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人大出版英文版第23版Chap007电子教案_第1页
会计学人大出版英文版第23版Chap007电子教案_第2页
会计学人大出版英文版第23版Chap007电子教案_第3页
会计学人大出版英文版第23版Chap007电子教案_第4页
会计学人大出版英文版第23版Chap007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学人大出版英文版第23版Chap007《小学数学疑难问题研究》试题精选《小学数学疑难问题研究》试题精选

/《小学数学疑难问题研究》试题精选《小学数学疑难问题研究》试题精选1.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B)。A、最小的质数是2。B、最小的偶数是0。C、0是任何一个整数的倍数。2.下面关于米、千克、升这几个公制单位的定义中,正确的有(C)个。①标准米尺用铂铱合金制成,在0℃时米尺两端的刻线之间的距离为1米。②标准千克的砝码是用铂铱合金制成的圆柱体,它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的重量为1千克。③1升等于1千克的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4℃时的体积。A、1B、2C、33.如果A=2×3×5,B=2×5×7,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C)。A、10B、30C、2104.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180,如果甲数是12,那乙数是(B)。A、360B、90C、30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5和7都是素数。B、5和7是互质数。C、5和7没有公因数。6.如果a和b都是非零自然数,且a=8b,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B)。A、1B、aC、bD、ab7.如果字母a是一个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A)。A、a÷B、÷aC、a×8.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假分数。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假分数、最简分数。9.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计算法则也相同。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不同,但计算法则依据是相同的。整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不相同,计算法则也不相同。10.在现行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中,“3个2”写成乘法算式可以是(C)。A、3×2B、2×3C、3×2或2×311.我们在进行(C)运算时,如果有带分数,一般要先把它化成假分数后再进行演算。A、分数加法B、分数减法C、分数乘法或除法12.根据除法的定义:⑴时,如果又有,则商应满足,因此商可以是(D);⑵当时,任何数都无法满足,即作为商的数(A)。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四则运算要求计算结果必须存在且唯一的规定,因此,在除法运算中规定“0”不能做除数。A、不存在 B、不确定 C、特定数 D、任意数13.化(A)为分数的具体方法为:分子是从十分位到第一个循环节末位的数字按原来顺序组成的数,减去小数部分中不循环部分的数字组成的数所得的差;分母是由数字9后面带数字0组成的数,其中9的个数等于循环节的位数,0的个数等于小数部分不循环部分的位数。A、混循环小数 B、纯循环小数 C、有限小数14.“倍”和“倍数”虽然都是乘法算式引伸出来的概念,但“倍”是(C)上的乘法,“倍数”则是(B)上的乘法。A、有理数集B、整数集C、有理数集或实数集15.根据“数学实践活动”的概念,不属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是D。A、制作几何模型B、做数学实验C、进行数学调查D、填符号编算式16.下面的测量活动,属于间接测量的是C。A、数方格测量面积B、用量筒测量液体C、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D、测量1百米的距离17.在放大镜下看,A不能放大。A、角B、长方形C、线段D、数字18.小学生解答实际问题最容易忽视的步骤是D。A、审题B、探索解题思路C、解答D、检查验算19.“你能用那些方法来比较17/18和20/21的大小?”属于B开放题A、条件B、策略C、结论D、综合20.纳税的款额叫C。A、本金B、利率C、税款D、税率21.轮轴应当装在车轮的B。A、圆周上B、圆心处C、直径上D、半径上22.我国现行居民身份证是由十八位数字组成,第17位数是奇数的分配给(A)。A、男性B、女性C、没有规定23.下面(A)组数列是斐波那契数列。A、1,1,2,3,5,8,13,21,34,55,……B、1,2,3,4,5,6,7,8,9,10,11,……C、1,2,4,8,10,20,40,80,160,320……24.数学的基本特征有抽象性、(B)、极端的广泛性。A、形象性B、精确性C、趣味性25.(A)法是在解答实际问题时,为了寻求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从“未知”想“需知”,逐步靠拢“已知”。A、分析法B、综合法C、类比法26.(B)法是在解答实际问题时,为了寻求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A、分析法B、综合法C、类比法27.“数学语言”指的是用于表达数学内容的语言,包括自然语言、(B)、图形语言等三方面。A、想象语言B、符号语言C、教学语言28.在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曹冲运用了一个(C)数学思想方法。A、类比B、无穷C、转化29.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主要指计算能力、(A)、空间观念、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A、思维能力B、表达能力C、作图能力30.关于“时刻”和“时间”,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A、时间有先后,没有长短,不可以计量。B、时刻有先后,没有长短,不可以计量。C、“时”是时刻的单位,“小时”是时间的单位。31.现行的公历(阳历)规定:(C)A、通常的一年有365天,这样的年叫“闰年”。B、连续4个平年之后有一个闰年,闰年有366天。C、逢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32.体育比赛中的比分(如3:0),是否等同于数学中的“比”。(A)A、是B、不是C、无法确定33.下面(A)是属于基本的思维形式。A、概念B、关系判断C、归纳推理34.从个别或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是(C)A、演绎推理B、类比推理C、归纳推理35.“42÷7的商是整数”,这是(A)A、真判断B、假判断C、不是判断36.一般说,从正面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叫(A)。A、主视图B、左视图C、俯视图37.下面三句话(B)是正确。A、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特征值。B、常用的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C、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8.(C)可以清楚地表示出部分与总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39.在分析一组数据的特征时,有时需要对这组数据进行适当整理。经过整理后,每一小组中数据的个数叫做(B)。A、频率B、频数40.小概率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的随机事件。通常约定小于或等于(A)的概率为小概率。A、0.05B、0.1C、0.1541.自然数、正整数和整数这三个数概念中,(C)的范围最大。A、自然数B、正整数C、整数42.小于准确数的近似数叫做(B)。A、过剩近似数B、不足近似数43.下面说法(B)是正确的。A、因为3=

EQ\F(6,2)

,所以3也是分数B、整数不是分数C、整数分为正整数和负整数44.把724600“四舍五入”到万位,下面两种做法正确的是(A)。方法一:724600≈720000方法二:724600≈725000≈730000A、方法一B、方法二C、两种方法都对45.下面关于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C)。A.如果不平行就相交B.如果不垂直就平行C.如果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就不在同一平面内46.下面关于“等腰三角形”的定义,(C)说法最为恰当。A.两腰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B.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C.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47.在长方体的六个面中,不可能(B)。A.只有两个面是正方形B.只有四个面是正方形C.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一些技巧分数与小数互化的一些技巧

/分数与小数互化的一些技巧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的一些技巧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使学生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极其重要。分数、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是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帮助学生探索发现和掌握以下一些细节性的计算技巧,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程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化分数的一些技巧在把小数、百分数化成分数和一些计算结果要用分数表示的时候,需要对不是最简的分数约分,而学生在计算时,最大的障碍是不知该用几来约分,不知是不是已经约成最简分数。针对学生的问题,我指点学生发现和掌握以下两种技巧:1、把小数和百分数化成小数时,先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然后考虑是否可用2或5来约分,如果用2和5都不能约分,结果就是最简分数。因为小数化成的分数,分母都是整十整百……的数,分解质因数的话,可发现其中只含有因数2和5,所以只要考虑能否用2、5约分,不需要考虑可不可以用其他数约分。如0.052化成分数是

EQ\F(52,1000)

,分子有因数2,用2约两次后得

EQ\F(13,250)

,用2和5都不能约了,所以最后化成最简分数的结果是

EQ\F(13,250)

。2、当一些运算结果用分数表示,又无法判断能否再约分时,可先从分子和分母中挑一个容易分解的,把它分解质因数,再用它的每个质因数去约分,都不能约时,它就是最简分数。如,

EQ\F(22,143)

,分子比较容易分解,从分子22入手,把它分解成11×2,其中143不能被2整除,但能被11整除得13,所以

EQ\F(22,143)

不是最简分数,还可约成

EQ\F(2,13)

,又如

EQ\F(21,176)

,因为分子21分解质因数发现它有3和7两个质因数,但176既不能被3整除,也不能被7整除,因此它是最简分数。化小数的一些技巧把分数化成小数时,要用分子除以分母,必须借助竖式计算,学生不仅计算速度慢,而且很容易出错。为此,我着重教学生发现和掌握以下几个技巧,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1、对于分母是100的因数的分数,化小数时只要把分母扩大成100,分子扩大相应的倍数,再把分子的小数点向左移两位;相反,如果分母是100的倍数,只要把分母缩小到100,分子也缩小相同的倍数,再把分子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如,

EQ\F(7,25)

,只要把分子乘4得28,再把小数点向左移两位得0.28,而

EQ\F(7,200)

,只要把分子7除以2得3.5,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得0.035;同理,凡分母为20的分数只要分子乘5,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可以了;分母为125的分数,分子乘8,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还可以依此类推。2、先让学生记住一些常见和经常使用的分数单位化成小数的值,如:

EQ\F(1,2)

EQ\F(1,4)

EQ\F(1,5)

EQ\F(1,8)

等,当计算和这些分母相同的分数值时,就可让学生根据分数间的倍数关系,用记住的分数单位的值去乘相应的倍数。如,计算

EQ\F(3,8)

EQ\F(5,8)

EQ\F(7,8)

这些分数化成小数,就只要用

EQ\F(1,8)

的值0.125分别乘3、5、7就行了,不必再列麻烦的除法竖式。3、教会学生判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那些分数,化的结果是几位小数。然后就可通过判断位数来大体估算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判断的方法是:一个最简分数,看它的分母中质因数2和5各有几个,取多的一个质因数的个数就是化成小数后的位数。如

EQ\F(7,40)

,它的分母40里有3个质因数2和一个质因数5,2的个数多,有3个,那么它化成的应该是个3位小数。为什么呢?因为

EQ\F(7,40)

的分母中有3个质因数2和一个质因数5,只要再乘上2个质因数5就可以化成分母为1000的分数,那么就可化成3位小数了。三、化百分数的技巧小数化百分数比较简单,但分数化百分数学生出错的概率就要大得多,对于化百分数的技巧,我主要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以下两方面的技巧。1、分母是100的因数或倍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时,只要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转化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就可以了。如:

EQ\F(9,20)

化成百分数,只要先分子分母扩大5倍,得

EQ\F(45,100)

,写成百分数就是45%;把

EQ\F(17,400)

化成百分数,只要分子分母都缩小4倍,得

EQ\F(4.25,100)

,就是4.25%。2、遇到分子分母数字较大的,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跑上来就除,应该先观察能否约分,如果可以,就先约分后再用分子除以分母,这样减少了运算量,降低了计算难度,正确率就会高一些。如

EQ\F(480,2560)

,如果不约分就除,比较麻烦,是个三位数除以四位数,但约分后得

EQ\F(3,16)

,这时再除,就简单多了。

家庭教育的四个误区家庭教育的四个误区

/家庭教育的四个误区家庭教育的四个误区(转载)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明显提高了。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道路上,却有不少人走进了一些误区。第一,期望太高。一些家长,当他们抱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激动不已,就开始为孩子设计他们的“人生蓝图”,从孩子的奶名就可以看出他们对孩子有多高的期望。在孩子还是幼儿时,不管孩子喜不喜欢,玩具、图书、音像资料搞了一大堆,幼儿早期教育的物资准备工作做得很好,然而却忽视了思想教育。上学后,有的家长总希望孩子成绩名列前茅,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班,也有的为孩子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不允许孩子外出参与交往。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孩子今后能考上重点,将老一定要家长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都忽视了孩子的素质如何。过高的期望,往往使孩子失去奋斗的勇气,会造成精神负担,诱发严重的心理障碍。据统计,有80%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有孤独、自卑、焦虑、依赖、忧郁等不良心理。第二,期望单一。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过分投入,相应的造成了期望的单一化。有的家长,根据自己的喜好,给孩子绘制了未来的生活蓝图,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想使在自己身上没有实现的理想在孩子身上实现。如:一家长看见邻居的孩子考上了音乐学院,就给自己的孩子买钢琴,高价请家庭教师“逼”自己的孩子练琴;一家长自己因高考差几分未被重点大学录取,就拼命逼孩子“头悬梁”,将来一定要考上重点,一定要出国深造单一的期望使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往往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家长同志们,是不是任意一个孩子都能培养成为音乐家?第三,溺爱过渡。相关的社会调查显示:71.23%的孩子营养过剩,22.53%的学生根本不参加任何家务活动,66.84%的学生不会洗衣做饭,更为甚者,42.69%的学生经常让家长给端洗脚水!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孩子养成了霸道、孤僻、懦弱、胆小的性格,难怪在多次中日学生夏令营中中国的孩子都败给对手;正是有了这样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孩子在走向社会后,束手无策。某大学一新生,因无法适应离开父母的大学生活而只能自动退学回家,要妈妈帮助自己才能过正常的日常生活。该生吃不惯学校的饭菜,只靠面包饼干度日,每日以泪洗面,后来竟偷买了火车票回家去了,家长同志们,这一结果会不令人反省吗?第四,干涉过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最优秀的,又担心孩子把握不住人生的方向,所以时时处处要做孩子的导师。干涉过多,主要表现就是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以及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上。有一位家长,从他孩子入学那一天起,每天晚上把电视机关掉,陪孩子一起学习,出现一点细小的问题都马上帮助解答;平时每一次考试,无论是什么科目、小考大考,他都把孩子以及班上一些好的孩子的成绩记录下来,认真地比较分析,如果那一次考试不理想,便会唠叨几天,甚至于拳脚相加。由于他的不懈努力,该生的学习成绩确实名列前茅,但在高考之前,孩子做了一件让他吃惊的事:孩子失踪了!在后来的谈话中,孩子泣不成声的说出了一直藏在心里的话:爸爸妈妈爱我,但不理解我,尊重我,他们的爱我无法承受。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太高,让我每天生活在压力与恐惧之中,我很担心名落孙山。家长同志们,这一教训能不惨痛吗?总之,要使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不要以自己的好恶来为孩子设计未来,更不要用自己的标准来约束孩子,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还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按自己的兴趣去发展。家庭教育误区谈(转载)

近期,美国心理学家兼家庭问题专家约输?K?罗斯蒙德发表文章谈到:二次大战以来,关于家教的指导书出了不少,现代父母们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比过去几代多,也比前辈讲民主。然而,就总的情况而言,孩子却比过去娇纵、难管。他认为,这所以出现这种令人遗憾的情况,是因为在家长中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并根据自身的体验和社会调查的结果,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家教领域的六大误区。误区一:“孩子应该放到首位”近二十年来,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越来越高。可悲的是:家庭越是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为中心。其实,除了婴幼时期,孩子并不需要很多的注意。这情景恰如给他们吃东西,孩子总在要吃,如果你有求必应,他们就会谈成贪食者,影响正常发育。长期给予过多注意比这更为有害,它会使你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将来难以适应社会。怎样防止这种病症呢?很简单,学会把夫妻关系摆到适当位置就行了。因为,在一个家庭里,只要夫妻感情融洽,对他们的爱情结晶自然充满爱心,孩子就会得到一个优越的环境来发展身心。即使出现偏向也较易纠正。为此,一位朋友订了一条家规:下班后半个钟头内,孩子们不准打扰爸爸妈妈,以便他们可以一边做饭谈话,一边把精神放松一下。在这以前,两口子回家几乎把注意力全倾注到孩子身上。结果,他们给予的注意越多,孩子的要求也越多,越不听话,拖得他俩精疲力尽。现在,开饭前孩子们各自找事干,用饭时再有兴有致地交流。几个孩子不但变得有礼貌、而且独立性强。他们夫妻付出什么代价呢?不过是把婚姻关系恢复到应有位置罢了!误区二:“对孩子应该完全讲民主”来求教的父母们经常问我:“怎样才能叫孩子听话呢?”我的答复是:“你真要他们听话,他们就会听话!”这意思是说,你应该“要求”而不只是“希望”他们这样做。孩子不听话多半是家长自己造成的。当你以恳求、作交易、贿赂、空洞的威胁,“下次不准了”或“反复讲道理”来对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或错误行为,那实际上是鼓励他们不听话。一个实例是父母煞有介事地与幼儿“争论”:你作了一项决定,孩子不喜欢,尖叫道“为什么?”你解释,他再问:“为什么?”你再解释……其实,他并不是真的想寻求答案,而只是引诱你进行一场“辩论”。如果你接受了,就像一脚踏进流沙,永远别想走出来。因为,不管你表达得多么清楚,幼儿总是只看见自己的理由。这时,你只要既不带歉意也不带威胁地简单回答“因为我是父(母)亲,作决定是我的责任”,效果就会好得多。误区三:“家务活儿父母做就行了”我曾在工厂一个车间做过调查,问:“你们中有多少人能指望孩子在家中帮助干活儿?”500人中仅仅四、五十人举手。我又问:“当年你们的父母有多少人能做出这种指望呢?”手臂如林,全场笑声。着!在不过一代人时间里;我们已经亲手把一条重要的原则??孩子是家庭的成员,应该尽一份义务??埋葬掉了。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这需要一步一步培养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做家务活儿正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应该从3岁起就开始给孩子分配“任务”,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容易鼓动,渴望参与父母从事的一切活动。可以安排他们端小板凳、递用具等;4到5岁的孩子可以教给洗小手绢、铺床;6岁时则教给收拾桌子、整理房间;10岁以后,应安排他们每天做一个钟头左右杂活儿;18岁时,就应胜任全部主要的家务活儿,如洗、熨衣服,做家常饭菜,拖地板、擦玻璃等等。所有这些,不仅帮助孩子向成年人过渡,而且教给他们尊重父母亲为持家所进行的一切辛苦劳动。误区四:“应该设法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出于爱子之心,有些父母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即使他们的要求很过份,也不愿意说“No(不!)”,生怕挫伤了他们的心灵。其实,生活本身就包含种种挫折,只有既体验成功,同时也经受挫折的考验,一个人才能最后培养起成功者的最重要品格??毅力。要让孩子经历并证确对待挫折,拒绝他们的某些要求,是免不了的。“No!”和“Yes”一样,是人才成长的“基本营养素”。要检查你提供的这种营养素是否够量,可以先把本人向往的东西列一张表(如一辆赛车、一栋新房子或贵重饰物)。然后,在今后三年内可能满足的愿望上打一个圈;如果其中打圈的占到20%,你多半就很满足了。接着,用把你孩子今后一年内可能要求叫东西列到一张表上(如高级玩具、电子游机、时装)。然后,在你可能满足他们的物品上打一个圈;那么,会发现孩子75%以上的愿望都如愿以偿。想想看!我们善于克制自己的物欲,却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更糟糕的是,他们达到这种高消费水平不是靠努力、靠牺牲,而是靠抱怨、强求甚至要挟。容忍这种状况,我们实际上教给他们:优裕生活可以不劳而获??一个人所能有的最坏品质。因此,要学会对孩子的某些要求说“NO!”只给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这通常只占他们全部要求的25%左右。

现代诗中的意象经营现代诗中的意象经营

PAGE

PAGE

8

现代诗中的意象经营现代诗中的意象经营现代诗在意象的经营上有胜于古人之处。有关于此,郑明娳把意象类型分为二类,一类是感官式意象,细分为五项: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嗅觉意象、味觉意象。第二类是心理式意象,分为概念式意象与情绪式意象。而潘丽珠对诗的“意象”称其为:然诗人意识欲对客体世界有所投射,必先与外界物象相交、作用,则是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去领受,因此便有所谓“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及其它感官意象;又因为外界的物象有动态静态之别,所以作者意象的审思,就可区分为“动态意象”和“静态意象”。潘丽珠将意象分为“感官意象”之外,又将二者分为“静态意象”与“动态意象”,以动静来区别意象的特质。对于意象的经营,本文则不以上述角度分类,而以创作的角度说明意象在诗中的经营。一、含蓄性直述而露骨的述说并不是诗的本质,诗是具有含蓄而不说尽一切的特色,古典诗与现代诗皆然。诗是高密度的语言,在意象的经营上,看重“象”之表露而隐含其“意”,造成意在言外,不道尽一切,让读者保留许多想象空间,透过诗的意象掌握作者之“意”,形成读者在阅读上如同猜谜一般的乐趣,读懂之后,不免会心一笑,而“意象”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管道,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交流的媒介。例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首诗运用一种黄雀捕蝉,螳螂在后的写法,也是修辞学上的层递法,将意象一个又一个从后面推出,镜头也就逐渐拉远,诗的层次感分明,尤其是第一段,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可是对楼上的人而言,你也是风景的一部分,由此推之,任何一个看风景的人岂不都是风景的一部分,令人想到,我们在创造历史,我们同时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于是,诗境在逐渐扩大,而读者可以联想的空间则不仅限于诗的意象本身。第二段的意涵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月装饰你的窗子,而你装饰别人的梦,似乎说明每一个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你会利用事物装饰自己,而自己同时是别人的装饰品,价值的存在就不是只有单向的,而是向前推展的。至于无限推展的部分,则留待读者想象,诗人只是点出其中的一个向面或是一个点,一个线头,其余意义的延申就是读者的事了。又如辛郁《我很想安静的躺下》:飞的欲望当然我也曾有过难就难在我穿了一双铁铸的鞋诗人说自己有想飞的欲望,可是飞不起来,也无法飞翔,原因呢?诗人用一个意象说明自己“难就难在我穿了/一双铁铸的鞋”,因为铁铸的鞋太过沉重而飞不起来,至于何以会穿上铁铸的鞋,此鞋又代表什么?是诗人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体重?经济压力?这就无解了。而诗的意象只要能表达出诗人的感受,让读者掌握到诗人的沉重感,其余就留给读者自由想象了。又如隐地《瘦金体》:肥胖的妇人在婚姻末期邂逅并且突然爱上一个瘦金体的男人

骨肉相连的风景想是一首宋诗萧萧评此诗说:“骨肉何以相连?隐地将此诗设计为‘婚姻末期’,是突然邂逅,突然爱上,何以突然邂逅,突然爱上?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当我们读到“瘦金体的男人”时,我们会猜,男人是瘦的,与妇人对比,或者是像瘦金体一样挺拔,具富贵气?或是像宋徽宗一样具有才气?还是……?这就是诗的意象取择上不说尽一切,而留予读者自行想象的空间。第二段的骨肉相连的风景,我们可以想象是一瘦一胖站在一起的“风景”,诗人的感觉是“宋诗”,宋诗主议论,到底是两个人在议论或是世人在对此两人议论纷纷,或者说,诗人只是形容两人的感情像宋诗一样地具有特色?此是留给读者去自行评断了。也有的诗在结尾的时候,故意不说明结论,而以一个渐行渐远的场景带过,如初安民《台北,如果落雪》:像我的被拉长又拉长了的手抚摸着渐渐渐渐远去的海岸线此诗前露后隐,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以渐去的海岸线作为整首诗的结尾,而将读者的思绪带到大海,以广阔的意象含不尽之言。或者利用形式的分行设计,而不直说,以取代直言之弊,如零雨《昭关》:左手推窗,一夜冰雪右手推窗一夜冰雪,一夜冰雪。覆盖昭关其实诗中所形容的不过是“一夜雪”,但是诗人故意拉长、延展了诗的意象,让诗的意象不单只是一句话带过,而是用左手右手推窗的动作,让雪从推出的窗外呈现出来,最后才说“一夜冰雪,一夜/冰雪。覆盖昭关”。第二个“一夜冰雪”分成两行,避免重复产生的单调,也让“冰雪”成为下一句的主词,而说出“覆盖昭关”的意义来。所以,真正的意涵是在最后一句,有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玄祕感。诗的意象常是含蓄的,不直接说明,而让读者有想象的空间,这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手法,而现代诗也常运用此一手法,让诗避免有太过浅露而一语说尽的缺点。如此不直接说明,可增加文字的密度,让诗中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也让诗的主题具多样性,甚而造成诗意各种歧义之解。二、跳跃性所谓意象的“跳跃性”是指诗的意象往往经过严密的选择与裁剪,透过切割画面,或是撷取某一个最能表达作者心意之形象做为最后呈现的意象,而意象与意象之间不必然有绝对的因果或是顺序关系,可以跳跃性地以几个画面表达。而意象与意象之间或是借由联想而将诗意联结,或是以相同的情感基调为联系的主轴,或是由相同的氛围构成。例如沈尹默《三弦》:中午时候,火一样的太阳,没法去遮拦,让他直晒着长街上。静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杨树。谁家破大门里,半院子绿茸茸细草,都浮着闪闪的金光。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不响。沈尹默的《三弦》一诗,很明显地符合“诗”的意象要求,形式上是散文的,其意象却是诗的。第一段是一个画面,炎热的无人午后,有一点点风吹动杨树,这是背景的画面叙述,第二段跳到一间破大门里,见不到人,却传来阵阵三弦的声音,在风中飘扬,第三段画面跳到门外,一个穿破衣裳的老人抱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其中,第一段到第三段都是画面呈现,而且是跳跃式的,作者安排三个画面,在旧时代里,门内弹乐器的人与门外的老人形成对比,而凄凉的气氛随着三弦的声浪一波又一波袭来,但是,老人无奈,无法抵挡趋势潮流,只有用“不声不响”以说明旧时代面对新时代冲击时的心境。虽然,诗中只是三个重要意象的呈现,而其中的缘由与情感则留待读者自行去感受。这是诗在意象上的跳跃性手法。在现代诗中,意象的跳跃手法更加变化多端,有时,意象也可以经过转折而跳到另一个不相干的意象上,让作者的想象力随着意象的跳跃而有全新的感受。如鸿鸿的《新生活》:架子上有三只苹果它们让我看见海洋我骑车到镇上带回新的面包和鱼群一同穿过清晨的藻草昨夜的诗集像熟睡的你摊开在饱满完足的一页不须增添任何一行此首诗在意象上是从苹果跳到海洋的意象,然后又回到镇上的新面包,又跳到海里的鱼儿。这是将镇上的清晨有着新鲜面包与苹果,以及海中鱼儿游泳穿越清晨的海藻的画面交错出现,其实是一陆一海,都是在描写清晨时充满希望正要开始一天的心境。第二段则与第一段看似完全无关,时间跳回昨夜,诗集摊开在桌上,像熟睡的你满足的表情,只要顺其自然,不需增加一点点人工造作,这是用诗集比喻“你”。表面上看起来与第一段无关,实际上还是扣住了第一段的清晨的意象,表现出你熟睡而满足的样子,是对新的生活的满意与充实,所以,清晨一起床,使人感到精神饱满而心满意足。因此,题为《新生活》,诗意与题意是相扣合的,用的是清晨的意象,一为陆上一为海上,一为今日一为昨夜,在对照之中表达诗人的情意。又如杨泽的《伐木》:藏身于繁花深处,春天最隐密的一棵树上她向我歌唱爱情,且宛转地责令我建筑爱的居室相对于繁花的幽谷与乔木,我撑伞站在城市的人群中感觉自己像去夏海滨所见一座荒废已久的建筑鹰架在雨中……意象的转折从她藏身一棵繁花盛开的树上,向我歌唱爱情,并责令我建筑爱的居室,接下来意象从“繁花的幽谷与乔木”转折到“撑伞站在城市的人群中”从树林到城市,无疑是意象上的对比,然后意象跳到去年夏天:“像去夏海滨所见/一座荒废已久的建筑鹰架在雨中……”以去年夏天废弃在雨中的建筑鹰架说明诗人的心情,这是诗人的感觉,在修辞上是以此意象比喻自己的心情是一座废弃的鹰架。此诗见出,意象是随着诗人的感觉而跳跃。当诗人以繁花绿树以及歌声来说明女子对我爱情的渴求,而相对的我却是去年夏天的鹰架,从对比的意象中,可以见出诗人虽然明白女子的追求,却仍藉由意象说出自己的心中并非愉悦地接受女子的爱情。从前后意象的对比之中,诗人的意思表达明白畅达。而且从前后看似无关的意象中,还是可以找出彼此意义上的关连,然而就意象本身来说却是前后意象跳跃极大,这也是现代诗在意象跳跃上以表现情感的其中一种方式。如管管的《荷》一诗更看得出来意象的跳跃:“那里曾经是一湖一湖的泥土”“你是指这一地一地的荷花”“现在又是一间一间的沼泽了”“你是指这一池一池的楼房吗”“非也,却是一屋一屋的荷花了”此诗运用的是时间的流动,使得意象随时间的流动而变化,以见出时间的运转中,人事物的急速变化,藉此感叹时光匆匆,人事已非。此诗是每一句一个意象,而此意象都是经过时间之后所产生的变化。于是,从一湖湖的泥土、一地地的荷花、一间间的沼泽、一池池的楼房、一屋屋的荷花,在每一句都是一个意象的急速变化之中,时间的流逝就显得特别重要而明显。同时,因为量词的使用打破既有的习惯,例如用“间”来形容沼泽,用“池”来形容楼房,更见出诗人要表达的是时间的快速到令人无法接受而有如梦境般错乱的现象,这又是诗人在表达上的小技巧。三、主观性何谓意象的“主观性”?诗人以主观的感情作为其创作的动机与起源,在诗的意象取择上常常是以个人主观的情志内容为主,甚至有时候并不在意读者是否有阅读上的困难,而全然以创作者所想表达的主观意念为主要表现方式。现代诗常是主观的情感表现,而突破现实所可能发展的状况,例如以超现实的手法或是不合情理的想象世界,而可以表现诗人当下的情志者,为现代诗人常用的手法。换言之,诗人以主观情感为依归,以直觉、想象为主要创作构思以经营的意象。早在现代诗运动时,标举的诗作就是一种可以尽情表达个人创作意识的诗体;与其说现代诗是抒情的,不如说诗的思想更重于诗的情感。特别是纪弦提出现代诗的根本时说:现代诗的本质是一个“诗想”;传统的本质是一个“诗情”。十九世纪的人们,以诗来抒情,而以散文来思想;但是作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我们正好相反:我们以诗来思想,而以散文来抒情。现代诗在本质上是一种“构想”的诗,一种“主知”的诗,相对于传统诗天真烂漫的抒情,则显得有一种成熟的大人气。虽然,纪弦的说法偏于将诗导入“主知”的诗意表达,而忽略了诗的情感部分,使得诗的创作方向反而陷入较偏狭的创作模式,但是,当纪弦提出以诗思想的观点,影响所及,至今仍然可见。现代诗与古典诗词比较之下,强调的更是诗人个人的主观情感与思想,换言之,不是单纯的模物状情,而是更为强调对于外在事物的主观感受、看法、意见、情感……等,个人对于事物的重新诠释或是新意义与价值的提出。现代诗的主观性表现在对于诗意的安排与创发,与其说诗人呈现一个诗境让读者自由想象发挥,不如说现代诗人已经将个人的情意清楚说明并呈现在诗中,强迫读者必须明了诗人所言究竟何是。如此一来,诗意的创造性当然因个人对事物主观的不同而各显其姿,具缤纷之貌,但是,同时也可能因为个人太过主观的意念而使得读者无法进入诗人的世界,在诗的解读上自然就产生偏差与困难。这一方面是现代诗的特色之一,同时也是现代诗的困境之一。现代诗的意象经营,有时更重视“意”的掌握。萧萧在谈意象时说:“象”不是“像”,不一定要“形似”、“近似”、“酷似”,但要掌握住“意”的特质。……所有的诗(艺术)都是广义的象征,因为它必须藉有形的象来表现无形的意,意是主观的认识,象是客观的事物,象可感可觉,才使“意”落实下来。所谓“意”的掌握实际上就是诗人内心主观情感的表露。而“象”则是“意”藉之展现的事物。诗的想象世界中,有时个人的“意”更重于“象”的呈现,如陈黎《春夜听冬之旅》:我们在一撕即破的纸上做梦,不因其短小、单薄而减轻重量;我们在擦过又擦过的梦里种树,并且在每一次难过的时候回到它的身边。诗人说“在一撕即破的纸上做梦”是不可能的,这只是诗人的想象,而第二句的“不因其短小、单薄而减轻重量”形容的是梦也是纸,但是梦也不可能拿来实际称重,因此,此“短小、单薄”与“重”都是诗人对于“梦”的感觉。接着“我们在擦过又擦过的梦里种树,/并且在每一次难过的时候/回到它的身边。”这亦是诗人创造的世界,梦境并非想入即可进入,也不可能难过的时候就回到它的身边,但是就诗人的脑海中,却可以营造出不可能发生的事物,用来说明诗人的想望与感受,而诗人运用的手法只关注自己的直觉,然后,寻求可表现此一直觉的形象来作为诗的材料,而不管其合理与否。又如焦桐《茉莉花遗事》:外婆的肩上常挑着水桶发髻盛开茉莉花从背后也看得到笑容彷彿又是一个薄雾如梦的清晨我的童年跟踪花香花香随她走到菜园我常常用思念来耕种画面上破损的菜园那株外婆手植的茉莉花被光阴侵蚀了几个洞当年的花香迷了路很久很久才走进我中年的梦境诗人形容外婆的“发髻盛开茉莉花/背后也看得到笑容”,虽然用了略喻,形容发髻的样子,但其实这也是诗人主观直觉所想象的画面。在如梦的早晨,诗人被情境感染而回到了童年时期,但诗人却说“我的童年跟踪花香/花香随她走到菜园”,用抽象的“花香”拟人,才能“跟踪”外婆,但这只是诗人要表达思绪回到童年的觉受,透过意象,将抽象的直觉写出。“我常常用思念来耕种”,思念不可能耕种,但在诗人的直觉中却将不可能转为可能,才出现此一耕种的意象。同时,“那株外婆手植的茉莉花/被光阴侵蚀了几个洞”时光匆匆而逝,对于诗人而言,直觉是“光阴侵蚀”的结果,使得“当年的花香迷了路/很久很久才走进我中年的梦境”,花香迷路是拟人法,但走入我中年的梦境却是诗人的感觉,而不是真正发生的事实。诗人在虚实的意象变化之间,个人的主观感觉统领着整首诗的走向与气氛,使得形象随之而转变,在感觉的主导下,形象才`扮演着诉说诗人情怀的责任。就如杜十三的《打电话》一诗来说亦然:黑暗中遥远的妳突然哭泣不再说话只把话筒贴在胸口用噗噗的心跳回答我殷切的呼唤

如此我学会了从妳的心跳声中打听宇宙所有的消息却逐渐的听到了大水的声音砲火的声音地球坠落的声音诗人与对方打电话,对方却“用噗噗的心跳回答我殷切的呼唤”,而此时在话筒这一边的诗人却感觉到“却逐渐的听到了大水的声音/砲火的声音/地球坠落的声音”,而诗人还用图象将情绪逐步递降的方式展现出来。直际上在话筒的那一端是不可能出现这些景物的,但这是诗人内心的感觉,于是,诗人创造出这些超乎事实的想象的事物,说明诗人内心的情感。又如鸿鸿的《我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睡着》:我要用很久很久、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睡着我要用整整的一生等一杯咖啡冷掉当地球研磨我脑中的豆子,发出痛苦和香味这是一种超现实的写法,“我要用整整的一生等一杯咖啡冷掉”是夸饰法,“当地球研磨我脑中的豆子”是超现实的手法,地球是不可能研磨脑中的豆子,两者都运用夸张的形容,超乎可能的想象来述说个人的痛苦及喜乐。这是诗人藉由夸张的想象说明自己内心对于等待的感受。如碧果《秋日的独白》:悲剧角色的面孔出现,总在独处时在对街下午的咖啡座里,默然坐成一株枫以贫血的思绪读着自己无论是谁,悲剧或是喜剧的角色,都不能在咖啡座里“默然坐成一株枫”,并且“以贫血的思绪读着自己”,“枫”是诗人的感觉与想象,在修辞上是比喻法,在诗人的感觉中却真的成了一株不动如山的枫树,而思绪被拟人化了,所以可以贫血,但贫血这是诗人的感觉,是说思绪无法进行,或是停顿,但在诗中,诗人可以不用怀疑的口气或是明白的述说,而是以肯定的口吻直接说出诗人的判断,而这就是诗以个人主观感受为诗的主要表达内容的创作结果。“移觉”的书写也是创作者以自己直觉为主要依归的创作方式。黄庆萱的《修辞学》中对于认为对事物的感受加以形容摹写,摹写的对象,就是视觉印象、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受,更分出“综合摹写”的感官综合感受,而文学意象的创作也始于作者对于外界的感官觉受,此种感受书之于文学创作就是意象的呈现。除此之外,感官可以是多重的觉受,各种感觉间可以互通,因此文学意象的创作自可呈现多样的面貌,就修辞学及现代诗的创作方式上称为“移觉”。所谓“移觉”是运用人的各种感觉(视、听、嗅、味、触)的相通,将某一感觉的主观感受转移到另一感觉上。例如视觉意象而以听觉呈现,听觉意象则是以视觉形象来变化描摹,由此推之,谓之“移觉”。此种感官的互通互用钱锺书又称之为“通感”。移觉的使用在现代诗文中日渐重要,创作上也日益呈现缤纷的各式意象。例如周梦蝶的《牵牛花——寄慧琼》:“好一团波涛汹涌大合唱的紫色!”又如其《集句六帖——遥寄晓女弟衡阳湖南》:昨夜的月色至少有一瓣是甜的——一只小鸟纔偷尝了一眼便触电似的晕了过去月色是视觉意象,但是诗人却用“甜”的味觉意象来书写,于是,接着是安排一个情节,一只小鸟偷尝一眼,“尝”是味觉,与前述的动作是一致的意象系统,尝的却是“一眼”,又回到视觉的感官,味觉与视觉在诗人的感受中已经相互混杂,只以直觉感受为主,其它的感官就服从于此一直觉,而任由诗人随手拈来,任意拼凑,构成诗人自行创造的一幅图画。又如刘克襄《小熊皮诺查的中央山脉》:“明晨要像只水鹿穿过针叶林/听听松萝悬垂的肃穆声音”,这也是移觉,因为松萝不可能有声音,但在诗人的觉受中却有声音,而且是肃穆的声音,只有诗人的心中才听得到的主观觉受。又如侯吉谅《细雪》:我离去时,心事凌乱如多皱的被褥冰冷的感觉,恰似夜雾飘过碎石小径的竹林。晨露在叶尖凝聚,滴落在你脸颊,从微颤的长睫在深秋的子夜过后许久,将近黎明诗人对于“冰冷的感觉”,这是触觉,却是用一个视觉画面呈现:“恰似夜雾飘过碎石小径的/竹林。晨露在叶尖凝聚,滴落”,是以清晨的,有夜雾飘过的竹林,以烟雾缭绕的画面形容诗人的“冰冷”,用视觉写触觉,也是移觉的一种方式。无论是超现实的手法或是移觉的手法,成立的基础就是在于诗人个人主观的直觉,意象就围绕此一中心而呈现,因而,诗人可以凭着个人的直觉,驱遣其脑海中的事物,使其成为表达的意象,而创作出个人化的诗人世界。

四、转折性意象的转化是透过各种修辞技巧,使意象呈现多种面貌,同时,诗的转化也是诗语言的多重展现。诗在创作方法上为了让文字不露骨,不流于直说的率直的表达方式,于是运用各种修辞技巧,让诗意与诗句多所转折并呈现出多样的面貌。潘丽珠说:“现代诗的主题不能直陈,必须转化,寓于弦外之音。”此弦外之音在诗的创作上就是转化意象,使意象的呈现具转折而不是直陈其象。诗的意象要造成此一效果,必须借助修辞技巧,所以,现代诗中,意象与修辞的结合转化了纯粹意象的描绘,使得意象具有更多的转折与变化。“拟人法”的运用使意象活泼,如零雨的《昭关》:然后我的头发一根一根叛变我的容颜遍布逃亡的辙迹后面,追逐的人还在寻觅嗅犬的声音渐次逼近镜子里,我已是祖父了头发会“一根一根叛变”,这是拟人法。引用伍子胥过“昭关”而一夜之间发全白的典故,所以才说“镜子里,我已是祖父了”。诗中只说头发的叛变,而无发白之说,这是不直说原意而以转化的意象来间接述说。又如管管《小诗叶?故意》:故意不关窗让野樱的女儿花瓣来吾书桌上写诗花来书桌上写诗也是拟人法,又如其《小诗叶?满怀》:清晨起来一开窗就跟山撞了个满怀山是拟人法,又如《小诗叶?蛙鼓》:夜里有蛙鼓敲门请吾明早去池塘听荷花说法荷花说法是拟人法。当诗人运用拟人法时,会让意象较为活泼生动,打破既有的思维方式,让“物”如“人”一般演化自己的生命,创作诗中新鲜的意象。而物与物的转化,还有其他的表现方式,如陈义芝《我是谁》:把旧的照片种在院子里会长出什么日子就以那样的面貌出现从高楼顶上往下望看到疾飞的鸟打开衣橱看到用旧的身体对镜梳头看到一地枯叶日子不过是做坏的一块蛋糕又被吃进嘴里作者运用拟物为物的形象化手法,转化原本物的性质与约定俗成的意义,重新赋予作者所要的意义与价值。第二部分是运用比喻法,将日子比喻为做坏的蛋糕,丢则可惜,不丢又难吃,最后还是必须捏着鼻子吃下去。说明了作者对于日子过得不好却又不得不过的难堪与痛苦。又如陈大为《在南洋》:在南洋一伙课本错过的唐山英雄以梦为马踢开月色和风踢开土语老旧的护栏我忍不住的诗篇如茅草漏夜暴长以梦为马,本是比喻,也是形象化的写法,而作者趁势将此比喻扶立为主角,进行“踢开月色和风”、“踢开土语老旧的护栏”的动作。其意象是经过修辞的转化,再将转化之后的事物进行下一个动作,不知觉间已经将主词转化掉,既是唐山英雄的梦,也是马,无论是谁,都担任着“踢开”的动作,在语言的密度上比前述单纯的修辞法更高。作者善用拟人拟物形象化的笔法,将事物的意义重新定义。互换事物的特质,在诗人的巧心慧思之下重新排列,并且完好而柔顺地等待诗人的指挥与安排,将其置放在诗人认为最合适的位置,并在诗中以新的面目出现,提供读者新的惊奇,在耳目一新之中,再度思考事物本身的意涵与价值。所以,运用修辞技巧转化意象,让感觉重新定义,这种转移的感觉意象,是运用修辞技巧而来,也是现代诗在掌握修辞之时变化多端的创作特色。有时,诗人对于意象的重新定义,把原本对于某些事物意象的既定看法转化成诗人新的角度新的意义。如零雨《你感到幸福吗》:远远地,有一口箱子朝我滚来,我要在它到来之前滚开(你感到幸福吗)在闪开那一剎那躲了箱子也避开幸福

再给我一口箱子吧箱子本身大都是四方形的,诗人用“滚”字有些笨重,也有些担心箱子是否会压到自己,于是诗人害怕而担忧,让自己在箱子来到之前先行避开,而避开箱子所带来的弊端之时,却也躲掉了幸福,可见,诗人认为幸福是两面的,可能要付出某些流血或是受伤的代价,才可能获得,但是人性常常在失去之后才觉得后悔,又希望一切重新来过,所以说“再给我一口箱子吧”做为结尾。“箱子”的意象在一般的约定俗成之中,习惯视之为可装东西的、四方的、可藏物的物品,却少有人拿来暗喻幸福,两者之间,差距太大,但是作者将箱子写成一系列的诗,在意象上重新给予箱子新的价值与意义,这种意象是纯属个人化的,也是个人创意的展现,这是诗人在塑造意象时巧思的新意象。或如陈义芝《灯下削笔》:要怎样才能摘下面具削掉虚假的脸皮什么时候才敢掏心向谁表露自己的清明削笔的动作连结了脸皮被削掉的动作,两者之间有动作上的相关相似性,所以,诗人从削笔联想到脸皮,而触发了摘下面具如同削掉虚假的脸皮相同性质的动作,以掏心表露自己的清明。这是运用联想法,将相似性质的东西放在一起,创造新的意象。意象的联结法也是现代诗人常用的方法。这是从比喻法发展而来,将某一物联想到另一物,而以此物作为主要歌咏的对象。如苏绍连《沙丘》:植物在此没有语言,没有形式,没有意象风吹起文字到处翻滚飞扬等风停歇,我像一枝笔在文字的上面走出一行诗诗人将文字与沙联想在一起,创造出一系列的意象。文字象是沙一样,在沙漠中,植物是不言不语的,可是沙(文字)却是可以言语的,当一阵风过后,沙起飞扬,如同文字的飞扬,等风停歇,沙就停下来,而如沙的文字却也写出了“一行诗”。这是利用沙与风的关系,让沙与文字作为相互联结的对象,而混淆彼此的动作,以此代彼,写沙也就等于写文字。又如林怡翠《在南华的楼前读书》:束起一把思绪作为写诗的狼毫每一个字都是仓皇的影子这是将思绪与狼毫联想在一起。狼毫可以取代思绪,思绪就可以像狼毫一样地“束起”并且写诗,只是结果“每一个字都是仓皇的影子”,因为思绪仓皇,所以字也仓皇。又如蓝瑄《小诗二首?闷》:葫芦里爬了千年老钻不出的一条虫作者将闷的感受以“虫”做为借喻的对象,因而,形容烦闷的感觉象是一条爬不出葫芦的小虫。颜艾琳的《拼图》写的是地震:那一夜,在客厅玩拼图时间越来越晚,版图还那么大,我想,等中秋节时姊姊回家,再一起完成。最后一段则回应第一段的拼图说:然后我梦见,自己和爸爸变成两片拼图躺在扭曲变形的图框外没有人将我们,放回“家”的缺块中。颜艾琳这首诗在写地震的情景,将大地与拼图联想在一起,当地震震毁了多少家庭,就如同拼图找不到“家”的那一块,这是作者的灵心慧意,将拼图与地震毁坏地面的景象连想在一起。当比喻法运用为诗的主体时,作者的题目是一个比喻的主体,而喻体则是整首诗,诗的内容随着喻体而自由发挥,此为比喻法所发展出来的诗的“意象经营法”之一,如蓝瑄《小诗二首?心有灵犀》:默契是一具变形虫活在你的眸中却贴着我的心思蠕动题目是“心有灵犀”,内容却是在写“变形虫”,因为作者把题目视之为比喻的主体,而变形虫则是此一比喻的喻体,于是整首诗都针对喻体发挥,表面上是在写喻体,实际上却是指向题目(主体)。这种写法让诗的意象看似与题目无关,实则与题目相关,有点象是指桑骂槐,转移焦点的意象经营法。又如陈黎《拟泰雅族民歌五首》之三《世界》:世界很重,世界不稳,世界是上上下下的跷跷板。深思熟虑的人们怀抱忧愁聚坐在世界的一边——(世界好重)争名夺利的人们披戴盔甲拥挤向世界的另一边——(啊,世界倾斜了!)

世界很重,世界不稳,我是无动于衷的天平。题目是“世界”,诗人将世界比喻为“跷跷板”,然后整首诗因为跷跷板而营造意象,跷跷板是需要平衡的,一旦一方太重,另一方就会倾斜,所以,用此一特质营造出一个很重而不稳的世界,因为世界的两端就如同跷跷板的两端,一端是怀抱忧愁的人们,一方是争名夺利的人们,两方在平衡点上抗争。这是以世界为主体,以跷跷板为喻体所展开的诗的意象经营。现代诗使用此种写法的还有杨牧的《孤独》、冯至《蛇》等诗,这也是诗的意象转化写法的方式之一。透过修辞技巧的转化,意象不再是白描而已,反而利用了修辞,将意象转折成另一种面貌,使意象具有变化而多样的呈现。五、多样性意象的“多样性”是指现代诗擅于运用各式的语言,古今中外,俚俗高雅之语,皆可入诗,因为诗的语言不拘而呈现多样性,所以,其所描绘的意象也随之有多样的变化。现代诗的意象取择是很多面化的,题材的取用顺着创作者的喜爱及诗情而出现,而且不乏以现代的事物、现代化的语词入诗,例如夏宇的《秋天的哀愁》:完全不爱了的那人坐在对面看我像空的宝特瓶不易回收消灭困难诗人就是以随身所见的宝特瓶为诗的材料,而不论及雅俗古今的问题。而题材的取择也打破禁忌,其意象随之,如死亡的题材在现代诗中出现,朱湘《葬我》:葬我在荷花池内,耳边有水蚓托声,在绿荷叶的灯上萤火虫时暗时明——葬我在马缨花下,永作着芬芳的梦——葬我在泰山之巅,风声呜咽过孤松——不然,就烧我成灰,投入泛滥的春江,与落花一同漂去无人知道的地方。死亡的题材一向是禁忌的,而在现代诗中却不成为禁忌,只要诗人诗兴一发,也可以是很好的作品。朱湘的《葬我》一诗,是诗人想象自己死后希望葬的四个地点,一个是在荷花池畔,以水蚓声,绿叶,萤火虫为伴,第二个是马缨花下,第三个是泰山之巅,若无法达到以上的要求,最起码也把自己烧成灰,投入春江,与落花一同漂去无人的地方。这是作者的希望。而陈黎《伞》描写死亡说:最远的一次,几乎到达死亡烈日下穿着麻衣捧着祖母的遗像一把黑色的伞黑色的伞的意象在作者的诗中是与死亡联结在一起,“烈日下穿着麻衣/捧着祖母的遗像/一把黑色的伞”,麻衣、遗像、黑伞成为诗中的意象,不但把死亡的题材直接发挥,也把一些平日忌讳的东西入诗,这是现代诗中不拘语言的现象。或者,现代诗以俚俗之语入诗,如林彧《名片》:他们有些已经鼾声雷动有些仍在酒肆,有些在黯澹街灯下踢着空罐头此诗的古今用语杂于一诗。“酒肆”是古代的用语,现代指的是酒店,“鼾声”为俗语,不常入诗,但现代诗人似乎并不在意,只要随诗兴之所至,即为诗句。又如陈黎的《小宇宙》:寂寥冬日里的重大事件:一块耳屎掉落在书桌上。比较于鼾声,“一块耳屎”岂不是更加俚俗,更是见出诗人刻意用俗语入诗,让一块耳屎成为冬季里的重大事件。又如初安民《台北,如果落雪》:台北,如果落雪我将脱光衣服赤裸自己然后走遍台北每一个角落来测验雪中自己赤裸底身躯这首诗的意象更为大胆,诗人要“我将脱光衣服赤裸自己”,以赤裸的躯体为诗中意象,并且还要“走遍台北每一个角落/来测验雪中自己赤裸底身躯”,这个超乎礼教的想法,恐怕只有现代人才能接受,古代的诗人,可能连说都不敢了,更何况入诗?而张国治《一粒米如是说》:我是一粒米当你夹取木筷,在饭中翻搅请读一读我的身世当劳动的农人 以含泪的收割抵不过股票指数上升诗人描述农人的辛苦耕纭、含泪收割也“抵不过股票指数上升”,股票指数是现代的术语,诗人不避,也将之入诗。或者,诗人将古今中外的语词入诗,如向明《外面的风很冷》:不管左边是李、杜李、杜过去是陈子昂、是陶、谢,是屈子不管右边是佛洛斯特佛洛斯特过去是叶慈,是李尔克是但丁,是荷马一心一意踮脚凝神双手排开,管它衣衾不整,歪眼塌鼻把自己塞进书架上的那一排那一排中的一本坐定外面的风实在很冷诗人运用古今中外的词语入诗,强调彼此的异同,在对比之中显出诗的张力。此诗用到的人名遍布古今中外,如左边是李、杜、陈子昂、陶、谢、屈子;右边是佛洛斯特、叶慈、李尔克、但丁、荷马;但诗人不管,反要“把自己塞进书架上的那一排”中坐定,此一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的名字同时出现在一首诗中,也是现代诗才可能出现的现象,而诗人要表达的也就是在此古今中外的对比之下,夹缝之间,诗人自我期许,自己也要挤入其中,因为“外面的风实在很冷”,与其在外面的世界与人争斗,不如挤入书架,成为其中之一。运用古今中外对比的词语入诗,其效果常常因为对比而呈现出来,在对比之中,突显出作者的用意所在,也在此一对比之中,造成诗的张力,而更加突显创作者的经营苦心。而诗有时也以外语入诗,如焦桐《台湾雅辈》:意大利领带支撑优雅的高姿态,OhYeah,法兰西名牌手提箱提着这时代最流行的地位与财富——咖啡屋总是飘来香香甜甜的情调和满足,冷气房里冷眼看滚烫的时局;东区downtown小套房租了一个情妇,……中午吃西餐、台蔡还是日本料理?Waiter:开一瓶年分比我们更老的白兰地!焦桐此诗本来就在突显台湾雅辈的生活习惯,尤其是用语上常常使用英语。现代化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常夹杂英语,而诗人就将这种语言现象写入诗中,作为形容台湾雅辈的一个习惯。既然一般人的说话习惯常常中英夹杂,那么,现代诗中文杂英语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或如渡也的《手套与爱》亦然:桌上静静躺着一个黑体英文字glove我用它来抵抗生的寒冷她放在桌上的那双黑皮手套遮住了第一个字母正好让爱完全流露出来love没有音标我们只能用沉默读它她拿起桌上那双手套让爱隐藏静静戴在我寒冷的手上让爱完全在手套里隐藏这首诗是运用英文字母的glove与love两个字,刚好是g加上love就是glove具有的文字特质,而手套也正好可以套在手上保暖,所以诗人创造出当手套戴在手上时,爱则是隐藏的,而当爱不说时,展现的是手套,两者之间的巧妙关系构成此诗的大体。这首诗所运用的中文与英语的合流,将两者的关系透过两种文字的趣味性而呈现出意象的深意,此为现代诗在语言上可以尽情发挥,无论中外皆可以巧思入诗的写作特色。当语言呈现多样化的特色时,现代诗的意象当然也随之多样,以俚俗之语入诗,则意象随之俚俗,以古今中外对比的语词入诗,意象也随之有古今对照之效,而以外来语入诗,则意象的展现便具有中外夹杂的现代感。因此,语言的多样化造成的意象多样,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不言可喻。意象是诗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一首诗优劣的决判点,古典诗如此,现代诗亦然,因此,诗的意象经营是读者在面临诗的解析诗所不可忽略的部分,本文提出几个现代诗在意象上经营上的技巧与特点,无论是创作或是赏析,都可资以参考。

英语时态练习题精选英语时态练习题精选

/英语时态练习题精选英语时态练习题精选1.Oh,dear.Iforgottheairtickets.You______something.?A.haveleftB.arealwaysleaving?C.areleavingD.alwaysleft2.I______sobusilyrecentlythatI______notimetohelpyouwithyourmath.That’sOK.Icanmanageitbymyself.A.havebeenworking;haveB.haveworked;hadC.amworking;willhaveD.hadbeenworking;hadhad3.Remembertosendmeaphotoofusnexttimeyou______tome.A.arewritingB.willwriteC.haswrittenD.write4.He______atthemeeting,buthisheartattackpreventedhim.A.willspeakB.isgoingtospeakC.hadtospeakD.wasgoingtospeak5.Ibegyourpardon,butIdidn’tquitecatchyou.Oh,I______myself.A.amtalkingtoB.talkedaboutC.havetalkedtoD.wastalkingto6.I______ping-pongquitewell,butIhaven’thadtimetoplaysincetheNewYear.A.willplayB.haveplayedC.playedD.play7.IfirstmetTom10yearsago.He______inaradiofactoryatthattime.A.hadworkedB.hasworkedC.wasworkingD.hasbeenworking8.What______whenIphonedyou?I______mywork,andIwantedtogoout.A.haveyoudone;finishedB.wereyoudoing;havefinishedC.didyoudo;hadjustfinishedD.wereyoudoing;hadjustfinished9.Haveyoufinishedthereport?No.I______itallthisweek.A.willdoB.haddoneC.havedoneD.havebeendoing10.Icanguessyouwereinahurry.You______yoursweaterinsideout.????A.hadwornB.woreC.werewearingD.arewearing11.We______thatyouwouldfixtheTVsetthisweek.I’msorry.I______tofixitthisweek,butI’vebeentoobusy.A.hadexpected;hadintendedB.areexpecting;hadintendedC.expect;intendD.expected;intend12.Why?Tom,yourshirtissodirty!Mum,I______mystoreroomdownstairs.A.cleanedB.havecleanedC.wascleaningD.havebeencleaning13.Theywon’tbuynewclothesbecausethey______moneytobuyanewhouse.A.saveB.aresavingC.havesavedD.weresaving14.Thetrafficinourcityisalreadygoodandit______evenbetter.A.getsB.gotC.hasgotD.isgetting15.Iwillcometoattendyourlectureat10:00tomorrow.I’msorry,bythenmylecturewillhaveendedandI______myguestsinmyoffice.A.isbeingmetB.willmeetC.willbemeetingD.willhavemet16.Alicecamebackhomethedaybeforeyesterday.Really?Where______?A.hasshebeenB.hadshebeenC.hasshegoneD.hadshegone17.IknowMr.Brown;we______toeachotherataninternationalconference.A.areintroducedB.are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