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
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6分)1.(3分)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妖娆.(rao)造诣(yi).素湍绿潭(tuGn).B婆娑..(suo)汲取(ji).差强人意(chGi).C.盔甲.(kui)深邃(sui).怒不可遏(e).D.睿智.(rui)嗤笑(chi).毛骨悚然(sdng).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晌午元宵精益求精B.抖擞仰慕言不由中C.萧索锋峦觥筹交错D.阔绰砥砺妙手偶的(3分)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七年前,一支来自中国的农业技术团队让坦桑尼亚瓦辛巴村的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B.庞茂琨的《扬》刻画了一个彝族女子,细腻的笔触惟妙惟肖地呈现出女子劳动的身形和 祥和的神情。C.如果一个醉酒驾驶者,在一场场惨烈的车祸面前仍无动于衷,那么将会给社会带来更大 的危害。D.大千世界,普通的芸芸众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有自己的追 求和理想。(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全国13家“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中华艺术宫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中国驻英大使馆郑重提醒来英国留学的中国新生增强警惕,严防各类电信诈骗,避免不再造成财产损失。C.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劳动者之乐”交响音乐会,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送上最美好的节日祝福。D.南通植物园、森林公园开放建成,绿树成荫,风光秀美,春节期间参观人数达到了30万人次以上。(3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B.他说:“张教授,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C.孙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教师仍在为培养年轻一代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感荣光,表示感谢。D.李雷约好同学去看球赛,因感冒无法前往,给同学发短信:我生病不能去看球赛了,实在抱歉!(3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惊蛰一过,春寒加剧。。。。。。①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②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③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④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⑤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A.②①⑤③④ B.②④①⑤③ C.①②⑤③④ D.③②⑤①④(3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泛指文学。《沁园春•雪》中的“风骚”则是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B.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创作童话有160多篇,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C.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明清逐步走向僵化,终结于清光绪卅一年,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明代后,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典。D.古代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如“晴川历历汉阳树”的“汉阳”,指汉水北面。“衡阳雁去无留意”的“衡阳”,指衡山的南面。(3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神行太保戴宗来寻及时雨林冲要常例钱,发生了言语冲突。后来两人在城里的酒肆弄清楚了事情经过,冰释前嫌,推心置腹起来。B.乌鸡国国王被狮子精推入井内淹死。国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从井中背出尸身,悟空又从太上老君处讨来金丹,救活国王。C.保尔被调去修铁路,筑路队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保尔忘我地工作,铁路如期修通了。朱赫来为他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并送给保尔一把枪。D.格列佛被放逐到“慧驱国”在这里,他遭到一种人形畜生“耶胡”的围攻,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慧驱”来给他解了围。二、阅读(6分)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①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②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资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至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③我国属于缺水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在人均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稠密地区的淮河去年也断流了90天。从卫星拍摄的照片看,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④但是,广大老百姓能感受到我们如此的窘境吗?没有。⑤就生产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一亩小麦要浇1200多立方米水。中国农村水资源利用率普遍只有40%左右。在宁夏,每公斤大米耗水超过2吨。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⑥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⑦觉醒吧,国人!如果这种用水状况还持续下去,那么我国水资源枯竭那一天必会来临!(1)下列关于“我国属于缺水国”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B.地下水开采过度,有的城市形成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C.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南少北多,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北方。D.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③段划线句子的“将”字不能删去,这个字表示对未来的预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B.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题目把“中国”形象地比作“最贫穷的挥霍着”,引起读者的思考。C.第⑥段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地说明中国工业生产存在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D.选文谈世界水资源不足,接着讲到中国水资源匮乏,再揭示中国浪费水资源的状况,警醒国人。(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是 A.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10多年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00多天。B.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还不如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C.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D.我国农业生产大水灌溉虽然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水资源利用率偏低,造成水资源的浪费。(2分)古诗文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紧扣题目,描绘密州出猎的壮阔场面;下阕转为抒情,表达了作者抗击敌军、建功立业的抱负。B.首句自称“老夫”,略带抑郁之意;“鬓微霜,又何妨”则表现了作者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C.“西北望,射天狼”一句,作者用天狼星暗喻自己征战杀场的勇猛,表达词人渴望抗敌戍边保家卫国的雄心。D.上阕用孙权的典故表现作者的英雄气概,下阕用冯唐的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意,言少而意丰。(4分)岳阳楼记范仲淹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阡陌交通*若无兴德之言*阡陌交通*若无兴德之言*同予者何人*修八尺有余*B.百废具兴*C.予观夫巴陵胜状*D.乃重修岳阳楼邹忌*A.满目萧然A.满目萧然*B.多会于此*C.居庙堂之高*D.增其旧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骈死于槽枥之间*沿河求之*其真无马耶*(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第②段描写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B.第③段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第④段描写阳光灿烂的画面,赞美作者“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C.第⑤段笔调激扬地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精神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D.选文是一篇散文,文词简约,字句精炼,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4)把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6分)鹿亦有智博山李氏者,以伐薪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攀,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②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注释】①秋祭:在秋天祭祀天地。②旬日:十天。(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①以伐薪为生 .②是夜鹿去*(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3)从这则故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8分)按要求填空。(1)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2)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安慰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6)完整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综合题(8分)班级举行“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主题班会,请你参与下列活动。(1)【观点论辩】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网上的一个视频:地铁上一个男乘客不顾劝告,在车厢内肆意剥起大蒜,蒜皮洒了一地。一名穿校服的小女孩看到后蹲下,把蒜皮都收在手里,拿出车厢。同学们观看视频后,展开“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的热烈讨论。请围绕话题,谈谈你的看法。写出观点、理由、结论。(80字以内)(2)【语言表达】小军说起最近家里的一件事:家里要给爷爷办80大寿宴席,为表达孝心,爸爸决定买鞭炮放,小军觉得这样做不好。如果你是小军,该如何劝说?请写出你的劝说语,不超过60字。(3)【对联续写】下面是这次活动的对联,请选一则续写完整。上联:道德秤称出人心轻重下联:上联:下联:为人处世谦受尊(12分)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①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②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很多人。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我心里忽然有些疼痛。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③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④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最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⑤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叉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这时,我才明白母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⑥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⑦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⑧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⑨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看着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⑩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又传来了。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⑫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⑬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的方向飞奔而来。⑭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⑮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着,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她贴左脸匕母亲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⑯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⑰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因为,这是对母爱最简单的回应。(选自《最阅读》,有删改)(1)请阅读选文③-⑯段,梳理母亲的情感变化过程。(2)请按照要求,说说文中加点的词或画线句的表达效果。①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②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着,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她贴左脸上。(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3)请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4)文章以“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说说你的理解。三、作文(50分)16.(50分)春天的细雨,滋润万物与心田;冬日的暖阳,带来光明与温暖;手中的书本,传递知识与思想;师长的凝视,满含关切与期望;自我的坚持与超越,带来生命的成长……生活的多姿多彩,让我们感觉“真好”!体察身边的人、事、物,请以“真好”为题,叙写真实的生活故事。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600字;(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6分)1【解答】ACD.正确;B.有误,“差强人意”中的“差”应读作“chG”;故选:B。2【解答】A.正确。B.有误,“言不由中”的“中”写作“衷”。C.有误,“锋峦”的“锋”写作“峰”D.有误,“妙手偶的”的“的”写作“得”。故选:A。3【解答】ABC.正确;D.有误,芸芸众生: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生命。也特指世间众多的普通人。词义和“普通的”重复;故选:D。4【解答】A.正确;B.有误,搭配不当,将“增强警惕”改为“提高警惕”;同时否定不当,将最后一句中的“不”删去;C.有误,成分残缺,将“在"删去;D.有误,搭配不当,将“30万人”改为“30万”。故选:A。5【解答】ABD.正确;C.有误,绵薄之力:泛指尽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努力去帮助别人。这是个谦辞,只能用于自己;故选:C。6【解答】通读文段,查看五个句子,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发现②句中“先是”一词紧承文段原有的“惊蛰一过,春寒加剧”一句,可做首句;④句紧承②句的“雨季开始”具体描写雨季情景;①句则紧承④句表达雨季感受;⑤句的“而就凭一把伞”与①句的“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紧密相连;③句进一步叙述雨季中“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综合以上分析,正确排序应为②④①⑤③.对照四个选项。B与之一致。故选:B。7【解答】ABC.正确;D.有误,“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故选:D。8【解答】A.有误,“及时雨”是宋江的绰号,林冲的绰号是“豹子头”;BCD.正确。故选:A。二、阅读9【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ABD.正确;C.有误,“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南少北多,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北方”一句只说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不是说“我国属于缺水国”。故选:C。(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ACD.正确;B.有误,本文介绍了全球面临的高度缺水的压力,然后介绍了我国缺水的程度和现状。属于事理说明文。故选:B。(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信息。ABC.正确;D.有误,“我国农业生产大水灌溉虽然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但水资源利用率偏低,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与原文内容不符。原文是“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故选:D。答案:(1)C(2)B(3)D10【解答】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内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要注意仔细分析,同时调动课内积累作答。ABD.正确;C.有误,“西北望,射天狼”一句,作者用天狼星代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故选:C。11【解答】(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10A.顺利/相通;B.兴办/发扬;C.都是代词,我;D.修建/高故选:C。(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形容词词尾,……样子/连词,表转折,然而;B.都是介词,在;C.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指代石兽;D.代词,它的/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故选:B。(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赞美作者”错,应该还是“迁客骚人”。(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①重点词语:则:表判断,就是;备:详尽,详细。句意: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②重点词语:以,因为。注意互文的手法。句意: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答案:(1)C(2)B(3)B(4)①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②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12【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①句意为:凭借砍柴谋生。以:凭借。②句意为:当夜鹿就离开了。去:离开。(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乃,于是;求,请求;与,给。句意为:于是向李氏请求要那只鹿,李氏不给。(3)本题考查感悟启示。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谈感悟启示。结合内容,从李氏角度,围绕着“要珍惜善待自己拥有的东西,否则失去会后悔”来阐述;从鹿的角度,围绕着“信任也要有度,注意防范潜在的危机”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①凭借;②离开。(2)于是向李氏请求要那只鹿,李氏不给。(3)①从李氏角度看,要珍惜善待自己拥有的东西,否则失去会后悔。②从鹿的角度看,信任也要有底限,注意防范潜在危机,多一分智慧。13【解答】答案:(1)江春入旧年(2)不求闻达于诸侯(3)四面歌残终破楚(4)沉舟侧畔千帆过(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4【解答】答案:(1)①有教养的人是严以律己,尊重他人的人。有教养的人常反思自身,不断地修正不足之处;会考虑自己行为是否影响他人,考虑他人的感受。所以,我们要多反思自我,提高修养。②做有教养的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行为以不影响他人为底线: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自私粗鲁的,得不到别人的尊重。所以,我们从小事做起,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2)示例:爸爸,我理解你想热闹地为爷爷祝寿。但是,燃放爆竹既扰民又污染环境。让我为爷爷一首歌,祝他寿比南山,好吗?(3)文明尺量得修养短长;知书达礼和为贵15【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把握能力。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尽量用原句原词回答。母亲带我到田野,母亲怕我走失呼喊我,要我用头巾回应,“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牵挂关注;当“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是母亲焦急的心理的体现;“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表现了母亲悲切的心理;“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的方向飞奔而来。”表现了母亲的疯狂心态。12(2)①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能力。“紧紧”的意思是:牢固地。在句中指“我”发现了从水塘中爬出来的母亲时,使劲地抱住了她。加点词语表现了“我”发现母亲安然无恙时地激动之情。②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能力。解答时,要抓住句中关键词进行分析,并联系上下文内容,结合具体语境进行作答。句中通过“跌倒”“爬”等描写语言可知,画线句运用了动作描写;由“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她贴左脸上”可知,画线句运用了外貌描写。联系文章内容可知,画线句的描写发生在母亲因听不到儿子回答而焦急寻找之后,可知母亲的心情当时是担心和焦急的;虽然在寻找的过程中母亲受了伤但她并不在乎,可见,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深沉的、无私的。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联系文章内容,结合文章主旨,通过具体事例来分析作答。由“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和其之后希望以“冲喜”的方式让作者说话可以看出,母亲没有因为作者不能说话而放弃努力,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我”,因此,她是坚强的;在母亲带“我”来到田野后,考虑到“我”不能说话的事实,叮嘱“我”听到呼喊后举起头巾体现了母亲细心的性格特点。“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着,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可知母亲的心情当时是担心和焦急的;虽然在寻找的过程中母亲受了伤但她并不在乎,可见,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深沉的、无私的。(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即可。文章主要围绕着“头巾”这一事物展开记叙,母亲交给孩子头巾,嘱咐孩子在听到呼喊时将头巾扬起,“我”因为贪玩怕母亲责备而没有及时扬起头巾,这导致母亲以为“我”走丢了而疯狂寻找,“我”也因此知道自己的错误,体会到深深的母爱,知道了无论在何时都要在母亲呼唤时扬起头巾,及时告知母亲自己的状况,让母亲放心。因此“头巾”在这篇文章中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也通过头巾来表达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