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关系突破xique_第1页
外交关系突破xique_第2页
外交关系突破xique_第3页
外交关系突破xique_第4页
外交关系突破xique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办公楼外景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拨云见日---70年代的中国外交1.突破之一-------中国重返联合国2.突破之二-------中美关系解冻(关键)3.突破之三-------中日邦交正常化第二课:外交关系的突破历史的瞬间永恒的记忆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为什么乔冠华部长会如此开怀大笑?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一、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1、联合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3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用其他如“加入”之类的提法?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4、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在纽约诞生联合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组织机构:联合国设有六个主要机构: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此外还设有许多专门的委员会和同这些委员会有关的机构。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对于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你作何回应?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②美国的阻挠----孤立中国的政策恢复的主要阻力是什么?①中国决不允许在联合国出现“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局面②这是尼克松政府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的大暴露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并且坚决反对④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两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想一想: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2)新中国初期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一方面对新中国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实行孤立、封锁和包围。另一方面在国际舞台上打压中国的外交空间,支持蒋介石集团非法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致使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

材料一: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材料二: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国内)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的支持(国际)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1)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次重大胜利。法律意义上说明世界已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中国唯一合法代表。(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解决了代表权问题)(2)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3)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有什么意义①1971年4月,“乒乓外交”,以民促官。1、中美建交的经过中美关系解冻(关键性重大突破)“小球推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乒乓球在中美建交史上扮演了“破冰者”的角色。庄则栋则是“乒乓外交”中的关键人物。

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在中美关系尚未恢复的年代,这样的举动很快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中美关系“解冻”当时正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和周恩来得知庄则栋和美国队员交往的事后十分重视,当即拍板,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由此开始了“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来访的美国代表团。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1、中美建交的经过二、中美关系解冻①1971年4月,“乒乓外交”,以民促官。②官员交往: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中美双方同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这一公告震惊了整个世界。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新闻之一。1971年7月9-1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1日)“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1978年12月16日发表了《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出席卡特总统在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在中美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1、中美建交的经过①1971年4月,“乒乓外交”,以民促官。②官员交往: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二、中美关系解冻③1972年,尼克松公开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正式结束对抗。⑤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④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学生活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请制表完成此过程。时间事件美乒乓球队访华1972.21971.71971.4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1中美正式建交1978.12美国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中国①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②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②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2.中美关系的解冻的原因③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经济发展缓慢,西欧和日本对美国的挑战。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思考:3.中美关系的突破对世界及中国有何影响?(1)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打开了中国50年代以来的外交困境,中美关系正常化后有50多个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4)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毛泽东主席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田中访华期间,两国政府首脑签署了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三、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总理大臣在北京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中日邦交正常化有何历史意义?中日关系重焕生机1、直接促使田中首相要加速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原因是什么?2、此行的目的为何?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P.92末段)思考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实力意识形态国内外形势……国家间之所以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决定的。国家利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国家实力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开始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是在()A、1971年B、1972年C、1970年D、1973年2、20世70年代日本改善同中国关系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B、中美关系的改善C、日本国家利益的需要D、日本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C巩固练习A3、以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尼克松访华③中美正式建交④中日建交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D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一环是()A、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C、中日邦交正常化D、基辛格秘密访华B

5、20世70年代美国决定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改善对中国的关系,主要原因在于()A、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B、美国遏制战略的失败,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美国试图同中国一起建立持久稳定的国际秩序B

6.美国总统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接见《时代》周刊记者时表示:“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这段话的实质是()

A.尼克松敬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