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江苏省无锡市第十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度江苏省无锡市第十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度江苏省无锡市第十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度江苏省无锡市第十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度江苏省无锡市第十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度江苏省无锡市第十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年份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英国1.94.39.519.922.918.5美国0.10.82.47.214.723.6中国32.833.329.819.712.56.2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D.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参考答案:A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表中1860年时英国的份额最多,A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于1781年,表中1800年时美国份额最低,B不正确;中国在1750—1830年时占的份额最多,此时中国正处于闭关锁国状态,C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2.《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C.神权与王权结合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参考答案:C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根据题干“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说明国家重大事件要通过占卜来决定,即王权和神权相结合。3.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进入新旧交替时期,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多强”是指①美国②欧盟③日本④俄罗斯⑤中国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参考答案: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其中“一超”指美国,“多强”指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强国或国家联盟。ABD项都有美国,排除。故选C。点睛:两极格局结束后,仅剩下美国这一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一些政治力量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有了长足进步,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绝大部分,军事实力能够和美国向抗衡,经济也在不断发展;西欧通过多年的联合与发展,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做为国家联盟影响力越来越大;日本通过二战后的恢复和迅猛发展,已是重要的经济大国。这些力量促使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理解这些知识即可得出答案。4.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这位文学家是

A.雪莱

B.海涅

C.贝克特

D.巴尔扎克参考答案:B5.读下表,对表中出现的变化主要原因分析中,最大的可能是

1914年8月1日

1917年协约国同盟国协约国同盟国生铁22225015煤19215816钢394332851340

1914—1917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战略物资生产情况表A.意大利的倒戈

B.美国放弃中立加入协约国阵营C.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D.同盟国集团内部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影响了经济参考答案:B6.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话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揭示人类已进入城市化时代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D.“科学﹒文明﹒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参考答案:D7.下图为二战后法国共产党人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主题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该宣传画凸显了当时

A.两极对峙格局形成B.美苏冷战的加剧C.社会主义阵营形成D.法美政府矛盾激化参考答案:B【详解】“有偏袒的援助”是指美国对西欧实行马歇尔计划,法国共产党人宣传画显然是批评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凸显出当时美苏对峙加强,故B项正确。两极对峙格局形成是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无关,C项错误。法国共产党人的观点不代表政府的观点,故D项错误。8.秦汉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有郡县两级,后来发展为州郡县制;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为路州县,元代为省路府州县制;明清沿袭了省制。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反映出A.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州B.地方行政区划变化最频繁的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C.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动都是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D.地方行政区划级别从二级到三级甚至四级,体现了地方自主性不断加强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秦汉、唐、宋、元代分别是郡、道、路、省,是地方行政区划变化最频繁的一级,故B正确;从秦汉到明清时期地方行政体制都存在县级,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A错误;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动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C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排除;地方行政区划级别从二级到三级甚至四级,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错误。9.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其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季陶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季陶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此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老农非常畏惧日本人

B.辛亥革命在群众中影响有限C.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

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参考答案:B10.魏晋时期,孝道备受推崇,为亲人的复仇风气很盛,虽然法令禁止,但总体上对这种行为是默许甚至是褒奖的,这种情况在《孝义传》、《孝行传》、《孝友传》等史书中多有记载。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新思潮冲击储家传统倍仰 B.社会动荡,维护家族利益C.国家分裂,法律受到破坏 D.民族内迁,尚武风气盛行参考答案: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词“魏晋时期”.解答:根据题干材料“魏晋时期,孝道备受推崇,为亲人的复仇风气很盛”,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为了维护家族利益,故B项符合题意.故选B.11.有材料这样表述:“(宋真宗时)经济发展很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下列根据此段材料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

A.宋代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B.真宗皇帝的权力受到限制C.李沆是个节俭宰相

D.李沆是个关心民间疾苦的宰相参考答案:A12.明成祖即位后,“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说明明朝内阁(

)A.自设立初期就位高权重

B.初期职低但文化素质较高C.初期就形成干预朝政传统

D.是丞相一样的政治智囊团参考答案:B13.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参考答案:D14.1027年,宋仁宗下诏:“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果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这表明宋仁宗时期A.地主与佃户的关系依然紧张B.佃户隶属于地主需要官府保护C.地主对农民的剥削相对较轻D.缓和了地主对农民土地的兼并参考答案:A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租佃关系的规定,即佃户不能随意在中途退租,地主也不能随意强占佃户的土地,需双方协商解决,该诏令的颁布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租佃关系的紧张,A正确;佃户是相对独立的各题,不是隶属于地主的,B不正确;C与材料无关;D“缓和了”说法过于绝对。15.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举考试复习“指南”等,这表明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

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

D.封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参考答案:Q1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B解析:从材料“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可以看出书坊满足了市民阶层的不同的需要,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故选B。AD项错误,从材料无法看出统治者的对文化的统治是否减弱的问题;C项错误,材料书坊主要满足一般市民的需要,通俗易懂的有市场,但是纯粹的文人的东西不一定符合市民的需要。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市民文化的理解。16.看下面资料(中国行政的不完全的统计资料)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县制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对政治一统有着长远的历史意义B.民族县(旗)的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C.人民民主专政下的民主新气象是出现在四大经济特区建立的年代D.新中国历史上乡镇管理机制曾经被否定过参考答案:C17.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导致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参考答案:A略18.由私人投资创办的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运动期间D.清末“新政”期间参考答案:B19.下列对近代西方重要法律文献理解正确的是A.《权利法案》以成文宪法形式首创代议制民主B.美国1787年宪法充分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结束了法国的君主制度D.德意志帝国宪法肯定首相在政权中的主导地位参考答案: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制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权利法案》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故A错误;B中充分保护民主权利说法绝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在政权中处于主导地位,故D错误。20.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B.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参考答案:C21.下图是1490年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大理石雕像《哀悼基督》。圣母玛利亚紧搂着受难后遍体鳞伤的耶稣尸体,垂首凝目,怜子之情呼之欲出。这是米开朗基罗为下列哪一教堂所创作A.西斯廷小教堂B.圣母玛利亚教堂C.圣彼得大教堂D.科隆大教堂参考答案:C《哀悼基督》是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作品,是他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作,这也是他唯一签名的作品,这属于基础识记点,所以本题只有选C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22.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即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初算缗钱”反映的是A.完善税收制度

B.增加财政收入

C.抑制商业发展

D.打击偷税漏税参考答案:C23.抗战胜利后,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A.国共两党的军队按什么方法整编

B.建立怎样的国家,两种命运的斗争C.民主党派起怎样的作用 D.解放区的地位如何确定参考答案:B24.巴黎公社规定:免除1870年10月到1871年4月的房租;取消面包房工人的夜班制;禁止当铺拍卖过期的典当品,凡在20法郎以下的典当品,无祭件退还原主。这表明公社(

)A.打碎了一些原先的国家机器 B.措施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C.实行了保护人民利益的措施 D.获得了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可知该政权“免除房租”“取消夜班制”“无祭件退还原主”等可知强调的是对人民利益的保护,符合题意的是C项,A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巴黎公社并没有获得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排除D项25.1842年,英国《劳工人口状况报告》出版,针对大城市死亡人数甚至超过出生人数,提出:首先和最重要的办法,同时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修建下水道,移除生活场所、街道和马路上的垃圾,以及供水系统的改进。六年后,英国第一部《公共卫生法》颁布。这反映出英国城市化进程A.降低英国人口的平均寿命 B.逐步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C.直接受到工业革命的破坏 D.长期缺失排水供水系统的建设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材料信息“大城市死亡人数甚至超过出生人数”不能反映人均寿命降低,故A项错误;“英国第一部《公共卫生法》颁布”说明了注重改进卫生环境,认识其重要性,故B项正确;“直接受到工业革命的破坏”表述错误,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供水系统的改进”反映了具备供水系统,不是缺少,故D项错误。

26.《诗经·大雅》记述分封制“大邦维屏”,主要反映了(

)A.西周王室对大诸侯国实行的是直接统治

B.大诸侯国在维护西周统治上有重要作用C.大诸侯国实力的发展导致了王室的衰微

D.分封制导致了大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参考答案:B27.1938年3月,国民党在《抗战建国纲领》中指出:“加紧全国军队之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这反映了抗战初期国民党()A.一度放弃了其片面抗战路线

B.加紧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战C.主张全面抗战和积极抗日的决心

D.执行了全民抗战的路线参考答案:C28.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参考答案:C29.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D.近代科学的奠基人参考答案:A30.公元前4世纪初,雅典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苏格拉底主张道德,反对法治

B.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强调自我C.雅典民主存在缺陷,制度存漏

D.雅典强调主权在民,压制个性参考答案:C苏格拉底并不反对法治,相反是法治的坚定维护者,A项不正确。苏格拉底虽然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但并不是被判处死刑的原因,B项与题意无关。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主要原因是抽签制和轮番而治,公民政治素质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出现“多数人暴政”,故C项符合题意。雅典民主制度强调主权在民,主要是指公民,主张集体民主,但并没有压制个性,故D项与题意不相符合。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欧中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实为其社会所孕育着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式完整基因在内的有机胚胎,主要以西欧中世纪城市为载体。或者说,西欧中世纪城市在建立、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内在素质和传统文化诸关系,逐步培育出这一有着细胞系统构造的胚芽,且在有关历史条件下茁壮成长。而中国古代乃至明清时期的城镇基本不存在西欧中世纪城市的相关基因,那种主要将当时的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场雇佣劳动力的数量和规模状况作为萌芽单一标志的认定方法,其萌芽认定概念本身就是极为片面的。——杨师群《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实属伪问题》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中以江南丝织业和棉纺织业最为明显。……在苏州出现了机工寻求雇佣机会的固定劳动力市场。——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萌芽对欧洲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推动作用。(12分)(2)分别概括材料一、二对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看法,并指出二者观点的主要分歧。(13分)

参考答案:(1)作用:政治上,人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甚至可以参与政权,这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经济上,加快了封建经济的瓦解,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文化上,出现了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12分)(2)材料一看法:中国不存在西方式的手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因此判定中国古代不曾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5分)材料二看法: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出现了雇佣关系,由此判断当时开始产生资本主义萌芽。(5分)分歧:雇佣关系的出现是否是判断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依据。(3分)【试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西欧中世纪的资本主义萌芽,实为其社会所孕育着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式完整基因在内的有机胚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在政治上人民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甚至可以参与政权,这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在经济上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在思想文化上掀起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第一小问看法,根据材料一“那种主要将当时的手工作坊或手工工场雇佣劳动力的数量和规模状况作为萌芽单一标志的认定方法,其萌芽认定概念本身就是极为片面的”说明材料一认为中国不存在西方式的手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因此判定中国古代不曾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根据材料二“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的某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苏州出现了机工寻求雇佣机会的固定劳动力市场”说明材料二认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出现了雇佣关系,由此判断当时开始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第二小问分歧,根据第一小问可知,分歧在于雇佣关系的出现是否是判断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依据。

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新中国经济建设内容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提纲。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二、国民经济发展的受挫和经济政策的调整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次探索2.人民公社化和经济的困境3.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恢复三、“文化大革命”和国民经济最严重的挫折1.“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社会经济2.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次转折和受挫四、新时期的经济建设1.国民经济的前进和徘徊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深化改革,推进开放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提纲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参考答案:示例一:在“一”中增加“1.国民经济的恢复”。(4分)理由:国民经济的恢复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先开展的重大经济活动;国民经济的恢复是以后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8分)示例二:将“二”中的“2”改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经济困难”。(4分)理由:人民公社化不能代替或涵盖“大跃进”;“大跃进”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失误,是造成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凶。(8分)示例三:在“四”中增加“2.伟大转折及改革开放的开始”。(4分)理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是新时期的开始;伟大转折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政治前提。(8分)(任答其中一点即可)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摘编自李令福《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规律及其启示》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图片进行探讨。(说明:可以任选一个城市说明其作为都城的原因;也可就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趋势进行论证;或者简析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与中华文明的外向扩展之间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参考答案:考点:探究型材料题;中国古代史综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都城的变迁规律及启示.都城古代指封“邑”之城.而大城为“都”,小城为“邑”.所以,古代都城指国家(包括诸侯国)的首都及较大的城市.后人亦称国都(各国及诸侯国首都)为“都城”.早期中国并没有城市一词,只有城与郭的概念,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