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第四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第四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第四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第四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第四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第四中学2022年高二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A.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B.自然条件适于种植辣椒C.气候潮湿,辛辣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

D.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参考答案:C【详解】“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区域内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C对。四川盆地昼夜温差小,A错。与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关系不大,B错。与宗教信仰无关,饮食习惯也与环境有关,D错。故选C。2.读图7,北半球某地(约75°W,45°N),河流清澈,森林茂密,风景宜人……16.一条大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该地,进入解冻季节时,该河流容易出现的现象是(

)①凌汛

②水土流失

③河岸决堤

④水位暴涨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17.该河流注入的海域毗邻世界某著名渔场,该渔场位于(

)A.北太平洋西部

B.北太平洋东部C.北大西洋东部

D.北大西洋西部参考答案:A

D3.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zhí)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温带参考答案:1.D

2.C试题分析:1.根据对跖点定义可知,甲地(30°S,45°E)的对趾点为(30°N,135°W);图示①(20°N,110°E);②(40°S,170°W);③(0°,45°W);④(30°N,135°W)。D正确。2.①位于东半球,②位于中纬度,③位于大西洋,④位于北温带。【名师点睛】主要考查对趾点及经纬网的综合应用。(总结)对趾点:地球表面上关于地心对称的位于地球直径两端的点。如下图中A与D为相互对趾的点。特点:①关于地心对称,比如上海的对趾点,靠近布伊诺斯艾利斯。②两者位于不同的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上。时差12小时,这里午夜,那边正午;季节恰好相反,这里炎夏,那里寒冬。③两点之间距离两万公里,等于地球半圆周长。④两点纬度相同经度东西经相对且互补。⑤两点总是孤立的屹立在两边,一个在东岸,一个在西岸。4.下图为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邮轮航线(图中的实线箭头)示意图,途中邮轮因遇到冰山被撞毁,未能到达预定地点。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9.泰坦尼克号邮轮航行途中大部分航段所遇洋流及主要成因是A.东格陵兰寒流,受极地东风影响而成B.阿拉斯加暖流,受东北信风影响而成C.北大西洋洋暖流,受盛行西风影响而成D.墨西哥湾暖流,受东南信风影响而成10.图中a、b、c、d四条虚线箭头表示可能将冰山搬运至此的洋流是A.a

B.b

C.c

D.d参考答案:9.C

10.A9.图中的实线箭头表示百年前泰坦尼克号邮轮航线,泰坦尼克号邮轮航行途中大部分航段所遇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主要成因是受盛行西风影响而成,C对。东格陵兰寒流分布在格陵兰岛东侧海域,A错。阿拉斯加暖流分布在太平洋,B错。墨西哥湾暖流位于美国东部海域,D错。10.结合图中出事地点,a、b、c、d四条虚线箭头,表示可能将冰山搬运至此的洋流是a,拉布拉多寒流,A对。b、c处受西风带影响,洋流向东流,B、C错。d洋流来自热带海域,没有冰山漂浮,D错。5.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麦收后,都会留有大面积土地种植玉米。覆盖土壤表面的小麦秸秆在湿热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霉变,使后期生长作物产生病虫害。我国东北地区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玉米杆粗且硬,不易粉碎,低温不易腐烂。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3.下面关于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和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秸秆覆盖土壤表面,起到保水作用B.北方地区,秸秆翻压土中,起到保热保水作用C.南方地区,秸秆覆盖土壤表面,为玉米生长提供营养D.南方地区,秸秆翻压土中,起到保热保水作用1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处理的方式,最合适的是A.燃烧还田恢复土壤肥力

B.粉碎还田恢复土壤肥力C.大量用于发酵沼气

D.用于发展畜牧业参考答案:13.A

14.D【13题详解】北方地区风力大,再加上漫灌的灌溉方式,易导致水土流失的产生。秸杆覆盖可以土壤保水,原因一是通过秸杆可以截留水分,比如露水、雨水、雪水等;二是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A正确;秸杆翻压土中,能够增加土壤的空隙,从而起到蓄水保温盒通气透水的作用,B错误;南方地区,降水多,流水作用强烈,因此秸秆覆盖土壤表面,可以减少水土流失,C错误;南方地区,高温多雨,秸秆翻压土中,容易腐烂分解,能够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D错误。故答案选A。【14题详解】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燃烧还田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产生大气污染现象,A错误;由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玉米秆粗且硬,不易粉碎且低温不易腐烂。因此通过粉碎还田恢复土壤肥力周期较长,B错误;东北地区温度较低,不利于沼气的发酵和使用,C错误;可以将玉米的秸秆加工为饲料,用于发展畜牧业,既可以将资源充分利用,又可以保护环境,D正确。6.2012年3月26日,第二届核安全峰会在韩国首尔举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或代表出席此次核安全峰会。读图1和图2,回答1~2题。1.图2为朝鲜半岛某地的人口密度图,若将其中图A放大成图B,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不变,则图B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

)A.比例尺变为1:500000

B.每点代表2000人C.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千米

D.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0人2.图1中可能遭受全球变暖的危害最严重的海岸是(

)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A

D7.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0.图示地区年等降水量产生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西南季风

B.地形、东南季风C.洋流、东北季风

D.洋流、西北季风21.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A.平原

B.河谷

C.绿洲

D.高原面22.图示河流①注入印度洋②水力资源丰富③发源于巴基斯坦④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补给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20.A

21.B

22.C20.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西南季风从海洋带来湿润气流,沿河谷深入,受地形抬升作用,在迎风坡产生丰富的降水,随着向西北方向,受西南季风影响逐渐减小,降水量逐渐减少,主要受地形和西南季风影响,深居内陆,与洋流无关,故选A。21.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只有在河谷地区,地势较低,热量条件较好,且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水源便利,是城市分布的主要场所,故选B。22.读图可知,图示河流为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①对。水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②对。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③错。主要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④对。故选C。【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包括(1)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如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西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离岸风区降水少(如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西风带影响的大东西岸),内陆地区空气干燥降水少;(2)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例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尤其是大陆西部),降水少;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多,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少;(3)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4)地形:暖湿气流流经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背风坡降水少.8.对下列比例尺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正确的是(

)A.坡度由大到小为BEDCA

B.坡度由大到小为BDECAC.坡度由大到小为ACDBE

D.坡度由大到小为EBDCA参考答案:A9.读下面区域图,已知图中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17~19题。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

B.S地为地中海气候C.S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D.图示区域为北半球18.关于P地河谷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②河谷地质构造为背斜③A地为河谷东岸④B地为河谷东岸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关于图中等温线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为七月份等温线

②为一月份等温线

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

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17.B

18.C

19.B10.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数字表示经纬度据此回答1~3题。1.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达最慢时期

B.南极中山站出现极夜现象C.北京昼长大于上海

D.北半球物体正午影长达到最长2.此时,我国汕头市的昼长约为

A.10小时40分钟

B.12小时

C.12小时20分钟

D.12小时40分钟3.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在导因素是A.能源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运输参考答案:1D;2A;3B11.下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湿地有调节气候和径流的功能,湿地破坏后,温差增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读图乙线的气温变化大,丁线的径流变化量大,是破坏湿地后形成的。12.在旅游活动中,下列行为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①旅游者乱抛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②对旅游资源的欣赏,没有抓住景观特色和了解景观的美学或历史文化价值③没有把握欣赏旅游资源的最好时机和角度,领悟不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④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会使文物古迹受到损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参考答案:C试题考查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旅游者乱抛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会使文物古迹受到损坏,C正确;对旅游资源的欣赏,没有抓住景观特色和了解景观的美学或历史文化价值不会产生环境问题;没有把握欣赏旅游资源的最好时机和角度,领悟不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不会产生环境问题。13.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目前已经通过国务院核准审批。下图为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回答15-17题。15.下列关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面积广,植被覆盖率高

B.流域内地形雨丰富、蒸发量小C.地处温带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D.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16.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水电站的影响为()A.发电量减小

B.冬季发电量增大C.利用率降低

D.夏季发电量增大17.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①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要求②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的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③使下游灌区水资源配置量减小④改善玛纳斯河的航运条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15.C

16.B

17.A14.读下面的旅游漫画,分析回答下题。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B.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C.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D.文明旅游可有可无,只要尽兴就好参考答案:D文明旅游十分必要,既可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可保护旅游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15.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A.改善环境质量B.人类与环境统一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物质资料生产14.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D.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参考答案:AD解析:①是物质资料生产,②改善环境质量,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④人类与环境的统一;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遵循规律,趋利避害,会良性发展。16.下图是“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示意图”。图中M地是水草丰美的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20世纪初期以前是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其显著的特点是西部土地的不断开发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专门化,大量使用化肥与农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历史上开发M地区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有()①水土流失严重②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③夏季土壤盐渍化严重④土壤板结与酸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20.胡佛水坝是美国综合开发科罗拉多河水资源的一项关键性工程。有关胡佛水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质、地形条件复杂,施工困难B.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时易破坏生态环境C.交通不便,施工难度大D.水坝只有发电功能,防洪、航运、供水功能不明显参考答案:19.B

20.D17.同时涉及到“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区的重大工程是(

A.南水北调

B.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

D.三北防护林参考答案:B略18.图7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5~16题。

15.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16.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参考答案:D

C19.读亚洲东部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7-8题。7.图中M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A.1006

1008

B.1004

1006

C.1008

1010

D.1004

10088.上海市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参考答案:A

D20.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区

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③都位于第三阶梯

④雨热同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21.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参考答案:B22.下列旅游资源的特征中,哪些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所共有的()①多样性②地域性③观赏性和吸引性④不可移动性⑤重复使用性⑥可创造性A.①②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⑥参考答案:B23.右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后果是(

)A.造成上游水上流失

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

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27.治理乙湖污染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①该湖流域内禁用含磷洗涤剂

②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染达标排放

③减少网箱养殖面积④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参考答案:26.D

27.A24.关于图所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要监测该地区的地壳微移动,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B.勃朗峰海拔高度变化不大,是因为勃朗峰在地壳运动抬升中还受到外力作用影响C.冰岛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D.甲处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多于乙地参考答案:BGPS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要监测该地区的地壳微移动,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A错;勃朗峰海拔高度变化不大,是因为勃朗峰在地壳运动抬升中还受到外力作用影响,B对;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大西洋中脊上,是板块生长边界,C错;甲处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于乙地,D错。

25.与平面图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参考答案:C26.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A.有界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层次性4.有关图中三大区域划分,叙述正确的是(

)A.是按照自然要素差异划分的空间单位

B.其区域界线是模糊的C.三大区域之间存在人员、物资、信息等的交流

D.三大区域是独立存在发展变化的参考答案:3.B

4.C【3题详解】本题主要是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面积、人口、城市化等特征的差异。所以是区域的差异性。选择B项。【4题详解】区域面积、人口数值为确定值,说明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明确的,是以行政区为基础的区域划分。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故答案选C项。点睛:该题主要考查了区域的内涵和主要特征,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1)三大区域之间的面积、人口与城市化水平不同反映了区域间差异性的表现与区域划分的指标。(2)面积、人口数值的确定性,说明区域是以行政区为界线划分的。(3)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地区。二、填空题(共10分)27.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属于山水组合形成的旅游资源是

;属于地质地貌景观的是

;分布具有宗教特色的景观是

。(2)A旅游资源是依托于

条件形成的,具有明显的

。参考答案:(1)长江三峡

华山

敦煌莫高窟、藏族晒佛节(2)气候

地带性解析:吉林雾凇是依托气候条件形成的旅游资源,平遥古城是人文地理因素影响形成的旅游资源,华山是花岗岩山体发育而成,长江三峡是山水组合形成的自然旅游资源,西双版纳是热带气候条件下的生物形成的生物景观,敦煌莫高窟和藏族晒佛节都属于宗教文化形成的旅游资源。【素材链接】晒佛节晒佛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届时,各地寺庙将寺内珍藏的著名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取出,或展示于寺庙附近晒佛台,或山坡,或巨岩的石壁之上。这些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做工精致、色泽鲜艳,艺术价值很高,有的还是国宝,展示出来令群众观瞻,观瞻者成千上万。为了让善男信女观瞻,朝拜佛像,有的寺院还修筑巨大的晒佛台。

28.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2009年12月1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在土库曼斯坦举行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通气仪式。该天然气管道进入中国境内后,与同期建设的西气东输二线衔接。西气东输二线东至上海,南至广州,并最终到达香港,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提供更多清洁高效的天然气资源。

【材料二】

珠三角能源调入线路示意图

(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选线所考虑的主要社会因素是A.河流

B.交通

C.城市分布

D.农业类型(2)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B.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C.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3)我国的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能源

与能源

的不协调,主要调配的能源有

(4)珠三角的能源输入有

等,电力形式主要包括

等。参考答案:(1)C(2分)

(2)B(2分)(3)(每空1分,共5分)消费地

生产地

煤炭

天然气

电力

(4)(每空1分,共5分)电力

煤炭

天然气

水电

火电29.(10分)已知图1中丙地地方时为0时,BC为晨线,且与赤道成66°34′的夹角。图2中S点为南极点,虚线分别为回归线和极圈,据图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0时所在的经线是自然日期分界线,其位置在地球表面并不是固定的,判断它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填“向东”或“向西”),并说明理由。(3分)(2)若图1和图2表示同一时刻,则图乙中此时日影朝正北的是(多选)(2分)()A.a B.bC.c D.d(3)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与伦敦处于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是

。(1分)参考答案:(1)向西(1分)

理由: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扩大,旧的一天范围缩小)。(3分)(2)BD(2分)(3)北半球昼短夜长且越往北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现象(2分)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2分)

(4)5/6(1分)

三、综合题(共38分)30.下图是两大洲气候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请判断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及成因。4分(2)图中③④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似,但气候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⑤⑥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试从大气环流、地形两方面作简要解释。4分参考答案:(1)1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2地为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2)地形阻挡(3)5地常年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处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平地面积小,故热带雨林面积小;6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处于亚马孙平原,面积广阔,故热带雨林面积较大。整体分析:根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①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②地是地中海气候。③④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同,气候类型不同,是由于地形的阻挡,处于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降水差异大形成的。(1)

图中①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②地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其成因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2)图中③④两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同,但气候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的阻挡,是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差异形成的。(3)⑤⑥两地同属热带雨林气候,但面积大小不同。从大气环流角度、地形分析,⑤地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处于大分水岭的东侧,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受山脉地形限制,平地面积狭小,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区范围小。⑥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处于亚马孙平原,地形平坦,面积广阔,热带雨林气候区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