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
--劳伦斯·迈耶等
本书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国别比较结论研究背景90年代美国比较政治研究:重点转移经济发展与经济问题对政治发展的重要性全球化:国际化导致个别国家主权的进一步侵蚀,政府不能自由的制定政策。苏联解体:研究重点在于经济自由化和政治自由化的关系。民族与宗教冲突:研究重点转为关注政治文化的组成因素,及其在国家和政策中的作用。结论:90年代的政治学研究变得更深刻的与国际趋势和事件相结合研究方法本书主要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将比较分析的传统视角和解释性视角结合起来,一方面交替介绍比较性的,概括性的和理论性的材料,另一方面对政治现象进行国别研究。因此,作者认为,比较政治学就应该是对适当的跨国研究所形成的论断的建构,当这些论断在逻辑上自然包含了相关事实或者事件时,也就解释了这些事实和事件。基本框架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是导论部分(第一章),其后三部分主要是国别研究。第一部分:介绍的本书的比较分析理论与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现代民主国家的分析,对英国,法国和德国进行了相关解析;第三部分:主要对工业独裁和专政进行分析,着重对俄罗斯,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的解析;第四部分:也是本书相对于第一版增加的部分,即欠发达国家的政治,主要探讨了尼日利亚和拉美地区相关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第五部分:主要是作者根据上述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并展望了变化世界中的发展趋势。第一章:导论比较分析的逻辑:比较分析是用来克服在准确做出政治解释时的三种方法之一:社会和政治现象是更多因素综合而成的产物。1传统的解释的不完整:传统解释理论主要是对政治事件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忽略了其他相关变量的解释,他们认为其他未被分析的因素会相互抵消,这样就造成了解释的不完整,进而得出的结论常常是或然论的东西。因此解释那些未被分析的变量就成了建构解释性理论的关键任务。2解释未被分析的变量的方法:实验性研究方法:进行试验,可行性和实用性不高。统计学方法:再次对样本进行研究时,无法避免未分析变量的出现。比较分析方法:
对未分析变量进行解释,对解释性归纳的建构,这些归纳被逻辑的应用于不同国家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当政治体系的自身的诸多特点既不是自变量也不是因变量时,而是未被分析的因素,比较方法就能很好的将有关政治和社会体制作为整体进行归纳,以及考虑到政治行为发生前后的具体情境的作用(历史经验,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文化)。因此,比较方法广义上就是跨情境式的归纳,本书就是围绕建构有关政治现象的,解释性的和跨国家的归纳,以及识别和描述有关不同国家和社会体制,能跨过运用的和以此来对前述理论架构计划作出贡献的材料展开,即对不同类型的民族国家及其背景的归纳。概念框架政治体系民族国家情境:政治所发生的环境。包括文化,社会结构,人口因素以及历史经验。社会结构或分层体制分裂社会:一个存在由于次一级团体彼此阻碍处于不同阶层中的个人相互作用的社会。宪政样式合法性主权政治发展政治效能有效政府的必要条件何种体制先于有分歧的重大争端产生而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基于民族和国家的界线正好一致的情况下的广泛的社群认同感。在民族问题以及其他如人口问题的多样性上,只有在会减损这种认同感的情况下,才会损害有效政府。政府体系特别是宪政程式的合法性。合法性与人可选择领袖的过程,以及使领导权的的继承和发话的活动相关联政治文化中高度实用主义,愿意修正准则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危机解决顺序确定国家的身份和合法性体制问题的解决宪政样式的确立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属性:1对权威的态度(服从的,顺从的和平等的);
2对真理的信仰或信念;
3决策方式上的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渐进主义)
4对于热爱疏远拒绝信任或猜疑等行为的感觉;(体制认同和疏远,关系到政治体系能否有效运行以及必须以既产生赢家又产生输家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持久延续的能力)
5认识和见闻和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社会分层:划分一个社会中那些人结社货分离的标准。采用横切状分层,可以使由于特定的问题上的看法有分歧而导致的任何党派敌对情绪趋于缓和。分裂社会:累积化的分化构成了分裂社会,身处出不同亚文化社群中的个人很少有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分裂社会极易导致文化分裂,成为民主过程中的阻碍因素,而且很难根治。
政治体系与政策表现概念:是指那些必然包括一个社会做出权威性决定行为的机构和过程。(伊斯顿称为“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分类:民主体制:总统制和议会制权威主义体制:专制主义,民粹主义专制,官僚权威主义公共政策:随着有效趋同的出现,必然会与现代化相联系的,不断发展的技术水平,会不管宪政样式的不同,而将各种模式及相近模式强制与机构和决策过程之中,但是价值观念和政策上的差异会一直存在。第二章工业民主国家:理想与现实工业社会:一半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工业发展,或者这个社会的生产性或第二部门的时候,这个社会就是工业社会。民主的核心价值:回应(这个政府对公共舆论的变动做出反应时的精确度和速度)和负责(能够也让那些精英形成观念的结构,这个观念就是他们的政治利益要求他们能够根据公共利益的一些想法,来证明他们的通知的结果是正当的)后物质主义分化和政党冲突的兴起:西方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导致政党所依赖的基础发生变化,加上政党制度与实际的政治问题解决日益不相关,从而导致了个人对特定政党的热爱迅速减弱,出现了非结盟化。民主的文化要件:
1一定量健康的权威主义。
2对权威的三种态度:其中顺从态度反而最好的将负责结构的最终民主价值,与实现有效政府的必需条件结合在一起。3民主政治相应的文化情境,在此其中,民主模式可以获得一种超越任何对政治后果许诺的合法性基础。4对民主模式的认同,与争端或危机的能否最终解决相关联。在政权问题在大众动员之前解决会具有稳定的权威主义,但是可以更有力的促进渐进改革和社会稳定。分裂社会和社群问题:横切状分层:个人会和其他团体的个人较为密切的相互影响和合作,有助于降低党派敌对程度,促进一个稳定和成功的政治过程。分裂社会:各部分成员相互隔离,团体中的个人不可能与其他团体的个人相互作用。加剧了党派敌对,不利于民主政治过程中的谈判和妥协的运作。社群:根据一系列共享的价值观念来界定的相互作用的个人集合体。社群的出现有助于政治过程的良好运转,但是通常要求地方自治,这种自治是以牺牲范围更广泛的民族国家文化为代价的。民主政治的结构与模式和权力问题:根本问题:各种政治模式对权力做出的不同回应,即分散权力和集中全力。1内阁,总统和议会模式的比较:议会制和总统制的根本不同:挑选政府首脑的方式,以及首脑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负有首要的领导责任;另一不同是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区别。在这其中,不信任投票是议会制国家中容易造成内阁的不稳定,导致政府首脑的下台,而在美国总统可以不去理会国会对其政策的反对,就是因为国会不具备令美国总统下台的权力。政党制度和内阁稳定:在两党制中,政党可以控制其成员的投票行为,因此有助于一个稳定的议会多数集体的保持,而多党制在议会中没有一个一党控制的多数集体,唯有建立联盟才能组建政府,由于无法控制多数的议员,因此在不信任投票中表现为不稳定或者脆弱。但是作者认为造成内阁不稳定的原因不在于政党数量,而在于政党的相对大小指标来解释。对政党制度的解释:选举制度的作用比例代表制:在一个内部互不妥协的文化以及分裂的社会经济结构,需要表达多种不同看法时,有助于容纳分裂的压力多数代表制:得票最多的是老大,弱小政党不易生存,但有利于整合社会利益需求。
西方政党在纲领和原则上的发展趋势:三类政党:原则性政党,纲领性政党和讲权宜之计的政党作者在此主要研究的是原则性政党,他认为西方政党在经历价值观的转变中,应该适时调整自身的原则和政策,当权的政党及政党制度不再能继续履行在民主模式中分配给他们的功能,无法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拿不出相关的对策。行政国家和民主理念:技术专家治国制的角色从传统行政理论的假定政治与行政的分离,逐步发展到实践的步骤,随着技术专家的增多,政治权力向行政部门下放,主要原因在于官僚制度中无法提供社会需求的回应能力,而伴随专业人才的增多,从而改变了整个体系的负责机制,导致实际决策功能从政治角色交付给技术专家治国制。
新统合主义和技术专家的统治新统合主义:其民主价值在于制定国家政策的模式上,国家的行政部门确认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涌现的首要利益团体,并在实际中认可这一社团在代表社会中某一领域方面的垄断权力。作为回报,这一社团同意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与行政机关合作而非竞争。从而产生了另外一种决策过程,即技术专家治国制中的成员之间所发生的讨价还价过程的制度化,这些成员所处的机构位置和专门知识使他们置身于对选民的负责之外,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民主社会中的整个负责机制。结论:民主的危机
1政府合法性在变动中有丧失的迹象,虽然有进步的现象,但是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考验。
2在复杂的现代世界限制了公民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从而限制了政府的回应程度。3政府是否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对有效和能回应的政策制定的认知。在能够制定解决或部分解决突出问题的情况下,发达工业社会能否统治的住。
4权力向技术专家转移,威胁对民主责任制的认识,降低了对公民负责的要求。
第三章英国政府和政治英国政治史:连贯的形象1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较好的解决了贯彻危机。
2尊崇传统,努力构造传统与现代的混合。
3连贯性的模式:以渐进的方式,封建专制向逐渐受到限制的立宪君主制转变
4传统的强大作用使英国基本制度构架得以合法化。
5较早的解决了教会和国家的冲突,促进了英国社会的世俗化。英国政治的社会文化背景
1社会分层制:英国政治文化的特性催生而成,从而造成了实用主义的政治风格。藐视抽象原则和逻辑,尤其体现在普通法上,强调补救措施,而不是改变原则。
2对权威顺从的态度。
3突出了阶级的显著位置,有助于稳定而有效的民主的成长。但是近来有所下降,主要由于三大趋势:对权力的顺从态度全面下降,出现了在自我身份认同上的竞争,物质主义价值观开始脱离的根本转移。
英国的政党制度:神话与现实英国政党制度传统上认为拥有运转政党政府的所必需的某些特性,诸如权力集中和对个人控制的纪律等,但是随着二战后的在诸多事实显示,包括政党逐渐倾向于争夺中间派,意识形态趋于模糊,不断聚合来体现高度的广泛代表性,取代了原先代表特定部门和利益的团体,加上后工业社会中技术专家的重要性,价值观的转变以及非结盟化的出现,主要政党并未提出针对突出问题的对策,由此得出传统的责任制政党政府不再适用于英国。政治结构和过程(计划运行和实际运行的差异)英国政治样式是属于议会民主制的范畴,政府首脑是首相,国家元首就是君主。在英国不存在对议会的司法审查,政党内的高度纪律性又使集权成为可能,极易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内阁对下议院负责,因此下议院可以以达到简单多数的投票迫使内阁辞职,而政府对立法机构的负责是通过不信任投票得以维持,政府和议会之间是一种分权制衡的关系,议会不在制定公共政策,但却对政策过程具有自由裁量权,议会用以限制政府自由以及建立负责结构的主要工具就是辩论和质询。而上议院一直饱受诟病,由于其只是一些年迈的贵族组成,但是上议院仍然发挥着附加制约作用。总体上讲,内阁制定政策,议会两院制职责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聚合。
公共政策及其变现:英国体制的未来英国在二战后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首先是工党的福利国家政策,是以追求利润的生产私有制原则和福利国家资本主义的混合模式,随着工党政策遭遇失败,撒切尔夫人的上台,采用了实行私有化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国的经济发展,但是是在高失业率为代价的。唯一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国民保健制度,它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英国经济有所进步,但是仍未能解决结构性失业中的根本性问题。变革世界中的连贯性和传统:教育的角色英国教育中平等主义的出现,并未改变英国教育体制的实质,特别是在它是现存阶级分层永久化的倾向上,在教育上更倾向于教育通才而非专才,要知道在后物质主义时代,技术专家才是社会需要的,因此,英国体制中的传统和连贯性反而成了适应迅速变革世界的障碍。无序中的政府:变革性质上的分裂尽管两个主要大党在向着他们各自的实用主义的中间立场靠拢时存在一定的趋同,但在他们的宪章中仍保持着根本性的差异。英由于我们无法预测世界变化的速度,但是现代的世界比任何时候来的更快更彻底,英国渐进主义的风格可能已经不适应后工业世界中与此前截然不同的条件。
法国政府和政治:法国里外主义的终结过去的影响:法国的革命遗产1法国的有效巩固比法国国家观念迟了几个世纪,同时面临着离心势力的影响,使得法国解决贯彻性危机困难重重2对清教徒的镇压,避免了宗教冲突造成的危害。3深受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影响,尤其是公意,和不信任中间人的思想。造成了法国人对法国政党和立法机关的不信任4三次革命使法国倾向于自身的路障传统,即对于以暴力革命反对政治不满的合法化。5由于群众力量的上升和政治化所变现出来的社会现代化,先于政治有效性产生,这种次序会造成政治和宪法的不稳定。6第三和第四共和国的特征造成内阁不稳,使政府面对危机时无能为力法国政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1法国人倾向于意识形态主义,以一种宽广的抽象规律的思想方法思考政治。2官僚组织形式占主导形式,法国比大多数国家都更具集权化3对私人领域中较大的形式的不信任,阻碍了法国经济制度的现代化进程。4顺从权威的政治态度。5只有精英才能掌握政治和权力,精英与市民的需要和利益是脱节的。6法国政治从其街垒战的传统和浪漫主义的意识形态主义演变成了实用主义,不过这是不同党派妥协的产物,集中变现为领导的政党是混合物。宪政形式:从议会制民主到总统制这主要体现在总理和总统的关系上,在共治之前,法国总统的职责既是政府首脑也是国家元首,不仅制定政策及其实施程序,而且具有制定法律程序的权力,总理有总统任命,对议会负责。在希拉克上台之前,总理只是总统的代理人和联络人。共治的出现,由于总理和总统不属于统一党派的人,导致总理和总统的权力出现矛盾,总统倾向于集中全力,总理更多的要求放权,从而促成了总理和总统权利的划分,加上法国的内阁由行政人员组成,内阁实质上成了总统政策执行的工具,失去了领导政府的功能。如今的法国,仍在寻找总统和总理的权力之间的平衡。法国政党政治的变迁法国政党体制一直是极为破碎分裂而又意识形态十足,无法形成多数党,鉴于此,法国政党减少了实用主义的态度,转而为谋求更高职位或者关注意识形态的问题,加上公民对政党的不信任,使其号召力相当微弱。到了第五共和国,由于采用了总统制政体,总统成为竞争焦点,法国政党出现了变化,主要是从党派原则占主导向模糊意识形态,广采博收和走向联合的政党体制转变。
大众社会中的利益调解法国虽然拥有齐全的利益集团和二级团体,但是法国利益调解力度和作用仍然很低,原因在于卢梭是民主观念阻碍了团体的合法性,造成法国人对利益集团不信任,因此发过行政机构的官僚很少受到利益集团和游说所施加的压力法国决策过程中的官僚体系:僵持社会的形成法国官僚体系在法国发挥着重要的政治作用:1建立在职位的专业化基础之上;2法国文化特征的反映:对直接的面对面的权力不喜欢,但又对强大中央集权的需要导致了以推理和等级制进行演绎,对单一权力中心的支持,和每个人各司其职的制度。3历史上通知的软弱和不稳定性,官僚政治实际上填充了政治真空。法国的官僚模式总体上是缺乏创造力的和程序化的,对于公众的需要和期望显得傲慢和麻木,政府权力过分膨胀,建立在缺乏代表性僵硬的不敏感的制度化的刑事执行功能的非个人化的制度上,导致了政府权力过大,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改变,形成了经典的官僚统治,其已经不适应工业化的政治要求
法国的社会政策:为适应后工业时代而进行调整之前景法国在经济政策上采用的是干预主义方式,虽然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和相当部分的私有化,但是法国的福利政策一直处于高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上的,法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坚定的支持保障公民福利水平的政策,但是法国仍然存在福利分配不均的状况,除了财富占有状况之外,税收结构也反映了这种分配不公,由于法国存在合法性虚弱的老毛病,偷税现象严重,不得不价格附加税征收税收,而这却让低收入者承担了压力。结论:稳定和变迁法国的两种政治模式反复出现:与议会制的反教权的和行政不利的共和制,以及官僚权威主义的传统,在总统占据支配地位的第五共和国,一种存在与立法和行政机关之间更强调制衡关系有可能正在逐渐形成。法国正在进行调整以适应后工业时代的要求,尽管这与其文化特质相冲突,但是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法国例外主义的终结,走向了多元国家的趋同。
德国:历史上充满扰攘的新兴超级大国过去的影响:令人烦恼的遗产1基于地理位置和社会力量的历史因素,德国政权的成型和统一相当迟滞,而且面临着离心阻力的影响,对国家的安全防卫就成了民族性的精神,因此军事的重要性就成为文化中的突出因素,加上宗教改革产生的分裂性宗教冲突的因素,没有合法性的政治权利来应付宗教冲突。在建立合法性和中央政府的权威上步履蹒跚,对政府的批评和反对就变得难以容忍。魏玛共和国的垮台,体现了在一个民主价值没有很好确立的民族中无法建立起任何程度的合法性,纳粹的出现更多的是对现代性的反抗,对工业社会的不满。建构政治文化:战后德国的文化转型德国在文化中强调权力的恭顺与专制态度,反理性的浪漫主义,混合了反智识的浪漫主义与被扭曲了的民粹主义和仇外排外主义的民间主义,民族主义,对战争和军事的赞扬,对西方和现代主义及其价值的敌意,以及根深蒂固的反犹太。这就造成了德国人服从权威的态度,随着联邦德国的建立,尤其是经济奇迹的三十年,使德国获得了民主制的合法性,而这种文化特质正在发生变化:教条主义转变为实用主义,出于民主自身原因而对民主价值观的认同。产生变化的原因如下:1战后德国青年在没有父亲的家庭中成长,脱离了父亲权威性主导家庭的模式2物质价值观的根本转移3没有比现存制度更可信的选择4一个政权如果在较长时间内没有面临明显的广泛反对就会获得一种合法性联邦德国的宪法模式:建构稳定联邦德国宪法称为基本法,主要是解决如何防止强大的中央集权对权力的滥用同时避免行政软弱两个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德国公民对于他们的地域很少有认同和忠诚感,其政权安排是将权力分散为各地独立的规章制度,他们之间相互制约以防止滥用权力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议会制民主,利用加强制度化的方式力求避免议会制导致的软弱无能的弱点,例如不信任案的投票不再那么容易执行。政府首脑是总理,对立法机关下议院负责,立法机关是两院制,上院代表次一级的政治单位(各邦的利益),下院是联邦议院,政府为其负责,包括建设性不信任案和质询。德国政治中的行政德国传统上认为政府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手段,其官僚体系可被视为对政治因素中的某些不稳定性和低效能型进行稳定化的一种反应。德国在历经战争后,其官僚体系已经朝向自由主义民主制的态度倾向转化。政党和利益代表西德的政党制度通过5%的条例以及英美的相对多数制来压缩小党派,从而形成了两党制的局面,伴随德国日益非意识形态化,各党派内部发生了重大变化,巴伐利亚分支基督教社会联盟逐渐发展为包罗万象的中间派政党,社会民主党发生分裂,一部分坚持马克思主义,另一部分逐渐放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趋向掌握政权。自由民主党发展为与商业联系在一起的保守的,民族主义的一翼和左倾的一翼。由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发展,绿党逐步壮大,并突破了5%条例,不过其中也包括拥护意识形态的一翼,另一翼在政治上持实际的态度。统一后新德国的政策和前景德国在经历了经济繁荣的三十年后,经济出现了衰退,伴随而来的德国再在分配上采用了紧缩措施,加上东德的加入,使得新德国的经济带来额外的负担,油价上升导致的石油危机使德国经济雪上加霜,东西德文化信仰上如何整合也是寄售的难题,除此之外,新德国还存在发展民主制的难题,现有资料表明西德更适合民主制度的发展,东德还是未知数,对于有一个刚刚完成民主制规范的社会化的国家贸然吸收一个非民主制地区,其前景很难预料。第六章现代独裁政治的理论和实践现代独裁政治的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主义国家以及以法西斯主义的集权主义统治,而随着纳粹的落败,共产主义国家成为独具特色的极权主义国家。但随着工业化社会的推进,极权主义并不能反映出共产主义国家的特征,反而出现了一系列替代模式:指导社会主义模式,统合主义,现代化和趋同等替代理论。但是不论如何,这些共产主义国家无一例外的在向民主体制转型,尤其是苏联解体各东欧国家处于转变的机遇之中。即使是中国也在进行各种改革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这些前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成何种体制仍然是位置的问题。第七章俄罗斯与前苏联政治历史革命前的各国在政治领域存在一个高度集权的专制体系,文化领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教会越来越成为官僚体系的分支,社会领域缺乏中产阶级的发展,只有农民和贵族,而两者都是保守的,阻碍了工业化现代化相联系的变化。在面对西方观念时候,吸取资金和技术,但反对西方自由的民主哲学和制度。而这些必然要导致革命的出现,随着日俄战争的失败,要求建立更具代表性,更有反应的政治机构,随之国家杜马的出现以及临时政府的民主实践,并没有解决俄国的危机,反而造成了1917年的革命。作者认为革命并没有使俄国与过去决裂,反而形成了与传统类似的极权主义的苏联。
社会与文化背景由于俄国长期的专制主义传统,使俄国对权威的态度毫无疑问成为服从的态度。但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以及价值观的根本转移,苏联已发生了注重后物质主义的观念。而至于苏联的社会分层虽然不再以阶级为分层标准,作者认为实际上共产党为新的阶级,掌握着对资源获取的途径的特权以及建立在政党内部个人级别与地位的基础之上的等级体系,不仅如此,俄国的民族和文化冲突一直存在。政党体系在苏联,决策是由政党作出的,并通过政府部门使其合法化并予以实施。只有政党能理会社会的真正需要与利益,官方意识形态赋予政党特权地位,竞争党派是不合逻辑的,苏联的政治结构与过程的设立时为了拒绝那些可能会干预先锋精英设定的政治方向的自发的,特别的利益要求。虽然苏联领导人不断地进行循环改革,但是不得不承认其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门面租赁合同标准版可打印
- 民办科研机构研究员聘用合同(2024版)
- 建设工程合同交底的重要性
- 鞋业合作合同范本
- 实验室建设项目合同范本
- 年青岛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
- 南京2024年度个人房屋买卖合同文本
- 商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4年度租赁物维修服务合同
- 导航售后合同范本
-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
- 《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采血后并发症及护理-课件
- 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申请书
- 北京工商大学百事可乐市场营销分析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课堂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件-第8章-组合机构上课讲义
- 校园监控维护记录表
-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课件
- 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中译六年级上册第九课民族礼仪 哈达
- 克拉2气田-爆炸事故案例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