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复习_第1页
人琴俱亡复习_第2页
人琴俱亡复习_第3页
人琴俱亡复习_第4页
人琴俱亡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三课

《人琴俱亡》复习要点

主备人:李春友

审核:李春友

班级:八(1)

姓名:

时间:2016年11月4日第十三课

《人琴俱亡》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开创了中国笔记小说的先河。代表作有小说集《世说新语》,志怪小说集《幽明录》等。2、作品了解

《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志人小说,被誉为“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名士教科书”。书中出名的典故有: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等)

3、写作背景魏晋时品评人物的风气盛行,名士们崇尚清淡,饮酒吃药,生活不修边幅,有的故作旷达,矫情造作;有的纯属消极颓废,玩世不恭。这些在《世说新语》里都有反映。《世说新语》也赞扬和称颂一些具有高尚风格的人物。本文所写王子猷对弟弟王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称颂了兄弟间的至爱亲情。二、生字注音

子猷(yóu)

病笃(dǔ)

了不(liǎo)

索舆(yú)

不调(tiáo)

掷地(zhì)

恸绝(tòng)

亦卒(

zú)

三、词语积累

1、词类活用

琴子敬素好琴(名词用作动词,弹琴)2、古今异义

(1)子猷问左右

古义:身边的人

今义:方位词。左和右两方面

(2)语时了不悲

古义:完全

今义:明白;懂得

(3)掷地云

古义:说今义: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

(4)因恸绝良久

古义:于是

今义:原因(跟“果”相对)一词多一词多义

此已丧矣

去世

病笃

便索舆来奔丧

丧事

笃实

忠实

弦既不调

已经

月余亦卒

去世

卒生卒年月死

既然而悔之

后来,不久

士卒

兵卒业

完毕,结束都何以都不为消息总竟便索與来奔丧,都不哭完全重要语句

名句积累(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2)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人琴俱亡。”2、文言句式(1)何以都不闻消息?(倒装句,“何以”即“以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译文: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

(2)月余亦卒。(省略句,省略了主语“子猷”)

译文: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3、节奏划分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四、句子翻译: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译: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语时了不悲。译:说话时完全不悲伤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译:于是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完全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译: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径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因恸绝良久译: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月余亦卒。译: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人琴俱亡》表现了兄弟间的至爱亲情。课文理解1.全文共两段,分为两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写子敬死亡的消息。

第二部分(第2段):写子猷为子敬奔丧,最后也死去。2.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

“人琴俱亡”,原来意思是说人死了,他的琴也不能再存在。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来说明看见死者的遗物,更引起对他的怀念和哀思。“人琴俱亡”这则成语常用来比喻对知已、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3.写出最能表现子猷哀悼弟弟与自己生死相隔的悲叹句。子敬子敬,人琴俱亡。4.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了不悲”“都不哭”“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都表现了子猷对弟弟的兄弟情深。4.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了不悲”“都不哭”“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都表现了子猷对弟弟的兄弟情深。5.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

“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饱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反映了王子猷极度悲伤的心情。6.子猷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一是子猷当时生病比较严重;二是自己的同胞兄弟去世极度悲伤。7.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

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又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子敬的死,子猷早已有心理准备,因为“王子猷、子敬俱病笃”。8.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后来又“因恸绝良久”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子猷子敬两人有深厚的手中之情,都患重病。听不到子敬的病况,内心非常难过,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为他强行抑制自己的悲痛的结果,并不是不悲痛。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的心情,悲痛之情喷薄而出,因而“恸绝良久”。9.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或全文主旨)?“不悲”“不哭”“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表现了兄弟间的至爱亲情。

10.分析下面子猷语言的表达作用。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表现了对弟弟的关心和痛失弟弟的悲伤。

11.你是如何理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这句话的?

子敬去世,他的演奏艺术及他生前的事业也随之消亡,子猷哀感于此而情不能自抑。12.请你收集两句写手足之情的诗句或谚语。

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谚语: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难之中兄弟真;千金难买兄弟情;

13.诗歌积累:拓展延伸

顾彦先①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②琴置灵床上。张季鹰③往哭之,不胜④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⑤?"因又大恸,遂不执⑥孝子手而出。注释:①、顾彦先:顾荣。②、张季鹰,张翰。③、不(fǒu):相当于否④以:

⑤、胜:、。⑥、执:

。⑦、好

:⑧、琴:

及丧

注释:①、顾彦先:顾荣。②、以:把。③、张季鹰:张翰。④、胜:能承担、能承受。这里是抑制、控制。⑤、不(fǒu):相当于否。⑥、执:持、握。⑦、好琴:喜欢弹琴⑧、琴:弹琴译文:

顾彦先(顾荣)生前喜欢弹琴,去世后,家人就把琴放在灵床上。张季鹰来吊唁,抑制不住内心的悲痛,于是径直走向灵床,弹起琴来,弹罢几首曲子,他抚摩着琴说道:"顾彦先还能欣赏这些曲子吗?"随即又大哭起来,哭完连孝子的手都不拉就走了。王东亭与谢公交恶王东亭与谢公交恶①。王在东闻谢丧,便出都,诣子敬,道欲哭谢公②。子敬始卧闻其言,便惊起曰:“所望于法护。”王于是往哭。督帅刁约不听前③,曰:“官平生在时,不见此客④。”王亦不与语,直前哭,甚恸,不执未婢手而退⑤。

【注释】①“王东亭”句:王珣,小名法护。兄弟俩原来是谢家的女婿。王珣娶谢安弟弟谢万的女儿,王殉弟弟王珉娶谢安的女儿,后因猜忌产生摩擦,都离了婚,两家便成了仇人。

②子敬:王献之,字子敬,是王殉的族兄,甚得谢安赏识。

③督帅:领兵的官。

④官:下属称长官为官,是敬称。

⑤未婢:谢安的儿子谢琰,小名末婢。

【译文】东亭侯王珣和谢安双方结了仇。王殉在东边听说谢安去世,就到京都去见王子敬,说他想去哭吊谢安。子敬起初还躺着,听了他的话,就惊讶地起来说:“这是我对你的希望。”王于是就去哭吊。谢安帐下的督帅刁约不让他上前,说:“大人活着的时候,从来不见这个客人。”王珣也不理他,径直上前哭吊,哭得非常伤心,结果没有按常礼握谢琰的手就退出来了。1.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灵床曰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