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陕西省商洛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1.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曲线是呈()。A.J型B.S型C.直线D.抛物线
2.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3.欧洲的穴兔被引入澳大利亚西南部,由于环境适合和没有天敌,每年以112.6千米速度向北扩展,经过16年后澳洲东岸发现有穴兔,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属于()A.种群爆发B.生态入侵C.不规则波动D.周期性波动
4.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__________提出的。()
A.谢尔福德
B.达尔文
C.奥德姆
D.莫比乌斯
5.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6.有效积温计算公式K=(x-x0).Y中,x0代表()。A.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温度B.生物学零度C.一段时间的天数D.总积温
7.最先提出生物群落概念的是()
A.达尔文B.亚里士多德C.莫比乌斯D.林德曼
8.下述国家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美国D.俄罗斯
9.根据单元顶极学说,在一个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只会形成一个()。A.偏途顶极B.土壤顶极C.气候顶极D.地形顶级
10.下列食物链属于碎屑食物链的是()。
A.太阳→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分解者
B.哺乳动物、鸟类→跳蚤→细滴虫
C.枯枝落叶→分解者或碎屑→食碎屑动物→小型肉食动物→大型肉食动物
D.动物尸体→丽蝇
11.最易被叶绿素吸收成为光合作用的主要能源的光是()
A.蓝紫光B.红光和蓝紫光C.红橙光D.绿光
12.下列能源燃烧时,易形成酸雨的是()
A.石油B.煤C.天然气D.煤气
13.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
14.生态因子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两类,其中非生物因子不包括()
A.气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人为因子
15.为了能够加快在水中的移动速度,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身体常呈流线型,是为了减小运动的()
A.压力B.重力C.阻力D.浮力
16.在对某生物群落调查中,共调查了100个样方,某物种出现在80个样方中,则80%指的是该物种在该群落中的()。A.盖度B.频度C.密度D.重要值
17.植物利用太阳能的效率一般只有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农作物平均也不过是()
A.5%~10%B.1%~2%C.10%~20%D.0.1%~0.2%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生物群体+生物群体环境
B.可以将生态系统看成一个超级生物
C.生物地理群落和生态系统为同义语
D.某些生态系统为封闭系统
19.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A.生物个体B.生物种群C.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
20.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大型消费者的是()
A.真菌B.植物C.肉食动物D.细菌
21.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落叶
22.在自然界中可能性很小的物种形成方式是()
A.异域性物种形成B.邻域性物种形成C.同域性物种形成D.以上三种都不是
23.甲、乙群落各有100个个体,其中甲中90个属于种A,10个属于种B,而乙中种A、种B各占一半,甲、乙群落均匀度的比较结果为()
A.甲高B.乙高C.一样D.无法比较
24.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类型是()
A.气相型B.沉积型C.水循环D.A+B+C
25.相同的群落类型()。A.可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
26.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复杂的是()
A.热带雨林B.荒漠C.农田D.苔原
27.甲乙两个群落的交错区中的物种数通常()。A.少于甲的物种数B.有多于乙中物种数的趋势C.等于甲的物种数D.有少于乙中物种数的趋势
28.“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反映的是植物的()。A.他感作用B.边缘效应C.密度效应D.种间关系
29.下面关于动物婚配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单配偶制B.群婚制C.一雌多雄制D.一雄多雌制
30.某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老年个体比例增大,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这个种群的结构类型是()。A.增长型B.稳定型C.下降型D.不规则型
31.生理有效辐射是()。A.红光、橙光、蓝紫光B.红光、绿光、青光C.红光、橙光、绿光D.绿光、青光、蓝紫光
32.下列有关海风和陆风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海风是从海中向海岸上吹的风B.陆风是从陆地向海中吹的风C.海风含有较多的水蒸气D.陆风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33.动物生态学直到生态学的()才逐渐成熟。
A.萌芽阶段B.建立阶段C.巩固发展阶段D.成熟阶段
34.旱生植物的特点是()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35.苏格兰的一片松树林中有四种蚂蚁,生境似乎是相同的,但一种趋向于坚硬木头,一种趋向于松软的木头,一种活动在潮湿木头周围,一种奔忙于残断的树干与地面之间。由此可看出,它们的______不同。()
A.空间生态位B.营养生态位C.多维生态位D.基础生态位
36.下列矿质营养元素中,属于植物所需的大量元素的是()。A.锌B.铝C.磷D.锰
37.下面关于动物婚配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单配偶制B.群婚制C.一雌多雄制D.一雄多雌制
38.草原弃耕地上的演替按照时间划分是属于
A.世纪演替B.长期演替C.快速演替D.以上都不是()
39.红树林是热带地区适应于()的常绿林或灌丛。
A.赤道南北的热带地区生态环境
B.热带地区海岸和河湾生态环境
C.所有海岸和河湾生态环境
D.热带以南、温带以北的中纬度地区生态环境
40.限制生物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年平均温度B.月平均温度C.极端温度(最高、最低温度)D.大气温度
41.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
A.碳B.氮C.磷D.氧
42.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A.生态位重叠B.生态位分离C.生态位压缩D.生态位移动
43.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A.细菌和真菌B.所有植物C.所有动物D.落叶和土壤
44.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
45.与r对策生物相比,K对策生物一般出生率______,寿命()
A.低,长B.低,短C.高,长D.高,短
46.针阔混交林乔木层中有()。A.一种生活型B.两种生活型C.三种生活型D.四种生活型
47.地形是通过影响光、温、水和土壤等环境要素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因此属于()。A.间接因子B.生物因子C.直接因子D.限制因子
48.在下列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起间接作用是()
A.光照B.水分C.地形D.温度
49.下列因子中,属于密度制约因子的是()。
A.温度B.降水C.干旱D.植物对光的竞争
50.降雨对蝗虫的发生()。
A.影响很大B.影响较小C.无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发生
二、填空题(20题)51.群落演替过程中,在物种选择方向上,前期为______选择,占优势的是一些体型小、比表面积大的物种。
52.影响种群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和死亡率。
53.群落的演替是从______开始。
54.根据降水量的不同,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划分三个等雨量区,分别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这三个区是______、干旱区和荒漠区。
55.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称为______。
56.植物受到动物啃食的受伤枝条,在短期内尖端木质化或整枝掉落,这是植物______的特点。
57.从控制演替的主导因子划分,森林砍伐迹地的演替属______。
58.如果将生态系统用一个简单明了的公式概括可表示为:生态系统=______生物群落。
59.群落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演替。演替总是导致一个群落走向稳定的顶级群落,群落随空间位置的不同也会发生变化,这个现象反映了生物群落基本特征中的______特征。
60.能量流以______作为主线,将绿色植物与消费者之间进行能量代谢的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61.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可以分为三个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可分为三个区,即:______、半干旱草原区和干旱荒漠区。
62.各种生物源,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各个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叫做______。
63.内环境实际上是生物体内细胞生长、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等______的场所。
64.群落的命名,就是给表征每个______的群落定以名称。
65.由于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干扰,致使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叫______。
66.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67.______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形式和途径。
68.多元重复可理解为生态系统结构上的__________现象。
69.生态因子的综合称为______。
70.次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是______。
三、判断题(10题)71.生物固氮是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
72.一营养级净生产量与前一营养级净生产量之比是生产效率。()
A.正确B.错误
73.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74.在温暖季节里,干燥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受破坏。()
75.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
76.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但是,由于自然界对毒性物质分解,从而减轻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毒害作用。()
77.种群世代有重叠的指数增长模型中,满足r=1这一条件,种群就是稳定的。[]
A.正确B.错误
78.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A.正确B.错误
79.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为了利于被捕食者(如羊)种群的生存,最好将其捕食者(如狼)全部消灭。()
A.正确B.错误
80.海洋是生产力和生物量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81.简述水生植物的适应特征。
82.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和转化遵循的定律。
83.简述生态入侵及其危害。
84.描述种群数量特征的统计学指标有哪些?
85.简述判断种群分布型的方法。
五、论述题(2题)86.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环境条件对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87.为什么说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六、单选题(0题)88.演替的方向性是指()。
A.大多数群落的演替都有着共同的趋向,而且是不可逆的,演替的趋向一般是从低等生物逐渐发展到高等生物
B.大多数群落的演替都有着共同的趋向,而且是可逆的,演替的趋向一般是从低等生物逐渐发展到高等生物
C.从小型生物发展到大型生物,生活史从短到长
D.从小型生物发展到大型生物,生活史从长到短
参考答案
1.B
2.D
3.B
4.D
5.B
6.B
7.C
8.A
9.C
10.C
11.C
12.B
13.B
14.D
15.C
16.B
17.B
18.D
19.D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20.C
21.D
22.C
23.B
24.D
25.B
26.A
27.B
28.C
29.B
30.C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窄,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31.A生理有效辐射一般指波长在380~760nm的可见光。尤以波长在620~760nm的红光和波长在490~435nm的蓝光对光合作用最重要,红橙光为叶绿树最容易吸收的部分。
32.D
33.B
34.A
35.A
36.C
37.B动物的婚配制度存在单配偶制、一雌多雄制、一雄多雌制。
38.C
39.B
40.C
41.C
42.A
43.D
44.D
45.A
46.B
47.A间接因子如海拔高度、海陆位置、地形、纬度是通过光热、水、气和土壤养分等因子,间接作用于生物。
48.C
49.D解析:密度制约因子是种群内部的因素,四项中只有D项符合,故选D。
50.A解析:蝗虫适宜在干旱的环境下生长,一般蝗灾多发生在旱季、旱区,所以降雨对蝗虫的影响是很大的,故选A。
51.
52.出生率出生率
53.生物定居
54.湿润区
55.他感作用他感作用
56.补偿作用补偿作用
57.外因演替外因演替
58.非生物环境
59.动态
60.食物链
61.湿润森林区湿润森林区
6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63.生理活动生理活动
64.群落分类单位群落分类单位
65.土地退化土地退化
66.群丛群丛
67.生物地化循环
68.功能组分冗余
69.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70.海洋
71.Y
72.A
73.Y
74.Y
75.Y
76.N
77.A
78.B
79.B
80.B
81.(1)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例如荷花从叶片气孔进入的空气通过叶柄、茎进入地下茎和根部的气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通气组织以保证植物体各部分对氧气的需要。(2)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3)水生植物在水下的叶片多分裂成带状、线状而且很薄以增加吸收阳光、无机盐和CO2的面积。(1)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例如,荷花从叶片气孔进入的空气,通过叶柄、茎进入地下茎和根部的气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通气组织,以保证植物体各部分对氧气的需要。(2)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3)水生植物在水下的叶片多分裂成带状、线状,而且很薄,以增加吸收阳光、无机盐和CO2的面积。
8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严格遵循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其含义是:能量既不能消失,也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以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2)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为能量衰变定律或能量逸散定律。它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转换、流动过程中总存在衰变、逸散的现象,即总有一部分能量要从浓缩的有效形态变为可稀释的不能利用的形态。也就是说,在一切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能量要失去做功能力而使能质(能的质量)下降。
83.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入侵种群由于关系不完善进人生态系统后迅速扩展破坏系统结构影响系统功能甚至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入侵种群由于关系不完善,进人生态系统后迅速扩展,破坏系统结构,影响系统功能,甚至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84.(1)种群密度。(2)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3)种群的迁入率和迁出率。(4)种群的年龄结构。(5)种群的性比。
85.检验空间分布的方法有分散度法和空间分布指数法。(1)分散度法:假设每个样方中个体平均数为m则可根据分散度S2值判断种群的分布类型若S2=0即绝大多数样方的个体数稳定接近于平均数时种群的分布为均匀分布;若S2=m即每一个体在任何空间的分布概率是相等的其分散度S2等于平均数种群的分布为随机分布;若S2>m即分散度大于平均数种群的分布为集群型分布。(2)空间分布指数:空间分布指数是由方差和均数的关系决定的即:I=V/m式中:I为空间分布指数V方检验空间分布的方法有分散度法和空间分布指数法。(1)分散度法:假设每个样方中个体平均数为m,则可根据分散度S2值判断种群的分布类型若S2=0,即绝大多数样方的个体数稳定接近于平均数时,种群的分布为均匀分布;若S2=m,即每一个体在任何空间的分布概率是相等的,其分散度S2等于平均数,种群的分布为随机分布;若S2>m,即分散度大于平均数,种群的分布为集群型分布。(2)空间分布指数:空间分布指数是由方差和均数的关系决定的,即:I=V/m式中:I为空间分布指数,V方
86.(1)初级生产力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的总量。(2)环境条件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①光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直接影响初级生产力的高低;②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最易成为植物生产力的限制因子;③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初级生产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我体型诊断
- 物流管理专业介绍
-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供应链服务协议及劳务合同合同手册
- 学生会工作总结和计划
- 植物模拟练习题+答案
- 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合同
- 老人美容技巧培训课件
- 供应链上下游合同大全
- 航空运输公司短期职工合同
- 二年级课间安全
-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标准的区别
- 《哮喘的规范化治疗》课件
- 2025年四川省绵阳市住房公积金服务中心招聘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短视频运营(初级)营销师-巨量认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社区儿童托管服务收费方案
- 初中生心理健康课件
- 2025届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考仿真模拟英语试卷含解析
- 4.1 时代的主题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双语)》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