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第七课李商隐诗两首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通过写“我所知道的李商隐”等训练,提高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2.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习重难点
1.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
2.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品味诗歌的形象;
3.分析《马嵬(其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特别是其诗歌的对比衬托手法及其表达效果。题目介绍“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首两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诗。有人认为是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有人认为可能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意,大抵是表现封建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
1.《锦瑟》锦瑟2.《马嵬》马嵬是一个地名,马嵬镇地处关中腹地。东晋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朝廷委派名叫“马嵬”的地方武官,率众筑城,固守疆土而得名。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午),中宗李显送金城公主出嫁土蕃王赞普,送至马嵬驿,设殿帐于百倾泊畔饯别,改始平县为金城县,县治迁至马嵬。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唐玄宗西逃中,爆发震惊中外的“马嵬兵变”,杨贵妃自缢身亡。在马嵬这块土地上经历了历史重大事件的演义,形成的古老文化、悠久历史,使这颗古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同现代化工业与商品化农业日趋发达为显著特征的卫星城镇,交相辉映,闻名遐迩。杨贵妃之墓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李商隐什么是“瑟”?资料连接古瑟形制大体相同,瑟体多用整木斫成,瑟面稍隆起,体中空,体下嵌底板。瑟面首端有一长岳山,尾端有三个短岳山。尾端装有四个系弦的枘。首尾岳山外侧各有相对应的弦孔。另有木质瑟柱,施于弦下。曾侯乙墓共出土瑟十二具,多用榉木或梓木斫成,全长约150至170、宽约40厘米。通体髹漆彩绘,色泽艳丽。中国原始的丝弦乐器之一,共有二十五根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诗经》中有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写作背景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侍儿锦瑟。但以为是悼亡死者为最多。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这话未免有嫌牵强。1.《锦瑟》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2.《马嵬》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整体感知
1—2句:由听瑟弦诉说思念往昔。
3—4句:由庄周化蝶,望帝托鹃思念亲人。
5—6句:由美人眼泪化珍珠,蓝田美玉化轻烟进一步眷恋。
7—8句:追忆悲欢离合仍是一片茫然。1.《锦瑟》2.《马嵬》(1)玄宗之悲(荒诞)
(2)马嵬之变(对比)讥讽
(3)义山之叹(对比、反问)
课文讲解一、《锦瑟》
1.赏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2.赏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3.赏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物犹如此,人当如是。
4.赏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追忆过去,尽管自己以一颗浸满血泪的真诚之心,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可“五十弦”如玉的岁月、如珠的年华,值得珍惜之时却等闲而过;面对现实: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如泣如诉的悲剧式结问,又让诗人重新回到对“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到底该怎样实现?”深深的思考和迷惑之中,大大增强了诗作的震撼力。
5.本诗中的典故非常经典,诗中都用了哪些典故?品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庄生晓梦迷蝴蝶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品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之陵杜鹃鸟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诗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品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沧海蚌珠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三所涵一致。品典四: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玉
6.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所以,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否则,李商隐那些写爱情的无题诗,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类的,都可以当做政治诗来读了。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7.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人五里云雾了。不敢说李商隐开启了中国当代朦胧诗的先河,也不敢说他影响了十九世纪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派(有受中国诗歌影响的因素),但他确实是一位古典时期的“先锋派”,他的艺术尝试和创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连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对都他推崇之至。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二、《马嵬》
2.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前者为军营内的声音,而后者为宫内声音。
3.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只是听到传来的“宵柝”之声,却不能再听到熟悉的宫内“报晓”声了。显然写出玄宗不在宫内,而身在军营,逃离了皇宫,已在逃难途中,极尽狼狈和慌乱。
4.“空闻”对“不复”,这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收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对比,突出玄宗的昔安今危,昔乐今苦的生活境遇。
5.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后者指向以往。以往生活有什么特点?眼前又遇到了情况?前后又有什么关系?
玄宗以自己和杨妃的朝夕相处讥笑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七夕相会,实则写出了玄宗迷恋情色,荒废朝政,致使战祸发生。眼前是写“六军”同时“驻马”不前,未写不前原因,但原因不甚明了,要求“赐”死杨妃,杨妃是美女,美女自古便有祸水一说,显然前后句是倒行逆施的因果关系。
6.杨妃“赐”死后,玄宗异常悲伤,哪些诗句写出了玄宗之悲?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7.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不可信,“徒闻”一词否定了方士的话,“他生未卜此生休”,来生微茫难求,但今生一起缘分断绝,已是事实。
8.这样以神仙怪诞和生死轮回来写玄宗痴心梦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思杨妃之切,故有异常之举。这种举动正是极尽曲折写出玄宗之悲。
9.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了什么慨叹?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0.从内容上看前后句有什么特点?对比,贵为天子多年却无力保护心爱女人对比寻常百姓却能给莫愁幸福。11.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反问。贵为天子能保护自己的子民,何况自己心爱女人,但“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一问问出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情况,问得有力,令人掩卷深思,其讥讽之意愈明。
12.说说《马嵬》诗在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倒叙,从整体上倒叙使尺幅之间,一波三折;从局部上看倒叙突出因果
。写作特色
⑴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
①这首诗的内容跟作者以往的梦想或爱情有关;
②诗的基调是哀怨的,意境是迷离的。
⑵清丽的语言:
鲁迅在致杨霁云的信(1934年12月20日)中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这是对李商隐语言艺术的高度评价。1.《锦瑟》⑴采用倒叙手法,由悲剧的结局回溯事变的进程,以突出唐玄宗的悲剧是由他的荒淫失政造成的这一思想,加强全诗的批判力度。⑵用对比手法暗寓嘲讽。⑶遣词命意冷峻警拔,锋芒毕露。2.《马嵬》课堂小结
1.对于诗的理解可以有许多种,造成一种朦胧的境界,反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希望大家能够形成自己的理解。
2.李商隐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请大家课后仔细体会。高考链接
1.默写。
(1)①(2009,江苏卷)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③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2009,安徽卷)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答案】1.①蓝田日暖玉生烟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③又重之以修能
2.只是当时已惘然
2.(2007,四川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靡一时门可落雀痉挛部署
B.推心置腹各行其是对奕九州
C.出奇制胜一枕黄粱松弛朗颂
D.一如既往真知灼见锻练蛰伏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字形的掌握。A项中“门可落雀”中“落”应为“罗”C项中“朗颂”中的“颂”应为“诵”D项中“锻练”中的“练”应为“炼”
3.(2009,全国Ⅱ)依然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能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①②④⑥⑤①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D.④③②⑥①⑤【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语言表达及逻辑思维能力,需要仔细阅读各句,理清思路,把握整体。
④是总说,排在第一,⑤承启后文,排在最后,①承启⑤,③②⑥注意里面的关键词“当时”“同时”。
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驻马(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杜鹃(子规)
B.无端(没有由来地、无缘无故地)锦瑟(一种管弦乐器)华年(青春年华)
C.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传闻)惘然(迷惘、茫然)莫愁(不要愁苦)
D.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可待(可以)D
2.对李商隐的《锦瑟》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由锦瑟引起的诗人对华年所历纷繁人生境遇与人生感受的追怀。
B.颔联用庄周梦蝶、杜宇化鹃的典故表达失落、困惑之感。
C.颈联描写了沧海之中,明月之下,鲛人滴泪,化为明珠。
D.尾联“此情”与“惘然”相照应,“惘然”因“思华年”而产生,末两句表达了全诗主旨。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字,恰当的一组是(
)①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
镜湖月。③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
襟。④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
杜鹃。
A.过、度、沾、托
B.绿、度、满、托
C.绿、过、满、寄
D.过、过、沾、寄B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4~5题。鹧鸪天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4.选出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玉瀣:美酒名。瀣xièB.黄庭:山名。
C.元知:开始知道,才知道。D.等闲:平常,不在意。
5.选出对语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两句,说明作者在夕阳斜照、苍烟摇曳的自然环境中,努力排除尘事的纷扰,表达了对当时昏暗朝廷、恶浊社会的厌弃和否定。BC
B.“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几句,隐寓着在现实生活里不愿如此而又不得不如此的慨叹。
C.“老却英雄似等闲”一句,表达了作者年已垂暮,壮心不己的英雄豪气。说明作者不把奸臣的阴险放在眼里,表现了鄙视邪恶的大将风范。
D.这首词从语气上看,是当时作者被罢官家居时所写。全篇基调,是用任情适性、满洒豁达的笔触,婉转表达其不能为国效力、惆怅失意的心情。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水调歌头苏轼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外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昵昵儿女语,灯光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阶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问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此去,无泪与群倾。
6.对这首词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尔汝”是古代平辈之间不分彼此,表示亲昵的称呼,“恩怨尔汝”写一对青年男女在切切私语,谈爱说恨。
B.“一鼓”句运用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典故,表现勇士们跃马驰骋不可阻挡的气势,其中“填然”形容勇士们冲锋时的马蹄声。
C.“青冥”指天空,“飞絮搅青冥”描写声响的缥缈悠远。
D.“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防诈骗宣传合作合同(2篇)
- 2025全面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医疗器械专业技术转让合同
- 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护理
- 新质生产力探源
- 2025年杭州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国有企业土地转让中介服务合同
- 2025年统计师之中级统计师工作实务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 《社区精神健康管理》课件
- 大学物理教学设计质点运动的描述
- 短引线保护引出线保护以及T区保护
- 完美公司玛丽艳美的观念
- 浙摄影版(2020)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计算机(课件)
- 第七讲-信息技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副本
- 校园安全常识测试题卷
- 建筑用玻璃ccc标准
-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眼科门诊病历
- 彝文《指路经》课件
-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课件
- 基本农田划定技术规程(TDT1032-20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