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学设计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南昌起义的意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等有关史实、认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共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2.掌握长征的有关史实,理解遵义会议的召开,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自学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知识。在师生对话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探究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实质的理解。2.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历史材料、历史地图,为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提供历史背景;采用情境—体验探究的方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影视片断、诗词、历史图片,表格文字资料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尤其是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如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等史实。培养学生面对重大事件时,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2.让学生知道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感悟中共能够依据国情,创造性的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感悟长征精神并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落实长征精神。3.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共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武装起义,土地革命的内容、意义,红军长征的原因、意义。2.难点:理解“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与自制的历史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运用“四导一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学过程【引入】方法一:设问: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引入: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右派制造分裂、叛变革命;此外,共产国际领导下的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经验,其领导人陈独秀在革命后期放弃领导权也是具体原因。现在的问题是,这个时候的中国共产党会从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中得到哪些教训呢?第一,应该改组中共中央,撤换领导人陈独秀──因为他犯了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第二,应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以革命的武装力量反抗反革命的武装力量;第三,应该在革命条件较好的地方及时地发动一次振奋人心的起义,以促使革命由低潮转向高潮。方法二:播放《十送红军(江西民歌)》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尖,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引导:请大家边听边想:根据地军民感情如何?红军原来主要在什么区域活动?江西人民为什么要送走红军?红军是何时、怎样产生的呢?A层次班级【导读】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70-73,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并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1.阅读教材第一目“南昌起义”A:请简要概括南昌起义的原因、时间、领导人和历史意义(请注意阅读“前言”和“历史纵横”,综合思考)。2.阅读教材第二目“土地革命”A:(1)简述八七会议召开的原因、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作用。(2)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原因、时间和历史意义。(3)什么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你认为它有什么作用?(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综合思考)。(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概况(时间、定都、领导人等)。【特别提示】1.工农武装割据的含义及内容之间的关系。(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毛泽东及时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从理论上提出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一条革命道路。(2)关系:毛泽东认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三者是紧密相连,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内容;根据地建设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否则两者无法开展。三者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关系。2.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原因是什么?(1)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的;(2)从力量对比上看,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力量弱小;(3)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是可靠的革命同盟军。3.阅读教材第三目“红军长征”A:(1)简要指出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你从感悟到哪些“长征精神”?(请注意阅读“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综合思考)。(2)遵义会议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解决了哪些问题?有何作用?B:(1)从中共成立到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中国共产党所走的革命道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导练】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秋收武装起义在许多地方扩大了党在农民群众之中的影响。将土地革命的口号渗入了广泛的农民群众底意识之中;后来继续发展的农民斗争,以至于许多苏维埃区域之创立,大致亦由于秋收武装起义的影响。”——1928年6月至7月召开的中共六大通过的决议案材料二“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引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48页材料三革命根据地示意图(1930年)(见右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秋收起义的主要影响。(2)材料二中,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重大历史影响。(3)根据材料三,分析图片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导议】各模块小组内围绕本课内容和阅读练习中遇到的不能理解或解决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并将讨论结果及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展示。【导疑】依据学生的展示,师生互动,解决“导议”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学生提出的新问题。【评价反馈】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B.他认清了中国的国情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民主革命时期,位于赣南山区的兴国县全县23万人口中,有8万多人参加了革命军队,其中5万多人为革命牺牲。兴国人民参军的高峰时期集中在A.1924~1927年B.1928~1934年C.1937~1945年D.1945~1949年B层次班级【导读】参见A层次班级【导练】更换为下题: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7年,毛泽东写过一首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材料二:1933年9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共临时中央放弃了红军反:围剿:胜利的经验,结果遭受重大损失。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以后,红军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冰封的雪山,穿过杳无人烟的草地,挥师北上。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摘自初中历史教材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材料四:2022年10月,将是红军长征出发整整70周年,全国各地已经开始了各种纪念活动,比如“重走长征路”等……材料五:歌词:“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1)根据材料一,毛泽东写这首词反映的是大革命失败共产党人发动的什么起义?起义受挫后,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什么正确的革命道路?(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红军反败为胜的转折点是什么?(3)你认为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长征是我们党走向胜利的一个里程碑,长征已经成为历史,长征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请问:你是怎么理解“长征精神”的?【评价反馈】更换为下题: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前造成中国革命危机的主观原因是A.领导人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B.“左”倾错误在党内占统治地位C.放弃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D.放弃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2.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①提出了领导工人运动,坚持城市斗争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eq\x()eq\x()eq\x()eq\x()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eq\x()eq\x()eq\x()eq\x()处应该填写A.遵义会议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土地革命C层次班级【导读】删除:阅读教材第三目“红军长征”B:(1)从中共成立到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中国共产党所走的革命道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导练】更换为:A层次:1.《剑桥中华民国史》写道:“当共产党出发长征时,亚明德和.比林权(外国传教士)考察了共产党原先统治过的地区。在那里他们发现农民们喜欢的是共产党,而不是国民党。”当时农民们喜欢共产党的主要原因是A.红军打败了国民党“围剿”B.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C.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利益D.国民党对日妥协投降2.下图是2022年9月26日,河南三门峡,老红军后代和志愿者们参加重走红军长征路活动的情景。回顾历史,当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B.党内“左”倾错误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B层次: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列三幅图片,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1)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每一幅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材料二中国的特点……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上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行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摘引自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2)材料二表明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相反的道路”?【评价反馈】1.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他所描写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红军长征D.解放战争2.国民革命失败后,严峻的形势迫使中共反思、总结经验教训,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下列表现是中共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是①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②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③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④结束“左”倾错误对军事路线的错误指导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层次班级【导读】:(1)背景:①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建立革命军队,开展武装斗争);②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部分武装力量③南昌附近敌人兵力较薄弱。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等结果:起义成功后,部队按计划南下回广州。南下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损失严重。保存下来的队伍,一部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历史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1)背景: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南下受挫;主要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历史意义:给正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背景:秋收起义失败;敌强我弱,国民党反动派在农村的势力相对比较弱;时间: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军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意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的工作重心开始从城市转入农村。(3)武装斗争:秋收起义、五次“反围剿”;根据地的建设: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经济建设等;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4)时间:1931年11月;地点:江西瑞金;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3.(1)原因:党内出现“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波笑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红军长征一结束,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2)背景:党内“左倾”错误占据统治地位;红军长征;主要内容: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精神主要包括:红军指战员对革命理想和事业的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等。B:(1)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五次“反围剿”等→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由走“城市中心论”革命道路到走“由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开始由照搬苏联经验到开始结合中国国情独立自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2)遵义会议是在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实施了着重解决军事问题,维护党的政治团结的策略。中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因此,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导练】5.(1)扩大了中共在群众中的影响;使土地革命的口号深入民心;推动了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或答:“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秋收起义的失败,进一步表明了“城市中心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场无偿租赁合同范本(2025版)
- 顶楼户外广告合同(2025版)
- 酒店经营租赁合同(2025版)
- 销售经理聘用简单合同范本(2025版)
- 《建筑施工安全讲义》课件
- 自行车配件交易合同
- 服装品牌投资合同
- 暖通设备维修服务协议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课件
- 《GB 32438-2015民用燃煤取暖炉安全通 用技术条件》(2025版)深度解析
- 电商行业10万字PRD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试卷(一)(统编版含答案解析)
- 防溺水工作布置教师会议上校长讲话:全力防溺水守护学生生命“生命线”
-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市茅竹镇中心学校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监测八年级下册《物理》试卷(含答案)
- GB/T 26354-2025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 交互式影像中叙事与视觉表达的融合及其观众体验研究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情绪的管理课件
- 2025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军工项目审核中心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静疗完整课件
- 2024供电所智能融合仓建设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