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课标版化学题组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1.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教材研读a.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①
分子
、②
原子
或③
离子
构成的。b.元素:具有相同④
核电荷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c.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
d.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元素以⑦
单质
形式存在的状态。化合态:元素以⑧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状态。(2)同素异形体a.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⑨
单质
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
两种方式: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b.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⑩
物理
性质上,同素异形体
之间的转化属于
化学
变化。(3)混合物和纯净物a.纯净物:由
同种
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b.混合物:由几种
不同
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性质包括
物理性质
和
化学性质
。(2)物质的变化包括
物理变化
和
化学变化
。题组二物质的分类和转化1.物质的分类方法a.单一分类法单一分类法就是对被分类的对象①
只用一种标准
进行分别归类的分
类方法,如:化学物质b.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就是将被分类的对象按⑦
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
进行分类,
如:c.树状分类法
其中反应
、
、
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aO+H2O
Ca(OH)2
,
Ca(OH)2+CO2
CaCO3+H2O
,
CO2+H2O
H2CO3
。2.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题组三胶体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①
1~100nm
之间的分散系。2.特征(1)外观特征:均一、较稳定。(2)本质特征:胶体粒子直径介于②
1~100nm
之间。3.分类按照存在状态的不同,将胶体分为三类:
4.性质(1)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
散射形成的,这叫做⑥
丁达尔效应
。
说明a.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⑦物理
性质;b.丁达尔效应是区别⑧溶液和胶体
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c.丁达尔效应能证明胶粒的⑨大小范围
。(2)电泳a.定义: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⑩
胶体粒子
在分散剂
里做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电泳。b.原因:胶体分散质粒子细小而具有较大的
比表面积
,吸附能力很强,能选择性地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有电荷。(3)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
系,其原因是:a.胶体粒子的
电性
相同,相互排斥;b.胶体粒子的
布朗运动
。5.Fe(OH)3胶体的制备a.将烧杯中的蒸馏水
加热至沸腾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适量饱和
FeCl3溶液
。c.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红褐
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6.胶体的提纯原理:离子、分子较小,可透过半透膜,而
胶体粒子
相对较大,
不能
透过半透膜。方法:
渗析
。
题组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1.下列物质肯定是纯净物的是
(
)A.只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B.只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
答案
CA选项中,红磷和白磷、O2和O3均是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物质,它们混合在一起时属于混合物。B选项中,石墨、金刚石、活性炭均由碳
原子构成,故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纯净物。D选项中,FeCl2和
FeCl3、Na2O和Na2O2均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
但也属于混合物。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
(
)(2)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属于物理变化。
(
)(3)冰变成水是物理变化。
(
)(4)煤的“气化”、煤的“液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
)(5)加热I2,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6)加热NH4Cl晶体,固体从试管底部跑到上部属于物理变化。
(
)(7)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
)(8)向蛋白质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产生沉淀属于化学变化。
(
)(9)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活性炭褪色是化学变化。
(
)(10)用铂丝蘸取NaCl溶液进行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10)✕题组二物质的分类和转化3.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②氢氟酸、盐酸、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③明矾、小苏打、冰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④碘酒、牛奶、稀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⑤Na2O2、Na2CO3、NaHCO3、Na2SiO3均为钠盐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③⑤
答案
B液氯是单质,①错;碘酒、漂粉精不是胶体,④错;Na2O2是过氧化物,不是盐,⑤错。4.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单质
氧化物
酸或碱
盐A.硅B.硫C.铜D.铁
答案
BSiO2与水不能反应,A错误;铜和铁对应的氧化铜、氧化铁不能直接和水反应,C、D错误;S
SO2
H2SO3
Na2SO3,B正确。5.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的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
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
。(2)D组物质包括
(填化学式)。(3)C组物质中某一物质在常温时能与冷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4)F组物质中某一物质的水溶液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呈弱碱性的
原因:
。(5)D组中某一物质与E组中某一物质在水中反应生成两种强酸,写出该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
(1)是否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Cl2、Na2O2、NO2(3)2Na+2H2O 2NaOH+H2↑(4)NH3·H2O N +OH-(5)Cl2+SO2+2H2O 2Cl-+S +4H+
解析
(1)A组中物质与水均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而B组中物质与水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分组的依据是是否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氯气、过氧化钠、NO2和水反应时,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钠、
铁和水反应时,水作氧化剂,所以D组物质包括Cl2、Na2O2、NO2。(3)钠是活泼金属,常温下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2Na
+2H2O
2NaOH+H2↑。(4)氨气溶于水生成NH3·H2O,NH3·H2O是弱碱,电离方程式为NH3·H2O
N+OH-。(5)SO2和CO2的水溶液呈酸性,其中SO2具有还原性,能被Cl2氧化生成硫酸,
同时Cl2被还原成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O2+2H2O
2Cl-+S
+4H+。6.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
)①鸡蛋白溶液②水③淀粉溶液④硫酸钠溶液⑤沸水中滴入饱和
FeCl3溶液⑥肥皂水A.②④B.③④C.②④⑥D.④
答案
D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①③⑤⑥,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只能是④,因为②是纯净物,不是分散系。题组三胶体7.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盐碱地保肥能力差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鸡蛋白溶液,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答案
DD选项中发生反应:FeCl3+3NaOH
Fe(OH)3↓+3NaCl,此时生成的Fe(OH)3是沉淀,而不属于胶体。重难突破重难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变化
典例1
(2014浙江绍兴一中模拟)通过复习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Na2O、NaOH、Na2CO3、NaCl、Na2SO4、Na2O2都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B.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而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并伴有能量变化,而发生物
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也没有能量变化
考查内容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变化。
解题关键认识物质变化的实质。
解析氯化钠中没有氧元素,不属于钠的含氧化合物,A项错误;金属阳离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如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B项正确;一种元
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同种化合价也可以对应几种氧化物,如NO2、N2O4等,
C项错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也可能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有能量变化,如氯
化铵溶于水,有离子键的断裂,同时吸热,D项错误。
答案
B1-1
(2014河南郑州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化学变化不产生新元素,产生新元素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B.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C.导电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所以物质导电时不可能发生化学变化D.某微粒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则该微粒可能是一种分子或一种离子
答案
A
解析有新元素生成的变化属于核变化,A项正确;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B项错误;电解质溶液导电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C项错误;当微粒的电子
数等于质子数时,该微粒应为不带电的中性微粒,不可能为离子,D项错误。1-2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①导电②爆炸③缓慢氧化④品红褪色⑤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⑥工业制O2⑦白磷转化为红磷⑧久置浓硝酸变黄A.②③④⑦⑧B.③⑤⑦⑧C.②③⑥⑦D.④⑤⑦⑧
答案
B
解析有些爆炸属于物理变化,如气球的爆炸。
1.物质的组成
a.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反应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
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b.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性、碱性、
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等。2.物质的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实质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隔发生变化物质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关系化学变化中一般伴随着物理变化三馏蒸馏、分馏干馏四色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十化熔化、汽化、液化、酸化氧化、风化、钝化、催化、皂化、酯化、酸化3.物质的变化
特别提示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
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均属于物理变化。重难二常见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典例2
(2014广东中山联考)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
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
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
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稀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
的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物质的分类标准和依据。
解析②中水煤气是不可再生能源,排除A、B;⑤中盐酸和食醋都是混合物,排除C;故正确选项为D。
答案
D
考查内容物质的分类。2-1
(2014辽宁大连期末)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应属
于
(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⑧化合物⑨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B.①④⑥⑦⑧C.①⑨D.①④⑤⑥⑦
答案
B
解析氢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氢元素;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HNO3为易挥发、有强氧化性的一元强
酸。2-2
(2014辽宁沈阳质量检测)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
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5种盐的是
(
)A.Al2O3、SO2、CO2、SO3B.Cl2、Al2O3、N2O5、SO3C.CO2、Cl2、CaO、SO3D.SiO2、N2O5、CO、Cl2
答案
B
解析Al2O3
NaAlO2,SO2
Na2SO3,CO2
Na2CO3,SO3
Na2SO4,Cl2
NaCl、NaClO,N2O5
NaNO3,SiO2
Na2SiO3,CaO、CO不能和NaOH反应生成盐,综上所述,答案选B。
一、物质的分类1.分类依据和分类方法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根据研究需要,可以从多种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并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同一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因此在对物质进
行分类时,必须指明分类的依据。无机化合物2.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二、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1.正确理解“一定”“不一定”,规避概念失分点(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
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
SiO2、Fe2O3)。(4)酸性氧化物都是对应酸的酸酐,但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
酐[(CH3CO)2O]。(5)酸(或碱)的水溶液一定呈酸(或碱)性,但呈酸(或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
酸(或碱)溶液。(6)一个一元酸分子一定能电离出一个H+,能电离出一个H+的不一定是一
元酸(如NaHSO4)。(7)盐中一定有酸根离子,有酸根离子的不一定为盐(如H2SO4)。(8)金属与酸反应不一定生成氢气,如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Fe+4HNO3
(稀)
Fe(NO3)3+NO↑+2H2O。(9)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不一定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如2FeCl3+Cu
2FeCl2+CuCl2。(1)连续氧化转化:A
B
C,若A为无机物单质,则其可能为C、S、N2、Na等;若A为常见有机物,则其可能为CH3CH2OH。(2)三角转化:2.熟记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3)交叉转化:
重难三常见的分散系
典例3
(2014辽宁重点中学协作体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C.发电厂用高压电除去黑烟中碳粒,使黑烟变白烟,减少污染,是利用了胶体
电泳的性质D.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流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考查内容胶体的性质。
解题关键本题易错选B,误认为胶体带电。
解析胶体是由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胶粒和分散剂组成的混合物,A错误;胶体不带电,胶粒带电,B错误;D选项利用了胶体的聚沉,错误。
答案
C3-1
(2014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答案
B
解析烟尘是气溶胶,其中的胶粒带电,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产生电泳现象,使烟尘沉降而除去;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在氢氧化
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发生胶体的聚沉,然后氢氧化铁与酸反应而溶解;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是乳浊液,不是胶体。3-2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
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答案
D
解析A项,胶体粒子带电荷,而胶体是电中性的;B项,通电时,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而不是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C项,溶液中
溶质粒子的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一、有关胶体的命题角度(1)制备Fe(OH)3胶体的反应不能写成FeCl3+3H2O
Fe(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服务协议规定事项
- 数字校园平台建设运营协议
- 三农行业土地流转合作协议范本
- 医疗器械销售安装维护协议
- 新能源电池技术转移与应用合作协议
- 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协议
- 北京市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综合监管合规手册
- 教育游戏化在儿童自然观察教育中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案例报告
- 金融行业人工智能算法审计2025年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报告
- 教育行业职业教育市场分析:2025年机遇与挑战
- 高效的时间管理心得体会
- 合伙人一致行动人协议书范本
-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深度研究
- 2025年陕西榆能化学材料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工程机械租赁合同范本
- 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分级标准(试行)-儿童患者
- 保安员考试题库500道(含答案)
- 营运主管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央企)2025年
- C语言程序设计(教案)
- 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
- 棋牌室消防应急预案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