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概论_第1页
积极心理学概论_第2页
积极心理学概论_第3页
积极心理学概论_第4页
积极心理学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积极心理学概论第一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教学内容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积极心理学的意义与局限第二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一节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第三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1.定义利用心理学现有比较完善、有效的实验与测量方法,研究人类本身潜力的科学。要求心理学家用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对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2.目的发掘使个人及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3.研究对象平均水平的普通人第四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4.积极心理学运动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或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第五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

概念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第六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

实验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鸣器一响,就给它无法忍受的点击起初狗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试验后,蜂鸣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但不狂奔实验后期,蜂鸣器响之前就把笼子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第七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

实验拓展——人类的习得性无助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音,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噪音,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组是对照,不给受试者听噪音验装置是一只"手指穿梭箱",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音。第八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

实验拓展——人类的习得性无助实验结果表明,能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第二组被试),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受试者(第三组被试),他们在“穿梭箱”的实验中,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使噪音停止。第一组受试者,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他们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第九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二)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1.里程碑1998年1月,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召开的“艾库玛尔会议”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塞利格曼(Seligman)邀请了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福勒(Fowler)等人共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方法和基本结构等问题,并指定了相应的负责人。第十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二)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2.诞生2000年1月,塞利格曼(Seligman)和契克森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在世界著名的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共同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同一期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还刊载了一个积极心理学的专辑,大多数是由一些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撰写了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二)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3.发展塞利格曼的《真实的快乐》卡尔《积极心理学:关于幸福和人类积极心理力量的科学》利文的《佛教和瑜伽中的积极心理学》斯奈德和洛佩兹的《积极心理学手册》第十二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一)实现心理学的价值平衡积极心理学既是对当代心理学研究价值的一种重新回归,也是对消极心理学倾向的一种反动。第十三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二)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积极力量(positivestrength)包括与良好结果相联系的某些人格特质。如乐观主义、自我效能、自我弹压等,还包括人在正确的时间能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各种资源和技能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解决所面临困难的能力。积极心理学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研究积极力量:第十四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二)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1.主观层面:积极的主观体验过去:满足、满意、骄傲、安宁、成就感……现在:高兴、幸福和身体愉悦……将来:乐观、自信和希望……第十五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二)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2.个体层面:积极的个人特质重点研究人格的积极方面和特质如:积极力量、美德……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二)强调研究每个人的积极力量3.个体层面:积极的组织系统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社会……这些系统的建立要以人的主观幸福感为出发点和归宿,有利于培养积极品质第十七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三)积极心理学强调对问题做出积极解释积极心理学提倡个体或社会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并使个体或社会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二节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第十九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1.积极心理学是对当前人类社会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反思的结果。21世纪的人类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社会在种族和宗教方面的紧张和冲突却并没有缓解。这些种族和宗教方面的冲突带来的悲剧促使人们去思考,种族和宗教冲突的根源在哪里?怎样去解决这些争端和冲突?第二十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2.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困惑。从整个西方社会的现实来看,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人类带来想象中的幸福。以美国为例,二战后近40年来,美国的经济增长很快,但其国民的生活幸福度指数却几乎没有什么增加,而一时期,美国的抑郁症患者的数量反而增加了,是40年前的10倍多,抑郁症的患者也呈现低龄化的倾向。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3.西方广大的普通民众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由于民主运动的发展和人类自我认识的提高,西方民众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方面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他们比以前更渴望过有意义的幸福生活。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二、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渊源(一)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人格是个体内那些决定个人特有行为与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态结构。个体的动机系统为其人格的形成提供动力,动机具有一种机能自主的特性,使得人格具有动态性。塞利格曼受到启示,发现了动物的习得无助感,由此推论出人也具有习得性无助,进而推论出人也具有习得性乐观,最终导致积极心理学的提出。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理论首要特质(cardinaltrait)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小说或戏剧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夸张的笔法,特别突显其首要特质。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中心特质(centraltrait)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中心特质。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理论次要特质(secondarytrait)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现出来。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渊源(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创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上第一次为心理学树立了一个充分体现人性意义的主题。“以人为本”的思想主题高尚并富有吸引力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渊源(三)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1.东方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是积极心理学基本观点的重要理论来源,如对于痛苦和幸福的辩证理解、对成熟成长的理解等;佛教文化在方法论上对积极心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强调通过无条件地积极应对来改变个体的内在欲望,提倡静思默想来使自己把握自己生活的意义等。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渊源(三)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1.东方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是积极心理学基本观点的重要理论来源,如对于痛苦和幸福的辩证理解、对成熟成长的理解等;佛教文化在方法论上对积极心理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强调通过无条件地积极应对来改变个体的内在欲望,提倡静思默想来使自己把握自己生活的意义等。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渊源(三)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2.社会建构主义(1)人类的“积极”与“消极”的特性并不是一种本能的必然,而是一定程度上的建构。e.g.现代心理学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建构出一套病理性的机制。E.g.现代心理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仅没有帮助人们有效地解决问题相反却“制造”出了更多的问题。心理健康领域的一些流行词汇都集中在个体的心理问题、缺陷或无能上。第三十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积极心理学的心理渊源(三)积极心理学的哲学基础2.社会建构主义(2)人类的“积极”与“消极”是人类自身主动寻找的结果不是被动反应和接受,而是主动建构积极心理学希望找到:怎样建构“积极”,建构“积极”过程中有何特征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第三节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局限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学发展的促进意义(一)对心理学现代重构的意义不平衡→平衡对病理心理学的补充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六页,2022年,8月28日一、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学发展的促进意义(二)对现代心理学功能完善的意义单一视角→多重视角对病理心理学的补充,如果评估时看不到积极面,那么这种评估和测量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