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理论的方法和流派第二章_第1页
会计理论的方法和流派第二章_第2页
会计理论的方法和流派第二章_第3页
会计理论的方法和流派第二章_第4页
会计理论的方法和流派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研究:方法与流派精选ppt会计研究的不同方法流派分类在会计理论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多种流派,主导这些流派观点差异的因素也有很多。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其他方法流派实证会计学派按研究方法对会计研究分类归纳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其他方法流派精选ppt一、归纳会计学派研究过程:

从所整理的各种具体现象中发现“一般”与“规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从具体到一般。精选ppt一、归纳会计学派受个人视野、知识结构、日常接触面甚至价值取向的影响,不同学者对会计实务中可观察现象的选取必然存在着差别,因此研究的对象、归纳的过程和最终结论的形成也会不同归纳学派研究的出发点是实务或现存的惯例,这会使他们对实务产生较高程度的认同,其理论也最大限度地认可了现行实务或已有惯例,所提出的的改进意见多半是对实务的局部改良归纳学派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它难以提出对实务进行重点改革性或革命性的修订意见。此外,过分地遵从已有的实务或现存的惯例,也使得归纳法最终难以形成内在一致的理论框架惯例影响逻辑受限个别差异特点精选ppt归纳学派的研究者从实务或现存的惯例出发,大量接触实务现象,对实务产生了较高的认同,最大限度的认可了现行实务或已有的惯例,提出的改进意见是对实务的局部改良。一、归纳会计学派贡献·它难以提出对实务进行重大改革性或革命性的修订意见;·过分地遵从已有的实务或现存的惯例,使得归纳法难以形成内在一致的理论框架。不足贡献VS不足精选ppt一、归纳会计学派归纳会计学派的发展历程利特尔顿时期20世纪30年代后期早期归纳学派精选ppt一、归纳会计学派早期归纳学派:

主要关注会计方法和理论。对文献进行注释,比较与对比不同的实务性及政策性建议,评判实务及文献中不合逻辑和前后不一的错误,但没有尝试就现存实务形成内在一致的理论。20世纪30年代后期:“公认会计原则”的研究与制定,成为会计界关注的中心。后期会计学派的文献,主要集中于公认会计原则问题的研究。但研究主要都是对现行实务中所运用的会计惯例的整理和汇编,没有形成一个逻辑严密、协调一致的逻辑体系。精选ppt一、归纳会计学派归纳法的集大成者——利特尔顿1940,《公司会计准则绪论》,有明显的独创性,内在逻辑性强。尽管尚未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但代表了规范会计理论在20世纪的第一个高峰。1953,《会计理论结构》,对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的会计理论进行总结,提出了一个不十分严谨的理论结构体系,这在归纳派的研究者中是少见的。精选ppt一、归纳会计学派归纳会计学派的衰落数理统计的发展:●概率判断替代了简单的检验判断●实证研究方法●经验研究方法归纳法的内在缺陷:●休谟对归纳法的证明●不能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难以实现重大革命性改革VS精选ppt一、归纳会计学派归纳会计学派的衰落一方面由于归纳法的内在缺陷(这已经被休谟证明);另一方面,数理统计的发展,是的概率判断代替了简单的检验判断,因此,进入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归纳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合租不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在计量经济学之上的实证研究方法或经验研究方法精选ppt一、归纳会计学派归纳学派的代表作哈特菲尔德:《会计学——原理与问题》桑德斯、哈特菲尔德、莫尔:《论会计原则》吉尔曼:《会计中的利润概念》佩顿、利特尔顿:《公司会计准则绪论》利特尔顿:《会计理论结构》格雷迪:《企业公认会计原则汇编》会计原则委员会第四号报告:《企业财务报表编报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井尻雄士:《会计计量理论》精选ppt二、演绎会计学派简介:

演绎会计学派,就是以演绎法作为研究方法所形成的理论流派。演绎学派的研究人员往往认为,经由演绎法所形成的模式与方法,比实务中应用的方法“更好”,而要求实务朝着理论所预见的“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这一学派也被称为“规范的演绎学派”,或直接称为“规范学派”,因为该学派总是要对实务提出一些规范性建议或方法。精选ppt二、演绎会计学派研究过程:与归纳法相反,演绎法强调从一般到具体。其基本特征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式推理。具体到会计理论研究中,一般是将企业与具体的外部经济环境联系起来,并引入或借鉴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界定几个会计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如收益、资产等,从而逐步推导出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原理与方法。精选ppt二、演绎会计学派特点:

与归纳法相比,演绎法的逻辑性和内在严密性都要强得多。除非研究者个人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失误或有意无意的妥协,否则采用演绎法,可以形成较严密的理论框架或理论体系。精选ppt从会计思想的发展历程看,在截止到目前为止的所有会计理论文献中,演绎学派占据了主要地位。采用演绎法所形成的会计理论,其内在一致性、逻辑严密性等,无疑是上乘的。二、演绎会计学派贡献任何会计方法的选择与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涉及到某些人或集团的经济利益。由于演绎法所形成的结论,往往与实务背离较大,因此,它的主要思想,被会计实务接受的程度较低。不足贡献VS不足精选ppt二、演绎会计学派演绎会计学派的发展历程2002年2月1978-1985年早期演绎学派精选ppt二、演绎会计学派早期包括佩顿、坎宁、斯威尼等的著作,都涉及到“收益”的概念,他们一般从动荡的外部经济环境的出发,通过借鉴经济学的受益概念,界定一个内容明确、界限分明且易于量化的会计“收益”概念。美国FASB1978-1985年陆续发布了1-6号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公告,本身包含了另一种财务会计理论构建的演绎思路。演绎法到具体方法的环节,FASB走向了实践妥协的道路。FASB发布了第7号概念公告,要求在会计计量中采用通过现金流量和现值技术探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也是对实务的一种遵从。1978-19852002/02早期发展精选ppt二、演绎会计学派的妥协传统会计模式:静态通过演绎法,逐渐加强逻辑性和严密性对于别人经济利益的忽略,开始背离实务演绎学派在具体方法上不得不与实践妥协,继续允许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由于采用现金流量和现值技术探求公允价值,对于实务的遵从加重,尽管演绎法对于实务影响增大,但是也偏离了最初的理想精选ppt二、演绎会计学派演绎学派的代表作佩顿:《会计理论——兼论公司会计的一些特殊问题》坎宁:《会计中经济学》斯威尼:《稳定币值会计》麦克尼尔:《会计的真实性》爱德华兹与贝尔:《企业受益的理论与计量》莫立茨:《会计基本假设》斯普罗斯与莫立茨:《试论企业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钱伯斯:《会计、计量与经济行为》美国会计学会(AAA):《论基本会计理论》FASB:《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精选ppt三、实证会计学派简介:

所谓实证会计研究是指通过现有的财务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并设计实验,进行量化的、精确的测试并推导出结论。

精选ppt三、实证会计学派特点:

规范会计研究所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涉及较多的价值判断;而实证会计研究所回答的是“实际是什么”的问题,基本不涉及价值判断,实证会计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会计实践中现象的内在规律性,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规范会计研究的目的是在于提出完善的会计理论规范以指导会计实践活动。实证会计研究只能提出并解决现实对象的有限问题并且它的结论要定量化,一般是用具体的公式、数据和图形来精确描述的。精选ppt三、实证会计学派产生的条件:1.经济性和财务学的研究对象扩大化、广义化,特别出现了财务学中的有效资本市场假设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理论2.经济性和财务学的主流派研究方法也已转向实证分析,为早期的实证会计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与模型。3.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日常的科学研究中去。4.一些大型的数据库也先后建立起来,从而缩短了实证研究所需要的分析时间,降低了研究费用。精选ppt三、实证会计学派标准的研究范式:第一步,确定研究问题;第二步,发展出研究假设;第三步,设计研究程序;第四步,选取研究样本和收集数据;第五步,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第六步,解释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精选ppt三、实证会计学派理论基础1有效市场假说1有效市场假说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3企业理论4管制经济学精选ppt三、实证会计学派1.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如果根据市场现有各种公开信息从事交易而无法赚取超额利润,那么,市场就是有效的。(股票价格等于其价值)按照有效市场假说,市场上存在多种竞争性信息源,会计信息只是其中一种,并且是时间上相对滞后的一种。这也为股票价格变动与会计信息之间弱统计关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理论解释。精选ppt三、实证会计学派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基本思想:企业价值是其威力所产生现金流量的贴现值。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被用来作为盈利响应系数检验的基准对照值(benchmark)。因为从一个较长的周期来看,企业的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基本是吻合的;以会计利润作为现金流量的替代,以资本市场平均利率作为适当的贴现率,则理想的会计利润对股价之间的线性关系的系数应当时1/r。精选ppt三、实证会计学派3.企业理论通过企业的制度形式,将一部分市场交易内化为企业内部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活动的总交易成本,从而实现资源总体的优化配置。企业可以被看作是一系列契约的结合体,旨在使所有利益关系人能共同实现的经济利益总量最大化。精选ppt三、实证会计学派4.管制经济学

管制经济学将管制视为一种特殊商品,买卖的真正动机依然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因此,管制实际就是为财富的转移(与反转移)而进行的斗争。而会计信息常常被用于各种管制与反管制活动中的借口。精选ppt·可以通过现有的财务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并设计实验,进行量化的、精确的测试并推导出结论·回答“实际是什么”的问题,揭示会计实践中现象的内在规律性,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三、实证会计学派贡献·研究课题的选择以及理论模式的构建易受个人因素影响·只能对现实现象的有限问题进行分析,模型精确性有限·实证主义由个别到普遍结论的研究方法不科学·始于假设不牢靠;实践中一些问题无法建立有效模型不足贡献VS不足精选ppt三、实证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鼎盛1976年得到重视1968年诞生精选ppt二、演绎会计学派1968年鲍尔和布朗的论文及贝弗的论文公开发表,是的经验研究作为一个涵义清楚、内容明确的特定“范式”得到会计界的认可。1976年简森在演讲中呼吁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实证理论,实证会计这一术语得到重视,特别是在1978、1979年的两篇论文公开发表后,实证会计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同。20世纪80年代是实证会计研究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文献,位数甚多。实证会计研究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会计政策选择和审计问题。1976年认同80年代鼎盛1968年提出精选ppt三、实证会计学派由于实证会计研究的大部分数据必须要具体收集,这一过程时间长、成本高,数据收集误差不可避免,这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一选题的研究在各类刊物上的刊发比例逐渐降低,传统的经验会计研究再次成为实证会计研究的主流,对会计问题的讨论也更为细致。精选ppt三、实证会计学派实证会计学派的代表作:·鲍尔与布朗,《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评价》·贝弗,《年度收益报告的信息含量》·简森,《关于会计研究现状和会计管制的思考》·瓦兹与齐默尔曼,《会计准则确定的实证理论》精选ppt三、实证会计学派经验会计与实证会计的区别经验会计实证会计产生较早产生较晚早期主要以资本市场为对象,研究会计信息与股价变动之间的关系早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会计政策的选择理论基础主要是有效资本市场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主要建立在非零值契约成本之上的契约理论、经济人假设等数据主要取自于资本市场数据更多的来自各种特定数据库和问卷调查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事项法伦理法社会学法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事项法主要内容1定义1定义2产生及发展3事项法VS价值法4后续发展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事项法事项法(eventsapproach)

主张按照具体的经济事项来报告企业的经济活动,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理论与方法。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事项法有关事项法的思想,最早是由维托(WilliamJ.Vatter)所提出的。美国会计学会索托极力反对单一的历史成本模式,主张采用多元计量属性。他于1969年发表了“构建基本会计理论的‘事项法’”一文,从截然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以事项法为基础概念所形成的基本会计理论。索托将现行的财务会计称为“价值法”(valueapproach),并通过与价值法相比较的方式,提出事项法的基本思想。首次提出完善起源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事项法价值法事项法财务会计的目标价值法假定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可知的,财务会计将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共同需要”信息使用者很多,具体确定他们的信息需求,十分困难;其次,众多的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模式也难以确定,而不同决策模式需要的信息,都不相同。这样,也就无法提供一套能符合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的信息信息提供价值法所提供的信息,要求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最终结果,即:净收益和企业总价值将企业经济活动的完整过程的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由使用者根据自己的要求、偏好、决策模式等,进行必要的加工.使得同一组事项的数据,可以生成多套用途不同的信息。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事项法价值法事项法计量属性只能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是必要的提供的财务报表将资产负债表作为所有事项的间接报告表,它要求反映主体所有的事项,并按照一定的结构排列,以便于信息使用者在重新汇总事项、帮助决策时,具有最大的重组合能力应该按使用者的需要,编报投资和理财事项与会计准则的关系与一些会计准则之间,存在不一致由于使用者的需求很难确定,就需要有一定的准则来界定需要反映的事项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事项法后续发展:事项法的提出,是会计理论研究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但该方法在提出后的很长时间里,并没有引起理论界太多的争论。20世纪70,80年代,有关事项法研究和讨论的文献并不多见,因为:(1)事项法所要求的多重计量属性以及提供以事项为主的信息,将信息的具体加工留给信息使用者与当时主流派的会计思想不相吻合;(2)从会计信息生成和加工技术来看,在以手工操作为主要加工手段并按书面传递报表方式的年代,信息使用者很难完成白己加工信息的工作。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事项法后续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衍生金融工具等经济环境的改变,为事项法的应用,提供了必要;多媒体电子通讯技术的普及,为事项法的应用,提供了可能。因此,事项法在未来会有新的发展。但是,事项法即使将来具有应用的空间,由于它毕竟不能揭示企业整体的经营业绩和价值创造,它也不能完全取代价值法。可以预期的是,正如定期披露将与临时披露并举,事项法也可能与价值法并存,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事项法主要内容1定义1定义2产生及发展3影响4总结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伦理法伦理法:

也称道德法,它要求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作为会计理论构建的基础和依据。最核心的道德标准是真实(true)、公允(fairness)和公正(justice)等。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伦理法最早明确要求财务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公开报告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应该是英国1844年的《股份公司法》,该法规定,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必须是“充分和公允”(fullandfair)1947年英国的《公司法》,接受职业界的建议,明确要求公司的财务报表必须做到“真实与公允”(trueandfair).20世纪40年代以后,将要求体现道德上的公平这一思想有意识地贯彻到了会计理论研究中。此后,一些学者如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学说展开研究和讨论,形成学术流派,在会计理论形成中占有一席之地。明确提出得到贯彻起源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伦理法影响:

1.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后,约束共同体会计活动的共同体第四号指令,就将“真实与公允”作为编报财务报表的最高要求;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80年代末期所制订的“财务报表编报的概念框架”,也将真实与公允观点/公允表述列为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3.在美国,尽管它的“公认会计原则”没有对真实与公允提出明确规定,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报告,却使用了“公允地”(fairly)术语;4.我国1996年所制订的“独立审计准则”也要求使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这一表述方式。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伦理法公允与公正:1.伦理法的最核心思想就是公允或公正。2.具体实现方式上的两种不同的意见:(1)一是要求对财务报表及相关事实的列示和报告上,对所有利害关系人和集团要做到不偏不倚,即:按公允的标准编制财务报表;(2)另一种意见则要求,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济事实,应该是真实、准确的。不如此,最终的信息报告很难保证公允。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伦理法总结:1.在现实操作中,公平、公允、真实等要求过于抽象,很难具体化。2.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流派,伦理法更多地只是观念上或思想上的要求,它对会计准则的形成和最终的财务报告,并没有太多的影响。3.尽管伦理法最终对会计实务的影响并不大,但它所提出的公允和公平的思想,与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最优化相吻合,也符合公共选择理论所说的“公众利益”的要求,因此,这一思想在各国会计实务中都得到程度不同的认可。可以预见,伦理法的思想,在未来的会计中,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社会学法主要内容1定义12如何确定和衡量“社会价值”3社会经济会计4社会学法强调会计应揭示对社会的责任5未来展望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社会学法社会学法定义:

强调会计信息要能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或反映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财务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休系。这一流派是把“公正性”概念扩展到“社会福利”领域,强调会计技术和方法的社会效应。它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要有助于“社会福利决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它假定已经存在一种“既定的社会价值”(establishedsocialvalue),可以用来作为建立会计理论的标准。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社会学法如何确定和衡量“社会价值”?

利特尔顿和齐默尔曼(V.K.Zimmerman)等在20世纪60年代初曾提出,会计应服务于公共利益;

贝德福得(N.Bedford)认为,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与会计上的收益计量密切相关。他认为收益是最有益的,“经营收益”的计量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能促进社会的经营职能充分发挥。特别是,已确定的收益可作为实现社会经营目标所必须的计算数据(1965,p.18)。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社会学法1.经营收益是管理学上的概念,也称企业收益或货币收益。经营收益与会计收益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不同之处表现在:一是经营收益是基于重置成本计价的,二是经营收益只确认本期应计的利得。2.会计收益是会计学上的概念。收益就是指产出价值大于投入价值的差额。会计收益所关注的是过去已经发生的资产价值的变化,是一个期间概念。显然,会计收益是建立在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基础上的,因而具有客观性、可验证性及可操作性。3.经济收益所关注的是未来预期现金流量的变动,是一个时间概念,而且经济收益必须在耗用的存货得到重置后方可确认和分配。因此,经济收益概念比会计收益概念更真实,它是实际收益而不是名义收益。什么是经营收益?精选ppt四、会计研究的其他流派

——社会学法社会经济会计:

近年来,又有不少学者倡导应用社会学方法来构建会计理论,并试图建立财务会计的一个新分支—社会经济会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