

虽然失去至亲痛彻心扉,她依然擦干眼泪回到岗位.吴亚玲和她的战友们始终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我会继续把我的工作做好,不胜不归!”她说.

忠孝两难全.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像吴亚玲这样始终把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的,还有很多.

汉口医院,是武汉市最先接收新冠肺炎病人的三家定点医院之一.该院距离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仅4公里,抗疫期间承担着巨大诊疗压力.

2月8日,是武汉市汉口医院副院长王琼娅疑似感染新冠肺炎后的第二天.得知消息后,许多同事没忍住眼泪,甚至打电话来大哭.但她却反复强调“我还好”.

1月22日,王琼娅的丈夫、汉口医院放射科副主任韩家发被确诊新冠肺炎住院.住院后,韩家发一度高烧至40.7度,伴发急性呼吸衰竭.好在目前病情逐渐好转,已经稳定下来.

在查房时,王琼娅曾经“顺带”探望过丈夫两次.“我问,你怎么样?他因为高烧不太清醒,就点点头,意思是让我放心.”在那之后,王琼娅再没有陪在丈夫身边.“我真的没时间去看,而且还要浪费防护服,我舍不得.”她更相信,有同事的专业救治,丈夫能挺过去.

有这样忙的父母,11岁的女儿早就已经习惯自己照顾自己.春节前,为了治病救人,夫妻俩早早送走了孩子.“那天早上,我把她喊起来,告诉她要收拾行李,之后会有亲戚把她接回老家.”王琼娅有些愧疚,亲戚来接孩子时,她正在医院工作,都不知道女儿究竟是几点离开的.

直到现在,王琼娅和女儿也没怎么联系.“没必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的事,她的年龄承受不起.”王琼娅想着,孩子能回到农村住一阵,还能锻炼自理能力,期待女儿回来时能更懂事.

每天,王琼娅要做的事情繁多复杂,不仅要负责统筹指挥全院患者医疗救治工作,还要参与全院重大抢救、会诊、查房工作,和普通医护人员一起守在一线.

“我老公被感染之前,已经有同事被感染了,也许有一天我可能也会被感染,但在抢救生命面前,作为医生,我要负起责任!”接受记者采访时,王琼娅曾经这样表态.

2月16日,记者从汉口医院党办了解到,王琼娅已经确诊,目前正在治疗中.

截至2月11日24时,全国医务人员确诊新冠肺炎1716例;其中,湖北医务人员确诊1502例(含武汉1102例).

但,没人当逃兵.

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虽然是同一个科室,医生余平和妻子李叶子却很少见面.“急诊中,难以做到绝对防护,好多同事都倒下了,但我们从没有想过退缩.”余平说,为保证安全,两口子也相互隔离,只是在每天交接班时,才透过防护服相互问候.

李叶子最盼望的,是与丈夫一起轮班的日子.虽然两人要在人群中寻找半天,仔细辨别举止姿态才能发现对方,但是“只要能见到,就是一种幸福.”

心疼化为行动.2月14日,余平给妻子准备了一份别样的礼物:科室刚发的防护服和N95口罩.“这个特殊的情人节,我们都要好好的!礼物奉上,请笑纳.”余平在给李叶子的表白信中写道.

众志成城期盼凯旋

“我的心裂成了两半&&一半为你担忧,一半为你骄傲”.正如这首诗中写的那样,白衣战士在前方鏖战,他们的家属也在后方默默支援.

“从您身上,我学到了什么是担当,什么是责任.我也明白了我的责任是什么,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像您一样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您是我的骄傲!”2月10日,曹宇泽给爸爸曹志刚写了一封长信.

曹志刚,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主任.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批投入战斗,成为医院专家救治组成员.“会诊电话常在半夜打来,睡觉都不敢睡得太沉.”现在,曹志刚已经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他还承担着院前急救任务和周边地区发热病人转运任务.

“这是给我的最高奖励,心里暖暖的;;”曹志刚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算是给儿子的回信.

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彭渝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0点多.她是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处处长、主管护师.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彭渝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这个春节,彭渝原本计划和丈夫回老家看望双方父母.接到驰援命令后,已在医院连续值班4天的她,没来得及回家就踏上了征程.“我不想让家人大过年为我牵挂.”

被蒙在鼓里的丈夫,几天后还是从电视新闻中发现了她的身影,给她发了微信.等彭渝再打开微信,其中有丈夫发来的叮嘱:“媳妇,见字如面:太了解你的脾气,又是一次艰苦任务,望规范操作,把握流程细节,切勿粗心莽撞,沉着冷静.你是我妻也是战友,务必牢记初心如磐,使命在先,盼早日凯旋.”

字数寥寥,却深情几许.彭渝哽咽了,“我们是心灵相通的.”

5日,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小伙李明(化名)严重呼吸衰竭症状频现.这里,同时是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所接管的重症医学病区.“上呼吸机!”随着主治医师丁欣一声令下,在场医护人员各就各位,开始抢救.经过治疗,李明现在已经好转.说起从死神手里把病人抢回来的过程,丁欣感慨:“过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很多病人,就是因为治疗过程中一个细节没有把握好,而功亏一篑.”

“ICU里的治疗,从来都不是一个或几个人可以完成,需要整个医疗团队同心协力.工作量最高的时候,32张病床用了28台呼吸机,医护人员从ICU出来时衣服都已经湿透.”丁欣说.

“你们,守护着每个企盼着击败疫情的我们.作为师弟师妹,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和使命.你们的每一分付出,都是一节生动形象的课.你们今天的选择,也将会成为我们追寻的方向.”元宵节这天,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全体学生向他们的师兄师姐,发出了最真挚的心声&&愿你们整整齐齐地出发,整整齐齐地回来!

在全国白衣战士们的齐心协力下,截至2月15日24时,湖北全省新冠肺炎患者累计治愈出院5623例.

初心群英谱: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先进事迹记

&&把好CT这道关,才能早发现早治疗

“我们早一点发现异常,患者治疗就能再快一步.”2月15日凌晨,武汉协和东西湖医院一楼的放射科,依旧灯火通明.两台开动了一天的CT机,还在持续运转,科室主任陈志勇和他的团队也一刻不曾停歇.

两张方桌,一台机器,这里是陈志勇的抗疫战场.他的职责是为患者核阅CT片,及时给临床诊断疑似和确诊患者出具诊断依据.“核阅CT是病情评估的第一道关口.”陈志勇说,把好这道关,才能早发现早治疗.

“每天的工作量起码是400人次,最高的时候超过500人次,是平时的两倍还多.”陈志勇介绍,目前科里医师每天平均工作18小时,“夜班时,为了避免脱穿防护服,常常一整夜不喝水不休息.”

陈志勇说,有的病毒早期藏得很深,会“捉迷藏”,CT上只有几毫米大小的淡薄稍高密度影,这就需要医生细心甄别.由于潜伏期的缘故,按照诊断要求,每名患者至少会接受两次拍片检查,多的则有四五次.在高强度的磨炼下,陈志勇他们练就了“快稳准”的验片本领.“每名患者的CT图像基本都有400多幅,我们要在3分钟左右看完,并给出诊断结果.”陈志勇说,放射科CT影像的诊断结果,病人一般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就能拿到.以最快速度、最准确的诊断,第一时间报告给临床科室,减少患者等候时间,才能尽量避免候诊大厅交叉感染.

在陈志勇看来,尽管压力很大,但必须甄别好每一幅图像,绝不能让病毒突破防线,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白色病灶.

采访接近尾声,放射科里一声急促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又来了新的CT,我得快点去核阅了.”陈志勇说.

初心群英谱: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先进事迹记

&&武汉20位新冠肺炎康复医务人员献血救人

吴芬在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以下简称“中医医院”)做了3年行政工作,她没想到,有一天能以这样的方式参与救死扶伤&&作为一名新冠肺炎康复者,她捐出的血浆有可能被用于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2月5日,紧挨着中医医院发热病区的办公楼里,一场特殊的“救助”正在进行,8份血浆袋共2600毫升血浆被采集.捐献300毫升血浆的吴芬从这一天起称自己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殊战士,编号“XG0002”,这是她血浆袋的编号.

作为一名晕血者,30岁的吴芬曾有过两次献血失败的经历,但这次她成功了.一个分离机将她的血抽出来并分离,再把红细胞等输回体内.“完全靠意念,如果中途晕倒,我一定又要哭,会自责,恨自己无用.”和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及治愈者一样,吴芬的味觉与嗅觉还未完全恢复,但为了克服晕血反应,她在来之前逼自己吃了很多饭.也是从捐完血浆的那天起,吴芬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截至目前,该院共有19名康复的医务人员参与了捐献血浆,共计捐献6600毫升,经过生物安全、抗体滴度等检测后,可用于临床治疗的血浆达3000毫升.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武汉市已有20名康复新冠肺炎医护人员捐献血浆用于救治病人,12名重症患者接受了血浆治疗.

“没想到她也来了.”捐血浆这天,吴芬看到不少熟悉的人,包括一位护士长,“她的症状在我们中间是最重的,连续高烧、情绪低迷,最严重的时候写好了遗书”.

1月17日,吴芬一看到CT结果就哭了出来,中医医院27岁的护士袁黎也在这天拿到了自己的CT结果,肺部有阴影.这之后,医院让每名医务人员都进行了CT检查.“有的医务人员虽然当时无症状,但肺部显示有炎症,之后逐渐都有了症状.”袁黎说.

该院医生秦伟(化名)说,自己当时的片子显示病情很严重,但症状较轻,到两三天后开始加重,“后来才反应过来,集体检查前的13日,我出现的畏寒、酸痛等就是症状”.

回忆感染源,袁黎怀疑是之前科室里接触的一个病人,“他的CT显示肺部大面积感染”.而吴芬还想不明白自己是怎么感染上的,她是医院的行政人员,她家中有3名医务人员,“我家除了5岁的儿子,其他7个人全都感染了”.

“即使当时想做好防护,也没有足够的物资.”秦伟说,直到现在,该院的物资仍旧紧缺,“同事几乎全员上阵,一整天不休息,还有部分人员已支援方舱医院”.

“成了病患,更觉得医护的辛苦与不容易.”袁黎眼看着医院改为发热门诊,大量收治轻症患者,自己和感染同事则住在同一层隔离病区.为了减轻同事的工作量,袁黎和同病房的感染同事学习雾化等医疗操作,为自己治疗.而吴芬则学会了卷输液管,自己换药.

在近20天的住院治疗后,说自己胆小、爱哭的吴芬始终惦念着两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一位患者严重到一被碰到就咳得撕心裂肺、不能呼吸;一位患者心脏骤停,医护人员连夜给她做心肺按压”.

2月3日出院时,吴芬并没有感到轻松,而是“难过又无力”,那是全国疫情发展相对严重的时候.

她企盼的“救人”机会很快就来了.2月4日,看到中医医院院长在微信群中分享了血浆捐献倡议,她和袁黎“迅速报了名”.倡议中写道,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血浆可能含有抗体,输入重症患者血液中能挽救他们的生命.

袁黎说,群里康复的医务人员大部分都报了名,但能够参加捐献的是身体状况恢复良好、无基础疾病的治愈者,她几乎“想都没想就报名了”.

实际上,在2月5日首批新冠肺炎治愈者捐献血浆前,倡议者与捐献者都没有十足的把握.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此前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在缺乏特效药物和疫苗的前提下,恢复期血浆疗法仍具价值,不过,临床使用必须具备严格条件,种.种风险需要警惕.此外,由于血浆较为稀缺,该疗法仅限于部分危重病人,难以大规模应用.

向江夏区几家医院最早发起捐献倡议的江夏区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刘本德此前接受采访时介绍,中医医院这19名新冠肺炎治愈医务人员累计捐献的6600毫升血浆,被送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科院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所,“经过生物安全、抗体滴度等检测后,发现可用于临床的有3000毫升”.

据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官方微博消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在2月14日举办的媒体通气会上介绍,康复者血浆一般采集400毫升左右,平均1名康复者血浆可治疗2~3名危重患者,从采集血浆到供临床医生使用需要7天.

食欲还未完全恢复的吴芬近日再次拨打了捐献电话,她与治愈出院的丈夫将在2月19日一起捐献血浆,那时她也将结束隔离,“要第一时间投入医务工作,与同事并肩作战,多救人”.秦伟也向医院提出上岗要求,他心疼一些一线年轻同事一直没休息,“从没想过该不该上岗,这不是个问题,隔离好了就得上岗”.

初心群英谱: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先进事迹记

&&一位选调生的战“疫”日记

“以前在村里写材料,按部就班;但这10天来完全变了.”2月15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联系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密切接确者隔离点的协调联络员龚雪梵,24岁的她感叹:“自己成熟了许多.”

龚雪梵是2018年的选调生,现任牛首镇牛首村支书助理.她的记事本上,记述着最近工作的经历.“感受了不一样的人生,看到到了严谨运转的社会.”

龚雪梵说,如果我们都把自己分内事做好,疫情一定能够得到控制.

2月5日星期三多云

“大家脸上写着不安与担忧”

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时,听说我们镇的新冠肺炎集中隔离点投入使用了,就在我家对面的白湾家宴酒店.饭后,我有了去隔离点的冲动,尝试着给领导发了封简短的请愿短信,不久便等来有力的一个字:“好!”

下午两点,戴着口罩,怀着忐忑,我上了开往隔离点的专车;;同行还有2位牛首镇志愿者,30岁左右,是普通群众.

下午6点,镇上23名首批被隔离的村民全部送到集中点.他们的脸上写着不安与担忧.最庞大的一个家庭,有10位密切接触者,一位大姐和她12岁的女儿,怎么也不肯下车,吵闹着要找政府投诉.工作人员走向前,还没开口,大姐先哭起来,细细问来,原来是在路上司机说这里是收治点,又看到“全副武装”的我们,心中感到十分害怕.

“大家都没事的,只是住在这儿观察几天,不要担心,政府给你们每人安排一个单间,安心住下就好了.”工作人员耐心解释.终于,大姐和小孩主动下车,走进自己的房间.

登记造册、分配房间、测量体温、全面消毒,把他们安顿好以后,我松了口气,已是晚上7点多.紧张的半天,不知不觉度过.

2月6日星期四晴

“老人连汤都喝光了”

第二天,被隔离的张强向我们反映,他70岁的父亲因多次中风,吃不惯盒饭,已经两顿没怎么进食.

听到这个消息,隔离点负责人高峰连忙赶回家中,找来瓦斯炉、调味品、勺子、面食,为老人下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味道不错,连汤都喝光了!”听到张强反馈的这句话,我们都笑了,感觉这是对工作人员最大的肯定.

自此,隔离点每天都为老人开小灶.同志们笑话高峰,从没为亲爸做过饭,这次算是补上了.

2月7日星期五晴

“让乡亲们没有后顾之忧”

乡亲们渐渐安顿下来,我心里也有底了.坐在大厅前台,楼上哪间房里有小孩,哪间房需要不辣的餐食,谁体温偏高,谁感冒鼻塞,一清二楚.

但打好持久战,只“稳住人”不行,还要“稳住心”,让隔离的乡亲们没有后顾之忧.

徐大姐丈夫的工厂要复工,家里车钥匙却被带到了隔离点.驱车20公里,工作人员将消毒后的车钥匙交到徐大姐家人手中.

“大家请放心,谁家养的有猪、牛、羊、鸡、狗什么的,都可以讲,我们来想办法.”借着送餐时间,我挨个问了一遍,没有一个人反应问题.噫,难道大家现在都不养什么了,还是已经托付给亲朋好友了.不过不要紧,帮大家排队买药的事,是少不了的.

2月8日星期六晴

“厨房监管真严格”

今天是正月十五,早上6点,安排我去厨房搞监督.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