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中国四大宗教第一节概述宗教概述一、宗教的产生“宗教”一词是外来语,源于印度佛教。佛教以佛陀之言为“教”,以佛弟子之言为“宗”。二、中国宗教信仰的特点(一)多种宗教的并存性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中国公民信仰的四大宗教。(二)对外来宗教的融合性任何外来宗教若想在中国获得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逐渐适应中国的国情民俗,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结合。(三)显著的民族性就民族而言,汉族信仰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西北地区的回族、维吾而族等10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等信仰藏传佛教;白族、壮族、布依族等信仰大乘佛教;傣族、德昂族、布朗族等信仰小乘佛教;俄罗斯族、达斡尔族等信仰东正教等。(四)汉民族宗教信仰的务实性
第二节佛教一、佛教的产生与传播1、佛教是以信仰“佛”为中心的宗教,公元前6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乔答摩.悉达多所创。后世佛教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简称释尊、佛陀、佛,即三觉圆满的智者。2、释迦牟尼的出生地兰毗尼园、成道地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地鹿野苑、涅槃地拘尸那迦是世界闻名的佛祖四大圣迹。3、佛教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向外传播,其传播路线大致有三条:A、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北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以大乘佛教为主,又称汉语系佛教。B、南传佛教从古印度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的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又称巴利语系佛教。C、藏传佛教主要是印度密乘佛教与藏区本教融合而形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
汉传佛教日本朝鲜越南大乘
佛教北传:印度中国藏传佛教(喇嘛教)泰国南传:印度缅甸小乘斯里兰卡佛教柬埔寨佛教传播简示图:4、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一般认为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是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史称“伊存授经”。5、汉族地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形成了众多的派别A、译传阶段(西汉-魏晋南北朝时期)B、创立时期(隋唐时期)佛教理论已摆脱汉文译经的束缚,发展成多种独立的体系,开宗立派,创建了天台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等八大佛教宗派。C、融合阶段(宋元明清时期)出现儒道释“三教合一”的趋势,该阶段主要流行禅宗和净土宗。二、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包括“四谛说”,它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大真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成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一)苦谛(二)集谛集谛是对造成人生痛苦与烦恼的原因分析。(三)灭谛是无苦境界,即熄灭一切“烦恼”。除却所有痛苦。(四)道谛道谛是达到无苦境界的途径,即通向涅槃之路。三、佛教的经典和标志1、“经”是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是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为释迦牟尼大弟子对其理论和思想的阐述汇集。2、佛教的旗帜或佛教的胸间,往往有万字符,表示吉祥万德之意。3、佛教的标志也往往以法轮表示,意寓佛之法轮辗转可摧破众生烦恼。四、佛教供奉的对象佛教具有庞大的神鬼体系,供奉的对象较多,基本类型可分为佛、菩萨、罗汉和护法天神四种。(一)佛佛寺中常见的主要有三身佛、三方佛、三世佛、华严三圣、五方佛等。1、三身佛即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源于天台宗。中宗为“法身佛”,名毗卢遮那。左尊为“报身佛”,名卢舍那。右尊为“应身佛”,名释迦牟尼。2、三方佛又称横三佛,是指按地域空间分布而同时存在的三尊佛,即中尊娑婆界的释迦牟尼、左尊东方净琉璃界的药师佛、右尊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为文殊菩萨右胁侍为普贤菩萨,三者合称“释家三尊”。药师佛的左胁侍为日光菩萨,右胁为月光菩萨,
3、三世佛又称竖三佛,是指依三者合称“东方三圣”或“药师三尊”。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三者合称“西方三圣”或“阿弥陀三尊”。时间轮回流转而相继存在的三尊佛,即中尊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左尊过去世燃灯佛、右尊未来世弥勒佛。佛教认为,世界有周期性的轮回生灭,每经过128亿年就要毁灭一次。4、华严三圣,即毗卢遮那及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的合称。五方佛属于密宗系统(二)菩萨菩萨是候补佛1、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合称为“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简称观音。它是汉化佛教中信仰最为广泛、化身最多、最为著名的菩萨。观音常见的形象是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人称“大悲菩萨”今浙江普陀山为观音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2、文殊表“大智”。文殊菩萨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手持宝剑(象征智慧锐利)、坐莲花宝座、骑狮子(象征智慧威猛),人称“大智菩萨”。像传其道场在今山西五台山。3、普贤又译“遍吉”菩萨:其显著特征是手持如意棒,身骑六牙白象。人称“大行菩萨”。其道场在今四川峨眉山。4、地藏菩萨:人称“大愿菩萨”。地藏菩萨的特征是一手持宝珠、锡杖、剃法、园顶,身着袈裟的比丘形象。(三)罗汉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是小乘佛教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低于佛和菩萨,居第三等。(四)护法天神著名的有四大天王、韦驮、哼哈二将、伽蓝神关羽和天龙八部。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
韦驮一般有两种姿势;一是双手合十,横杵于腕上,直挺站立,意寓为十方丛林,是接待寺,欢迎来客。二是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该寺为非接待寺。关羽为最著名的汉化伽蓝神。五、佛教常用的称谓、礼仪、佛事活动和节日(一)佛教常用的称谓主要有和尚、僧人、法师、住持、居士等。居士,指受过“三皈依”和“五戒”,是在家佛教徒(二)佛教常用礼仪合十,又称合掌,即左右合掌,表示由衷的敬意,它是佛教徒最为普通常用的礼节。
绕佛,围绕佛顺时针方向行走,一圈、三圈、挥着百圈、千圈,以示对佛的尊敬。顶礼,即五体投地,为佛教徒拜佛最尊敬的礼节。(三)佛教常见的佛事活动。水陆法会、众姓道场、增福延寿道场、焰口施食、忏法等。水陆法会,亦称水路道场,是中国佛教最为隆重的佛事活动。(四)佛教的节日:佛诞节----四月处八,佛诞生日;成道节------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涅槃节-----二月十五,佛逝世的日子。
六、佛教寺院与佛塔佛寺最早的形态是石窟寺,简称石窟,源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寺逐渐和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发展成为中国式的寺庙建筑。就建筑单体而言,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伽蓝七堂”即七种不同用途的佛教建筑,包括山门、佛殿、法堂、僧堂、厨库、浴室、西净(厕所)。中国主要佛寺
创建于东汉的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陕西扶风的法门寺,其佛指舍利为仅存的三枚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之一。中国佛塔佛塔是保存或埋葬释迦牟尼的“舍利”所用的建筑。中国现存佛塔的主要类型有楼阁式、密檐式、覆钵式、金刚宝座式四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企业如何通过研发创新推动绿色能源技术发展
- 医院餐厅转让合同范本
- 供热经营类合同范本
- 征地修路合同范本
- 正规公司股权合同范本
- 加强财务沟通的途径与方式计划
- 完善员工激励政策的工作计划
- 社交平台在品牌传播中的价值与案例分析
- 社会养老保障系统与应对措施的讨论
- 2025年01月上半年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人员(14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1
-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教案-单元1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
- 【语文】第23课《“蛟龙”探海》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4年决战行测500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培优b卷)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央企最新版员工手册vvv
- 新生儿科出科考试试卷试题
-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大学语文
- 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汇总
- 会议、汇报材料排版格式
- 华为公司产品线奖金分配暂行办法
- 儿童能力评估量表(PEDI拍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