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纺纱简介-粗纱_第1页
第九章纺纱简介-粗纱_第2页
第九章纺纱简介-粗纱_第3页
第九章纺纱简介-粗纱_第4页
第九章纺纱简介-粗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粗纱

(Roving)1概述一、粗纱工序的任务二、粗纱机的发展

三、粗纱机的工艺过程2粗纱条子3一、粗纱工序的任务

1.牵伸:将棉条抽长拉细成为粗纱。(E=5~12)

2.加捻:给粗纱加上一定的捻度,提高粗纱强力,从而能承受加工过程中的张力,防止意外牵伸。3.卷绕: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4二、粗纱机的发展我国50-60年代,A系列A453B、A456AA453B型:锭速600-700r/min左右,卷装φ122×280A456A型:锭速1000r/min左右,卷装φ135×320;80年代,FA系列,如FA401、FA421、FA481(锭翼转速1200r/min,卷装φ152×400);二十一世纪,智能化发展阶段,代表机型EJ521A、FA425、FA468、FA491。国外丰田FL-100型、青泽670型、立达F5D型等。56三、粗纱机的工艺过程67粗纱工序78组成:喂入、牵伸、加捻、卷绕四部分。流程:棉条从条筒1中抽出导条辊2牵伸装置3前罗拉钳口锭翼5筒管6。89第二节喂入和牵伸

一、喂入机构组成:导条辊、分条器、喇叭口、横动装置导条辊:从条筒中引出条子,积极传动,减少意外牵伸;分条器:隔离棉条,防止纠缠;喇叭口:引导棉条进入牵伸装置;横动装置:避免须条在钳口固定位置摩擦。910粗纱机喂入机构11二、牵伸机构目前普遍使用双皮圈(胶圈)牵伸装置。特点:浮游区小;摩擦力界分布合理,能有效控制纤维运动,总牵伸倍数高,粗纱条干好。(一)组成

罗拉、皮辊、上下皮圈、上下销、皮圈张力装置、钳口隔距块、加压机构。12罗拉(Roller)多节组成,每节4~6锭,节间用螺纹联接,螺纹旋紧的旋向,须与罗拉的回转方向一致,保证在运转中越转越紧。13前、后罗拉表面有沟槽(倾斜或平行),中罗拉表面有滚花。双皮圈牵伸1415皮辊(TopRoller)双节活芯式、两节组成一套,外包丁腈橡胶要求:表面光滑、耐磨,并具有适当的弹性和硬度;罗拉与皮辊要保持平行。16皮圈(Apron)合成橡胶,要求厚薄均匀,弹性好下皮圈套入下罗拉,前端由固定下销支持上皮圈套入上罗拉,前端由可上下摆动的弹簧销支持在片簧作用下,上下销之间形成弹性皮圈钳口下皮圈由罗拉带动,上皮圈由下皮圈的摩擦力带动17罗拉加压机构作用:产生罗拉钳口压力,使其握持纤维,控制纤维运动;形式:弹簧摇架式、气压摇架式、重锤杠杆式国产新型粗纱机均采用弹簧摇架式。1819粗纱机YJ1-150A摇架加压:按下手柄,摇架自锁释压:抬起手柄,摇架脱离自锁19气压摇架(F1/1A)加压:按下手柄,气囊对压力板3作用,杠杆传递力释压:抬起手柄,传递杆脱离手柄;2021(二)牵伸形式

1、三罗拉双短皮圈

2122

三对罗拉组成两个牵伸区,在主牵伸区设置有上、下皮圈,上、下销,隔距块,集合器等附加元件以加强对纤维运动的控制。下皮圈工作边易中凹,皮圈滑溜率高,影响粗纱条干。22

2、三罗拉长短皮圈张力装置可使皮圈的滑溜率较双短皮圈小,中凹现象有所改善,纺纱条干优于双短皮圈,但维护保养、清洁装置的设计上都比较困难。

233、四罗拉双短皮圈

也称D型牵伸。Ⅲ~Ⅳ罗拉间为后牵伸区,Ⅱ~Ⅲ罗拉间为主牵伸区,Ⅰ~Ⅱ罗拉间为牵伸整理区。特点:牵伸区不集束、集束区不牵伸。24四罗拉双短皮圈牵伸的指导思想:(1)避免牵伸过程中纤维微量横向移动;(2)主牵伸区浮游长度减小,使变速点前移且更稳定。

25第三节粗纱的加捻

一、粗纱机的加捻机构(一)悬锭式加捻机构(二)托锭加捻机构(三)封闭式加捻机构26(一)悬锭式加捻机构

1.锭翼:用于加捻,由空心臂(粗纱的通道)、实心臂(平衡空心臂)、压掌等组成。27压掌杆压掌叶28组成:实心臂、空心臂、压掌;锭翼回时,压掌叶在压掌杆的离心力和粗纱张力作用下在粗纱卷绕过程中,始终压向纱管表面,使粗纱卷绕紧密。改变粗纱在压掌曲臂上的包绕圈数,可调节粗纱张力。锭翼(Flyer)282.筒管:用于绕纱

3.锭杆:用于支撑筒管。有的没有锭杆。上龙筋固定,锭翼装在上龙筋上,形成悬吊锭翼。锭杆从上部插入筒管内,下龙筋带动筒管作升降运动。锭翼由上部传动;传动筒管293031(二)托锭加捻机构

1、锭子:由下龙筋传动

2、锭翼:由锭子传动

3、筒管:由上龙筋传动这种机构已逐步被淘汰。

锭翼(锭杆)由下部传动传动筒管32(三)封闭式加捻机构两端支承,即顶部和底部均有轴承支承在高速时锭翼的变形量极小、运行平稳,特别适应于高速大卷装。

封闭式加捻机构33二、粗纱的加捻(一)加捻的实质

纱条各截面间产生角位移,纱条表面的纤维发生倾斜,产生向心压力,使纱条紧密并获得强力。

34(二)粗纱的加捻握持点:前罗拉加捻点:侧孔加捻器:锭翼侧孔以下的纱条不加捻,仅顶孔以上的一段纱条加捻。锭翼回转一圈,给纱条加上一个捻回。

捻度T(捻/m)=锭翼转速n/纱条喂入速度V(r/min)(m/min)例:前罗拉直径为28mm,转速为250r/min,粗纱锭子转速为800r/min,则粗捻度为(捻/10cm)。

锭翼加捻35三、粗纱机加捻的特点及工艺(一)捻回的传递和捻陷1.捻回的传递:捻回从捻度多的加捻点沿轴向向捻度少的握持点传递。362、捻陷:在加捻过程中,因机件B阻止了捻回自C向A的正常传递,使AB捻回比正常情况少。定义?

纱条的输送方向与捻回的传递方向相反,加捻点与握持点间的摩擦件使摩擦件与握持点间纱段的捻回比正常捻回减小,这种现象叫捻陷。喂入点A,加捻点C捻陷点B373、有捻陷的动态捻回传递

T1=n1/vT2·v=(n-n1)+T1·v式中:T1-AB段的稳定捻度;n1-单位时间加捻点传给AB段的捻回;v-须条运动速度;T2-BC段的捻度;n-加捻点的回转速度。

T2·v=n→T2=n/v捻陷对最终输出的纱条捻度无影响。n1n-n1384、捻陷的危害

B点的摩擦力阻止了捻回的传递,顶孔以下(BC段)捻回多,顶孔以上(AB段)捻回少(比应加的少20%~30%),故上段粗纱强力低,易断头。解决方法:顶孔刻槽或装假捻器,产生假捻,提高强度。前后排锭翼:包围弧不同,前排捻陷更严重;(采用前后排高低锭杆)捻陷点加捻点39前后排粗纱40锭帽式假捻器粗纱前后排锭翼高低锭杆41(二)假捻的产生及其应用

1、静态假捻当纱条两端固定,中间加捻后,加捻器两端产生数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捻回;当加捻器去掉后,两端的捻度会自动抵消。

B称为假捻器。422、动态假捻设须条原来无捻,则:

AB区的捻回:T1·

v=nBC区的捻回:

T2·v=-n+T1·

v=0

在运动的纱条上设加捻点,使输入端有捻,而输出端无捻。输入端的捻回为假捻,产生假捻的机构为假捻器。假捻效应:纱条作轴向运动时发生在喂入端与假捻器之间存在的捻回现象,称~。可以证明,若AC之间有两只以上的假捻器,输出端纱条的捻回数仍为零。

433、假捻的应用锭翼顶孔刻槽或加装假捻器,纵向摩擦不变,增加纱条与顶孔周向的摩擦,当锭翼回转时纱条在顶孔边缘滚动自转,产生假捻,提高AC段强力,减小意外伸长。ACCA44锭帽式假捻器45粗纱加捻总结:握持点、加捻点、捻陷点、假捻点?分别为图中的A,C,B,B点。B46捻度越大↑→粗纱的强力↑→粗纱伸长↓→锭速↑→振动与耗电↑

→锭速不变,喂入速度↓→产量↓

确定粗纱捻系数时考虑以下因素:

1、粗纱定量:定量大时,纤维根数多,粗纱抱合力大,捻系数可偏小。

2、精梳与普梳:精梳粗纱纤维的长度与整齐度都较好,可偏小掌握;一般同特数的精梳粗纱比粗梳纱低10%左右。针织用纱的粗纱捻系数应偏大,以提高条干(针织用细纱的捻系数较小)。(三)粗纱捻系数的选择47

3、纤维品种:化纤的纤维长度长、化纤之间的摩擦系数大,要比纯棉捻系数小。

4、车间温湿度:温度高时,棉纤维表面的棉蜡融化,摩擦系数减小,捻系数应大;湿度大时,棉纤维之间的摩擦系数增大,捻系数应小。

48第四节粗纱的卷绕

一、卷绕的基本要求

1.松紧适当

有适当的紧密度,增加卷装容量。

2.成形良好

纱圈排列整齐,层次分明,不脱圈,不塌边,使退绕顺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