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演示文稿_第1页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演示文稿_第2页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演示文稿_第3页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演示文稿_第4页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植物保护基础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基础》课程组教学单元2农业昆虫识别子单元2-2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植物保护基础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认识昆虫两类基本变态类型和不同类型卵、幼虫、蛹的形态及成虫性二型、多型现象●了解昆虫各发育阶段的特点及其对指导防治的意义●了解环境条件对昆虫的影响学习目标

一、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一)昆虫的繁殖

1.两性生殖通过雌雄交配、受精,产生受精卵,再发育成新个体,又称卵生。昆虫的大多数种类进行两性生殖。2.孤雌生殖

雌虫不经过交配,或卵未经过受精而产生新的个体,又称单性生殖。孤雌生殖对昆虫的广泛分布和适应恶劣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经常性孤雌生殖:有些昆虫没有雄虫或雄虫极少,完全或基本上以孤雌生殖进行繁殖,如蓟马、介壳虫、粉虱等昆虫;周期性孤雌生殖: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交替,进行1次或多次孤雌生殖后,再进行1次两性生殖,如许多蚜虫,从春季到秋季,连续10多代都是孤雌生殖,一般不产生性蚜,而在冬季来临前才出现雄蚜,雌雄交配后产下受精卵越冬。3.多胚生殖

由一个卵产生2个或更多个胚胎的生殖方式。如小蜂、小茧蜂、姬蜂等寄生蜂多以这种方式繁殖。多胚生殖是昆虫对活体寄生的适应。4.卵胎生

卵在母体内孵化后直接产生出小幼体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对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昆虫的变态变态的定义昆虫的一生自卵产下起至成虫性成熟为止,在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上,要经过复杂的变化,有若干次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这种现象称为变态。变态的类型不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发育阶段。若虫与成虫在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很相似,仅个体的大小、翅及生殖器官发育程度不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幼虫和成虫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完全不同。不完全变态—蝽象蝼蛄不完全变态—飞虱全变态—蛾类蝇类全变态—蝶类蓟马等昆虫在高龄若虫变为成虫前有一个不食不动、类似于蛹的时期,其变态称为过渐变态。蜻蜓等昆虫的若虫在水中生活,且有成虫没有的临时性器官,其变态称半变态,若虫特称稚虫。芫菁等全变态昆虫,其幼虫的不同时期形态和习性明显不同,这种变态称为复变态。(三)昆虫各虫期的特点及与防治的关系

1.卵期卵自产下后到孵化出幼虫(若虫)所经历的时间称卵期。卵期的生命活动—完成胚胎发育。摘除卵块、剪除有卵枝条等都是有效的控制害虫的措施。

卵的构造卵外面是一层坚硬的卵壳,起保护作用。卵内有卵黄膜,包住里面的细胞质、卵黄和细胞核。卵壳的顶部有孔,叫做受精孔,是精子进入卵内的通道。卵的形态昆虫卵的形状各不相同,大小差异较大,卵壳表面具有各式刻纹。产卵方式多粒成块卵囊(如蝗虫)卵鞘(如螳螂)覆盖茸毛(如三化螟)单粒散产(如棉铃虫)棉铃虫的散产卵三化螟的卵块螳螂的卵鞘产卵场所植物枝叶表面植物组织内部土壤中产于其他昆虫体内植物枝叶表面植物组织内部蝗虫产卵于土壤中2.幼虫期

幼虫和若虫破卵壳而出的过程称孵化。从孵化到幼虫化蛹或若虫羽化为止称幼虫期。幼虫期的生命活动—大量取食、迅速生长。蜕皮:当幼虫取食生长到一定的程度,由于受体壁的限制,必须脱去旧表皮,重新形成新表皮,才能继续生长,这种现象称蜕皮。孵化蜕皮龄和龄期:从卵孵化出来的幼虫为第一龄,以后每蜕一次皮增加一龄次。两次蜕皮之间的时间为龄期。蜕皮次数:常因昆虫种类及生活条件而变化。一般蜕皮4~5次,即5~6龄。龄期长短:随昆虫种类而不同,同时又受气温、食料的影响。防治害虫应掌握在低龄阶段。

不全变态若虫的形态不全变态的幼体和成虫的外部形态相似,仅个体的大小、翅及生殖器官发育程度不同,称若虫型。

全变态幼虫的形态

无足型幼虫——完全无足;寡足型幼虫——只有3对胸足,无腹足;多足型幼虫——有3对胸足,2对以上腹足。无足型寡足型多足型3.蛹期

预蛹(前蛹):幼虫老熟以后,即停止取食,寻找适当场所,同时体躯逐渐缩短,活动减弱,准备化蛹,称为预蛹。化蛹:预蛹脱去皮变为蛹的过程。蛹期:从化蛹时起到发育变为成虫止所经历的时间。蛹期的生命活动—将幼虫器官改造为成虫器官。蛹期是进行农业防治的有利时机。如对入土化蛹的害虫,可通过耕翻、灌水等办法来消灭虫蛹。蛹的形态围蛹被蛹离蛹离(裸)蛹——触角、足、翅等附肢与蛹体分离,有的还可以活动。被蛹——触角、足、翅等紧紧地贴在蛹体上,表面只能隐约见其形态;围蛹——蛹体被幼虫最后脱下的皮形成桶形外壳所包围,里面是离蛹。4.成虫期

羽化:不完全变态的若虫和完全变态的蛹,蜕去最后一次皮变为成虫的过程。成虫期的生命活动—交配产卵、繁殖后代补充营养:对成虫性成熟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产卵前期:从羽化到第一次产卵时的间隔期产卵期:从第一次产卵到产卵终止掌握昆虫的产卵前期和产卵期——对于用药杀卵、释放卵寄生蜂及推算幼虫孵化盛期,决定喷药的最佳时机等关系密切。了解昆虫对补充营养的要求——对预测预报和设置诱集器等都是重要的依据。

昆虫成虫的性二型和多型现象

性二型昆虫雌、雄个体除第一性征不同外,在体形、色泽以及生活行为等第二性征方面也存在着差异,称为性二型。喙凤蝶雌雄甲虫

多型现象在同一种昆虫中,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个体类型,称为多型现象。白蚁的多型现象

(四)昆虫的世代和生活史

1.昆虫的世代

昆虫自卵或幼体产下(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世代。一化性昆虫:一年内只完成一个世代,如大地老虎等;多化性昆虫:一年中能完成二个或二个以上世代,如棉铃虫、蚜虫等。多年世代:完成一个世代需要一年以上时间,如金龟甲、华北蝼蛄、十七年蝉等。昆虫完成一个世代所需时间的长短和一年内发生世代的多少,因昆虫的种类而不同,也与环境因子,主要是气候因子有关。一般温带地区比寒冷地区世代历期短,年发生代数多。计算昆虫世代是以当年卵期为起点,以先后出现的次序称为第一代、第二代、……。凡是前一年出现了卵,第二年才出现幼虫、蛹、成虫的都不称为第一代,而是前一年的越冬代。2.昆虫的年生活史

年生活史:是指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包括一年中发生的世代数、越冬或越夏虫态及其场所、各世代的发生时期及与寄主植物配合的情况、各虫态(期)的历期等。昆虫的年生活史,可以用文字记载,也可以用图表等方式表示。了解害虫的生活史,是掌握虫情和进行测报及防治的基础。世代重叠:在一年发生数代的昆虫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虫态发育进度参差不齐,造成田间发生的世代难以划分,在同一时期内会出现不同世代的相同虫态。世代重叠现象给害虫世代划分和防治带来较大困难。需要增加调查的工作量和防治次数,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五)休眠和滞育昆虫在一年的发生过程中,常常有一段或长或短的不食不动、生长发育暂时停滞的时期,通常称为越冬或越夏。这种停滞现象可区别为两种不同的性质,即休眠和滞育。休眠:由不良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特别是高温或低温)所引起的生长发育停止,当不良的环境条件一旦解除,昆虫可以立即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滞育:由遗传性决定,环境条件(主要是光周期)是诱因。昆虫进入滞育状态,即使给予最适宜的环境也不能解除,必须经过一定的环境(主要是一定时期的低温)的刺激,再回到合适的条件下,才能重新继续生长发育。了解昆虫休眠或滞育的特点,以及害虫越冬、越夏的场所,对害虫发生和为害的预测、开展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六)昆虫的主要习性及其与防治的关系

1.昆虫的食性按食物性质,昆虫的食性可分为下面几种:植食性:以植物及其产品为食。包括绝大多数农、林害虫和少部分益虫,如家蚕等。肉食性:以活的动物体为食。其多数为益虫,捕食或寄生于害虫,如肉食性瓢虫和赤眼蜂等。杂食性:既吃植物性食物,又吃动物性食物,如蜚蠊。粪食性:专门以动物的粪便为食,如蜣螂。腐食性:以死亡的动植物组织及其腐败物质为食,如埋葬甲。植食性昆虫,按其寄主植物的范围宽窄,又可分为3种类型:单食性:指只取食一种植物的昆虫,如三化螟、褐飞虱等。寡食性:指能取食1个科及其近缘科植物的昆虫,如二化螟、菜粉蝶等。多食性:指能取食多种不同科植物的昆虫,如玉米螟等。了解昆虫的食性,可以正确运用轮作与间套作、调整作物布局、中耕除草等农业措施防治害虫,同时对害虫天敌的选择与利用也有实际意义。2.趋性趋性是昆虫接受外界环境刺激表现的或趋或避的反应。趋向刺激称为正趋性,避开刺激称为负趋性。趋性刺激源有:温、湿、光、化学物质等。趋光性:指昆虫通过视觉器官对光源产生的定向行为。趋化性:指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起的冲动反应行为。趋性在昆虫防治中的应用:灯光诱杀、食饵诱杀、性诱杀等。灯光诱杀黄板诱杀食饵诱杀-糖醋液诱蛾3.群集性同种昆虫的个体,高密度地集中的特性。临时性群集:一般发生在昆虫生活史中的某一阶段,群集具有季节性。如瓢虫常大量集结在温暖处越冬,越冬结束后就分散。临时性群集有利于昆虫度过不良环境。永久性群集(终生群集):群集形成后往往不再分散。昆虫个体间通过相互接触,释放和接受群集外激素等方式紧密联系,群集在一起。如群居型飞蝗,从若虫到成虫期一直群集活动。了解昆虫的群集习性,对于抓住时机,集中消灭害虫或恶化其生态环境,彻底根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4.迁飞与扩散

迁飞: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内,一定的成虫发育阶段出现有规律地、成群地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向另一个发生地飞行的行为,称为迁飞。如黏虫、稻纵卷叶螟、褐飞虱、东亚飞蝗等。昆虫成虫开始迁飞时,雌虫的卵巢还没有发育完全,大多数没有交尾产卵,其交尾和产卵在到达迁入地后完成。扩散:大多数昆虫在环境条件不适宜或食料严重不足时,常发生从原栖息地向四周分散的现象,称为扩散。了解昆虫的迁飞与扩散规律,对进一步分析虫源性质,设计综合防治方案具有指导意义。5.假死性昆虫受到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抑制反应。例如铜绿丽金龟等,受到振动时,立即坠落地面或卷缩四肢不动。人们可以利用假死性振落捕杀,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二、昆虫发生与环境的关系(一)气象因素—以温度、湿度对昆虫作用最为突出

1.温度——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速度昆虫对温度的反应能使昆虫正常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温度范围,称为有效温度范围或有效温区;在温带地区,通常为8~40℃。在有效温区内最适于昆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范围称为最适温区,一般为22~30℃。在有效温区的下限,称为发育起点,一般为8~15℃。有效积温定律(法则)在有效温度范围内,昆虫的生长发育速度与温度成正比,可用K=N(T-C)来表示。K是有效积温,以日度(d·℃)为单位;N是发育天数;T是该发育阶段内环境温度;C是发育起点温度。利用有效积温法则——可以预测一种昆虫在某地区发生的世代数、昆虫的发生期以及控制昆虫的发育进度。2.湿度和水对昆虫的影响湿度——主要影响昆虫的生存、发育质量和繁殖力。一般昆虫要求70%~90%的相对湿度,而多数刺吸式口器害虫,反而是在干旱条件下能加速繁殖。暴风雨对昆虫外露的卵、弱小昆虫与低龄幼虫或若虫都是致命打击。3.温湿度的综合影响温湿度都处在适宜范围,有利于害虫的发育和繁殖;均不适宜时,则害虫受到抑制;两方面因素中如果有一个适宜,则害虫对另一个因素的适应力增强。常以温湿系数=RH/T或RH/(T-C)——反映温度与湿度对昆虫的综合作用式中T为平均温度,RH为月(或旬或天)平均相对湿度,C为某种昆虫发育起点温度。温湿系数可作为预测害虫发生量的指标,但其温度与湿度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4.光——影响昆虫的活动、行为和滞育等。光的波长:昆虫多趋向于短光波。许多农业昆虫对330~400nm的紫外光有强烈趋性。日出性的蚜虫、蓟马等对500~600nm的黄绿光反应敏感。光照强度:对昆虫的昼夜活动规律与行为影响十分明显。光周期:指光照与黑暗的交替节律。光周期变化即日照长短在一年中的变化比较稳定,是决定昆虫何时开始滞育的最重要的信号。能引起昆虫种群中50%个体进入滞育的光周期称为临界光照周期。

5.风——影响昆虫的迁飞与扩散。

(二)土壤因素

1.土壤温度土壤为昆虫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和越夏场所,并影响地下害虫的季节性垂直移动。

2.土壤湿度土壤中的湿度主要取决于土壤含水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栖昆虫的水平分布。

3.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的机械组成、酸碱度和有机质的含量影响土栖昆虫的分布。

(三)生物因素

1.食物因素(1)食物对昆虫的影响每种昆虫都有它最喜食的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