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精品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精品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精品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精品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精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第1课时第2课时

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推翻了一座又一座压迫的大山,树立起一座又一座丰碑。历史渐行渐远,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段充满汗血与牺牲的岁月。回顾那段历史,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自信心,能让我们更加珍惜并继续开拓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将要走近一座巍峨、雄伟、庄严的建筑,与它一同歌颂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它就是首都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意境导入第1课时周定舫(fǎnɡ)(1931—1993),浙江定海人,记者。作者简介瞻仰(

)橘黄(

)上溯(

)销毁(

)挑衅(

)旌旗(

)峻峭()天堑(

)永垂不朽(

)慷慨激昂(

)巍峨()执锨(

)重幔(

)五卅运动(

)搀扶(

)逾越(

)zhānjúsùxiāoxìnjīnɡqiànxiǔkǎiwēixiānmànsàchānyúchónɡ不要写成“掺杂”的“掺”。jùn字词清单字音识记多音字柏()松柏()柏林bǎibó落()落成()丢三落四luòlà()落枕lào德国首都。(建筑物)完工。形容马虎或记忆力不好而好忘事。溯()上溯朔()朔风sùshuò北风。峻()峻峭竣()竣工jùnjùn工程完成。形近字矗立:高耸地立着。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一般用于形容建筑物。含褒义。多含贬义。含褒义。词语集注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显露在脸上。指控制不住内心的愤怒。峻峭:形容山高而陡。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形容它的险要。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反义词:喜形于色含褒义。近义词:陡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修建,1958年4月22日建成。写作背景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语句。整体感知根据文章标题,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凡是说明对象都有一定的特征,本文介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呢?巍峨、雄伟、庄严既然文章所要介绍的建筑物是人民英雄纪念碑,那么文中哪些段落是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具体介绍呢?除去开头和结尾这两个段落,其余段落都是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具体介绍。读完课文,你觉得本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心情和纪念碑的总体特征。三个部分梳理思路

第二部分(2—10):具体介绍纪念碑的位置,兴建过程,碑的题字、碑文、碑身造型、装饰花纹以及十幅浮雕。第一层(2、3):描绘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说明兴建过程及重大意义。

第二层(4—6):介绍纪念碑的题字、碑文、碑身造型和装饰花纹,以及碑座四周的浮雕。

第三层(7—10):具体介绍十幅浮雕的内容。

第三部分(11):抒写瞻仰纪念碑后的深切感受。齐读开头和结尾两段文字,说说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瞻仰前的心情:万分崇敬。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瞻仰后的感受:再一次默默致敬。看完了所有的浮雕,我又一次瞻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和碑文。我想,人们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当我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的时候,我再一次向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默默致敬。小结:本文开头一段介绍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总体特点。最后一段照应开头,再次揭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内涵。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同时勾画出文中表示地点变换和时间变换的词句。理清顺序把握总体的说明顺序作者是边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边介绍的,请同学们根据勾画的相关词句,理清作者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路线。东长安街、天安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和时空结合的顺序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请同学们标示出作者步入天安门广场后的行走路线。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走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台阶前踏上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东长安街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纪念碑台阶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二层平台政协礼堂北西东南近远请同学们按照行走路线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及整体形象介绍给读者。当作者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站立在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前时,他又是如何将纪念碑介绍给大家的呢?介绍纪念碑的空间顺序:台阶平台(碑身四周)碑身(正面、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小碑座四周碑顶大碑座四周理清局部的说明顺序文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具体介绍了十幅浮雕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十幅浮雕的,它们各有什么意义。东南西北(1839~1851年)(1911~1925年)(1927~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以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方位顺序时间事件意义东面12南面345西面67北面89101839年销毁鸦片烟表现中国人民反帝的决心1851年金田起义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1911年武昌起义结束了封建帝制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1925年五卅运动促使全国范围大革命风暴的爆发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展开了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敌后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解放战争时期热烈支援前线欢迎、慰劳解放军解放全中国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作者介绍十幅浮雕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有的直接从画面开始,如介绍“销毁鸦片烟”浮雕;有的从革命斗争的历史意义谈起,如介绍“金田起义”浮雕;有的从历史事件的经过谈起,如介绍“五卅运动”浮雕。为什么介绍十幅浮雕时不像介绍碑身那样从正面(北面)开始,却从东面开始呢?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是根据中国近代革命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展开的。正面(北面)的三幅浮雕描写的是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情景,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从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鸦片战争起,按时间顺序介绍中国近代革命历程,更能体现中国革命的艰难与人民英雄的伟大,因而作者从东面起,顺次介绍浮雕。掌握细节的说明顺序研读文中介绍第一幅浮雕的部分,看看可以分成几层,分别介绍了什么?第一幅浮雕是“销毁鸦片烟”,描述了鸦片战争前夕,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作者用了四句话,分三层来介绍:

第一句话是第一层:写明了事件(销毁鸦片烟)、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时间(1839年6月3日)、人物(群众)、地点(虎门)。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窖坑里销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帝国主义的挑衅。

第二、三句是第二层:描述了浮雕的画面。第二句详写销烟场面,作者抓住群众“愤怒”的神情,显现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用“运”“倾倒”等动词表达群众销烟态度的坚决;用“一箱箱”“一股股”展示了销烟场面的壮观。第三句略写了炮台和群众的战船,烘托了两军对峙的紧张形势和中国人民严阵以待、毫不动摇的销烟决心。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坚定决心。

第四句是第三层:以简明的语言点明了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研读文中介绍第二幅浮雕的部分,说说作者是怎样介绍第二幅浮雕的。东面的第二幅浮雕,描写1851年太平天国的“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在这幅浮雕上,一群拿着大刀、梭镖、锄头,扛着土炮起义的汉族、壮族儿女,正从山坡冲下来,革命的旌旗在迎风飘扬。交代事件阐述事件的历史意义形象地再现浮雕画面逻辑顺序农民起义的武器显示了起义队伍人数众多、势不可当的热烈场面本文的说明顺序作者的活动顺序: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结构的顺序: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介绍碑身的顺序:由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介绍十幅浮雕的顺序: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从近代到现代的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小结:作者介绍十幅浮雕的方法不尽相同,笔法富于变化,既给了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也避免了行文上的呆板。在介绍时作者准确选用了“碑身东面”“碑身后面”“碑身西面”“碑身正面”等方位词,将观察方位交代清楚,在介绍时巧妙地把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起来。此外,细节部分,比如介绍浮雕内容时,则选用逻辑顺序,让读者能如亲临般清晰地了解说明对象。深入课文,看一看作者用了怎样的语言和写法来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体会其中的妙处。第2课时梳理概括品味语言“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这句话中的“落成”可不可以换成“建成”或“造好”?为什么?词语运用准确

不可以。因为“落成”含有庄重、庆贺的意味。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兴建,意义十分重大,如果用“建成”或“造好”等一般性词语,就无法表现其重要意义和作者崇敬的心情。“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句话中的“碑心石”可以换成“碑石”吗?

不可以。“碑心石”三个字明确交代了毛主席的题字所在位置。如果换成“碑石”,那么题字的位置就不确切了。“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这句话中的“中国自古以来最大”可不可以删去?该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不可以删去。句中的“中国”表示地域范围,“自古以来”表示时间,“最大”表示程度。通过这一连串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准确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点、地位。该句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高度,突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的特点。

小结:本文用语准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词语精准贴切;②指代部位的词、短语和方位词使用准确;③恰当使用表示时间、范围或程度等表修饰、限制的词语,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使表达更确切。第2段写作者由远及近地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语言富于变化

记叙。第2段记叙了作者瞻仰的行踪,通过记叙,把来到碑前的路线交代得一清二楚。文中介绍十幅浮雕时,除了说明,作者还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简要分析。

记叙、描写、议论。作者运用记叙性语言简要叙述历史事件,同时运用描写性语言,让固定不动的十幅浮雕插上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的隧道,还原成一个个生命和场景,使人民英雄英勇无畏的伟大形象屹立在人们心中。此外,作者还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评论历史事件的意义。小结:本文以说明为主,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使语言富于变化,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文章三次提及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样写用意何在?第一次在第2段中提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次在第4段中提到,点明了纪念碑的主题;

第三次是第11段中提到,表达了崇敬、赞颂、怀念之情。

反复提及,强调了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格,有力地突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探究写法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周总理亲笔书写的碑文,还有十幅浮雕的具体内容,这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是什么呢?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是贯串全文的主线,而碑文是对碑主题的具体说明,十幅浮雕的内容是碑文的具体体现。因此,只要抓住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也就抓住了十幅浮雕的具体内容的核心了。本文的内容很多,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起来的?本文是由“我”的瞻仰过程组织起“人民英雄”和“纪念碑”这两方面内容。从“我”这方面看,写了“我”的来到路线、瞻仰经过以及离去,首尾完整。从“人民英雄”这方面看,重点写了碑的主题、碑文及十幅浮雕,其中碑文概括了人民英雄的光辉历史,浮雕显示了重要历史事件,图文并茂。从“纪念碑”这方面看,写了其兴建的过程、位置与体量、材料与造型等内容,重点写碑上纪念了哪些人民英雄以及为何纪念。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而作者是以一个瞻仰者的身份来介绍说明的。这样的写作角度很容易使文章变成肤浅、单一的游览记述,但本文却写得内容丰厚而脉络清晰。作者写法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写作顺序的合理安排:将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巧妙地相结合,以作者瞻仰活动的路线,串起所有介绍点。

多种表达方法的运用:以说明为主,有机地穿插记叙、描写、议论,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小结:本文的魅力在于通过“我”的行踪,渗入个人体验,使人身临其境。文章找准了切入点,不仅是一篇详略得当的说明文,也是崇敬英雄的经典篇章,演奏着敬仰先烈、介绍说明对象与缅怀历史这三者交织而成的交响乐曲。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人们深切缅怀伟大革命先烈的情感寄托。从修建位置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重视,从碑文内容可以看出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以及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青年一辈,我们要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总领全文心情:万分崇敬纪念碑总体特征:巍峨、雄伟、庄严具体介绍纪念碑兴建经过及意义位置、题字、碑文、碑身造型十幅浮雕(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抒发瞻仰感受:默默致敬总——分——总板书设计第一课时第二课时20*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立的历史背景。

2.学习运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写法。(重点)

3.从10幅浮雕中了解中国近百年的革命斗争史,进而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伟大意义。(难点)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周定舫(1931-1993),记者。浙江定海人。1953年8月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北京分社担任记者。他采写的和与人合写的《建设中的北京》《北京城里里外外》《北京公用事业的服务员们》《当你们熟睡的时候》《祖国的天常蓝水常清》等作品,分别被收入《北京在前进》《人民的好总理》等书中。知识备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知识备查

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8年4月22日建成,期间经历5年8个月。本文发表于纪念碑落成第二天,可见人们对人民英雄的缅怀和崇敬之情。作者对纪念碑的介绍内涵丰富,情感深厚,突出了纪念碑的纪念意义。背景资料知识备查

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1958年5月1日揭幕,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背景资料知识备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花岗岩,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23吨,碑基面积约3000平方米,四周围绕着两层汉白玉栏杆。碑形庄严雄伟,具有民族风格。碑身正面是毛泽东的题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有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碑座四周镶嵌着10幅反映我国近百年来革命历史的巨大浮雕。纪念碑表彰人民英雄千古不朽的功勋,表达全国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常见的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

作比较打比方

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摹状貌引用知识备查瞻仰zhān巍wēi峨镶嵌qiàn奠diàn基chùsùliúxìn矗溯上镏金衅挑幔重màn读一读预习检查砌qì墙立jì髻子sà卅五yú逾越qiàn堑天qì()墙qī(

)茶砌chè()底彻沏形近字预习检查yú()越yú(

)快逾口yù()谕愉chóng()敬流水cóng(

)崇鬼鬼suì()祟祟淙淙xiāo()毁陡qiào(

)销xiāo()遥逍峭瞻仰:怀着恭敬的心情仰望。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矗立:高耸地立着。词语解释预习检查挺拔:直立而高耸。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预习检查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1.概括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阅读开头和结尾两段文字,说说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3.用图示的方式列出文章结构。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概括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本文的说明对象:人民英雄纪念碑

特点:整体感知巍峨雄伟庄严2.阅读开头和结尾两段文字,说说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整体感知瞻仰前的心情──瞻仰后的感受──万分崇敬。

开头一段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点:巍峨、雄伟、庄严。再一次默默致敬。结尾一段概括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再现了新中国的“艰苦道路”,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精读细研3.用图示的方式列出文章结构。点题总领正文(1段)详写碑身浮雕(2—10段)抒写瞻仰感受(11段)

渗透着:无限崇敬深切怀念

1.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为我们介绍纪念碑的?(阅读第2、3段,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语回答。)第3段交代建碑的材料有何重要意义?精读细研天安门纪念碑东南西北纪念碑台阶前第二层平台东长安街远近按照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进入()

越过()踏着()走到()踏上()到了()精读细研广场广场石道碑前台阶平台第3段交代建碑的材料有何重要意义?精读细研

花岗石的特征是坚强,汉白玉的特征是洁白。用这两种材料象征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精读细研

2.朗读第4-6段,理清介绍纪念碑的顺序(空间顺序)。作者在这里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台阶平台(碑身四周)碑身(正面、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由下而上精读细研作者在这里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碑的四周栏杆,碑的正面题词和背面碑文,碑身两侧、小碑座、碑顶的装饰与造型,大碑座四周的浮雕。作者再次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突出了主题,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高度概括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现了

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是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的阐述。

3.默读第6-10段,分组讨论作者介绍了哪些浮雕,这些浮雕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精读细研销毁鸦片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欢迎解放军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精读细研方位顺序时间事件意义1456789102南之东南之中南之西西之南北之东北之西1851年

金田起义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1911年

武昌起义结束了封建帝制1919年五四运动

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1925年五卅运动

促使大革命风暴的爆发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斗争第一枪热烈支援前线胜利渡长江欢迎慰劳解放军1949年东之北东之南31839年销毁鸦片烟表现了中国人民反帝的决心西之北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北之中解放全中国

4.自由朗读第7—11段,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文章把它单独列出来,是为了突出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1)浏览这几段,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

精读细研

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的空间顺序,同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一致。即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2)为什么写浮雕不像写碑身那样从正面(北面)写起,却从东面写起呢?精读细研

正面(北面)中间是最大的一幅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与左边小幅“江北人民支援渡江”,右边小幅“全国人民欢迎解放军”,组成了一组浮雕,刻画了碑文中“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这是中国近代百年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斗争最激烈的、反帝反封建最彻底的史实,因而放在最突出位置,这正是纪念碑设计者的匠心所在,但在说明介绍时按历史发展顺序更合情理,因而作者从东面起,顺次介绍浮雕。

上课节我们了解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基本特点及大体构造。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细节部分。第二课时精读细研

1.作者是怎样介绍浮雕的?(以第一、二幅为例示范)请根据老师列举的例子分析第四、五、六幅浮雕是怎样介绍的。

2.说明文中的记叙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精读细研

1.示例一:第一幅浮雕——销毁鸦片烟。

作者用了四句话,分三层次来介绍:第一句是第一层,写明了事件(销毁鸦片烟)、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时间(1839年6月3日)、地点(虎门)、人物(群众)──这是记叙部分。第二、三句是第二层,描述了画面,先详写销烟场面,作者抓住人物“愤怒”的神情,显现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精读细研

用“运”“倾倒”等词表达销烟态度的坚决;用“一箱箱”“倾倒”与“一股股”“升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中国人民挺身而出,还击帝国主义的威风。第三句略写了炮台和待发的战船,烘托了两军对峙的紧张局势和中国人民严阵以待、毫不动摇的销烟决心。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以简明的语言点明了这幅浮雕的主题。精读细研示例二:第二幅浮雕——金田起义

第二幅浮雕的写法与第一幅相比稍有变化,三句话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先交代事件──1851年的金田起义;接着阐述历史意义——“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然后形象地再现画面——“大刀、梭镖、锄头、土炮”是农民起义的武器,“一群”汉族、壮族儿女“冲下来”,旌旗“迎风飘扬”显示了起义队伍人数众多、势不可当。精读细研自读课文,完成第四、五、六幅浮雕的分析。

提示:作者介绍10幅浮雕的方法不同。有的直接从画面开始(如“销毁鸦片烟”、“武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有的从革命斗争的历史意义谈起(如“金田起义”、“五四爱国运动”)有的从历史历史事件的经过介绍谈起(如“五卅运动”、“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变化多姿,避免了行文的呆板。在介绍时作者正确选用了“碑身东面”、“碑身后面”、“碑身西面”、“碑身正面”等方位词,交代清观察部位,在介绍的顺序上巧妙地把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起来。

例如文中对行踪的记叙:“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等,直到离开纪念碑,把事情的整个经过交代得一清二楚。再如介绍10幅浮雕时,将每幅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人、时、地、事等记叙因素交代明白。总之,在说明文中运用记叙,增强了文章生动性和形象性。

精读细研2.说明文中的记叙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说明文中以说明为主,如同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议论文以议论为主一样,但同时也不排除其他表达方式,常常是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合作探究

认真研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是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些英雄?2.关于“装饰花纹”和“大花圈”的象征意义。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顺序来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合作探究

“三年以来”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1946—1949年最后三年的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整个历史时期;“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1840年,这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由此标志着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由此可以知道,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史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1.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是什么?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的是哪些英雄?合作探究

红星、旗帜,是革命者的重大标志。松柏,自古以来人们就赞美它们不畏严寒、傲视霜雪冰雹、四季常青、生机勃勃的品性。因此,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牡丹,花大色艳,富丽堂皇,是我国的名贵特产花卉,号称“花中之王”,素有“国色天香”之誉,一向被推崇为“中国名花之最”,常被视为富丽繁荣的象征。荷花,又名莲花,自从宋代周2.关于“装饰花纹”和“大花圈”的象征意义。敦颐作《爱莲说》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后,荷花便赢得了“花中君子”的美誉,为世人所推崇,并成为虚心正直、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象征。菊花,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喜爱的花卉,古往今来,多少人钦佩它,赞美它。菊花以其傲霜和耐寒的品格赢得了美誉。因此,小碑座四周雕刻着的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8个大花圈,象征着英雄们高尚、纯洁的品质。合作探究3.本文运用了怎样的顺序来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合作探究

(1)活动顺序:(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2)空间顺序:(由下而上介绍纪念碑)台阶──平台──碑身──小碑座──碑顶

(3)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巧妙结合介绍10幅浮雕)

东(2)(1839年-1851年)→

南(3)(1911年-1925年)→西(2)(1927年-抗日战争时期)→北(3)(解放战争)

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以瞻仰者本人的活动顺序为主,空间顺序为辅,兼以逻辑顺序,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进行具体而全面的介绍,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概括主题课堂小结学后感悟课堂小结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那是因为中华儿女身上饱含着中华民族千年不屈的英雄气质,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顽强的英雄意志。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尝艰辛而不衰,历经磨难而不屈,靠的就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本文的重点是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因此使用了大量说明性的语言,并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形象。作者是以瞻仰、参观过程为序作介绍的,所以又有很多记叙性、描写性的语言,以及议论性的语言,如评论若干历史事件的意义。❶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写作特色❷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这篇课文使用了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整体介绍纪念碑时,由下而上介绍,台阶——平台——碑身——小碑座——碑顶,这是空间顺序;介绍浮雕,按照“东——南——西——北”的方位,也是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介绍十幅浮雕,依次是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的。写作特色板书设计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点题,总领全文详细介绍纪念碑,赞扬先烈精神抒发瞻仰感受无限崇敬深切怀念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瞻仰(zhān)

崇敬(chóng)

率领(shuài)

奠定(diàn)B.隆重(lóng)

砌成(qiē)

不朽(xiǔ)

浮雕(diāo)C.销毁(xiāo)

窑坑(yáo)

挑衅(xìn)

旌旗(shēng)D.践踏(tà)

愤慨(gài)

搀扶(chān)

逾越(yú)课堂检测【解析】B项,“砌”应读qì;C项,“旌”应读jīng;D项,“慨”应读kǎi。A课堂检测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由此上朔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B.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缦的小庑殿顶。C.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D.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山里,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账,去和敌人战斗。C【解析】A项,“朔”应为“溯”;B项,“缦”应为“幔”;D项,“账”应为“帐”。3.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说话总是滔滔不绝,一看就知道是个八面玲珑的人。B.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C.比尔·盖茨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公众人物。D.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大家都已经淡忘,为什么你还是耿耿于怀?课堂检测C【解析】“鲜为人知”指很少有人知道。此处应该使用“家喻户晓”。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右边的一块,表现全国各阶层人民举着红旗和鲜花,捧着水果,欢迎解放军,慰劳解放军的情景。B.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一层阴云才消除;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C.“军运盛会,华夏荣光。国家使命,吾辈担当……”9月30日下午,军运会志愿者誓师大会在湖北洪山礼堂举行。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