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分校2022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分校2022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分校2022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分校2022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分校2022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分校2022高一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近代以来,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参考答案:C略2.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把大部分职权交给企业性的公司,按经济规律办事。以此为开端,我国A.加强了计划经济体制B.经济所有制发生了根本转变C.开始探索新时期经济发展规律D.国有企业首次获得发展机遇参考答案:C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按经济规律办事”等字眼意在强调开始探索经济发展规律,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削弱了而非加强了计划经济体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涉及经营管理而不涉及经济所有制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国有企业首次获得发展机遇是1985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选项D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3.“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C.男耕女织

D.家庭经营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该农谣介绍中国古代“各种农具要健全”,改进生产工具的目的在于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符合“精耕细作”的特点,故B项正确;A项是古代农业生产的目的;C、D项是古代农业的组织形式,都与材料无关,故A、C、D项错误。4.到1940年,美国65周岁以上未参加老年保险的人员中,约有200万人得到联邦和州政府的共同帮助,每人每月平均生活津贴20美元。这主要得益于罗斯福政府实施的A.《全国工业复兴法》B.《紧急银行法》C.《公平劳动标准法》D.《社会保险法》参考答案:D1935年美国罗斯福新政颁布了《社会保险法》,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和保险,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故D正确。5.两次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逐步半殖民地化

B、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D、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参考答案:B6.关于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②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直接原因③以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为主要特征④从此结束了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所学,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秦朝暴政,排除②,秦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但不是从此就结束了国家的分裂局面,排除④,所以正确的选项是A项,BCD错误。7.罗马法是罗马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最初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但罗马法更重要的是成文法。下面哪一项反映出罗马法的发展过程是正确的A.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民法大全》B.习惯法﹣《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万民法》C.习惯法﹣《万民法》﹣《民法大全》﹣《十二铜表法》参考答案:AA选项正确,罗马法最开始是由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最后是《民法大全》。B选项错误,《万民法》应该在《民法大全》之前;C选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8.“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其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以前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据此可知,当时苏俄(联)()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推行农业集体化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实行新经济政策参考答案:D材料中“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符合新经济政策中“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的规定,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为公有制,与题意不符。9.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结果却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其原因不包括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B.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不多C.条约内容没有得到真正实施D.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民众购买力低下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鸦片战争后外国对华倾销总体上徘徊不前,究其原因大致有:外国侵华势力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外国商品与中国人的习惯不尽相符,鸦片走私削弱中国人民的购买力,最重要的是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但不能说南京条约内容没有得到真正实施,故C符合题意。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10.《全球通史》写道:“他们(罗马人)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即国际法。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这部法律”是指古代罗马的()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一部新的法律……即国际法”、“对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皆可适用”,结合所学关于古代罗马法律演变进程知识点,不难判断出,题干体现得是罗马帝国时期通行的法律,即万民法,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不是具体的法律,是法律理念,排除D。AB两项早于罗马帝国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万民法【名师点睛】罗马法三个构成部分的关系:罗马法在其发展史上达到鼎盛阶段是在元首制时期,主要体现在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的确立。公民法基本上是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补充,因为它对帝国的外来居民特别适用。罗马法最重要的分支是自然法,它不是司法实践的产物,而是哲学的产物;自然法概念的发展,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成熟。法律

时间

背景

适用范围

评价

《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5世纪中期

习惯法不能维护平民利益

罗马各个阶层罗

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该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公民法

公元前509年—公元前3世纪中叶

罗马共和国建立,需要调节公民之间的利益关系。

罗马公民

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万民法

3世纪

在罗马帝国形成过程中,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凸显

帝国统治下的一切自由民

有效地调节了罗马社会发展中的新矛盾,有利于帝国的发展和长治久安。

民法大全

公元6世纪

它是历代罗马法系统化和法典化,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11.下图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A.北京、上海B.莫斯科、圣彼得堡C.东京、大阪D.利物浦、曼彻斯特参考答案:D12.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稀疏而微弱

B.发展非常缓慢

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参考答案:D13.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新时期。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B.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宪法参考答案:C14.1871年有德意志观察家说:“我们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现在我们用来获得这种伟大成就的手段却给我们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由此判断,德意志统一的局限性是A.自上而下的统一使德国未能建立起代议制B.普鲁士一邦独大不利于德国真正实现统一C.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保留D.联邦制国家不利于德国海内外市场的开拓参考答案:C1871年德意志统一,建立德意志第一帝国,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代议制君主立宪政体,故A错误;普鲁士领导了德意志统一战争,故B错误;由于普鲁士领导了德意志统一战争,所以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带到德意志,故C正确;德意志统一后,实行联邦制,经济迅速发展,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D错误。【名师点睛】德意志统一的局限性可联系德意志第一帝国宪法的局限性,统一后的德意志第一帝国,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快速发展,却保留了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15.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

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有优势C.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D.经济规律的作用参考答案:A略16.古语“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反映的制度是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D17.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孩要把找到的父亲用的包着铁皮的箱子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三大改造运动中

C.“大跃进”运动中

D.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参考答案:C18.对于经济全球化,有人认为它能带来幸福的“馅饼”,也有人认为它是一个“陷阱”。这说明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B.经济全球化有百害而无一利C.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帆风顺D.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参考答案:A“馅饼”是比喻经济全球化的好处,“陷阱”是比喻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这就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本题选A。19.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鸦片贸易合法化B.开放通商口岸C.协定关税D.获得最惠国待遇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并准确解读材料,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注意题干“最能说明这一观点”,此题是程度选择题,找出最佳答案。协定关税有利于降低英国商品的成本,增强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故C项最能证明材料中的观点,AD先排除,B不是最佳答案。故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名师点睛】南京条约中,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体现外国列强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进行商品侵略。马关条约,一是日本强迫清政府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通商口岸深入内地,体现外国列强经济侵略进一步加深。二是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说明列强由商品侵略深入到资本侵略。20.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年多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A.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丝绸到陶瓷到茶叶,对外交往中,中国主要输出手工业品,即说明我国古代手工业领先,也说明自然经济长期存在,没有根本性突破,所以A正确,B错误;古代通过丝绸之路,我国手工业品大量外输,故C不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古代中国外贸出超还是入超,故D错误。本题选A项。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古代手工业的特点21.有学者指出,1688年“光荣革命”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英国。这里“现代化”指的是()A.《权利法案》颁布 B.议会制度出现C.君主立宪制确立 D.责任内阁制形成参考答案:考点:63:光荣革命.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光荣革命,考查学生根据题意联系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A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与“光荣革命开始了”不符,故A项错误;B中世纪时,英国已经有了议会,故B项错误;C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大增,成为君主立宪制的前提,政治走向民主化,符合“开始了一个现代化的英国”,故C项正确;D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与“光荣革命开始了”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22.《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材料反映出德国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德国立法权控制行政权

B.德国的皇帝凌驾于议会之上C.皇帝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

D.皇帝无权中止法律的执行参考答案:B23.20世纪初,北京刚刚引进自来水与电力照明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着一些传言:“北京新的供水系统是外国人布下的圈套,供应的水是腐败的;电力是外国人的鬼魂,西方人的阴谋。”一些电力事故则被当作这一诡计和幽灵的最好注解而被大肆宣扬。这一现象深刻反映了

A.中外民族矛盾尖锐对立

B.百姓排斥先进工业文明

C.传统生活观念的顽固性

D.开明与守旧的思想并存参考答案:A24.刘力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介平民。下面对其社会生活的描述,最有可能接近真实的是A.从长安城的“市”买了两斤鱼回家熬鱼汤B.为妻子买了一件官营手工工场制造的精美绸衣C.在长安夜市的酒楼上喝得酩酊大醉彻夜未归D.经营盐铁买卖,生意非常兴隆参考答案: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长安城的“市”买了两斤鱼回家熬鱼汤有可能出现,A正确;官营手工业产品不投放市场,故排除B;夜市最早出现在宋朝,故排除C;在汉代实行的盐铁官营,所以李莽作为一介平民不可能经营盐铁买卖,故排除D。点睛: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②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③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④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⑤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⑥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25.“(他们)想纯粹依照视觉描写物体。例如画苹果不为是它是圆的、呈红色等概念性的知识所囿限,而只是按照眼睛所看到的情景来描写。因而所描写的大自然,任何时候全是属于画家本人所感觉的。”材料中的画家们属于(

)A.浪漫主义流派 B.现实主义流派C.印象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纯粹依照“视觉”、全是属于画家本人所“感觉”的均是强调作品的创作均是靠“印象”,属于典型的印象主义流派,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而非浪漫主义流派等选项。

26.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的“内乱毁梦”是指()A.北伐失败

B.清军镇压

C.英、法军队进攻

D.天京事变参考答案:考点: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内乱毁梦”切入,结合太平天国运动进行思考.分析:材料中“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分别是指太平天国运动利用拜上帝教组织起义力量,发动反清战争,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变革中国和“天京变乱”导致革命力量由盛转衰的史实.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太平天国运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干信息,熟悉教材内容即可.27.下列对我国对外开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B.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C.采取从沿海到内地逐步开放的步骤D.要把对外开放作为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参考答案:D28.“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这反映了A.三公九卿互相制约B.秦律严苛细密C.皇权至高无上D.丞相独揽大权参考答案:C材料“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中的“上”是指皇帝,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天下的事,无论大小,都由皇帝来决定如何处理,这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故C项正确,D项错误;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点睛:首先要明确“上”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得出正确答案。2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统一度量衡参考答案:A【详解】“秦,虽死犹存”是指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故A项正确;BCD三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具体内容,故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BCD三项。30.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年份

英国

日本

其他国家

1894

69.49

6.26

24.25

1900

62.99

11.20

25.81

1905

55.71

14.04

30.25

1910

50.89

16.14

32.97

1914

48.31

20.39

31.30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依据表格中“1894——1914年”日本对中国贸易的数字明显呈上升趋势,说明日本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故A项正确;此时,英国仍然是过激强国,对英贸易比重降低不能说明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资本倾销为主,故C项错误;晚清中国国际地位比较低下,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列强侵华?《马关条约》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二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材料三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请回答: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所谓“主题”指的是什么?(2分)⑵材料二中“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体现了孙中山实行的什么政策?⑶时隔100年之后,我们为什么还要隆重纪念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4分)参考答案:⑴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基本上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2分)⑵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2分)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分);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1分);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分);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者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给休假,以扩大就业面。一一王斯德《世界现代史》材料二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一一《罗斯福选集》材料三

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部分削减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1982财年1983财年1984财年1.医疗、社会保险3.54.85.92.医疗、住房补贴11.21.73.其他项目21.829.735.3(资料韩世楠《里根的新联郑主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主要手段(4分),并分析“自愿联合政策”的实质。(2分)(2)根据材料二,罗斯福认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巫待解决?(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4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的政策调整及其实质,(4分)并简要分析其经济背景。(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20世纪美国政府职能转变中汲取的智慧。(4分)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