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逻辑学课程课件)第九章证明与反驳证明论题论题是要证明其真实性的命题。对论题所提的问题是:“证明什么?”论题标志证明的目的、宗旨,是立论者所要解决解决的问题、所提出的主张,是证明的所在、证明之处、证明之点(论点)。论题通常在证明的开头提出,在证明的末尾归结。标志论题的联结词,有“所以”、“因此”、“因而”、“那么”、“于是”、“由此可见”、“如此说来”、“这说明”、“这表明”、“这证明”等。论题是已被或尚未被实践或理论证明为真的命题。真实的论题,来源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证明论据论题是用以证明论题真实性的命题。对论据所提的问题是:“用什么证明?”论据是论题赖以成立的理由、根据。论据应该具有真实、关联和独立三种性质,它们是建立有效证明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标志论据的联结词,有“因为”、“由于”、“由此可知”等。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反映事物实际情况的命题已被证明为真的科学命题,如科学中的公理、定义、定理、原理等。证明证明方式证明方式,是论据和论题的联系方式,由论据导出论题的推理形式。对证明方式所提的问题是:“怎样证明?”证明方式,是证明的骨骼、脉络和结构。证明方式是论题赖以成立的思路、条理,是证明过程所运用的推理的总和。二、证明的特征和作用(一)证明和推理证明推理联系区别证明和推理的联系因为所有正义的事业都是一定要胜利的推理大前提并且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小前提所以,我们的事业是一定要胜利的结论我们的事业是一定要胜利的证明论题因为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论据1而所有正义的事业都是一定要胜利的论据2证明和推理的联系证明推理论据前提论题结论证明方式推理形式证明和推理的区别第一,思维进程不同。证明是确认论题的真实性,其思维进程是提出论题,后为论证论题的真实性而寻找论据,是论题在先,论据在后。推理是由已知前提,推出未知结论,其思维进程是先前提,后结论。第二,对前提(论据)真实性的要求不同。一个正确的证明,其论据必须是真实的;一个正确的推理,其前提不必须是真实的。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不导电的。铁是金属。——————————————所以,铁是不导电的。这一表述,作为推理是正确的,是三段论第一格的AAA式,是正确式。但作为证明是不正确的,因为它的大前提虚假。第三,目的不同。论证的目的,是证明真理,由论据导出论题真。推理的目的是发现真理,由已知推出未知。(二)论证性和说服力论证性说服力正相关指证明中论题、论据的真实性和论据对论题的支持程度。指一个证明使人信服的力量。使人信服,需要采用理由充分的证明。(三)证明的作用(四)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第一,证明是建构科学体系的工具。第二,证明是传播科学真理的手段。逻辑证明实践检验联系区别三、证明的种类证明依据证明方式所运用的推理类型按照论据导出论题的直接性和间接性演绎证明归纳证明运用完全归纳推理的证明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证明运用科学归纳推理的证明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证法选言法(一)演绎证明和归纳证明演绎证明演绎证明的方式,是演绎推理形式,其论据是一般原理,论题的一般性较弱于论据。所有演绎推理的有效式,都可以用来进行演绎证明。在数学和数理逻辑等精密科学中,用公理方法,从初始概念和公理出发,用演绎推理引申出一系列定理,构成公理系统。演绎证明运用演绎推理形式,其论据蕴涵论题,论据真则论题必然真,推论形式有必然性,有足够强的论证性和说服力,是证明的主要形式。归纳证明运用完全归纳推理的证明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证明运用科学归纳推理的证明运用完全归纳推理的证明,论据蕴涵论题,论据真则论题必然真,论证方式有必然性,有足够强的论证性和说服力。归纳证明运用完全归纳推理的证明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证明运用科学归纳推理的证明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证明。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证明,论据不蕴涵论题,论据真则论题不必然真,证明方式有或然性。
不完全归纳推理不是证明的主要形式,是证明的辅助形式,但它对认识发展有重要价值,是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归纳证明运用完全归纳推理的证明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的证明运用科学归纳推理的证明运用科学归纳推理的证明。科学归纳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两种成分的结合。(二)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直接证明间接证明反证法选言法是从正面寻找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直接导出论题真的论证方式。上面列举的演绎证明和归纳证明,都是属于直接证明。是由确定与原论题相关的其他论题假,从而间接导出原论题真的证明方式。分为反证法和选言法两种。由确定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题假,根据排中律,导出原论题真的间接证明方式。其公式为:求证:P证明:①设非P真。②如果非P,那么Q。非Q。所以,非非P(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即非P假。③据排中律,由非P假,得出P真。间接证明反证法选言法采用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否定与原论题并列的其他可能,从而肯定原论题的间接证明方式,又叫排除法、淘汰法、汰证法。其公式为:求证:P证明:或P或Q或R……(穷尽可能)非Q,并且非R
——————————————所以,P。(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如:一房间主人惨死在木椅上,福尔摩斯断定为谋杀,医生却不明白:其推理式为:或从屋顶的洞进来,或从门进来,或从窗户进来,或从烟囱进来,或预先藏在屋里。不从门进来,不从窗户进来,不从烟囱进来,不预先藏在屋里。—————————————————所以,从屋顶的洞进来。四、证明的规则(一)关于论题的规则1论题应明确论题含混的错误论题明确,即充当论题的命题,有明确的意义,从而有效地确定论题的真实性,增强议论的论证性和说服力。如果论题不明确,充当论题的命题,没有明确的意义,则使证明缺乏明确的方向,不能有效地确定论题有真实性,议论就缺乏论证性、说服力。如一次哲学课,老师提出一个讨论题“唯心主义是否反映客观存在”,让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说:“唯心主义不反映客观存在。因为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有的学生说:“唯心主义反映客观存在。因为任何思想都是存在的反映,唯心主义是思想,当然也反映存在。”引起激烈争论,难以得到统一认识。这是因为论题不明确,使人对其产生不同的理解。2论题应同一即证明始终围绕着同一个论题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中心确定,首尾一贯,这是同一律在证明中的表现,是增强议论论证性的必要一环。论题含混的错误证明过多证明过少“顾左右而言他”“答非所问”和“问非所答”在证明过程中,实际证明的论题,比原论题断定更多,就犯“论证过多”的逻辑错误。如有位哲学家,为了反对“把思维中想象的东西当作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唯心主义观点,提出论题“思维和存在不是等同的”,而实际证明的论题,却是“思维和存在没有任何同一性”。“思维和存在没有任何同一性”的断定,除包括“思维和存在不是等同的”含义之外,又包括“思维和存在不是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其他含义,这就犯了“证明过多”的逻辑错误。事实上,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思维和存在不是等同的”是真命题,“思维和存在没有任何同一性”是假命题。论题含混的错误证明过多证明过少“顾左右而言他”“答非所问”和“问非所答”在证明过程中,实际证明的论题,比原命题断定更少,就是“证明过少”的错误。论题含混的错误证明过多证明过少“顾左右而言他”“答非所问”和“问非所答”孟子和齐宣王有一段对话。孟子第一次提问:“王有臣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旅游,等他回来,妻子儿女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齐宣王答:“绝交。”第二次提问:“王的司法官不能管理好下级,该怎么办?”齐宣王答:“撤职。”第三次提问:“整个齐国治理得不好,该怎么办?”这是个针对齐宣王本人的问题。以此,齐宣王的态度是“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顾左右而言他”,表示对话中违反“论题应同一”规则的要求,犯“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论题含混的错误证明过多证明过少“顾左右而言他”“答非所问”和“问非所答”在对话中,对所提问题“答非所问”,回答驴唇不对马嘴,文不对题,违反“论题应同一”规则的要求,犯“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从前有人花钱买了一个小官,上任后见上司,有一段话:
(二)关于论据的规则1论据应真实证明的目的,就是由论据的真实,导出论题的真实。只有引用真实的论据,用事实和真理论证论题,才能达到证明的目的,议论才有论证性和说服力。亚里士多德说:“作为证明知识出发点的前提必须是真实的、首要的、直接的,是先于结果、比结果更容易了解的,并且是结果的原因。”(《后分析篇》,71b)如果证明违反“论据应真实”的规则,犯“论据虚假”的错误,论题的真实性就失去可靠的基础,论题就不能得到证明,就没有说服力。例如:1985年4月,英国国防部军法部门起诉7名英国士兵犯叛国罪,充当克格勃间谍,两年内出卖军事情报数百份。经英国中央刑事法院调查审理,判定起诉罪名不成立,因查无实据,如所谓“操纵这一间谍小组的克格勃少校阿列克谢•康士坦丁”,原是查不出问题的塞浦路斯警察等,证明这是由“论据虚假”导致的冤假错案。2论据的真实性应是已知的论据的真实性应是已知的,已经被确证为真的,而不能是想象真、期望真的。违反这一规则的逻辑错误,是“预期理由”,又叫“窃取论据”、“想当然论据”、“以未经证明的假定作论据”、“反应该证明的东西当作前提”。昆剧《十五贯》写肉商尤葫芦本金15贯,深夜醉归,赌徒娄阿鼠图财杀死尤葫芦,嫁祸尤的养女苏戍娟和过路店员熊友兰,无锡知县过于执,错判苏、熊通奸谋杀尤葫芦死罪。过于执的证明是:“看她艳如桃李,岂能无人勾引?年正青春,怎会冷若冰霜?她与奸夫情投意合,自然要生比翼双飞之意。父亲拦阻,因之杀其父而盗其财。此乃人之常情。这案情就是不问,也已明白十之八九的了。”这是用“预期理由”造成的冤假错案。3论据的真实性应独立于论题论据的真实性应独立于论题,即论据真实性的证明,不能依赖于论题,不能把论题作为证明论据真实性的理由。论据的作用,是证明论题的真实性,如果论据的真实性还要依靠论题来证明,则论据和论题的真实性都不可能得到证明。在证明的过程中,论题的真实性是待证的,它不能够反过来作为证明论据真实性的依据。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是“循环证明”,又叫窃取论题。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剧本《无病呻吟》描写医学学士阿尔冈申请参加全国性医学团体,口试中回答考官问题:“什么原因和道理,鸦片可以引人入睡?”正确回答应是,鸦片中含有吗啡、那克汀等生物碱,有麻醉作用。而阿尔冈的回答是:“由于它本身有催眠的力量,自然会使知觉麻醉。”这个论据,仅是窃取论题中的意思,此外并无独立于论题的其他涵义,不能作为证明论题的有效论据。若再问:“什么原因和道理,鸦片有催眠的力量?”他答:“因为鸦片可以引人入睡。”就构成循环证明。又如甲陪乙去医院看病,甲问医生:“为什么他哑了?”医生答:“因为他发音器官失去了作用。”甲再问:“为什么他发音器官会失去作用呢?”答:“因为他哑了。”也构成循环证明。循环证明是一种“无进展”的无效证明,犹如车轮在原地无效打转。(三)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证明方式的规则是,在论据和论题之间须存在推断关系。论据论题推断关系第一,如果证明方式是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或完全归纳推理),则推理形式必须有效,即论题能从论据必然推出。第二,如果证明方式是或然性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或类比推理等),则必须遵守相关的规则或要求,以确保论据对论题足够的证据支持度。推不出的错误形式谬误非形式谬误第二节反驳一、什么是反驳反驳是根据已知为真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虚假性或某一证明不能成立的思维形式。例如:1960年9月5日,一英国记者提出了一个论题:“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人口过多。”周恩来说:“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英国的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4-500万,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日不落’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小于中国,美国的人口还不及中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遍于全球,美国的海外驻军达150万人。中国人口虽多,但是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的领土上,更没有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并不决定于它的人口多少,而决定于它的社会制度。”就是一个反驳。反驳的作用,在于破斥谬误,而同时也在于阐扬真理。。在反驳中,证明对方的论题假,同时即等于证明自己的论题真。周恩来证明英国记者的论题“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人口过多”假,同时即等于证明自己的论题“并非‘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人口过多’”真。反驳的对象二、反驳的种类命题证明被反驳命题用来反驳的论据反驳方式反驳命题反驳论据反驳证明方式(一)反驳命题就是对论题这一命题的反驳,即根据已知为真的命题,来确定所要反驳的论题的虚假性,对论题的反驳,或者一般地对命题的反驳,分为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两种。反驳命题直接反驳间接反驳直接归纳反驳直接演绎反驳是用事实论据的归纳证明,直接反驳对方论题。独立证明间接反驳法归谬法用事实论据的归纳证明,直接反驳对方论题。如墨家用“金靡炭”(金属压灭炭火,金克火,金胜火)等事实论据的归纳证明,反驳阴阳家“火克金”等“五行常胜”的论题。达尔文细致观察澳大利亚东部塔斯马尼亚岛鸭嘴兽卵生、哺乳的过程,在单孔动物中设立卵生哺乳动物的亚纲,用事实论据的归纳证明,反驳“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一般命题。用理论论据的演绎证明,直接反驳对方论题。如毛泽东批评“许多人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有矛盾”,用“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等理论论据的演绎证明,直接反驳“社会主义社会无矛盾论”。间接反驳独立证明间接反驳法归谬法是借助矛盾律,用证明对方论题的反论题真和从对方论题导出荒谬的方法,间接引出对方论题假。即独立证明对方论题的反论题真,据矛盾律,引出对方论题假的方法。其公式是:被反驳论题:P反驳:①独立证明被反驳命题P的矛盾或反对论题非P为真②据矛盾律,断定被反驳命题P为假如要反驳论题“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先独立证明反论题“文章非天成,努力才写好”为真。再据矛盾律,断定对方论题为假。要反驳主题“人是上帝造的”,先独立证明矛盾命题“人不是上帝造的”或反对命题“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为真,再据矛盾律,断定对方论题假。即假定对方论题真,则导出荒谬(与已知事实矛盾;与已知真理矛盾;自相矛盾),从而间接引出对方论题假的方法归谬法公式:被反驳论题:P反驳:①设P真②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归谬法(1)由归谬假设所导出的命题,可以是与已知事实矛盾的命题。如加拿大前外交官切斯特•朗宁,出生于湖北襄阳,喝中国奶妈的乳汁长大。在他竞选省议员时,反对派说他“喝中国人的奶长大,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朗宁反驳说:“根据你们的逻辑,你们是喝牛奶长大的,你们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这与已知事实矛盾,所以对方命题不能成立。(2)由归谬假设所导出的命题,可以是与已知真理矛盾的命题。如说:“假定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延长后能够相交,则自直线外一点可以引两条直线同它垂直,但这同已知‘自直线外一点可以引一条而且只能引一条直线同这条直线垂直’的欧氏几何定理相矛盾,所以,‘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延长后能够相交’的假定,在欧氏几何学体系中不能成立。”(3)由归谬假设所导出的命题,也可以是自相矛盾的命题。如古希腊的克拉底鲁说:“我们对任何事物所作的肯定和否定都是假的。”亚里士多德反驳说:“克拉底鲁的话等于说:‘一切命题都是假的。’而如果一切命题都是假的,那么,这个‘一切命题都是假的’命题也是假的。”一个命题既真又假不可能,所以该命题不成立。(二)反驳论据反驳论据,是证明对方论据的虚假。反驳论据的方法,与反驳论题的方法同样。应该指出,对方论据假,其论题并不必然假,而是可真可假。驳倒对方论证中的部分或全部论据,意味着驳倒了对方的证明,但不等于驳倒了对方的论题。驳倒对方论据,表示对方的论题,尚未得到证明。如果对方坚信自己的论题真,就应该另择真实论据,重新予以证明。一位警卫战士,在转战陕北行军途中,对毛泽东说:“新四旅打仗厉害(论题),因为里面河北人多,河北人能打仗(论据)。”毛泽东说:“河北人不一定都能打仗吧,三国时候,河北名将颜良、文丑,不是叫山西人关云长给杀了嘛!能不能打仗,不在乎是哪省的人。”警卫战士的这个论据,虽然被毛泽东驳倒,但其论题却仍然是正确的,可以另择真实论据,重新予以证明。(三)反驳证明方式反驳证明方式,是证明对方论据和论题之间,没有或缺少足够的推断关系,即由其论据推不出其论题。如F国政府人士曾说,我南沙群岛离F国最近,“理应”属于F国。从“离我近”推出“属于我”,这样的“理”是荒谬的,不能成立的。如果这样的“理”成立,那么,站在我南沙群岛上,岂不是反过来也可以说F国“距离中国最近”,因而是属于中国的吗?又如某人被误判犯杀人罪的论证是:罪犯了解现场情况。(论据1)某人了解现场情况。(论据2)
————————————————所以,某人是罪犯。(论题)此证明方式无效,其推理形式是:(PAM∧SAM)→SAP这是第二格的无效式AAA式,违反“中项须周延一次”和“第二格两前提须有一否定”的规则,犯了“中项两次不周延”和“第二格两前提均肯定”的逻辑错误。事实上,了解现场情况,未必是作案者。了解现场情况,除作案者外,还可听自传闻,或亲自调查。运用无效的证明方式判案,可能铸成冤假错案。
同样应指出,对方证明方式无效,其论题并不必然假,而是可真可假。同样,驳倒了证明方式,不等于驳倒对方论题。确认对方证明方式无效,表示对方的论题,尚未得到证明。如果对方坚信自己的论题真,就应该另择有效证明方式,重新予以论证。在实际证明中,反驳论题、反驳论据和反驳证明方式,可综合运用、交替进行,这将使反驳更加全面、有力。第三节形式化方法一、公理化和形式化(一)什么是公理化公理化方法是一种构造理论体系的演绎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两个要点:(1)它在一个理论中明确区分了初始概念和被定义概念;出发命题(即公理)和被证命题(即定理);(2)它明确规定了定义规则和演绎规则。运用定义规则于初始概念或已定义概念,就可以定义新的概念,从而得到一个理论的严格定义的概念体系;运用演绎规则于公理或已证定理,就可以证明新的定理,从而构成整个理论。公理系统公理化方法构造的系统称为公理系统。公理系统中,初始概念不加定义,公理也不予证明。公理具有古典的涵义和现代的涵义。公理的古典涵义要求作为公理的命题比理论中的其他命题更具有明显的真实性,以致可以被接受为不证自明。这里诉诸的是人们的经验和直觉。人们通常所说的逻辑的格经过人们千百次的实践而具有公理的意义,指的是公理的古典涵义。公理的现代涵义不再诉诸人们的直觉和经验,而只考虑公理集满足某些特定的性质。这些性质主要是:第一,一致性,即不会推出矛盾;第二,独立性,即公理之间不存在推导关系;第三,完全性,即可以推出该理论中的一切真命题。一致性有关公理的采用是否合法;独立性有关公理的采用是否经济;完全性有关公理的效用,即推演能力。一个理论的公理集最好能同时满足这三条性质,也可以不满足独立性或完全性,但不能不满足一致性。公理从古典涵义向现代涵义的演变,反映着公理化方法向形式化方法的发展。(二)什么是形式化【形式化】是构造形式系统的程序。形式系统包括四个部分,或者说,形式化程序包括四个步骤:第一,给出初始符号。这是些不具有任何意义的字母。所构造的系统中只允许出现这些符号。第二,确定形式规则。初始符号可以任意组合成无限多个符号串,形成规则规定一种程序,借以判定哪些符号串是本系统中的公式,哪些不是。第三,确定公理,即在本系统的公式中,确定不加推导就予以断定的公式集。第四,确定变形规则。变形规则亦称演绎规则或推导规则。变形规则规定,从已被断定的公式,如何得出新的被断定公式。被断定的公式又称为系统中的定理。在上述四个步骤中,前两个步骤定义了一个形式语言,后两个步骤在该形式语言上定义了一个演绎结构。形式系统,就是由形式语言和定义其上的演绎结构组成的。(三)形式化的特点严格性和抽象性是形式系统的明显特点。一个形式系统能够在有穷步骤内判定:一个符号是否为初始符号;一个符号串是否为公式;一个公式是否为公理;一个有穷长的公式序列是否为一个证明,即序列中的每一公式是否为一公理或是从先行的公式应用变形规则得到的。除此以外,形式系统不承认任何别的东西,哪怕它在人们的直觉中多么天经地义。这样,就排除了暗含前提的任何可能;形式推导的每个环节都极为严格、明确、清晰,决不诉诸直觉、语境、意义,采用的是一种纯形式的机械方法。数学历来以严格性著称。形式推导的严格性高于一般数学推导。可以说,逻辑推导发展到形式推导,其严格性达到了顶峰。形式系统的抽象性表现在它自身仅仅是个符号系统,除了表示符号间的关系外,不表达任何别的意义。但是,如果赋予符号以意义,也就是通过语义解释,建立模型,它可以刻画具体的对象世界。不但如此,更重要的是,同一个形式系统,往往可以作不同的解释,建立不同的模型,从而可以刻画表面上看来多么迥然不同的对象世界。例如抽象布尔代数,通过不同的解释,可以分别刻画命题演算、类演算、概率演算,甚至逻辑电路开关系统。形式系统由其高度的抽象性,深刻地揭示了不同对象世界内在的某种同构关系。这证实了列宁的一个思想,只要是科学的抽象,则越抽象就越普遍。显然,形式化是一种公理化,但公理化却不一定是形式化。公理系统分两种,形式化的和非形式化的。非形式化的公理系统,也称实质公理系统,典型的如欧几里德几何;形式化的公理系统,即是形式系统。作为形式系统的一个实例,下面将构造命题演算P。二、形式化的基本概念(一)形式语言和形式系统在“什么是形式化”小节中,我们已讨论了形式语言和形式系统的概念。这里只通过实例说明形式语言的特点。【例1】语言X定义为:初始符号:abcdefg。形成规则:上述符号组成的有限符号串中,能构成一英语单词的为一公式;否则不是。问:X是否为一形式语言?答:不是。因为形成规则涉及意义。【例2】语言Y定义为:初始符号:abcdefg。形成规则:上述符号组成的有限符号串中,凡以a起头或以e结尾的,为一公式。问:Y是否为一形式语言?答:不是。因为:例如,根据形成规则无法确定bed是否为一公式。【例3】语言Z定义为:初始符号:∆○□。形成规则:上述符号组成的有限符号串中,凡以∆起头或以○结尾的,为一公式;否则不是。问:Z是否为一形式语言?答:是。(二)对象语言和元语言构造一形式系统的形式语言,就是该系统的对象语言。一个形式系统,只“认识”并且只能处理自己的对象语言。换句话说,在一个形式系统内部,除了对象语言,即除了初始符号及合式的初始符号串即公式以外,什么也没有。但是,光有对象语言,无法构造形式系统甚至也无法定义对象语言自身。为了定义对象语言,必须使用“初始符号”、“形成规则”、“公式”这样的语词或语句;为了构造形式系统,必须使用“公理”、“推导规则”、“定理”、“证明”这样的语词或语句。这种自身不在形式系统内部出现,但对于构造和说明形式系统必不可少的符号、语词和语句,就构成该系统的元语言。(三)逻辑语法和逻辑语义【逻辑语法】,简称语法,处理和研究的是形式系统中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逻辑语义】,简称语义,处理和研究的是形式系统中符号与它们所刻画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形式系统仅仅是符号系统,其中只出现符号及其结合与变换,因此,可以说形式系统自身只有语法的意义。逻辑语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本语法,它涉及形式系统的构造。合式公式的形成规则,公式间的推导规则,就是基本语法规则;另一部分是理论语法,它研究形式系统的语法性质如语法意义上的一致性、完全性等。形式系统是纯形式地构造出来的,它必须通过解释,建立模型,从而在一定的论域中精确严格地刻画具体的对象世界。这正是逻辑语义学要解决的问题。逻辑语义学也称为模型论。形式系统的一个模型,包括两部分:第一是定义一个非空集合。称为模型的论域;第二是在论域上定义形式系统中符号的涵义。这称为解释。这样,在模型中,形式系统中一些无具体内容的符号、公式、公式间的变换,经过解释,成为有具体意义的概念、命题和命题间的推导。此外,逻辑语义学也研究形式系统的语义性质如语义可靠性、一致性、完全性等。(四)内定理和元定理【内定理】是由对象语言表达的,能在形式系统内部得到断定或证明;【元定理】则是用元语言表达的,它刻画的是形式系统的性质。一般地说,元定理在系统内是不可证的。关于内定理的证明,称为系统内的证明;关于元定理的证明,称为关于系统的证明。例如:考虑下面的定理:定理:A:p→p定理:B:“p→p”是重言式定理:C:系统中的可证公式都是重言式结合下面将要构造的形式系统命题P,我们将会看到:定理A是内定理,它在P中可证;定理B断定的内定理A的性质,定理C断定的是系统P的性质,它们都是P的元定理。定理A的证明,是P系统内的证明;定理B和定理C的证明,是关于系统P的证明。在P中,显然是无法证明定理B和定理C的。(五)对象理论和元理论如果把形式系统统称为对象理论,那么,以形式系统为对象的理论称为该系统的【元理论】。元理论从语法和语义两个角度研究形式系统的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一致性、可靠性、完全性、可判定性以及独立性等。一致性是指系统中不会推出矛盾,一致性也称作协调性;可靠性是指系统中的定理都是语义解释后的真命题;完全性是指论域中的真命题都是系统中的可证公式即定理;可判定性是指存在一种能行方法,即存在一种程序能在有限步内断定一公式是或不是系统中的定理;独立性是指任一公理都不能从其他公理中推出。任何合格的形式系统及其模型,都必须满足协调性和可靠性,但并非都满足完全性、可判定性以及独立性。对象理论和元理论的关系,可以弈棋游戏为例说明。在弈棋中,对象理论相当于下棋规则,它只说明什么样的棋子为本棋类的棋子;棋子的各类下法中,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何为输赢等。元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四海一家:有没有一种必赢方法?如果有,它是什么?如果没有,什么样的方法才有利于赢?等等。因此,一些弈棋口诀,像围棋中“金角银边草包肚”,象棋中的“单车难胜士象全”,是弈棋规则本身不能说明的,它属于弈棋中的元理论,是弈棋的元定理。对于弈棋来说,掌握对象理论,仅仅意味着会下棋;要当个好棋手,必须研究元理论。三、形式系统的一个实例:命题演算P(一)命题演算P的语法现在我们就来构造形式系统命题演算P,简写为P。P的初始符号:(1)P0,P1,P2,…(称作命题变元)(2)┐,→(称作联结词:“并非”,“蕴涵”)(3)(,)[称作辅助符号:“左(右)括号”]P的形成规则:(1)单独一个命题变元是合式公式;(2)如果X是合式公式,则┐X是合式公式;(3)如果X和Y是合式公式,则(X→Y)是合式公式;(4)其余的都不是合式公式。这里,X、Y、代表由初始符号组成的任意表达式。P的公理(模式):(1)├A→(B→A)(2)├
(A→(B→C))→((A→B)→(A→C))(3)├
(┐A→┐B)→((┐A→B)→A)其中A、B、C代表任意合式公式。因此给出的是公理模式,即具有这种模式的都是公理,例如(┐P0)→(P0→P1)→(┐P0)就是公理(1);符号“├”表示紧接着它右边的公式都是系统中所断定的。P的推理规则(简记为“→—”):从├A和├A→B,可以推出├B。这样,我们就完成了P的构造。P中的一个证明是指一个有穷长的公式序列,其中每一公式或者是一个公理,或者是以序列中两个在前的公式运用规则“→—”得出的。如果公式A是一个证明的最后一个公式,就说明这证明是A的一个证明,A在P中是可证的。P中的可证公式称为P的定理。下面作为实例给出定理├A→A(同一律)的证明:证:(1)├
A→((B→A)→A)公理1(2)├(A→((B→A)→A))→(A→(B→A))→(A→A)公理2(3)├(A→(B→A))→(A→A)(1)、(2)→—(4)├
A→((B→A)公理1(5)├
A→A(3)、(4)→—(二)命题演算P的语义现在我们来构造P的语义模型。定义集合{真、假}为P的论域。“真”、“假”统称真值。定义对P的公式的一个真值赋值σ如下:(1)对每个原子公式(命题变元)指派一个真值(即“真”或“假”);(2)(┐A)σ
=真,当且仅当Aσ=假;(3)(A→B)σ=真,当且仅当Aσ=假或者Bσ=真(“Aσ”读作赋值σ下A的值)。这样我们就完成了P的语义模型的构造。在P中,“命题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申扎县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教育联盟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初三开学第一课25
- 《旅游地产专题研究》课件
- 礼仪教育讲解模板
- 《文献检索介绍》课件
- 党员学习计划安排表格
- 少先队工作计划报告 少先队工作计划
- 加固网架杆件施工方案
- 供水节水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历史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培训课件
- 冬季传染病预防-(课件)-小学主题班会课件
- SL-T+62-2020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 知道智慧网课《管理研究方法》章节测试答案
- 2024年国家保安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江西中医药大学
- 2023超星尔雅《创新创业》答案
- 09《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九章
- 副局长在全市教育系统财会人员培训班上的讲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