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军事高科技_第1页
第四章军事高科技_第2页
第四章军事高科技_第3页
第四章军事高科技_第4页
第四章军事高科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军事高科技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一、军事高技术的定义和分类(一)定义1.高技术的定义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发展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提高生产力、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技术群。主要包括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六大技术群,即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技术群、海洋技术群和航天技术群。

2.军事高技术的定义所谓高技术,简言之,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高技术。具体地说,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二)分类:1.按照高技术的分类方法,可分为六大领域①军事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卫星通讯和光纤维通信技术。②军用新材料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材料、能源材料、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技术。③军用新能源技术: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能技术。④军用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⑤军用海洋开发技术: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提铀、海底采矿以及海底工程建设技术。⑥军用航天技术:主要包括航天器的制造、发射和测控技术、航天遥感(空间侦察、监视)、空间通信以及空间工业技术等。2.按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分类侦察监视技术(如:太空——侦察卫星、空中——侦察飞机、地面——雷达、水下——声纳)伪装与隐身技术(如:B一2轰炸机、F一22隐形战机),夜视技术(如红外探测器、微光夜视仪)军事激光技术(如:天莹激光器)电子战技术、军事航天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核武器、化学武器与生物武器技术、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此外还有目前正在探索中的新概念武器与新技术(包括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军用机器人、多种反装备武器、数字化部队与数字化战场等)。二、现代军事高技术发展阶段及其特性

(一)发展阶段:现代军事高技术自从20世纪中叶产生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化中期的视始阶段。以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先导的高技术,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具有探索性的特点。第二个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的大发展时期。军事高技术研究具有广泛性、超前性、协同性,向民用技术渗透的特点。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末至今,这一阶段还要持续很长时间。特点是军事高技术的发展速度放缓,民用高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民用高技术向军事高技术渗透,带动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二)军事高技术具有以下10个重要特性1、综合性;2、渗透性;3、创新性;4、增效性;5、时效性;6、智能性;7、竞争性;8、风险性;9、知识性;10、战略性。(二)军事高技术具有以下10个重要特性(一)军事高技术对作战理论的影响一是改变了空间观。二是改变工集中观。三是改变了对时空观的传统认识。(二)军事高技术对作战指挥的影响军队的侦察能力、预警能力、机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突击能力大为提高

战争规模更大、强度更高、节奏更快作战方向和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作战指挥范围大、内容广,头绪多、信息多、决策难

(三)军事高技术对作战方式的影响未来的作战方式将更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四)军事高技术对武器装备的影响一是提高了武器杀伤效能。二是提高了武器装备生存能力和全天时、全天候的作战能力。三是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自动化水平。四是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第二节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一、精确制导技术

(一)精确制导武器的概念精确制导武器有三个特点:1.采用导引和控制系统或装置,可调整受控对象的运动轨迹;2.命中精度高,一般都是指非核装药的战役战术武器,对点目标(坦克、飞机、舰艇、雷达、桥梁、指挥控制中心等)的直接命中概率一般都在50%以上;3.总体效能高,可以达到最佳的发挥。(二)精确制导武器的分类精确制导武器主要分为精确制导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两大类。1.精确制导导弹的分类:(1)按发射点和目标位置分类·面对面导弹·空对面导弹·面对空导弹·空对空导弹(2)按攻击目标分类·反坦克导弹·反直升机导弹·反遥控飞行器导弹·反舰导弹·反雷达导弹·反飞机导弹·反卫星导弹·反导弹导弹等(3)按作战使命分类·战略导弹·战役战术导弹、(4)按射程分类·洲际导弹·远程导弹·中程导弹·近程导弹·短程导弹(5)按飞行弹道特性或飞行轨迹分类·弹道式·飞航式·瞄准线式·直线式(6)按飞行方式·助推——滑翔导弹·助推——续航导弹(7)按携带方式分类·单兵便携式·履带式·牵引式(8)按制导系统方式分类·被动红外寻的制导导弹·半主动雷达寻的导弹2.精确制导弹药分类:精确制导弹药又称灵巧炸弹(SmartBomb),可分为末制导弹药和末敏弹药两类:(1)末制导弹药是装有寻的制导装置的精确制导弹药,如:制导炮弹、制导炸弹、制导鱼雷、激光或电视制导炸弹等;(2)末敏导弹药是装有敏感器的精确制导弹药,通常是子弹药。二、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历史及地位作用(一)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历史1.二战期间德国研制V-1导弹和V-2导弹用于对英国首都伦敦的轰炸;2.法国研制的SS-10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在1956年的阿以战争中已经可以对付轻装甲的老式坦克;3.60年代苏联用萨姆-2防空导弹击落了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4.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使美军得以大力发展制导武器,并能得到实战检验;5.70年代的第四次阿以战争中,埃及军队使用苏制雷达制导的SA-6型防空导弹和AT-3型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在5分钟内击溃以军85辆坦克,全歼以军王牌第190装甲旅,举世震惊。(二)精确制导武器的地位作用1.精确制导武器是现代战争的主导武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把以精确制导武器为基本火力的常规军事力量,作为现代局部战争的实战力量,并将精确制导武器武装的常规力量作为威慑力量。2.精确制导武器是新型作战理论和方法的物质基础;精确制导武器是各种新型作战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物质基础。3.精确制导武器具备军事、政治、科技多重效益;三、精确制导武器的构造及制导方式(一)精确制导武器的构造导弹的本体主要由弹头、弹体(蒙皮、弹翼、隔框、桁条、桁梁)、推进系统或动力系统、弹上制导设备(导引和控制系统)、弹上电源等部分构成。(二)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1.指令制导。2.惯性制导。3.微波雷达制导。4.电视制导。5.红外制导。6.激光制导。7.毫米波制导。8.地形匹配和景物匹配制导。9.全球定位系统制导(GPS)。10.复合制导。四、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及影响(一)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现状1.种类齐全2.技术先进3.形成系列(二)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1.增强打击效果2.扩大打击范围3.提高突防能力4.提高装备效益(三)精确制导武器对作战的影响1.精确制导武器提高了作战效能和攻击速度。2.精确制导武器提高了效费比。3.精确制导武器改变了作战样式;未来战争很可能是以电子战和精确制导武器攻击相结合的突然袭击开始。4.精确制导武器增强了火力机动的突然性;精确制导武器多为车载或机载,机动能力强。5.精确制导武器促进了C3I系统的发展。五、精确制导武器的弱点及对抗思路(一)精确制导武器的弱点1.武器系统组成复杂,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高;2.电子系统比较脆弱,抗干扰能力不强;3.易受战场环境和气象条件影响,战场使用受限;4.尚未实现“智能化”,敌我识别能力不强。(二)精确制导武器的对抗思路1.先发制敌2.直接拦截3.干扰破坏4.积极防护二、激光技术(一)激光激光是利用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或核能等外部能量来激励物质,使其发生受激辐射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光。所谓“激光”,也就是受激辐射光放大的简称。激光的特性有:1.高亮度强激光的亮度比太阳表面亮度高出百亿倍。2.方向性强激光发射的几乎是一束理想的平行光。3.单色性好激光可比一般单色光源频谱窄上万倍至千万倍,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单色光源。4.相干性好激光几乎是理想的单色光,是很好的相干光。(二)激光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1、高能激光武器的基本概念又叫强激光武器或激光炮,是利用高能激光束摧毁飞机、导弹、卫星等目标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高能激光武器的特点:------攻击速度快------命中精度高------稳定性能好------污染程度低------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成本低2.高能激光武器的分类(1)按军事用途分类:分为战术激光武器和战略激光武器。战术激光武器——打击距离在数公里至20公里之间,用于地基、车载、舰载或机载,对付战术导弹、低空飞机、坦克等战术目标。战略激光武器一般具有天基部件(部署在距地面1000公里以上的太空),主要用于远程战斗,打击距离近则数百公里,远达数千公里,破坏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以及反洲际弹道导弹。(2)按部署方式分类天基高能激光武器——空间防御和攻击地基高能激光武器——地面防御和攻击机载高能激光武器——空中防御和攻击舰载高能激光武器——海上防御和攻击车载高能激光武器——攻击敌人的坦克群或者火炮阵地。3、高能激光武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高能激光武器主要采用化学激光器(2)高能激光武器战术上主要用于防空和反导(3)高能激光武器战略上主要用于反导和反卫星三、隐身技术1、隐身技术的基本概念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是通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攻击的技术。隐身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走向高技术化的发展和延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军事技术的重大突破之一,被称为“王牌技术”。2.隐身技术的分类广义隐身技术分为有源隐身技术和无源隐身技术两种。

有源隐身技术主要指在被探测目标周围或附近设置假目标、利用地形匹配以及施放烟幕和利用光或电子干扰等手段隐蔽己方的真实目标。无源隐身技术(又称狭义隐身技术),它主要依靠减少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敌方各种探测系统不能发现目标或发现概率极低的技术。3.几种主要的隐身技术:(1)雷达隐身技术外形隐身技术材料隐身技术抑制物体本身的电磁辐射技术(2)红外隐身技术(3)电子隐身技术(4)可见光隐身技术

4.隐身技术对作战的影响首先,隐身武器装备突防能力提高,使战争突然性增大。其次,隐身技术对侦察探测及防御提出了更高要求。再次,隐身技术使侦察与反侦察及电子对抗更加激烈。5.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从总体上看,未来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一是扩展雷达隐身技术的频段;二是发展目标信息特征测量技术;三是进一步综合运用多种隐身技术,实现全方位、多功能隐身;四是降低隐身装备的成本。四、航天技术1、定义航天技术是指将无人或载人航天器送人太空飞行,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是举世公认的对人类社会和生产、生活有重大影响的高技术群之一。2、军用航天技术的发展军用航天系统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是探索试验阶段。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是以战略应用为主的完善实用性系统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是以战术应用为主的新阶段。3、军用航天技术的三大支柱(1)运载器技术(2)航天器技术(3)地面测控技术4、军用航天器军用航天器是指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航天器。军用航天器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已经大量使用的卫星系统;二是处于研究发展中的天基武器;三是处于试验阶段的载人航天器。

1.军用卫星——指专门用于各种军事目的的人造地球卫星的统称。(1)侦察卫星侦察卫星是用于获取军事情报的人造地球卫星。(2)通信卫星以卫星作为中继站而进行的无线电通信称为卫星通信,用作微波中继站的卫星称为通信卫星。(3)导航卫星导航卫星是为航天、航空、航海、巡航导弹和洲际导弹等提供导航信号与数据的卫星。(4)测地卫星用来测定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以及地面上任何一点位置的卫星称测地卫星。(5)气象卫星气象卫星就是一个无人高空气象站,是从外层空间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6)反卫星卫星反卫星卫星是一种对敌方的卫星实施摧毁或使其失效的人造地球卫星,也称拦截卫星。

2.天基武器天基武器是指布置在地球的外层空间,用于攻击敌方太空、空中、地面、海上目标的武器系统,又称为太空攻击武器。(1)载人飞船(2)空间站(3)航天飞机(4)空天飞机

五、电子对抗技术1、电子对抗的概念电子对抗(ECM-E1ectroniccountermeasures),美国及北约国家称为“电子战”,俄罗斯称为“电子斗争”。电子对抗技术主要是指以专用电子设备、仪器和电子打击武器系统降低或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的工作效能,同时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效能的正常发挥。通俗地说,电子对抗就是敌对双方利用电子设备和器材所进行的电磁斗争。2.电子对抗的实质电子对抗的实质就是敌我双方为争夺电磁频谱的控制权(即制电磁权)所展开的斗争。3.电子对抗的范围在频域上包括声学对抗、射频对抗和光学对抗(光电对抗)三个领域。从空间上可分地面、海上、空中、空间和水下。就使用的装备而言,可分为无线电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和C3I系统电子对抗等技术。4.电子对抗的基本手段(1)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侦察是利用电子设备和器材接收敌方电磁信号或己方为了解敌方的军事设施而发射的电磁信号,从而获得敌方的军事情报和技术情报。没有侦察就无从实施干扰和摧毁。可以说,电子侦察是电子对抗的基础。反电子侦察就是指为了防止己方的军事情报和技术情报被敌方所侦察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2)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干扰是采用专用的发射信号干扰、破坏敌方电子系统正常工作的专用技术。电子反干扰是识别、阻止敌方干扰以保护己方电子系统处于正常状态的技术。(3)摧毁与反摧毁摧毁是指在查明敌方电子对抗装备及其工作的情况基础上,用直接毁伤的方法使其瘫痪并在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工作的一种电子对抗手段,主要有火力摧毁、派遣人员摧毁和反辐射摧毁等。反摧毁是雷达利用战术或技术保护自己及友邻雷达免遭反辐射导弹攻击的技术。5.电子对抗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获取军事情报(2)破坏敌方作战指挥(3)保卫重要目标(4)保护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六、核、生、化技术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以下简称核生化武器)都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核武器1、核武器的概述

概念:核武器是利用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间时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武器的总称。核武器又称原子武器。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等统称核武器。威力:核武器的威力通常用“梯恩梯当量”(简称当量)表示。当量是指核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重量的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分类:核武器按当量的大小分为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百万吨级和千万吨级等;按任务使用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按投掷发射系统分为核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深水炸弹、核鱼雷、核地雷等;按核装置原理结构分为原子弹、氢弹核特殊性能核弹(包括中子弹、减少剩余放射性弹等)。爆炸方式:核武器的爆炸方式用比高表示,比高就是爆炸高度与爆炸当量的比值。比高小于0的成为地下(水下)爆炸;比高等于或大于0但小于60的爆炸,称为地面(水面)爆炸;比高大于60的爆炸,称为空中爆炸(简称空爆)。空中爆炸又分为低空爆炸、中空爆炸、高空爆炸和超高空爆炸。2、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核放射性沾染等5种。光辐射——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具有大量热能,直接照射无隐蔽人员会造成烧伤。冲击波——冲击波是核爆炸时产生的高速高压气浪。它对人员、物体能够造成挤压、抛掷作用。早期核辐射——早期核辐射(又称贯穿辐射),是核武器所特有的一种杀伤破坏因素。核电磁脉冲——核电磁脉冲是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放射性沾染——核爆炸后,蘑菇状烟云中含有大量放射性灰尘,当烟云随风扩散时,放射性烟尘因重力作用,逐渐降落到地面或其他物体上,形成一个很大的放射性沾染区。3、个人对和武器的防护

(1)人员皮肤受沾染的消除方法

(2)消除服装沾染的方法

(3)消除粮食和蔬菜沾染的方法

(二)生物武器1、生物武器概述(1)生物武器的概念。战争中用来伤害人、畜,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菌、立克次体等全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称生物战剂。装有生物战剂的各种导弹弹头、炸弹和气溶胶发生器等,统称为生物武器。(2)生物战剂的分类按攻击对象分类,可分为人员杀伤剂、动物杀伤剂和植物杀伤剂;按生物学分类,可分为细菌战剂、病毒战剂、立克次体战剂、真菌战剂和毒素战剂等;按效应分类,可分为失能性生物战剂(死亡率低于10%)和致死性生物战剂(死亡率高于10%)。(3)生物战剂的战斗使用(4)生物战剂的性能细菌、病毒、真菌和毒素

2.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被带菌昆虫叮咬3.生物武器的特点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4.生物武器的特点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污染面广;不易被发现。5.个人对生物武器的防护对生物武器的防护主要是针对生物战剂气溶胶和敌投昆虫的防护。(三)化学武器

1、化学武器的概念(1)化学武器的概念在战争中以毒性杀伤人、畜,破坏植物的化学物质叫做毒剂。装有并能施放毒剂的武器、器材,总称为化学武器。(2)化学武器的特点中毒途径多······杀伤范围厂······作用时间长······制约因素多······(3)化学武器的分类(6类)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窒息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失能性毒剂2、个人对化学武器的防护一是要及时发现。二是要采取防护措施。三是要及时消毒。主要包括:对人员消毒。当毒剂液滴落到人员身上时,应立即脱去染毒衣服,用棉花或干净土块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吸擦时应防止扩大染毒面积),然后用棉球酷专门的消毒药液擦拭消毒,或用小苏打水,肥皂水或大量清洁水冲洗。对染毒服装的消毒。在远离居住区的下风方问,用热碱水煮沸1一2h即可消毒。对染毒食品的消毒。对有包装的罐头类食品,只需对表面消毒后,就可以食用;对没有包装的食品,一般应销毁。对染毒水消毒。染毒水的消毒方法是在水中加人适量的漂白粉和混凝剂,然后搅拌,待沉淀后过滤;用明矾沉淀或长时间煮沸的方法,也可对染毒水消毒。七、超导技术

(一)超导技术概述1.超导的概念:物体或材料按其导电性能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所谓超导体是指那些在外界温度降低至某一特定数值时,其电阻和体内磁感应强度都突然变为零的导体。2.超导体的物理特性零电阻是超导体的一个重要特性。(二)超导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1.超导技术在舰艇方面的应用2.超导技术在飞机方面的应用3.超导坦克4.超导技术在军事侦察、通信、电子对抗和指挥等方面的应用八、指挥自动化技术

(一)军队指挥自动化概述1、军队指挥自动化的概念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指定综合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技术设备,实现军事信息悼念、传递、处理自动化,保障对军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2、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相关概念20世纪50年代指挥自动化被称为C2(Command、Control即指挥与控制)系统。20世纪60年代,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在系统中加上“通信”,形成C3(C2和Communication即通信)系统。(二)军队指挥自动化的发展历程①初创阶段——20世纪中叶开始,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队指挥领域的运用,使指挥手段开始由机械化向半自动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②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冷战格局的形成使军队指挥自动化迅速发展。③成熟阶段——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由于军事生产科学技术和作战理论的迅猛发展,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三)军队指挥系统自动化的结构与分类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根据军队体制、作战编成和指挥配系构成的。按军种、兵种可分为陆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海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空军指挥自动化系统,战略导弹部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等;按用途可分为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武器控制指挥自动化系统,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后勤指挥自动化系统等;按作战任务范围可分为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战役指挥自动化系统,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等。

(四)军队指挥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一般由下列分系统组成:信息收集分系统、信息传递分系统、信息处理分系统、信息显示分系统、决策监控分系统和执行分系统。(五)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有:迅速收集和处理情报;自动查找和提取情报;辅助参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