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m3高炉限产封炉及高效开炉达产实践_第1页
1500m3高炉限产封炉及高效开炉达产实践_第2页
1500m3高炉限产封炉及高效开炉达产实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00m3高炉限产封炉及高效开炉达产实践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炼铁部1#高炉(1500m3)自2006年3月份开炉达产以来,已经历了3个年头有余,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良好,而进入2008年9月以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钢铁行业不景气,尤其是进入2009年2月份,钢铁市场再度进入降价狂潮,市场需求量也急剧萎缩。为此,中厚板公司1#高炉于2009年3月2日21时开始封炉至4月23日6时16分开炉,历时长达52天9小时16分,而从送风开炉至全风达产仅用47小时,本文针对中厚板公司1#高炉封炉及开炉操作实践总结分析如下。一、 封炉操作1、封炉料结构中厚板公司1500m³自开炉以来首次进行封炉操作,经验不足,在借鉴唐钢经验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表的配料方案。全炉焦比2.5t/tfe,负荷料焦比0.65t/tfe,全部炉料的压缩率为15%矿批t焦批t烧结矿% 球团% 锰矿% 萤石t/chR2[Si]%负荷 灰石负数焦比Kg/tFe238.6186530 5 0.31.02 1.5 2.669 0.334650于2009年3月2日14:40开始下休风料,净焦60批,批重8.817t,同时带硅石10t,锰矿20t,布料采用aO27(7),C32(5)22(5)全倒装的料制,以利于复风恢复。2、封炉前准备操作1) 、3月1日将焦比提至400kg,料制采用的是以疏导两道气流为主,保中心气流,放边缘气流的操作方针,锰矿配至2%,萤石0.3t/ch,保证炉况稳定顺行。2) 、针对大高炉的实际情况,采取全焦冶炼封炉,提前计算好所需总煤量,与喷煤车间联系,控制好制粉量,在确保煤粉能够按时喷完的同时,又能保证高炉休风料及时下达炉缸,同时又能准时休风。3月2日14:30焦比至650kg/tfe,18时左右停煤空喷。3) 、2月28日两铁场开口机角度由11°调至13°,以尽最大限度地出净炉缸残留渣铁,炉前备好堵风口用耐火砖及套泥。4) 、检查好各种设备,对仪表进行校验,尤其是冷却设备即风口、炉缸、炉底等冷却器进行专项检查,对已损坏的冷却设备(4#、9#、22#中套及112#开路水)要在减风时适当控制水量,对有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3、封炉后操作高炉封炉期间,主要从两方面尽量减少高炉热损失一是将风口封好,确保高炉的密封性。3月2日21时准时休风后,立即组织人员炉顶点火,采用倒流休风点火,炉顶火点燃后,立即组织炉前人员卸吹管、风口小套,堵泥砌砖再堵泥抹平,泥的表面涂上玻璃水,以加强炉体密封,炉内人员定时点检堵泥风口,有漏处及时处理,同时,封炉期间注意观察炉顶温度、火焰;二是II系人员加强冷却水的查漏工作,特别是进入炉役中期以后,由于高炉冷却系统存在破损,封炉期间对冷却水的管理尤为重要。休风后两个小时,软水、高、低压工业水各停泵一台,随后根据软水温度及时控制各泵水流量,逐步降低冷却强度,直至各泵全停,软水全停后,注意观察冷却壁各区的回水温度。二、 开炉操作1、开炉前的准备工作1)、炉前备好开炉各种工器具,各设备送风前调试运转正常,做好出铁准备,开口机角度调至10°。由1#场出铁,主沟沟底铺500-600mm捣打料,两侧沙坝挡好。各风口抠净堵泥砖,安装小套及吹管并堵泥,送风风口为1#铁口上方的15#、16#风口,送风风口面积为0.02457m2。炉前工用氧气烧通15#、16#风口及1#铁口之间的通道,此工作耗时1天有余,消耗吹氧管8吨多。、热风炉于4月19日顺利引煤气烘炉,为复风作好准备。、II系人员开炉前先恢复软水,随后安装小套前恢复低压及高压工业水,开炉前恢复九段、气密箱及炉顶打水。、校队各仪表,确认各阀状态,以及确认各种介质到位。2、复风过程4月23日6:16送风,风量350m³/min,风压50kpa,送风后不久焦比便降至560kg/tfe。由于封炉时间长,部分焦碳渣化,加上送风初期风量偏小,铁口喷不开,只好使用圆钢捅铁口,后又用氧气烧,直至9:28开口才从铁口烧出渣铁混合物,视主沟的承载能力以及铁口喷溅程度,堵口清理主沟,如此反复。由于开始物理热较低,渣铁分离较差,流动性不好,人工引流,11时左右从铁口喷出的渣铁混合物已开始走干渣操作,且铁口流出的渣铁量见多,出渣铁时间已逾10min,于12:25开始逐步向15#、16#风口两侧捅风口加风,至16:45已捅开7个风口,送风风口个数扩大至9个,风量也逐步加至1350m³/min,料尺边塌边走,送风初期主要以疏导两道气流为主,料制基本采用的是a:O29(4)26(4),C32(4)29⑵26(2)22(4)。18:05引煤气成功,风量加至1450m³/min,顶压提至40kpa,由于返热,19:00热悬料,放风至零坐料,右料尺塌至7.31m,左料尺塌至5.43m,逐步加风,赶料线,22:31出铁13843次铁水正式入罐,铁水物理热低,流动性差。23:00右尺塌至3.18m,左尺塌至4.10m,至24日5:00风量加至1500m³/min,顶压用至72kpa。24日6:25-11:08果断休风捅风口,休风前8#风口吹开灌渣,由于炉缸工作状态不好,休风过程中10#风口灌渣,休风后将剩余风口重新捅开堵泥,并更换8#、10#吹管,送风后开10个风口送风,13:40风量加至1700m³,至21:00风量加至2150m³/min,顶压用至101kpa,料线赶至正常,此时料制主要采用的是a:O30(3)27(4)24(3),C34(3)31(2)28(2)24(2)15(3),随着向两边逐步捅风口加风,至25日5:21分关冷风放散阀,风量加至2800m³/min,顶压用至150kpa,料尺行走正常,压量关系较平稳,在堵着两个风口的前提下,已是全风状态,但炉温一直居高不下,Si基本维持在2.0%左右,顶温维持在300^左右,6:00左右将焦比由560kg/tfe降至460kg/tfe,反应后效果明显,炉温恢复正常,气流得到抑制。20:50捅开最后一个风口4#,风量逐步加至3200m³/min,顶压逐步加至195kpa,焦比已降至420kg/tfe,由于两道气流仍然偏盛,拓宽矿石平台,以抑制气流,此阶段料制主要采用的是a:O35.5(3)32.5(4)29.5(4)26(2),C35.5(3)32.5(2)29.5(2)25.5(2)15(4),反应后气流进一步得到规整。三、 结语1、 本次1500m³高炉封炉时间之长、快速达产时间之短、成本消耗之低可谓国内同类型高炉首屈一指的。2、 周密的部署,严密的计划,稳健的操作以及长期稳定顺行的炉况是本次封炉与开炉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前提保障。3、 封炉应根据高炉顺行状况、封炉时间长短、炉缸状态合理地选择封炉焦比,本次封炉焦比的选择,既保证了后续炉缸充沛的热量,又保证了整个料柱的透气透液性,是本次成功开炉的关键。4、 复风操作时,风口的选择应根据封炉时间长短而定。封炉时间短,炉缸热量充足,可采取均匀送风,加快恢复时间;封炉时间长,炉缸透液性差,可采用铁口上方的风口送风,更能确保炉况恢复。另外,捅风口应根据炉缸工作状况及风口明亮程度,以先捅临近铁口的风口为原则,且捅风口速度随风口与铁口距离加大而减慢,本次封炉时间长,开炉以1#铁口上方的15#、16#风口送风,以此为基准向两侧捅风口,捅风口速度快,随之加风,对于尽快地降低炉温于正常水平,保证路况顺行意义甚大。5、 在休风及复风过程中确保了高炉稳定顺行,操作上调整及时,为炉况顺利恢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复风过程中没有出现大的操作失误,对炉况的快速恢复至关重要。6、 复风前坚持将两个送风风口与出铁铁口之间的通路打通,对于送风恢复以及保证渣铁尽快顺利地从铁口排出至关重要。7、 炉前出铁钻头使用的是①60mm的大钻头以及开口机角度的调整,都为炉内渣铁的及时排放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25日12时双场的投入,对于活跃炉缸,炉况进一步恢复起了重要作用。8、 负荷料的调整对于本次开炉起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封炉焦比选择的较高加上后续有插焦,炉温前期一直居高不下,顶温较高,两道气流也较盛,入炉焦比由650kgf560kgf460kgf420kg,降幅较大,实践证明,本次迅速的降焦比降炉温并适当恢复喷煤,使得炉内气流更加容易控制,更大大加快了炉况的恢复进程。9、 复风过程中两道气流的放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