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必背文言文经典(解析+学习建议)_第1页
小学必背文言文经典(解析+学习建议)_第2页
小学必背文言文经典(解析+学习建议)_第3页
小学必背文言文经典(解析+学习建议)_第4页
小学必背文言文经典(解析+学习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怎样培养孩子国学修养经典必背文言文解析+学习建议一、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朝代】宋【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因为她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穿,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清新的香气传播很远,笔直干净地挺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欣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喜欢菊花的人,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有了。喜欢莲花的人,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倒是喜欢牡丹的人就有很多了!【赏析】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局部:前一局部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局部那么提醒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作者起笔说:“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选用“得意〞二字,包罗群芳,说明托物寄兴,并不刻意求工,极见其立言斟酌之妙。接着叙说“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逸趣。“独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而且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写了唐人,特别是统治阶层“甚爱牡丹〞的好尚,这几句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比照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避世有所不同。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单独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然后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班人爱其所爱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这几句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历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他为官正直,数洗冤狱,为民作主;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洁身自爱,颐养天年,便是身体力行,澹泊明志的表达。这正是这篇小品能给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着力之处。接下来,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展了比较和品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本来,花是不具备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另外,莲花又是佛教中的圣物,如来、观音均以莲花为座。唐释道世?三宝敬佛?云:“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身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作者?题莲?诗也云:“佛爱我亦爱,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头。〞与这篇小品参照,情趣相得益彰。最后,作者评花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这里先用花进展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意味深长,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这里,周敦颐是傲慢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洁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慨,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说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学习建议】本文中表达了作者喜欢赞美莲花的原因,也即莲花的高贵品质:出淤泥而不染……。这些赞美莲花品质的句子应当要求孩子们背诵,并可应用到写作中去,比方说写自己喜欢的事物,就可以选择写喜欢莲花,学习莲花这些高贵品质,并恰当的把这些句子引用到作文中。二、劝学【作者】荀子【朝代】先秦〔战国末期〕【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顿〔学习〕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符合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枯槁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方法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方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缺乏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急躁啊。【学习建议】学习本文,可以教会孩子懂得日积月累,不放弃,坚持不懈必将成功的一种道理。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螃蟹和蚯蚓作比照,表达一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精神。稳重“积土成山……〞一段中句句经典,最好要求孩子们背诵下来,并把有没的句子应用到作文写作中去,必将为作文增色不少。三、为学【作者】彭端淑【朝代】清【原文】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那么难者亦易矣;不为,那么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那么难者亦易矣;不学,那么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那么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也可翻译为:每天不停地学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曾参传下来的。如此看来聪明愚笨,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着什么去〞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水瓶一个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顺江而下,尚且没有成功。你凭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睿,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学习建议】文中第一段“天下事有难易乎……〞可要求小朋友牢记背诵,并应用到作文写作中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键。人贵立志,事在人为。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人之为学,贵在立志,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天资的上下,关键在于主观努力。文中“吾一瓶一钵足矣〞的两个“一〞字表现贫者对物质要求极低,一个“足〞字表达了他战胜困难的坚决信心,表现了贫者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实现远大理想的坚决信念,以及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和敢于大胆实践的精神。成功到行动,坚持到立志,文中以四川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难与易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事在人为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发奋学习。也就是说:人贵立志,事在人为。立志求学,勤奋努力。【作者简介】本文选自?白鹤堂文集?,原题为?\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为学一首示子侄?。作者彭端淑〔1699年-1779年〕字乐斋,清代眉州\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丹棱〔今四川\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丹棱县〕,号仪一。生于清圣祖\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康熙三十八年,卒于清高宗\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乾隆四十四年。彭端淑十岁能文,十二岁入县学,与兄彭端洪、弟彭肇洙、彭遵泗在丹棱萃龙山的\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紫云寺读书。\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举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进士,进入\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仕途,任吏部主事,迁本部\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员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顺天〔今\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北京〕\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乡试同考官。乾隆二十年辞职返川,任\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成都锦江书院主讲、院长二十年,造就了大批如李调元、\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张船山等优秀人才。与李调元、\t"s://baike.baidu/item/%E4%B8%BA%E5%AD%A6/_blank"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著有?白鹤堂集?、?雪夜诗坛?、?为学?〔意为做学问〕,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八十一岁时病故于成都南郊白鹤堂。四、陋室铭【作者】\t"s://baike.baidu/item/%E9%99%8B%E5%AE%A4%E9%93%AD/_blank"刘禹锡【朝代】唐【原文】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知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繁杂的音乐烦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学习建议】本文表露的一种精神是:内在的、精神的美才是真正的实力,不要去追求外在的,外表的,低俗的物质,可以教育孩子学习刘禹锡在稳重表达的这种自信的精神。五、愚公移山【作者】列御寇【朝代】先秦〔战国〕【原文】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河湾上的智叟嘲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剩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场,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学习建议】本文所表现的一种精神非常知名,教育孩子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应用到学习中去,表到达作文中去,必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孟子【朝代】先秦【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鼓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开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学习建议】学习本文,要让孩子明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成功来自不易,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挫折和失败对一个人来说是财富。孟子所举的例证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鼓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其思想根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辛奋斗而获致胜利的精神的弘扬。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史公说得好: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的忧患之中,心气郁结,发奋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至于死于安乐者,历代昏庸之君,荒淫逸乐而身死国亡,其例更是不胜枚举。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珍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作者】孟子【朝代】先秦【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方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稳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学习建议】学习本文,要让孩子们认识到孔孟之道中仁政的思想,古代儒家学派教导后世帝王治国之道,要以仁政施行天下。另一方面,文中的意思应用到现在也是说明一个人与人为善的重要性。八、黄生借书说【作者】袁枚【朝代】清【原文】\t"s://baike.baidu/item/%E9%BB%84%E7%94%9F%E5%80%9F%E4%B9%A6%E8%AF%B4/_blank"黄生允修借书。\t"s://baike.baidu/item/%E9%BB%84%E7%94%9F%E5%80%9F%E4%B9%A6%E8%AF%B4/_blank"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t"s://baike.baidu/item/%E9%BB%84%E7%94%9F%E5%80%9F%E4%B9%A6%E8%AF%B4/_blank"七略、\t"s://baike.baidu/item/%E9%BB%84%E7%94%9F%E5%80%9F%E4%B9%A6%E8%AF%B4/_blank"四库,\t"s://baike.baidu/item/%E9%BB%84%E7%94%9F%E5%80%9F%E4%B9%A6%E8%AF%B4/_blank"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t"s://baike.baidu/item/%E9%BB%84%E7%94%9F%E5%80%9F%E4%B9%A6%E8%AF%B4/_blank"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qiǎng〕假〔jiǎ〕焉,必虑人逼取,而惴〔zhuì〕惴焉\t"s://baike.baidu/item/%E9%BB%84%E7%94%9F%E5%80%9F%E4%B9%A6%E8%AF%B4/_blank"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t"s://baike.baidu/item/%E9%BB%84%E7%94%9F%E5%80%9F%E4%B9%A6%E8%AF%B4/_blank"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假设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guǐ〕藏焉,曰“姑俟〔sì〕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zhé〕省记。\t"s://baike.baidu/item/%E9%BB%84%E7%94%9F%E5%80%9F%E4%B9%A6%E8%AF%B4/_blank"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luòluò〕大满,素蟫〔yín〕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t"s://baike.baidu/item/%E9%BB%84%E7%94%9F%E5%80%9F%E4%B9%A6%E8%AF%B4/_blank"吝书假设不相类。然那么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那么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译文】读书人黄允修来向我借书。我把书给他并且告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认认真真地〕读。你没听说过那些藏书的人〔是怎样读书〕吗?七略??四库?〔这里?七略?、?四库?都指内府藏书〕,天子的藏书,但是天子中读书的人有几个搬运起来累得使牛流汗,放在家里塞满了屋子的,富贵人家的书,但是富贵人中认真读书的有几个呢其余那些祖辈和父辈积攒的图书,子辈孙辈随便丢弃的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读书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却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担忧别人逼着取回,因而小心忧虑,不断抚摸玩赏那东西,说:‘今天它存放着,明天它就要离开,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这东西〕已经被我拥有,〔我〕一定在高处捆绑着它,放置收藏着它,说‘姑且等到别的日子再看它。’这类的话。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中贫穷不容易得到书。有个姓张的人有很多藏书·。〔我〕向张氏借书,〔他〕不借给我,我回家以后在梦中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感觉是这样的迫切。所以我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薪俸花出去了,书籍买来了,屋里到处都不断地堆积着书籍,蠹虫丝迹时常覆盖书册。这样以后感慨借书读的人的用心专一,而年少时的岁月是值得珍惜的!现在姓黄的书生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不过我把书公开〔借出〕,和姓张的吝惜书籍,〔不肯出借〕似乎并不一样。既然这样那么是我本来不幸遇到了姓张的,而姓黄的书生本来幸运遇到了我吗〔黄生〕懂得了〔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也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也一定会快速。〔我〕写下这篇说,让〔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学习建议】学习本文,需要教育孩子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读书、学习时机,了解到前辈们想读书却无书可读的悲哀,好好学习领会我们能学到的每种知识,学习资料,书籍等等,要明白文中所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意思。九、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朝代】宋【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那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假设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那么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假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那么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风光,全在洞庭湖上。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欣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黄昏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思念家乡,担忧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到了春风温暖,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觉得喜气洋洋了。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