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阶段专题复习课件 岳麓版_第1页
【金榜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阶段专题复习课件 岳麓版_第2页
【金榜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阶段专题复习课件 岳麓版_第3页
【金榜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阶段专题复习课件 岳麓版_第4页
【金榜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阶段专题复习课件 岳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专题复习第三单元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是我国秦汉时期。从秦始皇到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中西友好交往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时期经济得到发展,文化发展,科技领先。佛教传入与道教兴起,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一、标志类1.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标志——秦的统一。2.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确立的标志——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3.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开始的标志——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立。4.中国以计算为核心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标志——《九章算术》。二、之最类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2.我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时期——秦汉时期。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4.最早沟通东西方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5.欧洲国家和我国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公元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到中国。6.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放马滩出土的西汉麻纸。7.世界上最早的应用数学——《九章算术》。8.世界公认的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9.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华佗。10.我国古代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11.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12.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秦始皇陵兵马俑。三、记忆口诀类1.秦末农民起义秦朝暴政天下怨,陈胜吴广首揭竿。刘邦项羽齐努力,短命秦朝十五年。2.《史记》和秦兵马俑司马迁写《史记》,记述黄帝到武帝,编撰使用纪传体,文笔简洁是范例。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水平显神功,艺术群像磅礴势,造型精美又生动。四、示意图1.书写工具的演变2.佛教的传入

五、秦始皇巩固统一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的措施秦始皇汉武帝政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思想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统一文字兴办太学,建立学校,大兴儒学教育军事反击匈奴,修筑长城,统一南越,修灵渠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解决北部边患党的十八大后,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出台并开始征求各方面意见。此方案对中国现有的2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要进行大幅合并。其中,将国家民族委员会、国家宗教事务局与国务院侨办、港澳办、台办合并。重新组建并定名为国家和平统一委员会。1.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击败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管辖。1.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愿望。2.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选择题1.(2012·绵阳中考)光明中学正在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说:“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你认为主持人描述的人物是(

)A.禹B.嬴政C.杨坚D.李世民【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实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的建立者,他是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嬴政。禹建立夏朝,杨坚建立隋朝,李世民是唐朝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2.(2012·湛江中考)西周和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分别实行了(

)A.均田制郡县制 B.分封制郡县制C.分封制行省制 D.行省制均田制【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对地方的管理”,可以确定是地方管理制度;(2)“西周”“秦朝”确定了政策的时间。依据所学知识我们了解到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秦朝地方实行的是郡县制,故选B。3.(2012·泰安学业考)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

)A.修筑灵渠 B.在长安设立太学C.加强中央集权 D.统一文字【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A、D是秦始皇的功绩,与汉武帝无关;B是汉武帝的措施,与秦始皇无关。秦始皇与汉武帝都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本题选C。【概念链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同时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这种制度最早开创于秦朝,被历朝历代沿用。4.(2012·淮安中考)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孝文帝 D.唐太宗【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的“公元前2世纪”可确认本题选B。公元前2世纪,中国处于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学说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5.(2012·成都中考)张骞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下列历史名词与他无关的是(

)A.西域 B.匈奴C.汉武帝 D.南方丝绸之路【解析】选D。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所以A、B、C均与他有关。故D符合题意。6.(2012·贵港中考)西汉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

)A.和亲之路 B.丝绸之路C.反击匈奴路线 D.出使西域路线【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最终形成了丝绸之路。7.(2012·滨州学业考)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东汉时,改进了造纸术、使纸张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

)A.蔡伦 B.张仲景 C.华佗 D.祖冲之【解析】选A。西汉时出现了纸,但是纸张的原料不足,质量较差,不能够普遍使用。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使纸成为重要的书写材料。8.(2012·泰安学业考)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其功能是(

)A.测定航海方向B.测定地震方位C.测定时间和节气D.测量地球子午线长度【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地动仪功能的认识及辨别能力。地动仪利用杠杆原理测定地震波传播方向,从而确定震源方位。故选B。9.(2012·株洲学业考)中国政府一贯以来都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任何合法的宗教信仰在中国都受到保护。以下宗教中起源于古代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的是(

)A.道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佛教【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故选D。【拓展延伸】佛教,公元前6世纪诞生于古代印度,其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基督教,1世纪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是传说中的耶稣创立的;伊斯兰教,7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地区,创始人是穆罕默德·艾哈迈德。三者合称为世界三大宗教。10.(2012·怀化学业考)下列选项中哪一项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龙门石窟C.云冈石窟 D.敦煌莫高窟【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考古发现”。因为B、C的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很早就被发现,不是在20世纪;D敦煌莫高窟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也就是它的价值主要在文化上,不是在考古上,故选A。11.(2012·威海学业考)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下列对秦汉时期时代特征的表述最恰当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繁荣开放的社会【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与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由于秦的暴政,秦朝二世而亡。在经过短暂的分裂之后,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故B符合题意。A为夏商周时期的特点,C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D为隋唐时期的特点。二、非选择题12.(2011·湘潭学业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李斯说):“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改编自《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李大钊(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消极作用?(2)请概括材料二的主张。该主张的实施有何影响?(3)材料三对儒家思想持何态度?在当时有何意义?(4)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非秦纪皆烧之”“在咸阳坑杀”可知是焚书坑儒,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消极影响。第(2)题依据材料二中的“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董仲舒”可知主张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影响。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的“残骸枯骨”“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可知李大钊否定儒家思想,结合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回答其意义。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确立。(3)否定或批判。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3.(2012·襄阳中考)【文化引领时代】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2011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问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1)他生活在战国时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其代表作是什么。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社会作出了什么贡献?(2)思想的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是什么。(3)战国时期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