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5f08890b19304da6e8682169aa96845/85f08890b19304da6e8682169aa968451.gif)
![《最后一课》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5f08890b19304da6e8682169aa96845/85f08890b19304da6e8682169aa968452.gif)
![《最后一课》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5f08890b19304da6e8682169aa96845/85f08890b19304da6e8682169aa968453.gif)
![《最后一课》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5f08890b19304da6e8682169aa96845/85f08890b19304da6e8682169aa968454.gif)
![《最后一课》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5f08890b19304da6e8682169aa96845/85f08890b19304da6e8682169aa9684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人物情感变化线索的梳理与把握,体会小说所表现的普通人在国土沦陷后产生的强烈悲愤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2.把握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初步了解小说选择叙述者角度的匠心。【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梳理人物情感变化的线索,把握作者笔下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2.难点:初步了解小说选择小弗郎士这一叙述视角的作用。【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诗歌导入渲染氛围1.出示、朗读小诗,请学生为诗歌配上题目,并谈谈从诗句中读出了怎样的感情——怎忍看最后一眼/那一眼里全是眷恋/静静的是课堂/不平静的是心中的波澜/战争的音讯令人厌倦/多少双眼睛把和平企盼/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童年在瞬间长成成年/最后一课/是一生难忘的经历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的优秀短篇小说一《最后一课》(板书题目)这篇小说一直被人们誉为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什么一篇不足三千字的小说,会产生如此的艺术魅力呢?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整理、小结。1.畅所欲言,互相交流自己拟题的理由以及自己的阅读感受。2.互相交流、补充自己所了解的小说创作背景。1.从诗歌导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渲染庄严的氛围,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2.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文本;学生之间的交流发言能促进课外阅读的热情。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为什么?1.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是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与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的高度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爱国热情的。2.发言。课文篇幅较长,有具体的情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梳理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再读课文圈画品读1.引导学生感受小弗郎士这个人物形象。(1)你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指导学生运用圈画品读的方法,借助文中语句来形成对人物的初步认识)(2)教师迸行调控,组织学生讨论小弗郎士前后变化的原因。(3)究竟是什么使这样一个活泼、调皮的孩子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2.引导学生感受韩麦尔先生这个人物形象。(1)你认为韩麦尔先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指导学生运用圈画品读的方法。)(2)教师进行调控,组织讨论。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结合讨论,指导学生诵读韩麦尔先生的大段独白,诵读课文最后一部分,体会其中的情感。3.教师小结。1.自由发言。(1)预设:小弗郎士是一个贪玩、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马虎、不认真学习、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不懂事的孩子、由于最后一课的教育感染而变成一个爱学习、同情理解老师,懂事成熟、热爱祖国的孩子。(2)合作讨论。诵读小弗郎士的大段心理描写,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学习的高潮。(3)明确:小弗郎士原本潜于内心的爱国情感在“最后一课”这一特定场景下,在韩麦尔先生等人爱国情感的感染下,被激发出来,从而发生改变。2.自由发言。(1)预设:韩麦尔先生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原先不大负责的人;③是一个严厉的人;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个温和而严肃的人;⑥是一个有勇气的人;⑦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⑧是一个爱国的人;⑨是一个留下了高大形象的人……(2)讨论: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镇上的一位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最后一次上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说不下去;教了一节课又一节课……)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自责及对阿尔萨斯人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课文多处点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3)明确: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表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在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评中,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得到细腻的表现。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法兰西万岁”这两个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强信心。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如何感知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学生的阅读感受必须依托于文本,而通过国画品读的方法能让学生的阅读感受找到依据。同时,让学生把握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作用,懂得在习作中要借鉴这些方法。2.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适时调控,确保学生讨论的有效性,而不是一味的“放羊”。课文研讨归纳主题作者以小弗郎士为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是否有特别的用意?倘若从韩麦尔先生、铁匠、赫叟等人的视角来叙述,与本文的叙述视角相比,有什么区别呢?(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交流、探讨。明确:以小弗郎士为叙述者,可以合情合理地呈现“最后一课”上的众生相,真实地表现一个淘气包在经历“国土沦陷”、“失去母语”后的强烈的爱国之心,更有艺术震撼力。对文章主题的揭示可以采取各种形式,这个问题的设计紧承以上探讨人物的环节,能够比较自然地从“感受人物形象”过渡到“了解叙述角度的选择”,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情感上的荡涤,并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布置作业借鉴感悟二选一:1.下课以后,小弗郎士在回家的路上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请用第一人称进行续写。300字左右。2.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提示:当韩麦尔先生看到镇上居民来到教室听课时会有什么感受?当他看到小弗郎士迟到时会想些什么?当他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时究竟在想些什么?教堂的钟声响起时他究竟想说些什么?)300字左右。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在片段写作中再次感受小说传达出的爱国主义情感。【设计说明】虽然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有些遥远,但文章以“小弗郎士”这个孩子的口吻来写,因而这份孩子的心理与情感也就能更为自然地牵动学生。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线索的揣摩及其原因的推求来体会小说所传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怀。小说创作中叙述者(叙述角度)的选择是本文的艺术特色之一。学生阅读小说,对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是基本掌握的,但对上述这个知识还比较陌生。初步体会小说以小弗郎士为叙述者的作用,不仅利于理解小说的主题,也有利于积累小说阅读的知识和方法。小说教学要求学生能了解情节、人物、环境三要素,八年级学生以前二者为主要学习内容。本文人物形象生动,作者主要通过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同时借助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传神,这既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也是理解分析的重点。本文的情节并不复杂,但蕴于其中的爱国情怀却是深沉而感人的,究其原因,在于叙述视角的独特。作者选择小弗郎士这一视角去展开叙述,推动情节发展,是小说创作的匠心所在。这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是个全新的知识,因而成为难点。当然,教学中不需要讲解概念,只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即可。【思路点拨】这篇文章情节性强,学生有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我”(小弗郎士)心理思想的变化成长为切入点,揣摩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形象,以此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剖析课文,并且探讨“作者为何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以此来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意图。在抓住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线索时,可以借助文中小弗郎士三次称韩麦尔先生“可怜的人”入手,体会其中不同的情感从而把握变化的原因,对小弗郎士形成更为清晰的认知。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觉角度来写的,突出了对他心理活动的描写,你能找出文中最能体现小弗郎士心理变化、思想成长的词语吗?(抓住“怕”“诧异”“懊悔”“明白”四个词语,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概括出人物性格。)小弗郎士起初是一个调皮、逃学、厌学的孩子,(韩麦尔先生似乎也不是一个敬业的老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如此不完美的形象呢?明确:选普通的人作为典型形象更具有普遍的意义。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情感在“最后一课”这个特定场景下被进一步激发,由一个贪玩、不爱学习、怕老师、幼稚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爱学习、同情理解老师,懂事、热爱祖国的孩子,其中寄寓了作者对法兰西民族的希望。【练习举隅】1.比较阅读,课后阅读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完成下面填空题。篇目比较《最后一课》(都德)《最后一课》(郑振铎)体裁散文人物“我”(小弗郎士)是虚构的“我”是主题表达思想情感普通人在“亡国”后,又失去母语的强烈的悲愤,沉痛之情写作特色(提示:写作特色不求归纳全面,能结合具体内容有所认识即可。如郑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场服务协议书(2篇)
- 生活小家电代理销售合同(2篇)
-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美国》听课评课记录2
- 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总结
-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13.1《人口均衡发展》听课评课记录
- 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企业协议书范本
- 会员充值卡消费合同范本
- 北京市甘薯种植收购合同范本
- 股权质押登记业务流程和股权质押协议书范本
- 临时用工安全合同范本
- 新疆2024年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招聘7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附答案解析
- 【正版授权】 ISO 15978:2002 EN Open end blind rivets with break pull mandrel and countersunk head - AIA/St
- 2024时事政治考试题库(基础题)
- 2024山西文旅投资集团招聘117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趣味数学》
- 干细胞疗法推广方案
- (2024年)电工安全培训(新编)课件
- mil-std-1916抽样标准(中文版)
- 《社区康复》课件-第七章 脑瘫患儿的社区康复实践
- 城乡环卫一体化内部管理制度
- 广汇煤炭清洁炼化有限责任公司1000万吨年煤炭分级提质综合利用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