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第一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一、基本观点1、心理学可以从不同途径进行研究2、无论是有生命的人,还是无生命的计算机,其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符号操作系统。3、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人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从心理物理研究转向心里内部机制的研究,4、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进行信息编码,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5、人的心理不仅是在认知系统中的信息加工,而且是在人格结构中的信息加工。6、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也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第二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二、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信息加工心理学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包括:因素型实验方法、眼动研究方法、口语报告分析法和计算机模拟法。(一)实验方法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实验法,以反应时和作业成绩为指标。反应时法是其最有效的和最典型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减法反应时法和加因素法。——20世纪70年代,库柏和谢波德用减法反应时法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20世纪中期,斯腾伯格发展了唐德斯的减法反应时法,提出了加法法则,称之为加因素法。第三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二)眼动研究方法
1、眼动的实验研究是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又一先进技术,它可以反映视觉信息的选择模式,对于揭示信息加工的内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眼动即眼球运动,它有三种基本方式:注视、眼跳和追随运动。眼动实验依赖于眼动仪,眼动仪就是记录眼球运动信息的仪器。2、眼动实验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家开始使用简单的眼动记录技术考察人在图形扫描和文字阅读中的眼动轨迹,以及这些眼动轨迹与视觉信息加工之间的关系。20世纪中期以前的眼动记录技术存在误差大、操作难和被试眼动负担较大等缺点。20世纪中期以后,摄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引入推动了高精度眼动仪的研发,促进了眼动研究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中的应用。
第四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3、眼动研究常用的资料或参数:
①、眼动轨迹图:是将眼球运动信息叠加在视景图象上所形成的注视点及其移动的路线图,能具体、直观、全面地反映眼动的时空特征,由此判定不同刺激情景下、不同任务条件下、不同个体间、同一个体不同状态下的眼动模式及其差异性;②、眼动的方向和距离:在二维或三维空间内考察眼动方向(角度),这方面的信息与视景迭加可以揭示注意的对象及其转移过程,并可以结合时间因素计算眼动速度;第五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3、眼动研究常用的资料或参数:③、眼动时间:将眼动信息与视景图象叠加后,利用分析软件提取多方面眼动时间数据,包括注视时间、眼跳时间、回视时间、眼跳潜伏期、追随运动时间,以及注视过程中的微动时间,包括自发性高频眼球微颤、慢速漂移和微跳时间,同时可以提取各种不同眼动的次数,主要是在不同视景位置或位置间的注视次数、眼跳次数、回视次数等等,这些时间和位置信息可用于精细地分析各种不同的眼动模式,进而揭示各种不同的信息加工过程和加工模式;④、瞳孔大小与眨眼:瞳孔大小与眨眼也是视觉信息注意状态的重要指标,而且与视景迭加可以解释不同条件下的知觉广度或注意广度,也可以揭示不同刺激条件对注意状态的激发。第六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三)口语报告分析法
1、口语报告分析法,也称出声思考法,是一种由被试大声报告自己在进行某项操作时的想法,使内部的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来探讨内部认知过程的方法。2、口语报告多半在操作时进行,也可以在操作后通过回忆来叙述。3、口语报告分析法是对传统内省法的批判与继承,该方法已经被许多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所接受和采用。第七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四)计算机模拟法
计算机模拟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通过对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来认识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即对人的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进行逻辑分析。通常和理论分析结合在一起,多从程序缩减、流程分析、程序模拟三方面入手。第八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节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一、关于感知觉的研究1、模板匹配模型模板匹配模型是根据机器的识别模式提出来的。它的中心思想是认为人的记忆系统中储存着各式各样的刺激物的模板,当输入的刺激信息正好与某一储存的模板相匹配,该刺激信息就得到破译和识别。按照生理机制来看,这些模板是由各种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特点的细胞组成的。模板匹配模型得到一些实验结果的支持,它可能是人的多种模式识别方式中的一种或其中的一个环节。第九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2、原型匹配模型
原型匹配模型认为在记忆系统储存的不是与外部刺激严格对应的模板,而是一类刺激物的概括性表征——原型,所谓原型是指一类事物综合、抽象的产物。一般信息加工系统会根据输入信息与原型的匹配程度来识别信息,寻找与其最佳匹配的原型,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从而使之获得理解。显然,原型匹配模型克服了模板匹配模型不灵活、不经济的缺点,对其进行了改进,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生活经验和心理实验的支持。第十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3.特征分析模型
特征分析模型认为,主体首先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特征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与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各事物的特征表进行比较,最佳匹配将获得识别。该理论认为,每个知觉对象或模式都是由若干元素或基本特征按照一定关系结合而成的。同时,在长时记忆中贮存的是各种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及其相应的名称。特征分析模型是前两种假说的发展,具有更高的抽象性,也更为灵活和经济,体现了符号加工意义的模式识别理论的主导观点。其优点在于:①、特征比较简单,较容易看到;②、可说明模式至关重要的特征间的关系;③、使用特征可减少所需要的模板的数量。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二)注意的研究
注意的心理机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最早的实验课题之一,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探明注意的选择机制。注意实验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双耳分听技术——双耳分听技术:双声道放音设备或两个不同的放声设备同时分别给两个耳朵播放不同的听觉材料,要求被试按照相应的指示语操作,以探明不同条件下被试分别对两耳信息的检测及加工特征。自布鲁德本特最早提出早期选择模型以来,认知心理学家又先后提出了中期选择模型、晚期选择模型和资源限制理论等不同观点。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1.过滤器模型
英国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注意的过滤器理论,又称单通道理论或早期选择模型,这种过滤器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皮层的加工能力非常有限,为了避免系统超载,就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出一部分信息进入高级中枢的分析阶段,于是在信息输入通道出现了瓶颈口式的过滤器。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被识别和贮存,其余信息则被阻止在高级中枢之外。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2.衰减器模型
特瑞斯曼提出衰减器模型,又称中期选择模型。该模型认为信息通道中的过滤装置是按照衰减方式工作的,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知觉分析之前对输入的感觉信息给予不同程度的衰减,称为外周过滤器。一是在知觉分析之后,由于长时记忆中的项目具有不同的激活阈限值,输入信息(追随耳)未受衰减时能顺利激活有关记忆项目而得到识别、输入信息(非追随耳)受到衰减时因强度减弱而常常不能激活有关记忆项目,故不能被识别。但特别有意义项目(如自己的名字)的激活阈限较低,因此能被激活和识别,这一过滤装置被称为中枢过滤器。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3.晚期选择模型
晚期选择模型认为,选择性注意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晚期,过滤装置位于知觉加工和工作记忆之间。该模型假定所有输入信息都到达了长时记忆,并激活其中的相关项目,然后竞争工作记忆的加工,知觉强度高的或意义较重大的信息获得进一步的系列加工,然后做出反应。这个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注意分配现象,因为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得到了加工;也能解释特别有意义的信息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因为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这些项目激活阈限是很低的。但是,这个模型不经济,它假设所有输入信息都被中枢加工。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4.心理智源限制理论卡尼曼提出心理智源限制理论。这种理论把注意看作是心理智源,而人的心理智源在总量上是有限的。人的心理智源可以在意识控制下进行分配,努力程度较高的任务调用的心理智源多,活动效率也高,但当把心理智源全部调用时,努力程度提高也不能再提高活动效率了。当人面临不止一项任务时,心理智源将在各任务间进行分配。该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注意分配现象。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三)记忆的研究1、关于记忆结构的研究1965年,沃和诺尔曼正式提出两种记忆说,即在人的长时记忆系统之外还存在着短时记忆系统。阿特金森和希夫瑞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型:记忆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存贮系统组成。克雷克的加工水平说: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是由于其受到了不同水平的加工——感觉的、表层的、非语义的浅加工,也可以受到结构性的、语义的深加工,信息加工会留下记忆痕迹,所以记忆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2、记忆信息表征的研究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也被称为知识,可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关于技能和解决问题过程方面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关于事实的信息的知识,其表征方式有情景性的和语义性的,其中语义记忆信息的表征理论主要包括网络模型和特征分析模型两类。①、网络模型:人脑对语义的记忆是以网络形式分层存贮的,所有概念均按照逻辑的上下级关系分若干层次,各层次的概念依次有连线相通,由此构成一个层次网络,概念的特征附着于网络的各个节点上。②、特征分析模型:概念的表征依赖于特征集,任何概念都包括一个定义特征集和一个描述特征集,两个概念的特征交叉越多,概念的重迭就越多。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四)问题解决的研究
1、20世纪50年代《思维研究》和《人类问题解决》的发表,标志着信息加工理论对问题解决研究的开始。——《思维研究》是Bruer等于1956出版的,主要是研究对刺激信息进行分类的认知过程;——《人类问题解决》是纽威尔和西蒙等1972年发表的,这本专著可以被称为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问题解决研究的经典之作。——纽威尔和西蒙关于问题解决的理论,可被称为产生式问题解决理论,他们认为问题解决是对问题空间不断进行启发式搜索的过程。2、关于问题解决的另一项主要研究是专家与新手的研究。专家与新手在问题解决方面主要表现为问题表征和问题解决方法类型上的差异。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第四节对认知心理学的评价
一、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贡献1、实现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回归。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实现了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否定之否定,这是一种历史性进步。2、实现了研究方法上的新突破。它吸收了信息论、控制论和计算机科学的成果,把人的认知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引入了计算机模拟技术,这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是一次重要的突破。3、初步形成了认知研究中的整体观,强调了心理活动的动态性。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二、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局限
1、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面临着人机类比和模拟研究的局限性。现代认知心理学以计算机模拟探讨高级心理过程,这的确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途径,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但人心理的复杂性决不是任何复杂的机器可以比拟的。2、它从另一个方面限制了心理学研究的范围。3、依然未能把心理学统一到完整的理论体系上来。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第十六章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一节人本主义运动的背景一、社会历史背景
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丧失。战争的威胁给心理施加更大的压力。反主流文化运动宣扬个人主义,把个人的欲望满足视为价值中心。教学改革中要求开发人的内在潜能。二、哲学基础存在主义与人本主义运动。现象学与人本主义运动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狄尔泰、斯特恩、戈尔德斯坦、奥尔波特、凯利。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第二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形成1961年《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出版。1963年美国费城召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标志着人本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第三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念和方法一、基本观念(一)把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
1、人性持续不断地成长;2、天生善的;3、人性是自主的,是能进行自我选择的。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观
梅的存在主义价值观、马与罗的自然主义价值观、奥尔波特的现象学价值图式。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二、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1、折衷融合的方法论原则
2、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3、具体方法上的兼收并蓄
4、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三、评价:(1)第一次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对象的首位;(2)突出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3)提出客观实验范式与主观经验范式综合的新构想;(4)促进组织管理与教育改革以及心理治疗的发展。(5)人本主义虽然没有否定人性中的社会因素,但是过多地强调了人性中的自然因素,把人性看成是有生物因素决定的,研究人的本能、自然属性等,从而忽视了社会因素。(6)在对个人价值、个人潜能自我实现的强调中,人本主义把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在于社会价值实现的对立面上,不恰当词夸大了个人与社会的对立。事实上,个人的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史相辅相成的,个人的自我实现必须依靠各种社会条件的支持,个人的价值必须通过社会才能显现出来,而社会的发展也要依靠个人的努力。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一)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的原则(二)整体动力学原则(三)以问题作为研究中心的原则二、动机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一)动机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之间的差异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1)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2)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座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二)自我实现理论
1、自我实现的含义
——“就是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这样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他人力所能及的是总是尽力去完成”。
2、通向自我实现的途径充分地、活跃地、深入地、全身心地体现生活,全力以赴的献身于某一件事或某一项活动而忘怀一切。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3、自我实现人的人格特征(⒈)能认清现实并保持与现实的良好关系;(⒉)能理解并接受自然、他人和自己;(⒊)自发,弹出,坦率;(⒋)热心事业,醉心工作,以问题为中心;(⒌)有独处的需要,能独立思考;(⒍)自主而不依赖环境;(⒎)能欣赏生活,有持续的新鲜感;(⒏)有较长的高峰体验和高原体验;(⒐)同情人,帮助人,关心社会;(⒑)能发展与他人的深刻关系;(⒒)民主的作风,能听取意见;虚心学习,平等待人;(⒓)能区分手段和目的,目的比手段更重要;(⒔)哲理的幽默;(⒕)富有创造精神;(⒖)非尊奉的态度,能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三、高峰体验(一)高峰体验(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
(二)存在性认知——目的性认知(三)价值理论——潜能即一种价值第三十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对马斯洛的评价
贡献:第一、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第二、强调人的高层次需要和内在价值的人格学说。第三、需要层次理论在现代行为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第四、人类潜能的研究,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局限:脱离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关系,把自我实现的人置于乌托邦中。过分强调生物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个人中心论者。自我实现理论不具有普遍性。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四页,2022年,8月28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一、罗杰斯的人性观罗杰斯对人性的看法不仅是乐观的,而且是富有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品质培训提升员工质量意识
- 东野圭吾作品分析
- 上证50ETF期权介绍
- 《虽有佳肴》课件
- 七大浪费知识
- 宏观深度报告:2025年十大“不一致”预期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选集职员管理篇十篇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无答案)
- IFRS17对保险行业影响的深度解析:专题二开启计量“黑盒子”
- 单位管理制度展示汇编【职员管理】
- 2025年进出口贸易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 2025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三语文一模作文8篇范文:人们往往用“有用”作为判别事物并做出选择的重要标准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必考题库及答案(共232题)
- 网站建设合同范本8篇
- 污水站安全培训
- 宜宾天原5万吨氯化法钛白粉环评报告
- 教育机构年度总结和来年规划
- GB/T 44888-2024政务服务大厅智能化建设指南
- 2024年工厂股权转让尽职调查报告3篇
- 医疗器械考试题及答案
- 初三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