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3-9《昼夜交替》_第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3-9《昼夜交替》_第2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3-9《昼夜交替》_第3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3-9《昼夜交替》_第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3-9《昼夜交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9.昼夜交替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傍晚,太阳慢慢落下。昼夜交替,周而复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古代中国人认为,太阳是住在东海边上的一只三足金乌,于是就把金乌出来时看作是白天,休息时看作是夜晚。金乌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夜晚。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绕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模拟昼夜现象1.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投影仪或手电筒照射中国这一区域。2.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找到“昼夜交替线”。3.沿着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白天进入夜晚。4.继续转动地球仪.让中国慢慢地从夜晚进入白天,在这个过程中,

观察当中国处于清晨时,哪些国家处于傍晚。

实验结论:按地球自西向东地运动方式来看,北京晚上八点处于夜半球,美国、德国处于昼半球,是白天,澳大利亚处于夜半球,也是夜晚。模拟昼夜交替现象。1.在黑暗的环境中,将投影仪或手电筒打开,投影仪的光射向地球仪,

不能靠地球仪太近,要让投影仪射出的光“包围”地球仪。2.在地球仪上确定一个区域(如“中国”),并做上标记。3.逆时针(自西向东运动)转动地球仪,仔细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

光面的明暗变化。4.在地球仪上找一找,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正处于

白天,哪些国家正处于夜晚。实验分析:转动地球仪后,做标记的点出现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这说明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关。而在地球仪转动过程中,北极点始终处于光照之中,南极点则始终处于黑暗之中,这其实模拟的是两极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实验结论: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有关。在地球上,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白天,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地区是夜晚;由夜晚逐渐过渡到白天的那段时间是清晨,由白天逐渐过渡到夜晚的那段时间是傍晚。模拟地球的自转。1.坐在转椅上,限制左右侧视野。2.让同伴逆时针旋转椅子。

活动现象:在模拟地球自转时,人坐在转椅上,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转椅,看到周围的景物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的。

活动结论:周围物体的运动方向和人体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

穿过地球南北极的轴叫作地轴,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地球像陀螺一样绕着地轴逆时针自转,约24小时转一圈。这是摄影爱好者拍到的北极星及周围星星的运动轨迹,证明了地球在慢慢自转。为什么地球上的人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反而觉得是太阳、月亮和星星在移动呢?

我们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是因为很难找到合适的参照物。从理论上讲,远处的星星可以帮我们看出一点地球运动的迹象,但星星离我们实在太远了,我们很难在短时间里察觉出它们的移动。而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随着地球一起运动,所以我们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谢谢大家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内容是:按时上课,不得无故缺课、迟到、早退。遵守课堂礼仪,与老师问候。上课时衣着要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拖鞋等进入教室。尊敬老师,服从任课老师管理。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保持课堂良好纪律秩序。听课时有问题,应先举手,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问。上课期间离开教室须经老师允许后方可离开。上课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