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制度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_第1页
《缓刑制度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我国的缓刑制度开题报告一、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缓刑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刑罚裁量及执行制度,集中体现了刑罚人道化、刑罚个别化和行刑社会化的现代刑法理念,因而在国际上被认为是“除刑罚和保安处分两个抗制犯罪支柱以外的第三根支柱,是特种的刑罚手段”。在我国,缓刑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有利于减少和消除监禁刑的消极影响,利用化会资源对罪犯进行帮教,促进罪犯再社会化,也无疑符合刑罚未来的发展趋势,即刑罚体系己经由身体刑为中心到以自由刑为中心,刑罚由严酷到缓和、由繁到简、由注重过去到注重未来。我国刑法典对于缓刑制度虽有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明显的积极社会效应,但受制于立法和司法上的缺陷,我国缓刑的适用一度被限制在较窄的范围内,不过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刑法谦抑性思想的深入,当前缓刑在司法实践中开始被广泛运用。最商人民法院于颁布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对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不是很重、主观恶性不是很深、人身危险性较小、具有悔改表现、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要依法予以从宽处理。对于其中具备条件的,依法应当适用缓刑、管制或者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由此缓刑制度在司法实践的适用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也逐渐凸现出来。(二)研究意义缓刑是“应对刑事案件的多功能独立方法”。由于它结合了轻刑、个性化、人性化和社会化,与世界刑罚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趋势相对应。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不能否认,缓刑制度在纠正和促进罪犯的康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此外,《刑法修正案》获得通过和实施,在我们的司法实践中,缓刑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与具有较完善的缓刑制度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缓刑制度仍具有劣势。因此,本文打算对缓刑制度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不足,指出我国缓刑制度的优化策略,从而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二、论文研究主要框架摘要一、缓刑的概念和分类(一)缓刑的概念(二)缓刑的分类二、我国缓刑制度存在的问题(一)缓刑类型比较单一(二)没有设置合理的适用条件(三)没有设置合理的考验期(四)执行主体设置存在不足三、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对策(一)增设缓刑类型(二)完善缓刑实质条件规定(三)完善缓刑考验期(四)完善缓刑执行主体四、结论参考文献三、论文研究方法与可行性(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论文通过借助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字化图书馆检索.国内外相关的学术文章。查阅与施工安全文化建设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从中选取适用本研究课题的资料。通过阅读相关专著分析,提炼出支撑论证本研究课题的观点。2.调查研究法:在研究我国缓刑制度中,为了获得一手的相关资料,笔者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了调查,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这些资料为论文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二)完成论文的可行性1、可以去学校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询并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并妥善保存。2、可以及时通过电话、短信、在线聊天、邮件、面谈等方式请教指导老师相关问题,并与同学共同讨论研究。3、可以利用网络查询所需的资料,从中国知网、维普网、百度文库等相关网站下载相关论文作为参考资料。4、自己认真仔细研究,通过不懈的探索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直到最后完成论文的写作。四、研究工作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20年11月-2020年12月):选题,在教师指导下,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确定题目,填写任务书第二阶段(2020年1月-2021年2月):开题,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并向指导老师提交电子文稿;经老师建议后修改,参加开题报告答辩。第三阶段(2021年2月-2021年4月):撰写,集中时间撰写毕业论文初稿,及时与指导老师联系,接受指导,对不足之处及时修改,形成二稿。第四阶段(2021年4月-2021年5月):修订,提交毕业论文三稿,指导教师检查,与教师沟通交流,不足之处认真听取修改意见;进一步核实毕业论文相关材料的写作技术规范要求,形成定稿六、参考文献范天文.我国的未成年人缓刑制度:反思与建构[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9,019(004):56-59.何丹.缓刑适用的实质条件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7,000(009):284-285.吴真文,颜雨薇.完善我国罚金刑量刑情节之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15(003):78-81.None.缓刑,减刑和假释:促进罪犯改造的手段[J].法律与生活,2020(3):46-48.张小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髓与我国刑罚体系的补正[J].江苏社会科学,2019,No.306(05):137-146+265.李瑊.浅析我国缓刑制度的问题与完善[J].法制博览,2019,000(003):209.王宇超.浅谈撤销拘役缓刑与有期徒刑并罚的刑期折抵[J].法制博览,2019(1).谢唯立,张斌.虚假诉讼罪中缓刑的适用[J].人民司法,2019(23).[9]PhelpsMS,RuhlandEL.GoverningMarginality:CoercionandCareinProbation[J].SocialProblems.[10]MichelB,CamilleHémet.Incarcerationversusprobation?Long-runevidencefromananticipatedreform[J].PSEWorkingPapers,2020.[11]WrightNA.Performbetter,orelse:Academicprobation,publicpraise,andstudentsdecision-making[J].LabourEconomics,2020,62.[12]XinlingHE.App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