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通过品读经典培养高尚的心灵,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例如,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摘编自朱万曙《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只要读书,就可增长学问见识;而要“养性灵”,则非读经典不可。B.成为经典的关键在于,其中蕴涵的思想精髓能够触及心灵、启迪后人。C.经典是代表时代精神、穿越时空、经过历史筛选的最有价值的书籍。D.经典所带给人的启迪往往是多方面的,经典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由读书谈起,然后论及何为经典以及品读经典的好处,论证逐层深入。B.文章对刘知几的看法,既有所肯定,又有深入辩证的分析,论证逻辑严密。C.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论证了孔子思想在今天依然是不可替代的这一观点。D.文章引用经典诗文、列举大量事例,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论证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B.品读经典,就是与圣贤哲人对话,从而感受、沐浴圣贤哲人思想的光华。C.品读经典,可以将人们带回历史现场,穿越回古代,感受历史人物的魅力。D.品读经典虽然对提高人的生存技能毫无帮助,但可以培养人们高尚的心灵。(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缅怀”环节一开始,80个圣洁姑娘款款走上地屏,脚下拖带出一枝枝柳条,同时在屏幕上画出古画般的垂柳图,微风吹过,柳絮纷飞,飞到屏幕四周,此时,365个男女老少出现了,他们手里捧着发光的柳条,从四周向中间缓缓行走,一直到地屏的正中央。同时,105束光冲天而起,形成“光的丰碑,也让中国人不由想起给逝去亲人扫墓的情景。黄辉补充道:“设定365个人,意在365个日日月月年年的思念,日日月月年年的更迭,强调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生命观。”在时长3分02秒的“缅怀”环节中,主创人员更认为,不能只停留在对逝者的思念就结束了,于是在音乐的最高潮处出现了反转,“光的丰碑”变成了绿色,一万多平方米地屏从正中央到四周,蔓延成一大片绿色。冬去春来,春回大地,中国人的生死观得以呈现,逝者安息,生者要好好活下去。而这也是中国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诠释,也是对“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的升华。(摘编自路艳霞《中国式诗意表达“缅怀”环节》,《北京晚报》2022年2月21日)材料二:当地时间20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在一篇题为《奥运会闭幕式上的柳枝象征着什么?》的报道中,揭秘了闭幕式以“折柳”作为“缅怀”主题的深刻寓意及主创团队的独具匠心。文章认为,“折柳”作为“缅怀”的主题颇具中国特色。在汉语中,“柳”字与“留”字同音,意思是请即将告别的人留下。因此它象征着离别的悲伤。在中国古代,当两个朋友分开时,离别的一方总会收到一根柳枝作为礼物。运动员们经历了成功、失望和历史性的回忆,现在到了离别的时刻。因此,将“柳枝”融入闭幕式中再合适不过了。英国体育网站Insidethegames在报道中,特别强调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对团结与和平的呼吁,该文阐释了折柳的惜别寓意,还引申到了对后疫情时代的希望。文章称,“柳枝寄情”是闭幕式缅怀时刻的重点,代表着两个好朋友的离别和面对疫情所做的努力。正值春回大地之时,寓意一切向前发展,积极面对后疫情时代。(摘编自《外媒:“折柳”“留”人冬奥会闭幕式的中国式“缅怀”》,《中国日报网》2022年2月21日)材料三:2015年2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里约热内卢宣布,里约奥运村将首次设立默衰区,让运动员为逝去的亲人和朋友默哀,同时,奥运闭幕式还会专门设立“追思时刻,以此表明国际奥委会将会永远记得那些在奥运会上去世的人们。国际奥委会宣布这一决定后一年,便是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在2016年8月下旬举办的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奥运历史上第一个“追思时刻”出现了。这个环节被放在文艺表演开始之初,由男声朗诵巴西传统的葡萄牙语诗歌《思念》体育场内的投影则随着朗读声的韵律演绎着代表“思念”的葡萄牙语文字。从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始,闭幕式的“追思时刻”环节就被固定了下来。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选择用类似葬礼的形式展示,2021车举办的东京奥运会则展现了日木的“物哀文化”。“追思时刻”环节从里约首创,到平昌的发散,再到东京的隐喻,这三个先例都为即将开始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提供了直观的样本。(摘编自《回顾近三届奥运会闭幕式,展望北京冬奥会闭幕式“追思时刻”》,腾讯网2022年2月18日)4.下列关于2022年北京冬奥会“缅怀”环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缅怀环节始于“折柳送别”情境的生动演绎,表达了对参赛运动员的惜别之意。B.“光的丰碑”能让人想起给亲人扫墓的情景,这正是“缅怀”环节设置的初衷。C.它用蔓延开来的绿色,表现冬去春来、春回大地,并以此表现中国人的生死观。D.其以“折柳”表达“缅怀”主题的创意,寓意深刻,受到了外媒的关注和认可。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5年2月,里约奥运村专门设立了默哀区为逝去的亲朋默哀。这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设计“缅怀环节”的原因。B.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出现“追思时刻”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此后,“追思时刻”作为闭幕式的规定动作延续至今。C.里约、平昌、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的“追思时刻”,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用“折柳”演绎“追思时刻”提供了样本。D.奥运会闭幕式上的“追思时刻”呈现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体现了奥运会举办城市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都值得尊重。6.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缅怀”环节有哪些新意?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爱水张秀亚我爱水。多少年来,生活的戏剧虽几易布景,但我总喜欢滨水而居,为了在梦中可以听到那潺湲的柔声,明晨启扉,更可见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一湾澄明的流水,静静地向前滑流着,滑流着,把我的思念与忧虑都带走了,最后只将我留在岸边,悄然独立,盈耳只有那璋综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无终结的故事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了,那如一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伴侣。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度过一道筑在溪水上的石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来访者了,逢着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徜徉,那时候,正是充满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水边有时是“自在飞花轻似梦”的诗境,有时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凄凉境界,还有什么更适于少年的心灵流连徘徊?我常是将书放在身边,双足垂到水面,叫水上的白云,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的幻梦里,我曾有一首小诗,其中两段是:我曾持一卷诗一朵花来到你身旁,在柳荫里静听那汩汩的水响。诗,遗忘了;花,失落了,而今再寻不到那流走的时光。你曾几番入梦,同水上一片斜阳,还有长堤上卖书老人的深色衣裳。我曾一叠叠买去他的古书,却憾恨着买不去他那暮年的悲伤。诗中“你”的称谓,即是指什刹海,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什刹海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变”,在于它的“常”,晴阴风雨,春去夏来,水边的景色不同,而它那最高度的美与宜人处,却永远蕴藏在那一片朦胧水雾,以及潋滟清光里,引人系恋。当冬天撤去了那皎白的冰雪之幕,在水面薄冰上试步的乐趣享不到了,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声鹧鸪的啼唤,像是那么遥远,又像是那么逼近,听来似是不分明,然而却又是那般动听,直扣人的心门。再过几天,水边的杨柳出了浅浅的绿痕,水堤上的泥土渐软了,而几场雨后,水已平了堤,时时刻刻似乎要涨溢出来,却又似被一道神秘的边界拘拦住了。一直在那里溶溶漾漾,如同一个般勤的主人的手,将酒杯斟得太满了,使每一个来游者,都想一尝这葡萄色的琼浆,而低吟:“呵,你新鲜的湖水,陶醉了我的心灵。”放假的日子,水边那块大石,便是我露天的座位了,水声轻柔,水光明媚,教给我无穷尽的智慧,将已逝去的,正在进行的,将要发生的一切,缓缓地告诉了我。我就这样坐着,听着,想着,直到夕阳将辉煌的火炬投入水中,将对岸人家的窗子也照亮了,我才将水色水光摄录心坎,带了回去。最可爱的还有那水边新秋,北方的秋天本来是悄悄地来,比春天来得更幽俏,有一天,你一凝眸,不免惊讶水的颜色浅了,堤边水位低了,水蓼花的颜色更深了一些,而荷叶已有一丝憔悴之态。那么,秋意便是满了什刹海了,渐渐地,水边桥头,有个老人在卖荷叶粥了,水面上,更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赤足在采鲜藕,什刹海在荷叶的摇曳中已另有一种感伤的情调,但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岛上乡居,流水绕墙,每天望着这蜿蜒而去的山溪,我更怀念起什刹海了……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A.“潺湲的柔声”“照眼的清光”“一湾澄明”……作者笔触细腻,笔下的水不仅有声色之美,而且可以化解忧思。B.文章在回忆中插入从前的诗作,表达怀念之情同时,还表达了没有帮助卖书老人的憾恨,作者为此耿耿于怀。C.文章写什刹海的水,把周围景物、四季变化和其中人事融于一体,多侧面表现了什刹海的美,丰富了文章内容。D.文章结尾回到眼前,交代写作源起,以“我更怀念起什刹海了……”收束全篇,将作者的怀念之情推向高潮。8.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来访者了。9.作者为什么说“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了”?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送李愿归盘谷序韩愈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失武夫前呵丛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唆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隐者之所盘旋不知东方之既白B.秀外而惠中扣舷而歌之C.坐茂树以终日火足以明也D.乐且无央不出,火且尽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B.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C.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D.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阿从者塞途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愿宣称自己回归盘谷,不是因为厌恶掌握了权力大丈夫的所作所为而想逃避,而是这些都是命中注定,不能侥幸得到。B.李愿希望过作息没有定时,但求安定舒适的生活,不用把刑罚强加于人,不用去了解国家的治乱,也不用关心官职的升降。C.李愿认为那些奔走在通往权势路上,想举脚走路又不敢走,想开口说话又不敢说,到死才停止的人,其为人是不知如何的。D.韩愈对李愿的话深表赞叹,他表示要给车轴加好油,将马儿喂得饱饱的,跟随李愿到盘谷去,终其一生在那里自在地游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王羲之《兰亭集序》)(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魏晋]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作为诗人《咏怀》组诗的第一首,表明这组诗的感怀主要集中在“忧思”上。B.开篇以诗人半夜里“不能寐”、起来弹琴等活动,点明了诗歌“忧思”的主题。C.与曹操《短歌行》相比,本诗的“忧”始终没有言明,可见阮籍之忧更加深广。D.整首诗都在写“忧”,又并不点出忧思的具体内容,这就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15.阮籍的诗歌善于运用比兴的手法。请以五、六句为例,说明其表达效果。(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氓》中的女主人公诉说嫁给氓后自己辛劳的情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离骚》)(3)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肆业束之高阁丰姿急不暇择B磐石旁稽搏采隽永勾通心灵C.落寞正襟危坐霎时力矫颓俗D.杂糅突如其来抵砺潦草塞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了,而先前对于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摸索在黑暗中。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纷繁复杂做得相反茅塞顿开半道而返B.繁芜丛杂背道而驰茅塞顿开浅尝辄止C.纷繁复杂背道而驰豁然开朗半道而返D.繁芜丛杂做得相反豁然开朗浅尝辄止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B.人们只有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C.人们要能够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首先必须吃、喝、住、穿D.人们要能够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只有必须吃、喝、住、穿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对于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B.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C.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对于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模索在黑暗中。D.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摸索在黑暗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手段。与过去相比,这种情况更加适合于今天。由于经济生活现代化的发展,家庭作为传统和教育的传递者已经削弱了。因此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①。有时,人们把学校②,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发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个性应当消灭,而个人只变成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仅仅是社会的一种工具。因为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相反地,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1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香浓的咖啡触到舌苔是苦的,激动的泪水流到嘴角是咸的,受了委屈鼻子里是酸酸的,得到夸赞心中是甜甜的。生命中到底能体会多少种滋味?我们不可得知。然而我们明白每一种滋味都是生活的给予,都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请以“青春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抒情文,表达你的体验和感悟。要求:①内容自选,立意自定;②注意运用本学期学习写作方法;③不得套做,不得抄袭;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800字。
答案1.A2.C3.D4.B5.A6.①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缅怀”环节不仅缅怀逝去的亲人,还强调中国人中国人生生不息的的生命观;
②呈现了中国人的生死观,还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升华了“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
③不仅表达了参赛运动员间的惜别之意,还寓意一切向前发展,积极面对后疫情时代。
7.B8.①比拟的修辞手法,“愉快”用来形容人的心情,这里指水声;“欢迎”是主动行为,这里用来说树,是赋予水和树以人格化的特点;
②借水声和树对作者的欢迎来说自己对水的喜爱,生动形象,增添特有的情味,把水与树写得栩栩如生,巧妙的抒发自己对水的喜爱之情。
9.①什刹海做了我四年的伴侣,陪伴我读过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
②什刹海里留下了我无限的怀念和怅惘,牵动着我的情思;
③什刹海的四季都有“美”和“宜人处”,引人系恋。10.A11.C12.B13.(1)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2)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参考译文:太行山的南面有个(山谷叫)盘谷。盘谷那地方,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居民很少。有人说:“因为盘谷盘绕在两山之间,所以名叫‘盘’。”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险阻,是隐者所盘旋的地方(所以叫‘盘’。)”我的朋友李愿住在这里。李愿说:“人被称为大丈夫的情况,我知道了。他们把利益恩惠施给别人,名声显扬于当世。(一种情况是:)在朝廷上,(他)任免百官,辅佐天子发布政令;在朝廷外,就树起旗帜,陈设弓箭,卫兵在前喝道,侍从塞满道路,仆役们拿着他所需物品,夹道奔驰。(他)高兴起来就随意赏赐,发起怒来就任意处罚。才能出众的人聚集他的跟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