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陆地水_第1页
第四章-陆地水_第2页
第四章-陆地水_第3页
第四章-陆地水_第4页
第四章-陆地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环境'LOGO'COMPANYLOGOTYPEINSERTChina国土概述12345678地貌气候陆地水中国近海土壤地理生物地理环境演变陆地水第四章陆地水是陆地上水体的总称,一般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和地下的水体。地球上的陆地水约有5.597多万千米,约占地球表面总水量的3.4%。陆地上水体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节地表水与地下水第二节主要河流第四章陆地水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地表水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77%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内外流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麓、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日月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地表水与地下水水系和流域水系: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流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64%36%外流域内流域太平洋流域北冰洋流域印度洋流域一地表水与地下水1青藏高原的东南部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2第二阶梯的边缘隆起带黑龙江、辽河、海河、淮河、西江等3长白山、山东丘陵和东南沿海丘陵图们江、鸭绿江、钱塘江、岷江、赣江等外流区河流的干流,大部分起源于三大阶梯的隆起带河川总径流量27115亿m3折合径流深284mm一地表水与地下水(二)径流分布:a、空间分布特点地区差别大,东南至西北降低同一地区,山地迎风坡高,背风坡、平原、盆地低一地表水与地下水

年降水量(mm)径流深度(mm)丰水带

>1600>900多水带

800-1600200-900过渡带

400-80050-200少水带

200-40010-50缺水带

<200<10根据径流深度划分的5个径流地带(如下图)一地表水与地下水根据径流深度划分的径流地带及主要分布区丰水带>900,>1600多水带200-900,800-1600过渡带50-200,400-800少水带10-50,200-400缺水带

<10,<200广东、福建、台湾大部江西、湖南广西、云贵川、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山西、陕西大部、东北大部、四川西北部、西藏东部内蒙古西、准葛尔、塔里木、柴达木、阿拉善沙漠东北西部、内蒙古、西疆西部、北部、甘肃、宁夏、西藏西部一地表水与地下水b、时间分布特点降水量(主要受夏季风影响)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不稳定,造成径流量在年际和年内季节变化很大

我国河川径流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中6-8月尤为集中。径流量的时间分布表征:径流变差系数(Cv)实测最大与最小年平均径流量的比值(Km)(二)径流分布:一地表水与地下水xi为年径流量,为多年平均径流量;n为年数径流变差系数中国年径流变差系数(Cv

)分布图V.四川盆地、南阳盆地和海南岛西部Cv=0.6VI.西南大部分地区Cv为0.2I.华北平原Cv>1,最大超过1.3II.内蒙过中部、阴山北部Cv>1,最大超过1.2III.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III.松辽平原、三江平原VI.伊犁河流域IV.淮河流域,0.6<Cv<0.8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大气降水是影响径流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地下水和高山雪水

西北部雨水补给3/4,冰雪融水1/4西南部、黄土高原地下水补给较多东部季风区主要是雨水补给,汛期与雨带活动基本吻合径流水源补给径流季节分配:一地表水与地下水

1km2以上的湖泊有2300个,总面积71787km2,占国土总面积的0.8%(三)湖泊青藏高原湖区东部平原湖区蒙新高原湖区云贵高原湖区东北湖区1、青藏高原湖区多系构造和冰川形成,少量泥石流形成有1500多个湖泊,占全国湖泊面积51.4%,多数为咸水湖一地表水与地下水青藏高原湖区2、东部平原湖区(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平原)多系河流成因湖占全国湖泊面积30.2%,中国五大淡水湖全部位于本区潘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一地表水与地下水东部平原湖区一地表水与地下水3、蒙新高原湖区以黑河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多为构造湖,东部多为小型风蚀湖,亦有构造湖占全国湖泊面积13.1%,较大的有呼伦湖、博斯腾湖和索果诺尔等蒙新高原湖区一地表水与地下水4、东北湖区平原湖泊系因地壳下沉、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并有不透水层,使地表水积水形成;山地湖与构造和火山活动有关占全国湖泊面积3.3%,如:天池(最深的湖)、五大连池东北湖区一地表水与地下水5、云贵高原湖区多为构造湖(滇池、洱海、抚仙湖和泸沽湖等),也有溶蚀湖(草海、异龙湖、纳帕海等)占全国湖泊面积1.5%云贵高原湖区一湖泊的成因分类咸水湖和淡水湖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形成过程:大地表面,它可能是高山高原,也许是丘陵、平原地面发生断裂,沿断裂方向出现坳陷坳陷处逐渐储水,形成湖泊断陷湖形成过程-抚仙湖构造湖定义:由地壳内力作用,包括地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地壳断陷、坳陷和沉陷等所产生的构造湖盆,经贮水而形成的湖泊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形成过程:平静的大地和地下岩浆活动地下岩浆活动、扩张、上升至地面地下岩浆喷发,形成火山火山喷发,喷出诸多岩浆、火山灰和气体。岩浆沿火口向四周漫流,形成岩浆流(玄武岩流),火口处大量很轻的浮石被喷走,许多挥发性的物质被散失,其颈部塌陷变成漏斗状洼地,即火山口。火山口逐渐储水(降水、积雪溶化、地下水补给等等)形成火口湖。火口湖形成过程-长白山天池火口湖定义:是由岩浆大量喷出,并堆积在喷火口周围,形成高耸的锥状山体,而喷火口内,因大量浮石(很轻)被喷出和挥发性物质的散失,引起颈部塌陷而形成漏斗状洼地,之后经积水而的湖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形成过程:河流流动并有支流汇入,河流与支流附近多为平原,亦可能还有一些山地或丘陵由于河道迁徙摆动,河旁留下湖泊,即成为河成湖有时河道发生淤塞,积水后也能形成湖泊,也是河成湖河成湖形成过程河成湖定义:形成往往与河流的发育和河道变迁有着密切关系,且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因受地形起伏和水量丰枯等影响,河道经常迁徙,因而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河成湖;这类湖泊一般是岸线曲折,湖底浅平,水深较浅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形成过程:河流摆动形成弯曲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牛轭湖形成过程-抚仙湖牛轭湖定义: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形成过程:原有的水系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什么物质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堰塞湖形成过程堰塞湖定义: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形成过程:冰川在山谷中缓慢的流淌着冰川流淌时,对流过的地形进行各种方式的侵蚀和刨蚀,冰川以它自行的轨道向前进,在周边留下一些湖泊。冰川流动中还夹带着不少的泥沙和碎石,这些沙石会逐渐堆积起来。冰川堆积物会堵塞河川或冰川本身,形成冰积物冰川湖形成过程冰川湖定义: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坑和水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形成过程:岩溶地区,地表上长草并有沙碎石覆盖,草和沙碎石底下是很厚的一层碳酸盐类地层岩溶-碳酸盐类地层很容易受水的溶蚀,无论来自地表渗透下来的水,还是地下水,遇到此类地层都会起着溶蚀作用岩层经溶蚀后成空洞,溶蚀愈来愈严重,空洞相应就愈来愈大,大到一定程度,因承受不了地上植被与泥沙碎石的压力时,便发生溶洞崩塌崩塌后的溶洞,逐渐的积水、储水,从而形成岩溶湖岩溶湖形成过程岩溶湖定义:由碳酸盐类地层经流水的长期溶蚀所产生的岩溶洼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经汇水而形成的一类湖泊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形成过程: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称之为海岸线。海岸线受着海浪的冲击、侵蚀,其形态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海岸线由平直变成弯曲,形成海湾,海湾口两旁往往由狭长的沙咀组成狭长的沙咀愈来愈靠近,海湾渐渐的与海洋失去联系,而形成泻湖海成湖-泻湖形成过程海成湖-泻湖定义:此类湖原系海湾,后湾口处由于泥沙沉积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开而成为湖泊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形成过程:广阔沙漠中的沙丘,有流动的,也有半固定的。众多沙丘逐渐流动,形成沙丘链。沙丘链和沙丘链之间,形成链间盆地或洼地。如果这些沙丘间的盆地或洼地有降水或地下水补给,便形成风成湖。风成湖形成过程风成湖定义:因沙漠中沙丘间的洼地低于潜水面,由四周沙丘汇集洼地而形成一地表水与地下水泥炭沼泽有泥炭形成和积累过程的沼泽体。多生长典型的沼泽植被,植物群落多样,有草本、木本—草本及藓类等。3.52km2,占全国沼泽总面积的32%,分布于东北、青藏高原和西北高山地区潜育沼泽地表长期过湿或有薄层积水,土层严重潜育化,有较厚的草根层,但无泥炭积累,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0%左右的沼泽。土体下层有明显的灰蓝色或暗灰色低价还原物质存在。植被以草本为主,最常见的是芦苇。7.48km2,占全国沼泽总面积的68%,分布于东部广大平原和滨海地区、蒙新内陆干旱地区(四)沼泽沼泽沼泽区域分布东北沼泽区青藏高原和新疆山地沼泽区东部平原和沿海沼泽区主要分布青藏高原东部、那曲河、拉萨河中上游河滩地以及5000m以上的山地河谷地带。地高天寒,蒸发弱,冰雪融水溢出地带,冲积洪积扇边缘地带以及宽谷、湖滩等排水不良的区域,草本沼泽均很发育。若尔盖高原面积3000km,为我国最大的连片草本沼泽,沼泽率20-30%。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大小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和三江平原地区。常年和季节的多年和季节冻土层,只要地形比较平缓,无论河漫滩、阶地还是山地分水脊均能形成沼泽。区内的沼泽覆盖面积5-15%,为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地势低洼,水位较高形成的草本潜育沼泽。主要分布江河下游和滨湖海地带。人为的大力改造,现已出现大面积萎缩。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冰川总面积5.8万km2,主要分布在西部3500m以上的高山地区(五)山岳冰川一地表水与地下水根据冰川形成的气候条件的差异,冰川可以分为大陆型和海洋型冰川分界线:唐古拉山东段主峰加冈日、嘉黎、工布江达、措美李吉均等(1986)施雅风等(2000)特征海洋型冰川大陆型冰川1.气候印度洋季风亚热带山地(CW)高原季风与大陆性气候(E)2.雪线年平均气温>-6℃<-6℃3.雪线年降水量>1200mm~3000mm。夏季多液态降水(约30%),夏季降水占年降水总量50~60%<1000mm。全为固态降水,夏季降水占年降水总量的80~90%4.雪线高度4500~5400m,地形雪线可低达4200m5500~6000m5.冰舌末端高度最低可达2400m,大山谷冰川的冰舌一般深入森林,形成冰川修剪线一般高于4500m,不深入森林6.冰层温度主要粒雪区及冰舌除活动层外均处于压力融点除活动层外,冰温为负温,冰舌下段可能处于压力融点7.成冰作用暖渗浸-重结晶成冰作用为主,成冰时间超过10a渗浸冻结成冰作用为主。成冰时间1~2a8.原始沉积变质冰特征冰晶粒径1~2mm,多含小气泡,容重0.85g/cm3左右冰晶大,粒径2~5mm,气泡大而不规则,容重0.83g/cm3左右9.融冰热量来源太阳辐射为主。但湍流交换、凝结潜热较大,可达总热量的30~40%太阳辐射热占80%以上,其它形式热量低于20%10.运动速度年平均100m/a左右,已知最高可达300~400m/a,夏季快于冬季10~15%年平均30~100m/a。夏季融水作用出现底部滑动,可比冬季速度高出50%11.粒雪盆状况粒雪盆有深厚粒雪,一般20m深的裂隙不见冰川冰。年层一般厚3~5m,年界为明显的不整合面。粒雪线与零平衡线同一高度粒雪很薄,1~2m以下即见附加冰,年层1m或更薄,假整合接触。夏季粒雪线高于零平衡线12.冰川构造冰瀑布脚下多见冰川弧拱现象,有压力波弧拱与带状弧拱两种。冰舌区不再保存年层。主要是冰川叶理现象。冰川底部有较厚复冰层冰舌一般能保存年层现象,叶理现象不如海洋性冰川发育。剪破裂面比较发育,冰川底层污化层甚厚海洋型冰川与大陆型冰川性质比较(李吉均等,1986)一地表水与地下水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占中国陆地水资源的23%松散沉积物孔隙水(构造盆地)岩溶裂隙溶洞水(碳酸盐岩层)基岩裂隙水(侵入岩裂隙水)冻土孔隙水(冻土层分布地区)地下水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地下水中国地下水类型分布图中生代以来陷落的具有厚层疏松沉积的构造盆地区,昆仑山、秦岭一线以北,地下水分布比较丰富。而以南地区,多为山间盆地,疏松层较薄,但南方降雨丰富,补给条件较好地下水仍很丰富。松散沉积物孔隙区岩溶裂隙溶洞水碳酸盐岩层分布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层中,南方岩溶化程度较北方高。南方岩溶裂隙水大部分存在于上古生界和中古生界碳酸盐岩系中,碳酸盐的岩性较纯,岩溶化程度高,地下溶洞、暗河发育。一地表水与地下水中国地下水类型分布图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北方侵入岩裂隙水分布面积大,南方东部沿海丘陵地区分布广泛。风化强烈风化壳厚10-30m,风化程度较强,构造破碎带区富含裂隙水。西部干旱山区,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对基岩裂隙水的补给量大。一地表水与地下水冻土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端、阿尔泰山地等维度较高或纬度不高但是地势特高气候寒冷有冻土层分布地区。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条,集水面积超过1000km2的有1600多条。流域面积10000km2以上的,以注入太平洋的七大江河为主: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七大河均处于东部季风区,旱涝灾害频繁。二主要河流最长,6300km,仅次于尼罗河、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水量最大,年径流量10000亿m3,占全国年径流量的1/3,仅次于亚马逊河、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最广,180万km2,占我国国土面积20%。长江二主要河流二主要河流从玉树到宜宾为金沙江,流经横断山区,河谷深,水流急;进入四川盆地接纳了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宜宾以下为长江。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到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二主要河流二主要河流长江支流及其水文特征⑴我国第二长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省区,于山东入渤海。河口以上:上游,分为源头段、峡谷段、平原段河口—孟津: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区、泥沙主要来源地孟津以下: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黄河二主要河流水面河床面地面“地上河”动画演示二主要河流二主要河流黄河⑵贡献:灌溉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区;水力资源丰富:4000万千瓦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三门峡、小浪底。⑶面临的问题:中游水土流失,下游形成地上河,决口危险严重⑷措施:治沙——加强中游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二主要河流黄河支流及其水文特征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源头青藏高源唐古拉山(正源沱沱河)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源头约古宗列渠)注入海洋东海渤海流经省区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11个)青川甘宁内蒙古陕甘豫象(9个)流经地形区青藏高源、横断山区、云贵高源、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源、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度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55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75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10000亿立方米480亿立方米主要支流和湖泊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汾河、渭河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特征表长江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宜昌、湖口河口、旧孟津开发水利水能蕴藏量占全国1/3,可开发占全国一半,上游最丰富,开发利用率低。已建成葛洲坝等、正在建设三峡工程;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通航里程全国2/3,航运条件好是黄金水道。与铁路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的优点;流域内资源、农产丰富、人口城市众多;航线与成昆、川黔、焦柳、京广、京九、京沪等铁路及京杭运河相交,有巨大运输价值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等水利工程,正在兴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宁夏平原、河套平源等地的引黄灌溉。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特征表长江黄河主要危害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危害最为严重。宜昌以上干支流,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中游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暴雨冲刷,水土流失重,河流含沙量大,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易决口改道治理措施加固江防大堤;兴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重点治理荆江河段;退田还湖;中上游造林和水土保持维修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黄之本(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建水库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特征表南方最大的河流,水量仅次于长江,居第二位,汛期最长的河流,水资源丰沛由西江、北江、东江汇合而成,西江是珠江的主流。⑴水能资源丰富:西电东送天生桥、龙滩、岩滩水电站⑵水运发达,全国第二珠江二主要河流二主要河流源头:云贵高原,流经省区:黔、桂、粤注入海洋:南海水系:西江、东江、北江三大江,西江为珠江的主流特点:河道弯曲,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二主要河流珠江支流及其水文特征上游:流经石灰岩地区,河谷深切,滩多水急中游:流向山脉斜交,形成平坝与山谷相间的河谷地貌下游:河面增宽,流速趋缓,河汊众多南源发源于大兴安岭,北源发源于蒙古肯特山东麓。黑龙江全长4370km,我国境内3420km,流域面积184.3万km2,我国境内89.1万km2。有大小支流200多条,其中我国境内的松花江最大。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蒸发弱,森林茂密,但冻土发育,限制水源下渗,径流丰富。松花江主要为雨水补给性河流。黑龙江水系,水利水能资源丰富。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二主要河流松花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包括内蒙、黑龙江、吉林等三省区23个地市共100个县(旗)市,流域面积为55.6万平方公里,人口0.57亿人,主要河流为嫩江、一松、二松、牡丹江等诸河组成。二主要河流西辽河发源于翼东北的光头山,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河北、内蒙、吉林、辽宁等四省区。并于辽宁福得店附近与发源于东北山地的东辽河相汇。辽河全长1390km,流域面积21.9万km2。辽河气候比较干旱,从东向西,由湿润气候过渡到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合川径流量不如松花江丰富。东西辽河因气候的差异,径流差异较大。且因流域农业发达,缺水较为严重。辽河二主要河流海河主要由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河等构成扇形水系。流域面积26.4万km2,全长1090km。流域主体海河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00-800mm。流域资源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年径流量50%-60%集中于7-8月份,洪、枯年水量比值也大。径流少,旱涝频繁。海河二主要河流海河水系图淮河流域二主要河流二主要河流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

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于江苏注入洪泽湖。淮河干流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流域面积3.06万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全长约1000公里,地面落差约6米,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平方公里。总落差200米。流域面积(含沂、沭、泗河)26.15万km2,全长1000km。淮河—基本情况二主要河流地理意义: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淮南、淮北差异大。淮南多山地丘陵,降水丰富,河流短小,径流量大;淮北流域面积大,支流多,降雨少,流量小。特点:淮河上游地势起伏大,中下游地势平坦,径流主要来之中游上段(王家坝—鲁台子)。受季风影响,径流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问题:由于年内分配过于集中,年际变化大,调蓄工程不足,故水患和旱灾严重,为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缺水区之一。地区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水量丰富(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少(森林茂密)长(纬度高,位于寒温带、中温带)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汛期短(雨季短)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位于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汛期长(雨季长)小(流域内植被好)无(亚热带,冬季均温0°C以上)7大河流主要水文特征二主要河流二主要河流不同地区外流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和成因地区东北秦-淮以北秦-淮以南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长江、珠江水量特征丰富较小丰富成因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水位变化特征较小大小成因河流补给多样河流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降水的季节长汛期特征汛期较短、季变较小汛期较短、季变大汛期长、季变小成因冬季积雪,春天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降水季节短降水多,且季节长总结:二主要河流不同地区外流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和成因总结:含沙量特征小大小成因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小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疏松土质的地区,水土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