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期阶段特征讲课教案_第1页
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期阶段特征讲课教案_第2页
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期阶段特征讲课教案_第3页
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期阶段特征讲课教案_第4页
中国古代社会转型期阶段特征讲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秋战国(chūnqiūzhànɡuó)时期的社会转型:从青铜时代到铁器牛耕从井田(jǐnɡtián)时代到土地私有经济(jīngjì)领域从贵族政治到地主政治从世卿世禄到军功授爵政治领域从封邦建国到诸侯割据从战乱纷争到一统天下从礼乐文化到诸子学派从百家争鸣到文化专制国家形态文化形态第一页,共7页。春秋战国(chūnqiūzhànɡuó)阶段特征总体特征:社会大变革。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由分裂到统一的转变(1)生产力:石器锄耕衰落;铁犁牛耕兴起(2)生产关系:井田制瓦解(wǎjiě);土地私有制形成(3)农业经营方式:千耦其耘的大规模集体耕作衰落,小农经济兴起(4)工商业:工商食官的状态被打破,独立的私营工商业兴起(5)阶级结构:奴隶主贵族衰落,封建地主阶级崛起;奴隶逃亡,农民阶级兴起(6)税制:贡赋制衰落;租税制的形成第二页,共7页。春秋战国阶段(jiēduàn)特征(7)政治:周王室衰落,分封制、宗法制等贵族等级制被破坏,郡(县)制、封建官僚制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形成;诸侯争霸称王;卿大夫夺权;士由贵族等级序列向知识分子的转变;各国变法。(8)选官制度:世官制被破坏;选官任官(军功爵制)形成;贵的没落;贤的兴起;待遇也由封土赐田向俸禄制逐渐转变。(9)思想文化:学在官府的的状态(zhuàngtài)被打破,学术下移,知识分子阶层崛起,百家争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状态(zhuàngtài)被打破,礼乐征伐自诸侯、卿大夫出。第三页,共7页。明清(mínɡqīnɡ)(鸦片战争以前)阶段特征总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社会由盛而衰;1.政治上:国家统一,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并达到顶峰,一方面巩固(gǒnggù)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一方面成为社会转型的严重阻碍;2.经济上:(1)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在基础上,一种崭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中国出现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微弱趋势;(2)但由于封建专制政府重农抑商、闭关海禁,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得到不适当的强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始终未能成长起来;中国逐渐脱离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大趋势;第四页,共7页。明清(鸦片战争以前(yǐqián))阶段特征3.文化科技上:(1)传统文化、古典科学技术都进入高度总结阶段。明清涌现的古典科技巨著,如《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传统文化的总结,如昆曲和京剧、明清小说等;(2)传统文化、古典科技都出现向近代(jìndài)文化科技转型的微弱趋势,如西学东渐、部分士大夫甚至最高统治者倾心西学、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等,但因为封建专制如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压制始终未能转化为近代(jìndài)科技和启蒙运动。第五页,共7页。隋唐宋元时期(shíqī)(唐宋)——中华文明的高峰(1)政治(zhèngzhì):官僚政治(zhèngzhì)的成熟——三省六部、文官政治(zhèngzhì)(2)经济(jīngjì):①农业、手工业、商业(纸币的出现;市、坊)②赋税制、租佃制、土地所有制③大运河与水路交通网的形成(3)文化:四大发明等;唐诗宋词;三教、理学(5)中外交流:丝绸之路(7)军事:从府兵制到募兵制(4)民族:大融合(6)门阀士族的衰落,平民阶层壮大第六页,共7页。唐宋大变革(biàngé)唐朝(618——907)宋朝(960-1127-1279)政治三省六部制;道州县制;科举制发展二府三司制;路州县制;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经济均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曲辕犁;“不抑兼并”、租佃制盛行;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思想文化三教并行;韩愈复兴儒学唐诗程朱理学;科技新发展;宋词;市民文学对外关系开放的对外政策、陆路和海路共同发展陆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