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讲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制作:第五组全体成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作为非环境类的大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呢?

第一章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通识课的意义第二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第三节人口与环境第四节大气及水污染第五节土地及生物资源第六节自然资源

第一节环境通识课的意义

1.1环境通识课的意义环境科学的广泛性负责任的环境公民环境科学的广泛性环境科学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已经无处不在了。你将会发现我们所讨论的许多问题是时下电视、电影和报纸中新闻故事的一部分;环境科学的广泛性环境科学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已经无处不在了。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与巴西总统卢拉、南非总统祖马、印度总理辛格“基础四国”领导人一起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最后协议进行磋商。新华社记者刘建生摄。你将会发现我们所讨论的许多问题是时下电视、电影和报纸中新闻故事的一部分;环境科学的广泛性环境科学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已经无处不在了。19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发表了《哥本哈根协议》,坚定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所确立的基本框架和一系列原则,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及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

你将会发现我们所讨论的许多问题是时下电视、电影和报纸中新闻故事的一部分;环境科学的广泛性成为一名受过环境科学教育的公民将使你有良好的技巧和态度,从而理解时下所发生的事件,成为一个睿智的人;环境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你会发现其内容与你所学的许多其他课程都有关系。在环境课程中学到的内容将帮助你掌握其他许多课程乃至毕业后生活中的主要问题。环境科学与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已经无处不在了。成为负责的环境公民全球环境有许多值得忧虑的问题。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正在使环境退化并以一种不可持续的方式消耗资源。自6亿50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末期以来,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农田中不可替代的表层土被冲刷走,威胁着全球粮食供应。原始森林被破坏,用来制造新闻纸及卫生纸。河流和湖泊被未经处理的污水污染,煤灰和烟雾笼罩着天空。甚至连全球气候也正在转变成一种新的状态,有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北极冰盖冬季开始快速融化,灾难将难以预料

2009年05月16日09:06

据英国《泰晤士报》近日报道,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现在北极冰盖在冬季也像在夏季一样快速消融,变薄,这给北极附近冰层的灾难性融化增添了证据。该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研究人员发现,北极冰盖在夏季缩小的过程在冬季仍在继续。去年冬季,海冰的厚度收缩了创纪录的19%。通常,北极冰盖在夏季会缩小,然后在冬季又恢复原样。而上述发现表明,海冰的恢复期大大缩短。北极如果没有了冰,大量动、植物将灭绝,人类社会将更缺水,灾难则难以预料。

北极冰盖冬季开始快速融化,

灾难将难以预料上帝呀,这是怎么啦,要让我们骨肉分离?成为负责的环境公民同时,与以前处理这些危机的任何一代人相比,我们拥有更好的工具和更好的知识。

在过去的50多年中,人类的智慧和进取心给技术革新和科学进步带来了惊人的进展。我们学会了利用更少的原料制造更多的产品。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收入翻了一番;营养不良减少了将近1/3;儿童死亡率减少了50%;平均期望寿命增长了30%;能使用安全饮用水的家庭从不到10%增加到将近75%。

成为负责的环境公民在过去的50多年中,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倍余,但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超过1亿的人口生活在极端贫穷中,没有健康安全的生活所需要的食物、房屋、医疗护理、教育及其他资源。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更平均地分配技术和经济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并从长远考虑,寻求自然资源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生态全部被缩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每个人思考,成为一个负责的环境公民意味着什么?作为全球集体的一员你有何权力和权利?成为负责的环境公民很明显,要成为负责的有成果的环境公民,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科学原则的基础上,并透视影响全球环境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体系。希望学习本课程能为你们提供到达这些目标所需要的信息。正如塞内加尔著名的环境保护者和教育家BabaDioum曾提及的,“毕竟,我们仅保护我们所爱的,我们仅爱我们能够理解的,我们仅理解我们所学到的。”1.2环境的概念那么,什么是环境?环境的概念环境的概念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概念

通常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即以人作为中心事物,由地球上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工环境)。

环境总是针对某一特定主体或中心而言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离开了这个主体或中心也就无所谓环境。环境的概念自然环境

包括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的稳定性等自然因素的总和。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物质基础。环境的概念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创造和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工环境,如工、农业生产环境,机场、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环境,城市、村落等聚落环境,等等。社会环境往往体现了人类的发展水平。孤立农家市井集镇老工业区新工业区环境的概念“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99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环境保护,既保护自然环境,又保护社会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是,“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的概念宇宙环境(SpaceEnvironment)地球环境(GlobalEnvironment)区域环境(RegionalEnvironment)微环境(MicroEnvironment)内环境(InnerEnvironment)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如下类别:环境的概念生态学中的环境概念

通常是指生物的栖息地,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今天,大约有500万至5000万种生物组成了五彩缤纷的生物界,从海平面以下10km到海平面以上9km的范围内,构成了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圈。。

第二节

发展中的环境问题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环境到底怎么啦?八大公害事件环境问题的分类世界环境问题八大公害事件发生在二十世纪初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唤醒了人类的环境意识,促使人类反思自己不当的发展行为。1930.12.1.—12.5.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一周内60多人死亡1948.10.26.—10.31美国宾州多诺拉烟雾事件5991人发病,17人死亡40年代初洛杉矶光化学烟雾1952.12.5.—12.8伦敦烟雾时事件四天内同期死亡增加4000人1961.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呼吸道病,造成10多人死亡1953.—1956.日本熊本县水俣病283人中毒,60人死亡1955.—1972.日本富山县骨痛病130多人患病,81人死亡1968.3.日本北九州、爱知县一带米康油污染事件1400人患病,16人死亡,13000多人受害1984年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1986年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其他著名公害事件环境问题的分类原生环境问题主要指地震、洪涝、飓风、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当的行为方式而引起的环境问题。次生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原生环境问题——天灾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尼西亚海域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二大地震,引发了南亚海啸。30米高的巨浪在11个国家的沿海地区肆虐,造成超过20万人死亡。南亚海啸原生环境问题——天灾2005年8月,五级飓风卡特里娜在重创美国城市新奥尔良,导致该市80%的地区被淹,墨西哥湾沿岸遭受巨大损失,并让100多万人失去了家园。飓风卡特里娜原生环境问题——天灾本世纪前十年出现的两种新型而可能致命的流行性感冒病毒:H5N1型流感病毒和SARS非典型性肺炎,加深了人们对一场全球性病毒大爆发的担忧。流行病毒大爆发原生环境问题——天灾2008年5月12日,一场里氏7.0级的大地震重创了中国四川省的山区,致使超过87,000人死亡或失踪。中国四川地震次生环境问题——人祸次生环境问题——人祸次生环境问题——人祸次生环境问题——人祸次生环境问题——人祸次生环境问题——人祸次生环境问题——人祸天灾还是人祸?喜马拉亚-冰川1978年喜马拉亚-冰川1998年世界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早已经成为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缺乏与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污染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沙尘暴荒漠化水土流失GEO4(全球环境展望)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这一段中部低洼,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使河谷地带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1930年12月1-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通常,气流上升越高,气温越低。但当气候反常时,低层空气温度就会比高层空气温度还低,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这种逆转的大气层叫做“逆转层”。逆转层会抑制烟雾的升腾,使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在逆转层下积蓄起来,无法对流交换,造成大气污染现象。

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这次事件曾轰动一时,虽然日后类似这样的烟雾污染事件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生过,但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却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下旬,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17人死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夏季,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天内就有4000人死亡。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道疾病患者猛增,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确定二氧化硫是致喘的原因。由于这种公害病最早发生在日本四日市,在病症状中尤以支气管哮喘最为突出,故被定名为“四日市哮喘”。1961年,四日市哮喘病大发作。1964年连续3天浓雾不散,严重的哮喘病患者开始死亡。日本四日市哮喘病

日本四日市,是石油联合企业之城。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高硫重油)产生的废气,使整座城市终年黄烟弥漫。在四日市上空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