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现代企业管理概论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黄继贤高级工程师hjxld@jxhuang@第一章现代企业管理概论第一节现代企业及管理第二节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及方法第三节现代企业组织管理第四节工业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第五节企业管理的现代化
第一节现代企业及管理主要了解什么是企业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的类型有哪些企业管理的概念企业管理的性质企业管理的职能第一节现代企业及管理一、企业的概念和特点二、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三、企业管理的性质——两重性四、企业管理的职能五、工业企业管理的内容一、企业的概念和特点1、企业的产生2、企业的内涵3、企业的本质4、企业类型的划分5、企业创建6、工业企业的特点1、企业的产生(1)初始的分工及专业化是企业产生的前提分工: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分工,即不同的劳动分别从事不同的工作。如:波音飞机由230万个零件组成,分别由60多个国家,上万家厂商提供。这都是分工。专业化:某种生产要素在一些分散的生产‘片断’上的相对集中分工————相对分散专业化———相对集中1、企业的产生(2)企业产生的过程说法一:①早期的分工为自然分工。如:最早的“男狩猎、女采集”,后来的“男耕女织”。这是源于人类自身的比较优势,男性天生为力量型,女性天生为善理型②满足自身生存后,出现了剩余产品。③自然产生了交换,进而形成市场。④市场促进交易的发展,进而促进专业化的发展。⑤交易的增大,出现交易成本,即交易费用。⑥为了降低交易费用;为了实现资源的聚集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就产生了企业。小结:分工产生交换,交换产生市场,市场交易产生了企业。1、企业的产生说法二:(1)企业也是一种组织,其产生:有需求,就能产生。(成员的利益需要)实现和满足他们以个体形式无法实现和满足或者无法高效率地、高质量地实现和满足的愿望。(2)下述作用也使企业得以产生和发展①资源力量的汇聚作用。②资源力量的扩大作用。③人们需求的交换作用。企业提供交换场所,打工者用劳动,换取薪酬,投资者用资金换取利润。2、企业的内涵企业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的基本要素:1.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有自己的名称、办公和经营场所、组织章程等要素。2.有一定的资源3.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4.在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2、企业的内涵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而获取盈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
四层含义:性质——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的经济实体,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使命——企业通过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而由此获得利润。即顾客满意+合理利润。活动——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责权——企业是按法定程序注册批准设立的,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承担各项义务。2、企业的内涵问题:判别以下组织是否企业?保险公司
银行
学校
中华慈善总会
学生会
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
2、企业的内涵企业是重要的社会功能器官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社会职责企业的首要职责是提供产品和服务企业的社会职责越来越繁多现代化的先进企业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企业必须依法设立组建企业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经营中的企业必须按照法律要求运行法人企业具有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企业合法行为受到法律保护2、企业的内涵企业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资源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根本所在能力资源2、企业的内涵企业谋求持续成长企业的第一次生命是其“父母”给予出资者出知者企业的后续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长寿是企业永恒的追求企业依靠满足顾客需要寻求持续成长早期企业“强行”要求顾客购买现代企业只能竭诚满足顾客“顾客是上帝”是事实吗?3、企业的本质观点综述:亚当·斯密:企业在本质上是通过劳动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的一种组织罗纳德·科斯:企业在本质上是一种配置资源的行政组织体系,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詹森、麦克林:企业在本质上是各种利益主体结成的关系网3、企业的本质企业本质再认识:企业在本质上是多目标社会成员结成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矛盾集合体企业是不同目标成员自愿或者被动组成的集合企业具有自组织功能企业是个矛盾集合体企业管理的实质就是解决企业运行中的各种矛盾,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3、企业的本质现代企业的特征现代企业是一组领取薪水的高、中级经理人员所管理的企业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的多单位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拥有现代技术。传统企业生产要素=场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现代企业生产要素=(场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实施现代化的管理。◆企业规模呈扩张化趋势。4、企业类型的划分我国行业分类有13大类,44个小类,分类代码有538个,具体如下: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第二产业:采掘、加工制造、建筑安装、自来水、蒸汽、煤;第三产业:流通部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物流仓储、商业贸易等;服务部门:金融保险、咨询、房地产、旅游业、宾馆餐饮、技术服务等;科教文卫等部门:教育、科研、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军队警察等。
4、企业类型的划分企业的种类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就是生产物质产品的企业
流通企业流通企业是指国民经济中流通领域中的企业,包括商业企业、货物运输企业、邮政和电信企业。
服务企业服务企业就是为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和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企业。4、企业类型的划分(1)经营资源集特性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是技术装备低、用人多、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所占比重大的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指单位产品所需投资多、技术装备程度较高、用人少的企业。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企业——具有较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生产高精尖产品的企业。4、企业类型的划分(2)规模大小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中国政府规定:年销售额和总资产均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者为特大型企业年销售额和总资产均在5亿元人民币以上者为大型企业年销售额和总资产均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者为中型企业年销售额和总资产均小于1亿元人民币者为小型企业4、企业类型的划分(3)地域分布国内企业境外企业(国际企业)跨国公司(4)所有制性质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国有集体联合企业私有制企业个人私有企业合伙私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4、企业类型的划分(5)企业组织形式
独资企业。由一个投资者出资兴办,并完全由出资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
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企业。国有独资企业私有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由两个以上投资者出资兴办,并完全由其共同所有和控制的企业。
合伙人分享企业所得,并对企业亏损共同承担责任。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中外合资企业内联企业4、企业类型的划分(5)企业组织形式
公司企业。由两个以上投资者出资兴办,每个出资者以其出资份额的多少拥有控制权和承担相应义务的企业.公司是以资本联合为基础设立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形式。公司的股东以其出资额或股份享受权利,承担义务。股东享有参与管理的权利和享受股利的权利,同时以其出资或股份向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即股东不以个人财产向公司承担偿债责任。4、企业类型的划分(6)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性质工业企业——从事工业品生产的企业,为社会提供工业产品和工业性服务。农业企业——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企业,为社会提供农副产品。商业企业——从事生活资料流通和流通服务的企业。物资企业——从事工业品生产资料流通或流通服务的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为社会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的企业。金融企业——专门经营货币或信用业务的企业。……5、企业创建
工业企业系统基本要素:人(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财(资金)物(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仪器仪表、工具,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能源)信息(情报、资料、图纸、报表、规章制度、决策等)。企业创建的一般要求人资源规则5、企业创建企业设立的条件
1.投资人符合要求
2.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3.有投资人的出资
4.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5.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6.有合伙协议或公司章程
7.公司要有公司的组织机构
8.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符合法律规定5、企业创建创建企业的步骤创意创意方案可行性分析制度形式选择募集资金验资召开创立大会注册登记宣告5、企业创建企业设立的程序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设立的程序1)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申请;2)进行工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5、企业创建企业设立的程序公司设立的程序1)发起人订立发起协议;2)制定公司章程;3)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批准;4)认购股份或缴纳出资;5)成立股东会或召开公司创立大会(即首次股东大会);6)建立公司组织机构,确定董事长、董事、监事、经理人选;7)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设立登记,领取营业执照;8)有限责任公司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公告。5、企业创建企业创建中的制度选择基本原则立足企业发展动态变化一般规律业主制企业与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特殊要求必须实行无限责任制度的企业必须实行国有制的企业6、工业企业的特点大规模地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而且有系统地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于生产;劳动分工细致,协作关系密切;生产过程具有高度的比例性、连续性和适应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广泛和密切的外部联系。二、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的定义管理的特性管理的目标管理的对象二、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激励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三层含义: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措施来实施的,这些措施就是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激励;管理的目的性:管理的对象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目的是达成组织目标;管理的过程:是一个设定目标和达到目标的过程。二、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泰勒的定义: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目标,然后用最好的方法经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的艺术。法约尔的定义: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西蒙的定义:管理就是决策。马克斯韦伯定义:管理就是协调活动。美国管理协会的定义:管理是通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标。二、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2、管理的特性(1)目的性任何没有目的的行为不能被称为管理行为没有目的就没有组织没有目的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不可能有效率推论一个没有明确目标的企业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企业一个没有人生目标的人会浪费自己的生命二、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2、管理的特性(2)有效性资源是有限的若资源无限则不需要管理没有效率压力就不需要管理管理可以提高效率(3)他人性管理需要他人的努力只会管理自己不叫管理管理的原理也可以用来管理自己指挥他人是管理的一大挑战二、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2、管理的特性(4)多样性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管理部门包括生产、财务、销售、人事等任何组织都有管理问题(5)有界性管理是组织内资源的配置对组织外的资源无调动权管理是一个等级链官职有大小,管理的原则有相同之处二、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3、管理的目标宏观目标——以最小的人力、物力、财力,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微观目标——根据管理系统的性质、范围、层次、时间、空间等因素,围绕总目标具体制定。二、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4、管理的对象包括人、财、物、时间和信息。人是财富的创造者、时间的利用者和信息的沟通者,是管理对象的核心;资金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金,争取最大的效益是管理的目的所在;物资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源泉,要合理有效地运用它们,为事业发展服务;时间反映企业的速度和效率,管理者必须善于利用最短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信息是管理决策的依据,只有及时了解、掌握信息,才能使管理立于不败之地。
三、企业管理的性质——两重性管理具有两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相联系的,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和决定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管理的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管理必须维护资产所有者的利益,实现所有者的意志。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管理的科学性:强调其客观规律性;管理的艺术性: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生产力=(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管理╳科学技术三、企业管理的性质——两重性管理的两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学科性质。管理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它具有自然科学的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科学的社会属性。生产方式。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质,它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作为组织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企业管理也必然具有两重性,它既有同社会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知识结构。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三、企业管理的性质——两重性商品生产。管理的两重性是由商品的两重性所决定的。一方面是对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对价值增值过程的管理。管理职能。一方面是发展生产力必需的“指挥劳动”的职能;另一方面是在一定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下的“监督劳动”的职能。管理内容。自然属性表现为管钱管物,着重解决人与物的关系;社会属性表现为管人管事,着重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一般性质。一方面是现代化生产共同适用的思想和方法,即普遍性;另一方面是在一定条件下使用的知识和经验,即特殊性。
四、企业管理的职能1、决策和计划2、组织和指挥3、实施和协调4、监督和控制5、教育和激励6、挖潜和创新1、决策和计划决策:企业对经济发展和经营目标以及其它手段的抉择。计划: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即根据决策目标做出的具体安排。计划是通过调查研究,预测未来,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选择目标和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策略、方案和措施,计划目标是企业生产活动的行动纲领。为了正确的计划,必须通过市场的调查研究,进行科学的预测,在调查预测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决策,根据决策目标,制定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2、组织和指挥组织就是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要素、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在空间和时间的联系上,在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上,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企业的人、财、物等得到最合理的运用。包括设置组织结构、配备工作人员、建立规章制度等。指挥就是对企业各级各类人员的领导或指导,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条不紊地的正常进行和既定目标的实现。
3、实施和协调
实施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协调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对企业内外各部门、各环节的活动加以统一调节,使之能相互合作、保持良好的配合关系的管理活动。纵向协调——各级领导人员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
横向协调——企业内各专业、各部门、各单位之间活动的协调
对内协调——企业内部活动的纵向、横向协调
对外协调——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4、监督和控制
企业在实现生产经营目标、执行各种计划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经常把实际情况同原定的目标、计划、标准和定额等进行对比,以便及时发现偏差或发现新的潜力,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对原计划进行修订,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建立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各种控制监督,如生产控制、质量控制、库存控制、成本控制等,努力争取做到预先控制,实现预期目标。实施监督,决策权、指挥权、监督权三权分立。4、监督和控制
控制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进行考察,把实际执行的情况与原定的计划、目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原因;采取对策,解决问题。1.控制的目标限制偏差的累积适应环境的变化2.基本的控制过程确立标准根据建立的标准衡量实际工作情况纠正实际执行情况偏离标准和计划的误差。5、教育和激励
就是采用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和奖惩等方法,来唤起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包括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教育和激励包括正反两个方面,表扬、奖励先进,批评、惩罚落后,两者必须结合起来进行,以正面鼓励为主。
6、挖潜和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职工文化技术业务水平的提高,新的资源不断出现,构成了客观存在于企业内部的生产潜力。要把潜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需要发挥管理职能的挖潜和创新作用,搞好生产经营和产品开发工作,合理利用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经济效益。
五、工业企业管理的内容生产经营管理——进行市场调查、产品设计、试制、制造、销售和用户服务等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战略性活动,如经营战略、经营决策、经营计划等。生产性活动,如生产管理(含生产调度、外协件管理)、物资供应管理(采购计划)。技术性活动,如技术管理(含技术标准化、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等)、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营销性活动,销售管理(包括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财务性活动,财务管理(含生产成本核算等)。人事行政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开发(职工的录用、培训、业务考核,干部的选拔、配备)、劳动工资管理、保卫工作、集体福利事业、职工民主管理等。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领导。主要包括:对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及企业的领导制度、领导班子建设和规章制度等。第二节现代企业管理原理及方法一、现代企业管理原理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一、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系统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能级原理弹性原理动力原理1、系统原理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或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目的性——企业系统的目的是在充分满足社会需要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求得企业自身最大的经济效益。
整体性——现代管理所追求的,不是某个局部的先进,而是整个系统的经济效益。
层次性上一层次与下一层次的关系:上一层次根据系统的功能目标向下一层次发出指令信息,最后考核指令执行结果;上一层次协调下一层次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同一层次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应由各个子系统本身协调进行,只有在他们遇到无法解决的矛盾时,才由上一层次系统根据整个系统的目标利益来协调解决。
2、整分合原理
整分合就是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协作。整,是指系统的整体,是集权,统一领导;分,是指系统的部分,是分权,分级管理;合,是指集中统一领导和分级分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整分合原理要求全部管理活动都要从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对系统进行合理的分工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而且要进行组织综合,既分工又协作,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3、反馈原理反馈是指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再把其作用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4、能级原理
稳定的结构不是均匀而连续的一团混浊体,而是具有不同层次、不同能级的复杂系统。系统中每个单元都根据各自能量的大小而处于不同的地位,以此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在现代企业系统中,有效的管理能级应是上小下大的三角形式。决策层,任务是确定该系统的大政方针,决策人员应当具有战略头脑和高度的领导艺术;管理层,任务是应用各种管理技术来实现决策层制定的战略与决策,管理层人员要具有较强的日常管理能力;执行层,任务是贯彻执行管理指令,直接调动人、财、物等,执行层人员要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作业层,任务是从事操作和完成各项任务,作业层人员应具备各种操作机能和生产经验。
5、弹性原理
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对系统的管理应当是灵活的、动态的,任何管理措施都应当在预测管理对象的可能变化基础上,适当地留有余地以适应管理对象的变化。
6、动力原理
现代管理的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就是物质利益对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作用;精神动力,就是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念对职工的引导作用和影响力;信息动力,就是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知识、社会风气、企业文化以及模范榜样等相对独立存在的信息对职工的影响力。为了正确地运用动力,必须把物质、精神和信息三种动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
二、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社会学、心理学方法数学方法1、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指借助国家法律规范和组织制度来严格约束管理对象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一种方法。
主要形式: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司法和仲裁等。
特点:严肃性高度强制性规范性2、行政方法行政方法是指依靠企业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法定权力,通过命令、指示、规定、条例以及具有强制性的计划等行政手段来直接指挥和协调管理对象的方法。主要形式:命令、计划、指挥、监督、检查、协调、仲裁等。
特点:强制性、直接性、垂直性、范围性、速效性3、经济方法经济方法是指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依靠利益驱动,利用经济手段,影响被管理者物质需要而促进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主要形式:价格、税收、信贷、利润、工资、奖金、罚款以及经济合同等经济手段。特点:客观性:符合商品经济社会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利益性:通过利益驱动引导被管理者去追求某种利益,间接影响被管理者行为。规范性:采用规范的经济指标来进行管理,如工资水平、罚款数额、奖金数额、利率、税率等。关联性:一种经济手段的变化都会造成其它经济关系的连锁反应。灵活性:对不同的管理主体可采用不同手段。宏观领域可用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微观领域可用工资、奖金、罚款等。普遍性持久性4、教育、社会学、心理学方法教育方法是指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教育,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开发企业职工潜能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社会学、心理学方法借助社会学和心理学原理,通过满足管理对象社会心理需要的方式来调动其积极性的方法。主要形式:宣传教育、思想沟通、各种形式的激励等。
特点:自觉自愿性启发性。灵活性。长期性提示:教育方法的不足是不具备约束机制,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必须与其它管理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经济与行政手段,督导人们投身于学习和提高,充分发挥教育方法的作用。5、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用科学的理论及数学模型或系统模型来寻求优化方案的定量分析方法。第三节现代企业组织管理一、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构成二、现代企业组织的设置原则三、企业组织结构的形式
一、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构成战略高层:指企业的高层领导集团,负责决策和保证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直线中层:由企业各部门的直线中层经理构成,他们把战略高层与工作核心层连接起来。工作核心层:由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基层部门组成。技术专家群:由职能人员组成,他们的作用不是直接参加生产和服务过程,而是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帮助上述三部分进行决策和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辅助人员:不直接参与组织生产或经营,而是以自己的工作支持上述四部分,使他们的工作能正常进行。
二、现代企业组织的设置原则1、专业分工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管理幅度原则4、权责对等原则5、目标一致原则6、精干高效原则7、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8、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1、专业分工原则
企业组织将其总任务分解,把管理活动相似的部分有机地进行组合,并据此形成专业化职能部门对这部分进行专业化管理。分工的优点熟练程度提高减少时间损失发明新机器节约劳动成本提高质量人尽其材分工的缺点工作单调能力畸形官僚机构人浮于事2、统一指挥原则
统一指挥就是任何下级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下级也只能向直接上级请示工作,在组织内不应存在多头领导和越级指挥现象。一个下级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一个独立的单位应由一个人最终负责一个项目只有一个计划讨论:越级指挥怎么办?现场会反映了什么问题?书记和厂长到底谁大?3、管理幅度原则
管理幅度是指上级领导能够直接而有效地管理其下属的人数。管理幅度的大小受管理者的能力、工作性质、管理对象的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控制幅度过宽监督不严下级等上级,浪费时间下级感到不被重视上级劳累过度控制幅度过窄管理层次增加,费用增加信息流通慢,效率低管理太严,下属不满可做的事太少,无聊4、权责对等原则上级授予下级不超过职责范围的权力,下级必须承担责任,即做到有职有权有责,权责要对等,职权与责任要明确。权力:支配资源的能力权威=权力+威信责任:对后果应承受的义务奖励:升职、奖金、住房、出国、旅游等惩罚:降职、赔偿、坐牢等原则:有多大的权力就应负多大的责任;或负多大的责任就应有多大的权力权力大于责任:滥用权力,交学费责任大于权力:巧妇难做无米之炊5、目标一致原则6、精干高效原则7、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8、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三、企业组织结构的形式设置企业组织结构,需要选择适当的形式。影响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主要因素有:行业特点、生产规模、生产技术的复杂程度和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管理水平等。1、直线制(单线制)组织结构形式2、直线职能制(直线参谋制)组织结构形式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4、矩阵组织结构形式
1、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1、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特点:管理的指挥和监督职能,基本上由行政负责人独自执行。各种职位均按直线排列,一个下属只接受一个上级领导者的指令。优点:机构简单、权利集中、命令统一、决策迅速,有利于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缺点:所有管理职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需要全能式的管理者,这是比较困难的。一旦形势发生变化,或生产规模扩大,由于没有一定的职能机构给厂长当助手,厂长势必顾此失彼,难以应付。适用范围:一般只适用于小型企业,或应用于现场作业管理。2、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厂长车间主任车间主任车间主任职能科室职能科室职能组职能组班组长班组长班组长2、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形式特点:按照生产工艺特点、产品对象或区域分布来划分车间和班组;各级直线指挥机构和指挥人员,直接向下级组织发布命令指示,并对该岗位的工作全面负责;各级行政单位按照管理职能,划分与设置职能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他们是同级指挥人员的参谋和助手,只能对下级职能机构进行业务指导,不能对下级组织发布命令;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权集中在企业最高领导层。优点:主管人员抓大事;保持直线制实行垂直领导、统一指挥,可以保证命令的统一;保持职能制使职能管理专业化,可以发挥职能人员的作用。缺点:需各部门协同解决的问题,由于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角度不同,往往会造成一些矛盾,如果协调不好就会影响问题的解决。适用范围:企业规模比较小,产品品种比较简单,工艺比较稳定,市场营销较易掌握的企业。
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总经理事业部A事业部B事业部C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工厂工厂工厂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事业部制是一种采取“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分级管理、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分权管理形式。事业部迅速发展的原因:竞争要求企业越大越好(船大抗风险)市场要求企业要灵活(船小好调头)庞统的连环计分部方法:按产品分部按区域分部按职能分部特点:实行总公司集中决策,事业部独立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优点:有利于企业最高领导层摆脱日常事务,集中力量搞好战略决策、长远规划和人才开发;有利于加强事业部各级领导人员的责任心,发挥其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做到及时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全面培养人才。缺点:公司和各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叠,用人较多;容易使各事业部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影响各事业部之间的协作。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适用范围:企业规模比较大,产品种类较多,各种产品之间的工艺差别比较大,市场变化较快,要求适应性比较强的企业。如何有效地实行事业部制:公司足够大总公司的无形资产有巨大吸引力要有独立的市场要有独立的利益要有足够的权力4、矩阵组织结构形式总经理职能部门I经理职能部门II经理A项目小组B项目小组C项目小组4、矩阵组织结构形式特点:既有按管理职能设置的纵向组织系统,又有按规划目标(产品、工程项目)划分的横向组织系统。两者结合形成一个矩阵。优点:这种组织形式把上下左右、集权分权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横向业务,便于集中各种专门的知识和机能,加速完成某一特定项目,从而提高管理组织的机动性和灵活性。缺点:稳定性较差,由于小组成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当任务完成以后,仍要回到原岗位工作,容易产生临时观念;由于小组成员要接受双重领导,既隶属于产品(项目)小组,又隶属于职能部门,当两个部门意见不一致时,就会使他们的工作无所适从。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创新任务较多和生产经营复杂多变的企业。如建筑工地、军工项目、大工程、科研攻关等。第四节工业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一、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发展过程第一阶段:古代传统管理阶段(上世纪初之前)第二阶段: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上世纪初到30年代)第三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上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第四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的时代(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第五阶段:企业再造时代(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第六阶段: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上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资本主义管理的特点二、中国工业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1、早期的管理思想2、国有企业的管理发展历程一、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发展过程1、古代传统管理阶段
早期管理思想发展于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以后。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说明了劳动分工理论,分析了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因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转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劳动分工可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成了企业管理理论中的一条重要原理。查尔斯·巴贝奇在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对专业化分工问题作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他在1832年发表了《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更深入、更细致地分析了劳动分工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
1、古代传统管理阶段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产业革命产生了以机器为基本生产手段的工厂代替了手工业工场,生产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高、产品和生产技术复杂,因而要求有高水平的管理和专门从事管理事务的人员。企业管理的特点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一般也是企业的资本所有者;管理者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没有统一的管理办法;工人凭经验来操作,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工人的培训主要是采取师傅带徒弟传授个人经验的办法进行。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从20世纪初至3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工作日益复杂,要求越来越高,管理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出现了资本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分离,社会上形成了单独的经营管理者阶层,他们按照资本家的意志来管理。同时,管理的发展要求对过去积累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提高,使之系统化、科学化、理论化,以便进一步用来指导管理实践。
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泰罗(F.W.Taylor,1856~1915)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泰罗。泰罗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计件工资制》(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2年)。由于泰罗在科学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就,被美国人称之为“科学管理之父”。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罗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实现科学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进行友好合作。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应把注意力从盈利分配转移到增加盈利总量上来,从而使工人增加工资,业主增大利润。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罗提出了如下的管理制度(称泰罗制):对工人制定科学的操作方法和工作定额,实行工具和机器标准化。通过动作和时间研究,选用标准工具和机器,制定出科学的操作方法和工作定额。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鼓励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定额。对工人进行选择、培训,根据能力分配工作岗位。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以便用科学方法代替原来的经验工作法实行“职能制”和“例外管理”
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认为人是纯粹的“经济人”,工人最关心的是自己的金钱收入;偏重管理技术因素,忽视人的社会因素;只注重工作现场作业效率的提高,未能从企业整体上考虑如何解决好经营管理问题。
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2)法约尔(H.Fayol,1841~1925)的科学管理理论
法国人法约尔1916年出版《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认为工业所从事的一切活动可以划分为六类:技术活动(产品的设计、制造)商业活动(商品的采购、销售)财务活动(资金的筹集、使用)安全活动(商品、设备及人身安全)会计活动(记帐、算帐、统计)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法约尔提出管理活动的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还提出14条管理原则,即:⑴劳动分工⑵责权统一性⑶纪律⑷指挥的统一⑸管理的统一⑹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⑺报酬公平⑻集权⑼等级系列⑽秩序⑾公平⑿保持人员稳定⒀首创精神⒁团结合作等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3)梅约(G.E.Mayo,1880~1949)的“行为科学”理论
对工人的看法。认为工人是“社会人”,工人并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他们还有一种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即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尊重等。因此,必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鼓励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3)梅约(G.E.Mayo,1880~1949)的“行为科学”理论
对组织的看法。认为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过程中,由于抱有共同的社会感情而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的,并且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组织的含义与特征: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群人的集合,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完成的各项任务。组织的特征是:有明确的目标(一个或多个),由人员组成,形成系统化结构(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相互分工与合作。组织的类型营利性组织(如工商企业)非营利性组织(如学校、医院、公共事业、政府机构)。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3)梅约(G.E.Mayo,1880~1949)的“行为科学”理论
对领导的看法。认为促进生产率提高的第一要素工人的士气和干劲,而士气和干劲又取决于工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工人所需满足的需要中,金钱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获取安全感和归属感。所以,领导的能力不仅要具有解决经济技术方面的技能,还要善于了解职工思想感情、掌握职工思想情绪、解决人系关系的技巧,要把企业的经济需求同职工的社会需求结合起来。3、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1)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是在梅约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以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及人类学等为理论基础,强调用实践和观察的方法去研究人类行为的生产和发展,探求行为与动机、需要、目标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掌握行为的规律,以提高对行为的预见性和控制力。行为科学学派认为,企业和职工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协作的,企业的领导和职工都应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参加管理,这样职工可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获得需要上的满足。行为科学与科学管理理论的不同点具体表现在:由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发展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由对“纪律”的研究,发展为对“行为”的研究;由“监督”为主的管理,发展到“人性激发”为主的管理;由“专制式”的管理,发展到“参与式”的管理。3、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1)行为科学学派
X—Y理论和需要层次论是行为科学的两个重要理论体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麦克雷戈提出的人的本质理论,即X—Y理论,是对人的本质有两种不同的评价。X理论认为:人生来就是好吃懒做的,只要有可能工作上就避重就轻;人们缺乏进取心,工作总希望有人指点,这样可以不承担责任。所以,要使人们完成一定的任务,就需要采用“权威与服从”的管理;管理方式,严加管束和控制,并以惩罚相威胁。Y理论认为:人不是好逸恶劳的,人们能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按照预定的目标自觉地完成任务;人都有进取心、自尊心,能在适当的时机承担更大的责任;人是有能力有理想有发明创造潜力的。麦克雷戈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能以X理论看待人,应该按照Y理论来管理企业,要相信人是可以信赖的,是有潜在能力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是可以结合的。应当鼓励职工自觉控制自己,鼓励人们进修,让职工参与管理,发挥其积极性。3、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1)行为科学学派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排列如下:生理的需要,包括维持生活所必须的各种物质上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等。安全的需要,这是免除危险和威胁的需要。如生活保障、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交的需要,如爱情、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希望给予或得到友爱;自己有所属,如加入某个团体;能对别人进行帮助并受别人的帮助等。自尊的需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对能力、知识、成就和名誉地位的需要,要求得到别人的承认、尊重等。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成就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3、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2)社会系统学派美国巴纳德等人认为,社会各级组织是一个系统,由相互进行协作的个人所组成,组织中经理人员是这个协作系统的中心人物,经理人员在组织中起着相互联系、协调的作用,使组织能顺利运转。组织理论的对象是决策而不是作业,同时注意根据系统中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关系及显著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模型手段求出最优方案。3、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3)决策理论学派美国的西蒙继承巴纳德的决策理论,提出了决策程序就是全部管理程序的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是应用运筹学、统计学、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在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4)经验管理学派美国的杜拉克认为企业管理应从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加以概括和理论化,向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实际的建议。同时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他认为目标管理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在参与管理时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便于统一企业与个人的利益。3、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5)管理科学学派美国的伯法认为管理就是应用数学模式与程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管理科学就是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模式与程序的系统,并把它们通过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应用到管理中去。4、现代资本主义管理的特点经营战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不仅着眼于企业内部,更着眼于企业外部环境和市场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影响;不仅重视战术性的短期行为,更重视战略性的远景规划,把企业未来发展战略决策,作为经营管理的重点;不仅着眼于国内市场,更着眼于国际市场,采取积极竞争性的经营策略。实行专业化协作和经营多样化在生产向专业化协作方向发展的同时,普遍实行经营多样化。在经营一种或几种主要产品外,还兼营其它产品,采取联合公司的形式实行混合经营。这样,可在当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容量相对缩小,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更有利地充分利用资金和资源,广泛应用科技成果,增强公司对市场的适应性,分散风险提高竞争能力,保持利润的稳定增长。4、现代资本主义管理的特点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重视行为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强调从人的本性中去激发动力,十分注意应用行为科学,采取多种办法调解劳资矛盾,增强职工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关心,激发职工实现资本增殖的积极性。采用分权管理体制,实行系统管理大型企业为了适应其规模大,生产工艺技术复杂,市场变化快等特点,采用分权管理体制;同时为了避免滋生本位主义,公司内部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等现象,许多公司在分权管理的基础上,又加强集中控制和协调,应用系统工程,从系统的最优化观点出发,进行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广泛运用自然科学新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现代企业管理广泛运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工具,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经济效果。数学方法主要有概率论、排队论、线性规划等。电子计算机可运用于财会和生产方面,如工资计算、存储控制、订货管理、成本核算、制定作业计划和生产控制等。
二、中国工业企业管理的发展1、早期的管理思想
我国古代社会中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教育和大的土建工程方面。诞生于22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周礼》一书,是一部论述国家政权职能的专著;杰出的军事家孙武所著《孙子兵法》精辟地阐述了战略战术中的预测决策思想;驰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和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系统思想应用的结晶。
1、早期的管理思想(1)顺道道:治国之道—治党治国的理论与方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心道德观念
客观规律
判别是否的标准
道家的道顺道:顺道则虽小必大逆道则虽成必败管理者:辨道顺道1、早期的管理思想(2)重人人心向背(得人心)人才归离(得人才)人才:德才兼备谓之圣贤司马迁的德才兼备理论: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智也。
德胜才者,君子也;才胜德者,小人也。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1、早期的管理思想(3)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成功的三要素人和:强调人际关系的融洽、和谐,
强调团结(安邦定国民平家和)求和的关键:善、诚、正、公、信、温、良、恭、俭、让求同存异、舍利取义
当权者起关键作用1、早期的管理思想(4)法治人治、德(仁)治、法治法治三要素明法:公开性要宣传,要求人人知晓一法:法令统一、政出一家、一视同仁常法:固法强调法的稳定性,
取信于民,强化法的权威性
1、早期的管理思想(5)守信岳飞治军:仁、信、智、勇、严德者以信义布天下信誉是国家、企业的生命信誉是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处理的准则之一(6)预谋凡事豫(与预通)则立,不豫则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强调前瞻性、强调规划性1、早期的管理思想(7)利器(8)求实(9)节俭(10)对策2、国有企业的管理发展历程第一阶段: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要是变革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开展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运动,实行了两种民主管理制度,即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议制度。1953~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引进前苏联的管理经验,普遍实行计划管理制度、按劳分配制度、经济核算制度、生产技术经济责任制、劳动保护制度等,但存在过分强调集中管理、忽视民主管理、单纯用行政方法管理经济等弊病。1957~1965年。1958年开始了“大跃进”,在企业管理上破除盲目照搬前苏联模式的做法,努力探索我国自己企业的道路。但是,由于“左”倾错误影响,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按劳分配,不讲科学管理,一度使企业陷于混乱。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把科学管理说成是“管、卡、压”,使企业管理遭到严重的破坏和倒退。2、国有企业的管理发展历程第二阶段:(1)恢复性整顿时期。1976年10月~1982年,从指导思想上、组织领导上、管理制度上进行恢复性的整顿和建设,重建了必要的规章制度。(2)全面整顿时期。从1982年开始进行全面整顿工作。全面整顿主要是围绕着提高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来进行的。包括对领导班子、职工队伍、管理制度、劳动纪律、财经纪律、党的作风及政治思想工作等一系列的整顿和建设,是对企业的综合治理。工业企业素质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包括企业内在的发展能力和对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如产品开发能力、扩大再生产能力、合理利用资源能力、市场开拓竞争能力、以及适应市场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等。为此,所有企业都要进行“三项建设”,达到“六好要求”。2、国有企业的管理发展历程
“三项建设”是:逐步建设起又有民主又有集中的领导制度;逐步建设起一支又红又专的职工队伍;逐步建设起一套科学文明的管理制度。“六好要求”就是:通过“三项建设”使企业能够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者的经济关系,出色地完成国家计划,达到三者兼顾好、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好、劳动纪律好、文明生产好、政治工作好。1986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企业“抓管理、上等级”的要求。“七五”期间,把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和增加经济效益,作为考核工业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为此,提出国家特级企业、国家一级企业、国家二级企业和省级先进企业的主要标准。2、国有企业的管理发展历程(3)体制改革时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进一步推进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时代主旋律。同时进行财税、金融、投资和外贸四大体制改革。按照《决定》要求,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企业制度。有五个特征:2、国有企业的管理发展历程产权关系明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法人财产制度。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同时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有限责任制度。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受所有者权益,既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同时承担企业亏损的风险,企业破产时,出资者只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权责关系明确。企业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生产竞争中优胜劣汰,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破产。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第五节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志有哪些企业管理需要哪些基础工作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一、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内容和标志企业管理现代化就是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系列成果综合应用于企业管理,使企业管理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能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主要标志是——“六化”:管理思想现代化。包括:人才第一的思想、民主管理的思想、现代经营的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时间和信息是现代经营重要资源的思想、提高经济效益的思想。企业的一切人员,尤其是企业领导者要树立市场观念、服务观念、竞争意识、革新观念、经济效益观念和经济战略观念等。管理组织合理化。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从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出发,根据集权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房屋按揭贷款合同还款协议范本6篇
- 二零二五年度打井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协议书范本4篇
- 2025年度门卫岗位招聘与职业发展规划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动车辆清洗与充电桩维护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家居产品配送与维护承包合同3篇
- 消防设施施工及2025年度排烟系统检测合同9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设合作诚意金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教育机构品牌使用权及课程资源转让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生态农业示范点植物养护与产业扶贫合作协议4篇
- 专业木工建设协议范本(2024年版)一
- 2023年上海英语高考卷及答案完整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 金红叶纸业简介-2 -纸品及产品知识
- 《连锁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毕淑敏文集》电子书
- 颈椎JOA评分 表格
- 员工岗位能力评价标准
- 定量分析方法-课件
- 朱曦编著设计形态知识点
- 110kV变电站工程预算1
- 某系统安全安全保护设施设计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