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22历年重庆市长寿县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5_第1页
2009-2022历年重庆市长寿县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5_第2页
2009-2022历年重庆市长寿县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5_第3页
2009-2022历年重庆市长寿县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5_第4页
2009-2022历年重庆市长寿县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带详解版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09-2022历年重庆市长寿县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2022-2023上岸必备](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历年真题荟萃(共30题)1.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时,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所有机关。(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文规则知识。

第二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一)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题干“抄送相关所有机关”表述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十五条,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遵循以下规则:……(二)党委、政府的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重大事项,应当经本级党委、政府同意或者授权;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应当直接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三)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如需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提出倾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机关。

(四)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五)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

(六)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

2.成语“伯埙仲篪”讲述的是(

)的美德。

A.兄弟和睦

B.姑嫂和睦

C.家庭和睦

D.邻里和睦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出自《诗经·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埙,仲氏吹篪。”意思是指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因此,选择A选项。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

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由此可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不包括奖金。

因此,本题错误。

4.(

)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

A.供求机制

B.竞争机制

C.风险机制

D.价格机制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机制知识。

第二步,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价格机制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价格变动与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联系和作用。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调节机制,价格的变动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价格机制体现在推动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耗费的节约,调节资源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协调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按比例发展。

因此,选择D选项。

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其核心、原则和重点包括: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

D.遵纪守法

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党政专题知识。

第二步,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可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因此,选择ABC选项。

D项: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并非是本题中的核心、原则和重点。D项错误。

6.“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核心,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原则。(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

第二步,“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坚持祖国统一是核心,“一国两制”政策以“一个中国”为原则,并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由此可知,题干表述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7.下列哪项不属于事业单位的考核:

A.平时考核

B.年度考核

C.年中考核

D.聘期考核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聘期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

因此,选择C选项。

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一)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表现和职业道德表现;

能:主要考核业务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的运用发挥,业务技术提高、知识更新情况;

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情况;

绩:主要考核履行职责情况、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以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考核的等次

年度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聘期考核结果可以分为合格与不合格等档次。

对德、能、勤、绩表现较差,在年度考核中难以确定等次的人员,可先予以告诫,期限为三至六个月。告诫期满有明显改进的,可定为合格等次;仍表现不好的,定为不合格等次。

8.市场经济主体包括:

A.商品生产者

B.商品经营者

C.商品消费者

D.有财务分配权的政府管理机构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主体知识。

第二步,市场主体是市场运行过程中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从而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社会组织或经济主体。所以,市场交易的主体包括家庭、企业、中介结构、事业单位以及政府组织。

市场主体总体上可分为买方和卖方两类,具体可划分为以下四种:一是商品生产者;二是商品经营着;三是商品消费者;四是有财务分配权的政府管理机关。

A项:商品生产者是商品的卖方,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产品,并不是为了得到它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得到它的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为了得到价值,商品生产者必须生产使用价值,即对社会有用的物。商品生产者是市场主体之一。A项正确。

B项:商品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经营者是向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经济组织,它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与消费者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商品经营者是市场主体之一。B项正确。

C项:商品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保存和处理商品或服务的个人或最终产品使用者。是商品的买方,市场主体之一。C项正确。

D项:有财务分配权的政府管理机构是一种特殊的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公共服务者和最大的产品购买者。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D选项。

9.一般公文文稿签发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

A.初核

B.审核

C.修改

D.报送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

第二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十条,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

审核的重点是:(一)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三)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四)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五)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初核。

因此,选择B选项。

10.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A.广泛性

B.相对稳定性

C.基础性

D.强制性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会公德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一种沉淀和积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在每一个社会都被看做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那么C项表述正确,但不符题意,排除)

②全民性。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

③相对稳定性。社会公德作为“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人类世世代代调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的结晶。(那么B项表述正确,但不符题意,排除)

④简明性。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做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

⑤渗透性。社会公德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它作为调节公共生活的准则,包含着非常广泛的内容。(那么A项表述正确,但不符题意,排除)

因此,选择D选项。

社会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社会公德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衡量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

11.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

A.最高目标

B.最低目标

C.基本目标

D.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政府职能知识。

第二步,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

社会救助也叫社会救济,是政府对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者贫困居民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是最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这是社会保障要实现的最低纲领和目标。

因此,选择B选项。

12.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所取得的胜利。(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平型关战役发生于1937年9月中旬,是对日抗战期间太原会战中的一场战役,由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司令官阎锡山所领导,历时一个月,属中等规模战役。由于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伏击日军辎重队,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而高涨了中华人民的反侵略志气,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所以平型关大捷是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所取得的胜利。

因此,本题正确。

1938年3月的台儿庄战役取得了正面战场首次大胜利。这次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第一次大胜利。

13.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三反五反

C.文化大革命

D.社会主义改造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社会主义经济成了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成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它与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一起,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A项错误。

B项:“三反”、“五反”运动是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的统称。打退了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为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项错误。

C项: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C项错误。

14.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

第二步,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时期(1927年至1935年,即土地革命前、中期)。土地革命(1927年-1937年),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地主、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题干表述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一历史进程大体上可分为五个时期:开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曲折发展阶段。

“初步形成”的标志是“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和“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形成。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代表作,《反对本本主义》是“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代表作。

15.下列哪些是法的渊源:

A.行政规章

B.宪法

C.法律

D.地方性法规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知识。

第二步,法律渊源即法律的来源,是指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为寻求行为的根据而获得具体法律的来源,有时简称“法源”。中国现时成文法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行政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其中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法的渊源体系中分别居于核心地位和尤为重要的地位。

A项: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称规章。内容限于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的规定,以及相关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行政规章是我国重要的法律渊源。A项正确。

B项: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依特别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是我国最高的法律渊源。宪法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基本规范组成,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是其它附属的宪法性文件,主要包括:主要国家机关组织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国籍法、国旗法、国徽法、保护公民权利法及其他宪法性法律文件。B项正确。

C项: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即狭义的法律,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非基本法律、专门法)两类。是我国重要的法律渊源。C项正确。

D项:地方性法规是指依法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就地方性事务以及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需要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的市,指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辖区内有效。地方性法规是我国的法律渊源之一。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CD选项。

16.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

A.绝密、机密两级

B.绝密、秘密两级

C.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D.绝密、机密、重要秘密三级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保密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条,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因此,选择C选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十三条,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应当遵守定密权限。中央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绝密级、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国家秘密。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规定。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确定;没有上级机关、单位的,应当立即提请有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在其工作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权限确定国家秘密的密级。

17.2018年1月2日,甲在A市实施抢劫,已知甲生于2004年1月2日,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甲应负刑事责任。(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实足年龄即周岁。周岁计算方法为:①周岁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②周岁以12个月计算,每满12个月即为一周岁;③每满12个月即满1周岁应以日计算,从生日第2天起计算。甲出生于2004年1月2日,到2018年1月3日才满14周岁,所以不负刑事责任。

因此,本题错误。

18.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重要标准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重要标准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知识。

第二步,认为思维可以反映存在,世界是可知的,即可知论,如认为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发展过程的分析,进行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判断,则是可知论。认为思维不可以反映存在,或者不可以彻底地反映存在,思维无法与存在统一,即不可知论。因此,我们可以说,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因此,选择D选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精神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是最重要的方面,属于本体论的范畴。对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一切哲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它规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以及解决哲学问题的基本方向。因此恩格斯把对其的不同回答,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9.我国《民法总则》规定,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三年

B.二年

C.一年

D.四年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诉讼时效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因此,选择A选项。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一)不可抗力;(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20.党政机关行文时,若有抄送机关,一般选用四号仿宋字体。(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格式知识。

第二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7.4.2,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四号仿宋体字,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二字后加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

因此,本题正确。

21.党的(

),正式明确“邓小平理论”的说法。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直接称为“邓小平理论”,由此得名。该会议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中。

因此,选择D选项。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高度概括。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谋求更快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竞赛;也是一个国家能否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处于有利位置的竞赛。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尽快发展起来。这就要求有一种能够指引我们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走向胜利的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创造出许多新经验和新事物,这些,就是产生邓小平理论的源泉。可以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就不可能形成邓小平理论。

22.《桃花扇》的作者是:

A.孔尚任

B.洪昇

C.曹雪芹

D.冯梦龙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桃花扇》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洪昇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中国清代戏曲家、诗人,与《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洪昇著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啸月楼集》,杂剧《四婵娟》,传奇《长生殿》《回文锦》《回龙记》等。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

C项: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他创作的《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符合题意,C项不当选。

D项: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公鱼。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他的作品比较强调感情和行为,最有名的作品为《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三言与明代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代表。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

23.卢沟桥事变发生于:

A.1935年7月7日

B.1936年7月7日

C.1937年7月7日

D.1938年7月7日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因此,选择C选项。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24.重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

第二步,重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高校67所,还有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江新区、渝新欧国际铁路等战略项目。题干表述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

重庆,简称巴和渝,别称巴渝、山城、渝都、桥都,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世界温泉之都、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艺术等中心,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中西部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

25.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知识。

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二条,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因此,选择C选项。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期限的其他一些规定:①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三条,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②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提出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与其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26.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五十六条,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庭财产承担。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以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财产承担;事实上由农户部分成员经营的,以该部分成员的财产承担。

因此,本题正确。

27.人的意识是(

)三者的统一。

A.知

B.意

C.识

D.情

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意识是指社会中的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从内容上看,人的意识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意识作为人类知、情、意的精神结晶,也就不同于一般的心理,而是高度理性化和理想化的心理,这就使它与动物心理区别开来。

A项:“知”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与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A项正确。

B项:“意”指意志,是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制、自强、自信等精神状态。B项正确。

D项:“情”指情感,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它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遗憾、满意、不足以及对自身喜、怒、哀、乐等的心理体验、心理活动。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D选项。

28.下列哪些是1952年“五反”运动的内容:

A.反行贿

B.反贪污

C.反浪费

D.反偷税

参考答案:A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

第二步,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展开大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