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逍遥游庄子庄子其人其文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安徽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庄子其人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安徽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他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草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喻牛辞相视权贵如腐鼠
《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凤凰,您可听说过?这凤凰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凤凰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这是多么的可笑。庄子仰头看着惠子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由此可见他敝屣富贵、淡泊利禄的隐士思想。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列传》庄周梦蝶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这个故事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濠梁之辩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庄子看着水里的苍条鱼说:“苍条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无疑也没法儿知道鱼是不是快乐。”
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问‘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这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主观意识加之于事物之上。鼓盆而歌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吊丧,看见庄子正蹲在地上、敲着瓦盆唱歌。惠子说:“你的妻子和你住了一辈子,为你生养儿女,现在老了、死了,你没有悲伤、哭泣也就算了,竟然还敲着瓦盆唱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样的,你听我说:我的内人刚死的时候,我何尝不悲伤呢?只是后来想一想,人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连形体都没有;不但没有形体,甚至连气息都没有。但是在似有若无的变化当中,忽然有了气息,气息变化而有形体,形体再变化才有了生命。现在我的内人又变化成死亡,这就像四季运行一样的自然,她已安息在自然的这个大环境中,如果我还为此悲伤痛哭,不是太不通达命理了吗?所以我才不哭的啊!”
庄子的思想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残暴的统治者使人民大量地受刑和死亡:“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héng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他思考如何在苦难的现实中安顿这短促的人生,寻觅着一条通向精神解脱之路。庄子的人生观
庄子的思想1.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所谓自然,是指天然而成,自在自为,不受外来干预的状态。《庄子·秋水》中说:“何谓人?何谓天?”答曰:“牛马四足,是谓天,穿牛鼻,落(络)马首是谓人。”他认为,牛马生而四足,是天然而成的,而给牛鼻穿上孔,给马戴上笼头,就是违反自然的人为的行为。
他认为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符合自然的状态。
庄子的思想在这一点上,庄子和大力提倡仁义道德的儒家截然不同。他认为,仁义礼乐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束缚和戕害,完全是多余的。他主张,人应当超越于社会规范之外,率情任性地去生活,“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渔父》)。
庄子的思想2.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
珍惜个体生命,避免伤生害性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庄子·骈拇》中指出: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所谓“以物易其性”,就是为追逐外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
庄子的思想他主张采取“以无用为用”的生活态度《庄子·人间世》中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对人来说,“以无用为用”就是去除各种功利追求,既不求对他人有益,也不求个人的功名富贵,一切以全身远害为宗旨。【译解】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庄子的思想3.采取安命与齐物的人生态度A、庄子把现实中无法解释而又无法解脱的痛苦看作“命”。“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庄子·达生》)面对人生的穷达祸福,庄子主张采取“安命”的态度:“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庄子的思想B、所谓齐物,就是否定和抹煞事物之间以及物我之间的差别,反对人为的价值判断。庄子首先从事物的相对性来否定它们的差别。
庄子的思想他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这种观点包含着对生命现象和万物变化的理性认识,带来了对生死寿夭的达观态度。
庄子的思想4.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庄子把这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称之为“游”。
庄子的思想
“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乘物以游心”“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
庄子的思想庄子主张通过“坐忘”、“心斋”等方式,在内心保持虚静的基础上逐渐忘礼乐、忘仁义、忘天下、忘万物,直至堕肢体,黜聪明,忘怀自身的存在,最终达到一种与大道冥合,与宇宙同在的境界。这种境界实际上只是庄子所追求的一种精神自由,它缥缈虚无,却又奇幻多彩。
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人生态度中有强烈的愤世嫉俗的成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深刻的批判意义,他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后代的文人。但庄子为了保全个人的生命和自由,主张完全放弃社会责任,放弃一切人为的努力,对一切都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又是非常消极的。
“逍遥”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课文节选部分是《逍遥游》的主体,文章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想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
全篇集中表现了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
《逍遥游》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哲学
当大鹏鸟在空中逍遥的时候,它的眼界不同了,它看事情的角度改变了,地上一切生物活动的意义对它而言都与在地面上的我们的想法有极大的差距了。所以庄子就要藉著这只大鹏鸟眼中的世界,来打开我们一般人的想像的空间,将我们拉到一个视野上从未有过的高度,重新反省我们的生活世界中的各种观点,让我们有机会跳脱日常性的一般思考,而兴起超越自我的向往。
《逍遥游》原文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山野里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空中里飘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互相吹拂所致。
庄子哲学
在九万里以上的高空看下,地面上的山川百物、动植飞潜、人头窜动,实在是非常细微渺小的事情。所有在地上活动中的人、事、物,都只是在一气通流中彼此以气息相吹著而已。
《逍遥游》原文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天空高远而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
庄子哲学
站在不同位置会产生不同观点。我们看事务的眼界一定要提高,否则我们的判断一定是薄弱、无力、不切实际的。而大鹏鸟的一切作为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气魄,也就是因为它的各种准备都是高人一等的(高鸟一等)。
《逍遥游》原文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掊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哲学
大鹏鸟之所以能够高飞,就是它已经把一切的条件都安排好了,所以才能有如此的境界出现。强调大才的大用,大用者有大的心胸、大的意境、以及充足的知识,然而世人多不能领会,甚至陶醉在小知小用之中。
《逍遥游》原文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庄子哲学
蜩与学鸠是庄子要批判的对象。庄子要藉大鹏鸟的“大”来比喻这个心胸、气魄、境界的“大”,而且要藉蜩与学鸠的“小”,来比喻世人领悟力的“小”,小到无法领会在高境界中人的所思所想之用心深刻。当我们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程度之下的时候,就该保持一个开放的心胸接受新知,绝对不可以还理直气壮地巩固见解,与人争辩,甚至讥笑别人,这反而更限制我们成长的机会,显得小家子气,不见殿堂之奥。
《逍遥游》原文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庄子哲学
志向不同则努力的程度也不一样。人们常常因志向短浅,故而总是寻求一些立可见效的工作,然而当少数有大志向的人仍在不计利害地做长期准备的时候,这些眼光短浅的人已经在享受成功的果实了,基于一种无知的心态,或是疑惑的情绪,人们便会来取笑这些做傻事的人,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这就正是庄子要批判的心态,人们不能总是在低水平上否定高水平,应该要提升自己的水平以便心平气和地生活著。
《逍遥游》原文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悉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哲学
知识缺乏的人是不能了解复杂的道理的,就像寿命短的人见不到寿命长的人所见到的世面一样,而且这种差距是一种绝对的差距,是无法跨越的鸿沟。
《逍遥游》原文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桩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庄子哲学
藉鲲鹏之大与二虫之小说明了境界的差异在对比上的鲜明,刺激人们去遐想那些他们从来不曾想像到的高远意境,达到心理感受上的刺激效果。
《逍遥游》原文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後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闲,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悉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庄子哲学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大之辩”等观念都是庄子提出“鲲鹏之喻”的要点。他要提醒世人注意到,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与知识上的差距,将造成眼光观点的不同,我们平日只感受得到人世间充满了差别互异的观点,弄得大家眼花撩乱,难以抉择,却无法透彻差异的背後是知识、能力的问题。鲲鹏之喻
庄子介绍这种大鲲鹏的出现,就是要让我们拉开想像的空间,让我们在常识之外,再去探询一些境界更高的事务,好当我们对比到自己的人生的时候,能够自我反省:我们是否刻意地忽略了许多重要的观念,或是忽略了更多值得追求的东西,而总是将日常的行为合理化或是夸大它们的价值,以便理直气壮地做著眼前的事呢?
层层上比的四层境界
人生境界1“一般社会中人”2宋荣子3列子4“至人神人圣人”人生境界1“一般社会中人”
第一个层次的境界是比喻儒家的理想人格,投身社会活动事业中成为“各种社会阶层角色中的典范人物”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人生境界
这种社会理想人格并非不好,问题在于他们把它当成了目的,而紧守在此,甚而志得意满,或是轻视斥责别人,这才是问题所在。人生的目标还在更高远的意境上。
人生境界2宋荣子他对自己人生意义的定位自有一套内心生活的原则以致有他自己的外在行为模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管理项目
- 2025年中国水晶客房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无纺布折叠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广告白花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大小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印花/染色棉弹布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小吃餐饮培训合同协议
- 私人借贷保证合同协议
- 商用摩托买卖协议合同书
- 工厂内清理垃圾合同协议
- 2024年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将军饮马18道典型习题
- YY/T 1256-2024解脲脲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
- 钢筋优化技术创效手册(2022年)
- 美丽的西双版纳课件
- 调到新单位的简短发言8篇
- (202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学习心得交流
- 员工心理健康与调适课件
- 学校心肺复苏
- 动火作业安全检查表
- 餐饮督导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