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工程建设施工分包商培训-施工质量管理部分(武文辉)_第1页
管道工程建设施工分包商培训-施工质量管理部分(武文辉)_第2页
管道工程建设施工分包商培训-施工质量管理部分(武文辉)_第3页
管道工程建设施工分包商培训-施工质量管理部分(武文辉)_第4页
管道工程建设施工分包商培训-施工质量管理部分(武文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道工程建设施工分包商培训二O一二年四月1/14/20231个人简介

姓名:武文辉

单位: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质量监督站

职务:质量监督中心主任

职称:高级工程师

联系电话/p>

E-mail:wu_wenhui@126.com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二土建施工质量管理三防腐施工质量管理四引言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一四站场工艺施工质量管理

五主要内容第一章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术语和定义油气管道附属设施,是指管道的加压站、加热站、计量站、集油站、集气站、输油站、输气站、配气站、处理场、清管站、阀室、阀井、放空设施、油库、储气库、装卸栈桥、装卸场;管道的水工防护设施、防风设施、防雷设施、抗震设施、通信设施、安全监控设施、电力设施、管堤、管桥以及管道专用涵洞、隧道等穿跨越设施;管道的阴极保护站、阴极保护测试桩、阳极地床、杂散电流排流站等防腐设施;管道穿越铁路、公路的检漏装置;以及管道的其他附属设施。工程项目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一致的活动,也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活动。肢解发包:是指建设单位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设工程分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不同的承包单位的行为。工程总承包,是指总承包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施工组织设计,是指以单项(或单位)工程为对象,用以直接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的局部性、指导性文件。检验批,是指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有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单项工程,是指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可独立组织施工、建成后可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的工程。竣工,是指工程已按合同约定和设计要求完成建筑、安装,并通过竣工试验。工程竣工后应由业主确认并签发接收证书。试运行,是指根据合同约定,在工程完成竣工试验后,由业主或总承包企业组织进行的包括合同目标考核验收在内的全部试验。质量监督,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建设单位及其它参建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及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是政府行为,是质量监督机构的责任,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是政府实施国民经济宏观监控管理的重要职能和手段之一。责任主体,是指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供货、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等承担质量责任的相关单位。

第二节质量管理概述一、质量的含义质量是质量管理知识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将质量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质量的定义看上去抽象、高度概括,需要我们把握“特性”、“要求”和“程度”三个关键词,同时明确质量所描述的主体,就容易理解了。首先,要明确质量概念描述的对象或主体,即质量“特征”的载体。以前只是局限于产品,以后又逐渐延伸至服务,现在则不仅包含产品和服务,而且还扩展到了过程、组织、组织活动乃至它们的结合。相应地也派生出了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过程质量、经营管理质量、生活质量等概念。目前,质量这个术语更多地被“卓越”这个词所取代,追求卓越已经成为了追求质量的代名词。其次,在质量定义中的“特性”指的是“可区分的特性”。质量特性是指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1)技术性或理化性的特性。这些特性可用计量检测检验仪器测定、检查出来。比如管道焊接工程质量可用无损检测等手段检查等。(2)心理方面的特性。比如生活服务质量,反映的是人们的心理感觉和审美价值,一般很难用精确地技术指标来衡量,也就是目前所讲的“和谐”。(3)时间方面的特性。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及时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及使用费用等都极大影响着人们对质量的评价,目前我们所讲的“质量终身制”就是在说质量的这一特性。(4)安全方面的特性。产品的使用不仅要可靠、及时,更重要的是不能给组织造成伤害和事故,因此产品必须要有安全保证条款和各种安全措施。(5)社会方面的特性。仅仅考虑组织需要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考虑到法律、法规、环保等有关社会整体利益方面的要求。第三,质量定义中的“要求”是由各种不同的相关方,即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如业主、质量监督机构、监理、上级主管部门、员工等所提出的。这些“要求”有时是明示的或明确规定的,如在合同中规定;有的是隐含的或不言而喻的,如银行保险公司对客户存款保险的保密性、安全性,即使人们没有特别提出,也是必须保证的;还可以是由法律、法规等强制规定的,如电气设备的使用安全等。第四,关于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的高低是由满足要求的程度决定的。对于同一种要求,满足程度越高,质量越高,称为高质量,反之质量越低,称为低质量。质量或“程度”的比较只有针对同一档次时才是有意义的,比如酒店的等级并不能等同于服务质量的优劣,小宾馆、小旅社同样也可以提供非常优质的服务。质量的定义从“特性”和“要求”两者之间关系的角度来描述质量,也即某种事物的“特性”满足某个群体“要求”的程度,满足的程度越高,就可以说这种事物的质量越高或是越好,反之则认为该事物的质量低或差。二、质量管理的含义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一致的活动,也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活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三、质量管理的三个阶段根据解决质量问题的手段和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将现代质量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可以看作是第一阶段,人们通常称为质量检验阶段;第二阶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的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一)质量检验阶段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主要是通过最后检验的方式来控制和保证产出及下道工序的产品质量。这时的质量管理实践只控制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点”(最终检疫站),几乎没有预防作用,同时对大量产品进行完全检验通常费时、费力,很难经济的完成,有一些破坏性检验在技术上也难实现。(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这一时期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进入检验加预防的阶段,质量管理实践从控制“一点”(最终检验)发展为管理“一条线”(生产过程)。(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和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目前,全面质量管理逐渐由早期的TQC演变为TQM。一定意义上来讲,他已经不再局限于质量领域,而演变成为一套以质量为中心的,综合的、全面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质量管理实践从过程控制发展到通过一个跨组织边界的“系统”来实施。五、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关注顾客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组织只有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才能生存。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要求包括采用以下的行动:1、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2、确保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联系起来;3、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中得到沟通,并采取满足要求的措施;4、测量顾客满意程度并针对测量结果采取措施;5、处理好于顾客的关系;6、确保兼顾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利益。(二)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它们应当创造并保持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领导作用就是要在组织中形成一种“上下同欲”的状态,创造一个让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充分发挥作用的积极地内部环境。这就意味着组织的领导者首先要确立组织的方向,并与组织中的全体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还要在组织中营造一种能够让人们全力以赴的环境以动员整个组织的力量;在此基础上,还要明确地设定为了实现组织的需求所必须的、关键的少数目标;然后要将这些目标分解到整个组织当中,使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是如何与组织的目标相联系的。发挥领导作用采用的主要行动包括以下方面:1、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相关方包括:顾客、所有者、员工、供方、当地社区及整个社会;2、为组织勾画一个清晰地远景;3、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4、在组织各级创造并坚持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并树立职业道德榜样;5、建立信任,消除忧虑;6、为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培训及在指责范围内的自主权;7、激励、鼓励并承认员工的贡献。(三)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通过营造适当的环境来激发人们的热情和主动精神,使人们懂得并愿意高效地工作,从而极大地促进组织的彻底转变。实现全员参与需要采取的主要行动包括以下方面:1、使员工了解他们贡献的重要性和在组织中的作用;2、识别影响他们工作的制约条件;3、在解决问题时,应让员工做主并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4、针对每个人自己的目标,评价其业绩;5、积极寻求机会来提高员工的能力、知识和经验;6、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四)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过程即一整套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的首尾相连的活动。除非能够把所有的努力都整合起来,否则就很难实现企业所渴望的结果。管理重要的过程并对关键过程进行持续改进的步骤已经相当明确,首先是辨认组织的关键过程;然后要建立必要的测量指标,有许多企业的大量的测量指标关注的都是部门内的活动,但对于公司成功的关键过程却几乎没什么测量指标;最后一个步骤是要真正、确实地来管理这些过程。为此就必须对组织结构进行重大的改变,任命过程的主管人员,重新部署职权、责任和义务。运用过程方法所采取的行动包括以下内容:1、利用已形成的方法确定取得期望结果所必需的关键活动;2、为管理关键活动规定明确的职责和义务;3、了解并测量关键活动的能力;4、规定在组织内各职能部门之间关键活动的接口;5、管理上应注意一些改进关键活动的因素;6、评价风险、后果及对顾客、供方及其他相关方的影响。(五)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相互关联的过程的集合构成了组织系统。组织是存在于环境中的相互依赖的多种要素组成的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建立、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方式来实现质量的改进、成本的降低和生产率的提高。质量、成本和生产率是果,而体系则是因。运用系统方法所采取的主要行动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一个体系,使之以最高效的方法实现组织的目标;2、了解体系内各过程的内在依赖关系;3、关注并确定在体系内特定过程应如何运作;4、通过测量和评价持续改进体系。(六)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改进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界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传统的企业构造中并没有鼓励改进的土壤。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迅速变化,有关改进的各种方法已经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如跨职能的团队、QC小组、新点子建议制度、过程改进小组等。推行持续改进要求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内容:1、在整个组织内采取始终如一的方法来推行持续改进;2、为员工提供关于持续改进方法和工具的培训;3、使产品、过程和体系的持续改进成为组织内每个人的目标;4、为跟踪持续改进规定指导和质量的目标;5、承认改进的结果,并对员工通报表扬和奖励。(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地决策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管理者的正确决策建立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之上,以事实为依据来决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切用数据讲话”,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当然,选择什么进行测量、分析、归纳及展示其结果信息也同样重要,归根结底,这一测量系统的目标是帮助组织始终如一地作出更好的决策,并采取更好的行动。基于事实的决策要求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规定收集信息的种类、渠道和职责;2、通过分析,确保资料和信息足够准确和可靠;3、资料能被需要者得到;4、根据对事实的分析、过去的经验和直觉判断作出决策并采取行动。(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普及和深入,质量日益成为选择供应商的一个关键的甄别标准人们对采购的期望不再只是购得产品和服务,而是对供应商关系的前瞻性管理,以寻求在整个供应链中增加价值的机会。建立互利的供方关系所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内容:1、识别并选择关键供方;2、在建立与供方的关系时,既要考虑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3、与关键伙伴共享专门技术和资源;4、创造一个畅通和公开的沟通渠道;5、确定联合改进活动;6、激发、鼓励和承认供方的改进和成果。六、八项原则之间的逻辑关系上述八项原则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要实现成功的转型首先要解决一个立场问题,这体现了第一个原则的要求(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在明确了立场的基础上,管理当局要带领(原则2的“领导作用”)全体成员(原则3的“全员参与”)去实现这种转变;上下同预的努力还必须有正确的方法论(原则4的“过程方法”和原则5的“系统方法”);因为存在激烈的竞争,同时顾客的期望也在不断的提高,因而所建立起来的管理系统必须得到持续不断的改进(原则6);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7)是持续改进的最有利的武器;这种改进仅仅局限于组织内部所能够取得的成果还是非常有限的,组织还必须与自己的顾客和供应商进行紧密的合作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原则8)。第三节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一、常用的统计技术与方法在质量管理实践中,人们运用统计科学原理,将基本的统计技术运用于观察、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产生了许多有用、使用的统计方法。(一)描述性统计(二)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一个过程,它根据从总体中抽取的数据,获得关于总体位置特征的结论。在这个阶段所使用的技术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实验设计。1、参数估计参数估计是根据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估计总体分布中包含的未知数的方法。2、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一种基本的统计推断形式,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假设是关于总体分布的一项命题。例如,某长输管道工程,其焊接一次合格率为P,则“焊接一次合格率P≧98%”这个命题也是一个假设。假设是否正确,要用总体中抽出的样本进行检验,与此有关的理论和方法,构成假设检验的内容。(三)预测性统计预测性统计即以基于过去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统计过程,常用的预测性统计方法有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两种。通常这些技术能够分清一个过程的特征并预测未来结果。二、用于质量控制的工具在质量管理中,有一些主要用于现场质量控制的收集、处理数据的工具和方法。其中包括以数据收集、分析和评价为主,主要用于现场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调查表、分层法、因果图、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一)调查表调查表(Data-collectionForm或CheckSheet),是用来系统的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他广泛的用于现场管理,用以迅速取得或整理数据。在现场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调查表有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缺陷位置调查表、质量特性分布调查表、矩阵调查表。序号缺陷性质及类型频数(道)频率%累计频率%1气泡1955.8855.882翘边514.7170.593褶皱411.7782.364溢胶不均38.8291.185烧焦碳化38.82100合计34100某输气管道防腐补口外观质量缺陷调查表

(二)分层法分层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意见等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三)因果图因果图(CauseandEffectDiagram),它是表示质量特征波动与其潜在原因的关系,即表达与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表。因果分析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它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尤其是QC小组、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活动中有着广泛用途,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四)排列图排列图(ParetoAnalysis),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队的一种简单的图示技术。它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组成。(五)直方图直方图(Histogram),它是把实际加工过程中测试得出的数据按一定的组矩加以分组归类作出直方图,然后与设计规格的公差范围对比,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其形式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六)散布图散布图(scatterDiagram),它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图示方法,是一种简单的回归分析技术。质量管理中,常常需要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些是确定的函数关系,有些则是有关但不完全确定的关系,这些关系即为散布图的研究对象。(七)流程图流程图(FlowChart),它是用一些简单、容易识别的标识符号表示一个过程的步骤。第四节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与义务工程项目质量是指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一、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和控制原则(一)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1、影响因素多任何决策、设计、材料、施工工艺、技术措施、人员素质等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2、质量波动大由于工程建设的复杂性,不象有固定流水线的产品那样,有规范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所以其质量波动大。3、质量变异大由于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任一因素出现质量问题,都可能会引起工程建设系统的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4、质量隐蔽性由于工程项目隐蔽工程较多,单看表面质量很容易产生判断错误,将不合格产品误判为合格。5、终检局限性大由于工程项目不能够象某些工业产品那样,通过拆卸或解体来检查内在质量,所以在终检验收时,难以发现工程内在的、隐蔽的质量缺陷。(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原则1、坚持质量第一;2、坚持以人为中心;3、坚持以预防为主;4、坚持质量标准;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1、业主或工程建设监理方面的质量控制其特点是外部的、横向的控制。其依据除国家的法律、法规外,主要是合同文件和设计图纸。其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按照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达到业主的建设意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政府方面的控制---政府委托的监督机构的质量控制其特点是外部的、纵向的控制,具有强制性,是建设项目参建各方必须遵守、必须接受的,带有强制性的质量控制手段。其目的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保证技术法规和标准贯彻执行。其依据主要是有关的法律文件和法定技术标准。3、承建商方面的质量控制其特点是内部的、自身的控制。三、工程建设程序的阶段划分及其对工程建设质量的影响(一)工程建设项目的阶段划分1、工程项目立项决策阶段工程项目立项决策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工程项目投资是否合理以及工程项目选择问题,它从根本上决定着投资的方向和投资效益水平。2、工程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工程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是按照投资者的要求,将其投资构想具体化;是对项目具体功能的规定和建设活动方案的设计。3、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具体建设的阶段,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以最优的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好快省地完成施工任务。包括施工准备、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4、工程项目终结阶段工程项目终结阶段是投资效益的发挥和投资回收阶段。此阶段是对已完成工程的检查、验收、交付使用以及建设效果的评价。(二)工程建设各阶段对质量的影响1、项目可行性研究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运用技术经济学原理,在对投资建议有关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所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可能的拟建方案和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预测和论证,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在可行的情况下提出最佳建设方案作为决策、设计的依据。在此阶段,需要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并与投资目标相协调。因此,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2、决策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决策阶段主要确定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水平,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阶段。3、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设计阶段是根据项目决策阶段已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通过工程设计使其具体化。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决定性环节。4、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要通过施工来形成工程实体,此阶段直接影响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施工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5、工程竣工验收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这一阶段是工程建设向生产转移的必要环节,影响工程能否最终形成生产力,体现了工程质量的最终结果。因此,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四、建设单位质量责任与义务(一)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工程发包权是建设单位最重要权力之一,切实用好这一权力,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来承担,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前提。(二)建设单位应依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相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进行招标。1、招标方式A、公开招标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发布招标公告。公告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和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方法等事项。B、邀请招标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2、招投标原则(1)公开原则(2)公正原则(3)公平竞争原则(三)建设单位必须向有关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设工程项目有关的原始资料。原始资料必须真实、准确、齐全。(四)建设工程发包单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价竞标,不得任意压缩合理工期。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强制性标准是保证建设工程结构结构安全可靠的基础性要求,违反了这类标准,必然会对建设工程质量带来重大质量隐患。(五)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批。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六)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也可以委托具有工程监理相应资质等级并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单位没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该工程的设计单位进行监理。下列建设工程必须实行监理:国家重点工程;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国家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其他工程。(七)建设单位在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八)按照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采购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建设单位应当保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九)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修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没有设计方案的不得施工。房屋建筑使用者在装修过程中,不得擅自变动房屋主体和承重结构。(十)建设单位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十一)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五、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一)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二)工程监理单位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供应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不得承担该项建设工程的监理业务。(三)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四)工程监理单位应当选派具备相应资格的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驻施工现场。未经监理工程签字,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未经总监理工程签字,建设单位不拨付工程款项,不进行竣工验收。(五)监理工程应当按照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1、监理形式一般分为旁站监理、巡视监理和平行检验。2、旁站监理是指对工程施工中涉及结构安全的关键工序和关键施工过程,进行连续不断地监督检查或检验的监理活动,有时甚至要连续跟班监理。3、巡视监理主要是强调除了关键点的质量控制外,监理工程师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巡查监理。4、平行检验就是说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已经检验的工程应及时进行检验。六、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一)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施工单位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其他施工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施工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施工单位不得转包或者违法分包工程。所谓转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工程全部转让给他人或者是以分包的名义转让给他人承包。转包的主要特点是承包人只从受转包方收取管理费,而不对工程进行施工和管理。所谓违法分包,主要是指总承包单位的下列行为:一是,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二是,违反合同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擅自分包工程;三是,将主体工程分包;四是,分包单位再进行分包。(二)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人员。建设工程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当对全部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实行总承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当对其承包的建设工程或者采购的设备的质量负责。(三)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分包单位应当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其分包工程的质量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1、分包要经建设单位许可并签定分包合同;2、分包单位向总包单位负责;3、对分包工程质量,分包单位与总包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四)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差错的,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五)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六)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建设单位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七)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八)施工单位对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建设工程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应当负责返修。第五节建设工程质量验收一、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概述1998年以后,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建设部对施工验收类标准提出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十六字方针”,并自2001年起颁布实施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系列质量验收标准。2003年,石油工程建设施工专业标准化委员会组织有关单位,开始着手《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编制工作,系列标准于2007年颁布实施。二、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验收(一)施工质量交工验收的要求(二)质量验收的主要内容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分为不合格、合格两种。1、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经抽样检验,全数符合相关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2)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有80%及其以上的检查点(处、件)应符合相应专业工程施工质量规范的规定,其余检查点(处、件)也应基本接近相应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3)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部(子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4、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3)预试运应合格。5、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验批质量验收可按《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则》表4进行;(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可按《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则》表5进行;(3)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应按《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则》表6进行;(4)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交工验收申请报告表7、质量验收表8,质量控制资料表9的规定。6、当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各专业相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1)经返工重做或更换流体管道、器具、装置和设备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2)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3)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4)经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虽然改变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7、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要求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三、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1、工程开工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应根据本标准的规定划分工程的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2、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验收应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和单位(子单位)工程依次进行。3、检验批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代表)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4、分项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建设单位代表)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5、分部(子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有关部门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检查验收。6、单位(子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检查评定合格后向建设单位提交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交工验收申请报告。7、建设单位收到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交工验收申请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参加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8、当单位(子单位)工程有分包单位施工时,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工程项目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程序检查评定,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分包工程完工后,应将工程有关资料交总包单位。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收由总包单位负责。9、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由建设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共同协调处理。10、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单位工程交接证书上填写工程质量评定意见,作为交工的依据。四、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项目划分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一)单位(子单位)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1、单位(子单位)工程应按工业厂房、车间或设计区段、工艺系统进行划分,并由各工程种类(或专业)共同构成一个单位工程。2、当一个工程种类(或专业)具有独立施工条件或独立使用功能时,也可单独构成一个单位工程。3、建设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具备独立施工条件的部分作为一个子单位工程。(二)分部(子分部)工程的划分应按下列原则确定:1、分部(子分部)工程应按工程种类(或专业),结构部位,管道区段、线路区段、工艺系统等进行划分。2、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设备)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等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3、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工种、工序、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或台套等进行划分。4、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进行划分。5、建筑面积小于100m2建筑工程,可按一个分项工程进行检查评定。6、工程具体划分应符合各专业相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五、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审查质量保证资料是竣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证明质量控制活动已按要求开展并达到规定要求的重要证据,也是对工程的结构、安全、质量和使用功能是否达到预期要求进行认定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工程评优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进行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时,应对有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所列的质量保证资料进行核查。(一)质量保证资料的分类工程质量保证资料主要可以分为证书类资料、报告类资料、记录类资料。(二)质量保证资料的核查核查结果应满足下列要求:1、资料齐全,无缺项、漏项,内容应符合有关规范和专门规定的要求;2、试验或检验报告项目齐全、准确、真实;3、各级责任人员签证完备。第二章土建施工质量管理第一节概述

一、建筑工程的分类、范围和等级建筑工程是房屋建筑(或与房屋建筑工程类似的构筑物)安装工程和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的统称。1、建筑工程建筑物按照使用性质,一般可分为生产性建筑,如工业建筑、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即民用建筑,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又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按照结构材料分类,建筑工程又可分为砖混(砖石)结构工程、钢混结构工程、钢结构工程等。按照结构形式分类,建筑工程又可分为框架结构工程、框剪结构工程、剪力墙及筒体结构工程等。2、建筑安装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是指与建筑工程配套的安装工程。一般包括: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电梯安装工程、智能建筑设备安装工程等。(二)建筑工程的范围1、建筑工程范围主要包括:地基与基础、地下防水、钢筋混凝土、砌体、木结构、钢结构、装饰装修、屋面等工程。2、建筑安装工程范围(1)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3)通风与空调工程;(4)电梯安装工程;(5)智能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三、土建工程质量检查依据(一)施工质量验收主要规范、技术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34-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二)其它检查依据1、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定;(建筑法、标准化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文件;3、其它现行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GB/T)4、现行石油、石化工程行业标准;(SY、SH)5、现行建筑工程行业标准;(JGJ)6、地方标准;(DB)7、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三)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部分)。第二节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一、简介建筑材料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首要条件,是工程质量检查中的重要环节。本章仅对水泥、混凝土、钢筋、砂石、砌块、混凝土外加剂等常用的建筑材料予以介绍。在对材料实施检查时,项目质检人员除应掌握各类材料的检查内容外,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使用新材料应具备的条件对于新材料、新产品,施工单位应报送有关部门鉴定,有鉴定证明文件的材料方可使用。(二)进口材料进口材料应有商检合格证明文件。(三)材料设备进货检验中的紧急放行进货检验中,若因施工急需来不及检验而放行时,必须遵守以下原则:1、紧急放行的材料设备必须由授权审批的人进行审批;2、对放行的产品,必须做出明确的标识;3、对放行的产品及情况进行跟踪,并认真记录和保存;4、一旦发现放行的产品不合格应立即按规定程序处置。二、通用硅酸盐水泥通用硅酸盐水泥包括硅酸盐水泥(P-Ⅰ\P-Ⅱ)、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渣硅酸盐水泥(PSA\PSB)、火山灰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和复合硅酸盐水泥(P-C)。(一)质量证明文件1、水泥出厂应有水泥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文件,内容有:生产厂家、品种、规格、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和必要的试验数据,其中包括相应水泥指标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及试验结果。出厂水泥应保证出厂强度等级,其余品质(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应验收要求;2、出厂水泥应按有关规定、方法进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按化学及物理要求进行,一般随车到现场为3天的检测报告,32天内补报28强度的检测报告。(二)标志水泥出厂,水泥包装袋上应清楚标明:执行标准、水泥品种、代号、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生产许可证标志(QS)及编号、出厂编号、包装日期、净含量。包装袋两侧应根据水泥的品种采用不同的颜色印刷水泥名称和强度等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红色,矿渣硅酸盐水泥采用绿色;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采用黑色或蓝色。散装时,应提交与袋装标志相同内容的卡片。(三)现场验收和复验1、现场验收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2、复验批量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四)质量控制要点在施工现场对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质量实施控制与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对现场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存放及使用情况(是否有序存放、混料错批、防潮措施)进行抽查;2、对生产制造厂家的生产资格和质量文件的齐全和有效性进行检查;3、对施工承包商自检项目的齐全性、记录的真实完整性和结论的合理性进行检查;4、对施工承包商材料复验的合规性以及检验报告结论与标准的符合性进行检查;5、对不合格品处置是否符合规定进行检查。(五)常见的问题1、通用硅酸盐水泥无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书项目不齐全或质量指标不符合设计要求;2、通用硅酸盐水泥未按规定进行复验或复验不符合规定。(六)有关标准强制性条文《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3.1.3对所用水泥应检验其安定性和强度。有要求时,尚应检验其他性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7.2.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l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4.0.1水泥进场使用前,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编号为一批。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试验,并按其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三、普通混凝土用砂、石(一)现场验收和复验1、现场验收施工单位应按砂或石的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现场目测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及泥块含量、级配是否满足施工要求。2、复验批量采用大型工具运输的,应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采用小型工具运输的,应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量者,应按一个验收批进行验收。当砂或石的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较大时,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定期检验)。3、复验项目每验收批砂石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检验。对于碎石或卵石,还应检验针片状颗粒含量。对于海砂或有氯离子污染的砂,还应检验其氯离子含量。对于人工砂及混合砂,还应检验石粉含量。对于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二)质量控制要点在施工现场对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质量实施控制和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对现场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技术指标及存放情况进行抽查,检查是否存在颗粒离析、混入杂质等现象,是否按产地、种类和规格分别堆放,堆放是否超过规定高度;2、对施工承包商自检项目的齐全性、记录的真实完整性和结论的合理性进行检查;3、对材料复验的合规性以及检验报告结论与标准的符合性进行检查;4、对不合格品处置是否合规进行检查;(三)常见的问题1、普通混凝土用砂、石的选用与设计文件不符;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技术指标(如级配、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超标;3、普通混凝土用砂、石未按规定《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组批进行复验或复验不符合规定;4、普通混凝土用砂、石存放不符合要求。四、混凝土外加剂(一)质量检查控制在施工现场对施工用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实施控制和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对现场混凝土外加剂的观感情况进行抽查,并抽查外加剂是否按不同供货单位、不同品种、不同牌号分别存放,标识是否清晰,存放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对生产制造厂家的生产资格和质量文件的齐全和有效性进行检查;3、对施工承包商自检项目的齐全性、记录的真实完整性和结论的合理性进行检查;4、对材料复验的合规性以及检验报告结论与标准的符合性进行检查;5、对不合格品处置是否合规进行检查;(二)常见的问题1、外加剂未复验;2、外加剂掺量不准确(按厂家说明书添加、未按配合比试验报告或者未进行配合比试验)。五、预拌混凝土常见的问题1、预拌混凝土无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书项目不齐全或质量指标不符合设计要求;2、预拌混凝土未按规定进行交货检验或交货检验不符合规定;3、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的结果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4、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的单位不符合规定(交货检验的工作应由需方承担,当需方不具备试验条件时,供需双方可协商确定试验单位,试验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试验资质,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六、砌体材料(二)现场验收和复验1、现场验收烧结普通砖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进场后,应根据技术要求,对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进行检验,烧结普通砖还要查看是否混杂欠火砖、酥砖和螺旋砖。2、复验批量对烧结普通砖进行复试时,按出厂检验项目进行。烧结普通砖每15万块为一批,不足15万块按一批计;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按外观质量等级和强度等级分批验收,以同原材料配制成的相同外观质量等级、强度等级和同一工艺生产的10000块砌块为一批,数量不足10000块者也为一批。(三)质量控制要点在施工现场对砌体材料的质量实施控制和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对现场砌体材料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等技术指标进行抽查;对现场砌体材料是否按品种、规格、强度、质量等级等分批分别存放进行检查;2、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资格和质量文件的齐全和有效性进行检查;3、对施工承包商自检项目的齐全性、记录的真实完整性和结论的合理性进行检查;4、对材料复验的合规性以及检验报告结论与标准的符合性进行检查;(四)常见的问题1、烧结砖和砌块尺寸偏差大,外观质量不合格;2、混凝土砌块龄期不足28d;3、砌体材料未按规定组批进行复验或复验不符合规定。七、钢筋(一)质量控制要点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结构用普通钢筋的质量实施控制和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对现场钢筋的表面质量和技术指标进行抽查;2、对生产制造厂家的生产资格和质量文件的齐全和有效性进行检查;3、对施工承包商自检项目的齐全性、记录的真实完整性和结论的合理性进行检查;4、对材料复验的合规性以及检验报告结论与标准的符合性进行检查;6、对不合格品处置是否合规进行检查;(五)常见的问题1、钢筋混料;2、钢筋表面质量不合格;3、热轧钢筋无标志;4、钢筋质量证明文件不齐全,或与实物不符;5、钢筋未按规定组批进行复验或复验不符合规定。八、预应力钢筋(一)质量控制要点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结构用预应力筋的质量实施控制和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对现场混凝土结构用预应力筋的技术指标及存放情况进行抽查;2、对生产制造厂家的生产资格和质量文件的齐全和有效性进行检查;3、对施工承包商自检项目的齐全性、记录的真实完整性和结论的合理性进行检查;4、对材料复验的合规性以及检验报告结论与标准的符合性进行检查;5、对不合格品处置是否合规进行检查;(二)常见的问题1、预应力钢筋存放不符合标准要求;2、预应力钢筋表面质量不合格;3、预应力钢筋无标志;4、预应力钢筋质量证明文件不齐全,或与实物不符;5、预应力钢筋未按规定组批进行复验或复验不符合规定。第三节建筑工程见证取样制度一、见证取样制度的一般要求建设部2000年制定了《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2000】211号文件,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即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试验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在现场取样,并送至经过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见证人员应由建设单位或该工程的监理单位具备建筑施工试验知识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并应由建设单位或该工程的监理单位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检测单位和负责该项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在施工过程中,见证人员按照项目制定的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对施工现场的取样和送检进行见证,取样人员在试样或其包装上做出标识、封志。标识和封志应标明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样品名称和样品数量,并由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签字。见证人员应制作见证记录,并将见证记录归入施工技术档案。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对试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负责。见证取样的试块、试件和材料送检时,由送检单位填写委托单,委托单须有见证人员和送检人员签字。检测单位检查委托单及试样上的标识和封志,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检测。检测单位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检测,出具公正、真实、准确的检测报告。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检测报告必须加盖见证取样检测的专用章见证取样的范围:下列试块、试件和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1、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2、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3、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4、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5、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6、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7、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8、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它试块、试件和材料。二、水泥原材料检测1、组批频率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2、取样方法袋装水泥:从20个以上不同部位随机取等量样品,采用取样管,插入水泥适当深度,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抽出取样管,将所取样品放入洁净、干燥、不易受污染的容器中,总量不少于12kg。散装水泥:对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一品种、同一等级的水泥,以一次进厂(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得超过5O0t,随机从不少于3个车罐中采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为检验试样。三、砂、石原材料检测1、组批频率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采用大型工具(如火车、货船或汽车)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批,采用小型工具(如拖拉机等)运输的,以200m3或300t为一批,不足上述量者,按一验收批进行验收。当砂石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较大时,可1000t为一验收批。2、取样方法:(1)从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要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分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子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2)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4份,石子8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3)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要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16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第四节质量控制点的设置与检查一、质量检查计划中质量控制点设置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基本程序,结合项目特点,在制定项目总体质量计划后,列出各基本施工过程对局部和总体质量水平有影响的项目,作为具体实施的质量控制点。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对工程施工各主要工序过程(特殊工序过程)进行ABC等级控制管理,并对质量检查结果采取签字确认加以标识。A级第一重要检查确认;B级第二重要检查确认;C级第三重要检查确认;一般场站建筑工程关键工序点(停检点)可按下表设置:序号主要施工工序停监点必监点巡监点主要检查内容1地基验槽☆坑底土质,基坑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2地基处理☆承载力试验报告3桩基桩位复查☆轴线、位置或记录4桩体检测☆承载力、低应变与高应变检测或检测报告5基础钢筋绑扎☆材料、连接接头复验,间距、规格等或验收记录6基础验收☆材料复验、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基础尺寸、位置或验收记录7主体钢筋绑扎☆材料、连接接头复验报告,间距、接头位置等或验收记录8主体混凝土浇筑☆材料复验、砼配合比报告,振捣、施工缝处理或验收记录9主体砌筑☆材料复验报告、工法、砂浆强度离散性、砂浆饱满度或验收记录10主体验收☆混凝土强度报告、尺寸、位置或验收记录11卫生间防水☆材料复验报告、注水试验或验收记录12屋面防水☆材料复验报告、注水试验或验收记录13装饰、装修☆室内环境检测报告、外观、玻璃幕墙、防静电地面质量或验收记录14工程总体验收☆给排水、照明、采暖卫生、通风空调等或验收记录二、主要质量控制点检查要点(一)地基验槽1、技术资料检查(1)检查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单等;(2)检查工程定位测量及复测记录;(3)检查地基钎探记录;(4)重点检查验槽记录,验槽纪录要附有标注轴线位置、平面尺寸及标高的平、立面图;(5)检查施工记录及土方开挖工程质量验收记录。2、实体质量检查(1)现场观察基槽(坑)是否积水,基底土层是否被搅动;(2)现场实测基槽(坑)深度是否达设计深度,持力层是否到位或超挖,基坑尺寸偏差是否符合规定等;必要时对柱基、墙角、承重墙下以及其它受力较大的部位进行抽检钎探。3、常见质量问题(1)基槽(坑)边坡塌方;(2)基底未保护,基坑泡水或基土被扰动;(3)基底未做钎探,局部基土下有软弱层;(4)验槽记录签证不齐全,无明确结论意见,未附有标注轴线位置、平面尺寸及标高的平、立面图。(5)质量验收记录填写不规划,结论不填或者填写不明确。(二)地基处理1、技术资料检查(1)检查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文件。(2)检查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进场验收记录、质量证明文件及复试报告。对于土工合成材料地基,施工前需对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能(单位面积的质量、厚度、比重)、强度、延伸率以及土、砂石料等做检验。土工合成材料以100m2为一批,每批抽查5%。(3)检查施工配合比报告、施工试验报告、压实度检测报告、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桩体强度及完整性试验报告等。(4)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其中施工记录必须包括实际施工选取的各项参数。(5)检查施工质量验收记录。2、实体质量检查(1)检查地基处理的施工单位和检测单位资质。施工单位要具备相应专业资质;从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及见证试验的单位,必须具备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和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2)检查地基处理施工方案、相关施工记录,并对地基处理过程进行抽查。(3)检查地基处理效果的检测方法、检验数量和结果。(4)检查地基处理的质量验收程序及结论是否合规和准确。3、常见质量问题(1)地基处理施工粗糙,密实度等检测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2)地基处理所使用的原材料复试批量不足,配合比不准确;(3)地基处理未进行承载力检测;(4)地基处理施工允许偏差超过规范要求;(5)施工记录不齐全,施工参数不真实、完整、准确;(6)检测(试验)报告不齐全,检测(试验)项目或数量不足。(三)桩基桩位复查1、技术资料检查(1)检查岩土详勘报告、桩基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文件。(2)检查桩位竣工平面图及桩顶标高图;桩位竣工平面图及桩顶标高图绘制内容齐全、完整,记录数据准确、真实。(3)检查桩位定位测量记录、桩位验收记录(包括中间验收记录);按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规定,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为:群桩20mm;单排桩10mm。(4)检查施工单位施工记录、自检记录。2、实体质量检查桩位验收检查时,现场检查桩基的轴线位置和桩顶标高,检查结果符合下列规定:(1)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规定;(2)桩位偏差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3、常见质量问题(1)桩位偏差过大;(2)桩顶标高偏差大,与设计标高不符。(四)桩基桩体检测1、技术资料检查(1)检查桩基检测单位的资质、人员资质及桩基检测设备的计量检定证书;(2)检查桩基检测方案,并重点对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受检桩的选择以及检测开始时间进行检查;(3)检查桩基检测结果评价及检测报告。2、工程质量控制及验收(1)检测单位及人员资质符合要求,检测设备均在检定周期内;(2)桩基检测报告编制内容完整、合理,无伪造、虚假记录;结论准确,符合质量验收规范和相关标准规定,需经监理确认;(3)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评价以及检测报告的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标准规范要求。3、常见质量问题(1)检测单位或检测人员资质不符合要求;(2)检测计量器具未检定;(3)桩基检测无检测工作方案;(4)检测工作不规范,检测方法选用不当,检测时间不符合标准要求,受检桩选择不规范,检测数量不足;(5)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不准确;(6)检测成果评价不准确,应反映或引用的资料不全,数据不准,结论简单或结论含糊;(7)检测报告内容不完整。(五)钢筋安装1、技术资料检查(1)检查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和设计联络文件;(2)检查钢筋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验收记录和复试报告;焊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烘焙记录;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3)检查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工艺试验报告、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试验报告、接头现场检验记录,且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的检查结果应符合规定;(4)检查钢筋隐蔽记录、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检测记录以及钢筋加工、连接、安装的施工检查记录和质量验收记录;(5)检查钢筋焊接作业人员资格以及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单位资质;(6)检查预应力筋张拉机具设备及仪表的标定证书。2、实体质量检查(1)检查普通受力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间距、排距、弯钩角度、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搭(焊)接长度和同一连接区段内的接头百分率,以及加工后的外观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规定:①弯钩和弯折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②接头位置、数量和接头百分率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b、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c、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3、常见质量问题(1)钢筋等原材料进场验收和复试不规范,表面质量不合格;(2)钢筋代换无设计变更手续;(3)钢筋加工成型尺寸不准,箍筋弯钩形式不正确,平直段长度不够;(4)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变形,绑扎网片斜扭,绑扎接头松脱;(5)钢筋焊接接头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机械连接接头外观质量不合格,未检查拧紧力矩;(6)受力钢筋错位,间距、排距偏差大,锚固长度不足,保护层厚度偏差过大,弯钩方向不正确,同一连接区段接头百分率超标;(7)板钢筋倒钩,支座负筋被踩踏变形;(8)主副筋位置放反(双向板);(9)箍筋间距不一致,接头同向,绑扎结点松扣;(10)弯起钢筋方向错误,弯起点位置、弯起角度不准确;(11)钢筋遗漏;(12)无钢筋焊接、机械连接施工自检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内容不齐全,无实际钢筋安装示意附图;(13)灌注桩钢筋笼制作质量低劣,实测指标超过规范要求指标。(六)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工程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分项。作为结构受力的主要承载体之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优劣与否,直接制约着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能否在结构或结构构件中得到有效的发挥,也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能。1、技术资料检查(1)检查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文件,冬期施工的,应有冬期施工技术措施;(2)检查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各种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进场验收记录、复试报告以及预拌混凝土的质量证明文件;(3)检查混凝土氯化物和碱含量计算书(设计文件有规定时);为保证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能,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4)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混凝土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构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5)检查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混凝土坍落度测试记录、混凝土施工记录、试件制作记录及混凝土养护记录;①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需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需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要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B、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C、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D、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覆盖严密,并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E、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F、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2、实体质量检查(1)检查混凝土拌制质量;(2)检查混凝土浇筑情况: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柱、墙等结构竖向浇筑高度超过3m时,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浇筑混凝土;②混凝土冬期施工符合《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3)检查混凝土外观质量和结构的外形尺寸;现浇结构的混凝土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也不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