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打击海盗”法律制度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扩大解释,国际海洋法论文_第1页
法国“打击海盗”法律制度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扩大解释,国际海洋法论文_第2页
法国“打击海盗”法律制度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扩大解释,国际海洋法论文_第3页
法国“打击海盗”法律制度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扩大解释,国际海洋法论文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国“打击海盗〞法律制度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扩大解释,国际海洋法论文摘要:随着海盗活动的日益猖獗,(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有关海盗行为的规则已不能完全反映当今海盗活动的特征,也无法有效引导各国的打击海盗活动。法国打击海盗活动的国家实践具有一定突破性。在立法上,法国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海盗行为定义做出扩大解释、对本国打击海盗行为的权利范围和第三国管辖权问题作出界定,并进一步明确对海盗行为的惩治措施;在实践中,法国通过介入欧盟和北约层面的反海盗行动,进一步提升了打击海盗活动的本质行动力。在打击海盗活动中,管辖权问题的复杂性也为法国相关领域立法的制定和国际合作的开展带来更多挑战。本文关键词语:法国;打击海盗活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Abstract:Withtheincreasingpiracyactivities,therulesonpiracyinthe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theLawoftheSeacannolongerfullyreflectthecharacteristicsoftodayspiracyactivities,norcaniteffectivelyguidecountriesincombatingpiracy.TheFrenchpracticeofcombatingpiracyhasmadesomebreakthroughs.Inlegislation,Francehasexpandeditsinterpretationofthedefinitionofpiracyinthe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theLawoftheSea,definedthescopeofpowersofitsanti-piracyandthejurisdictionofthirdcountries,andfurtherclarifiedthepiracypanalities.Inpractice,Francefurtherenhancestheeffectiveactionagainstpiracybyparticipatinginanti-piracyoperationsattheEUandNATOlevels.ThecomplexityoftheissueofjurisdictionincombatingpiracyalsoposesmorechallengesforthedevelopmentofrelevantFrenchlegislationandthe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cooperation.Keyword:France;Anti-piracyActivities;UnitedNationsConventionontheLawoftheSea;来自海上的安全挑战往往波及全球,互相联络,并可能损害人类整体安全。(1)海盗活动是当下国际社会面临的非传统威胁之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面简称(公约〕)对公海和国家管辖范围内海域中所发生的、在本质上都可界定为海盗行为性质的行为,却规定了两套制度,这一规定对各国海上执法合作造成了一定限制。索马里沿岸等区域海盗活动的日益频繁,凸显出(公约〕中打击海盗问题条款的局限性。有关国际协定需要后续规定来法律补足。根据(公约〕的规定,由法国管辖的海域面积到达约1100万平方千米,华而不实90%以上都位于其海外领土,主要分布在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地区,牵涉到法国的海洋责任范围。海洋责任范围涵盖一系列问题,包括维护海上安全、海上救援、打击海盗行为等。华而不实,打击海盗问题是法国当下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为了维护法国在全球海域的海洋权益,法国对其海上执法和使用武力的立法及实践作出了调整,以有效应对海盗活动的新情势。固然直到2018年,法国才正式出台针对打击海盗活动的专门性立法,但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就将打击海盗活动作为国家在海上执法领域的一个方面,制定了多种应对措施。21世纪下的打击海盗问题不仅成为法国海上行动中亟需面对的新挑战,也是法国在(公约〕有关条款的适用和解释上最为创新的部分之一。一、法国打击海盗活动的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海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以为不具有人类的品格,作为一种祸患被普遍指责。在拉丁语中,海盗亦被称为人类公敌(Hostihumanigeneris)。(1)随着人权理念的不断发展,国际社会又重新赋予海盗以人的地位,并具有个人自由的基本权利。(一)法国打击海盗活动的主要国际法根据1958年日内瓦(公海公约〕把来自于习惯国际法中对海盗行为的界定和海盗打击规则进行了编纂,是最早牵涉打击海盗问题的国际条约之一。(2)而作为打击海盗活动最主要的现行国际法律文件之一的(公约〕,其第七部分第100条至107条有关海盗问题的条款正是以(公海公约〕作为蓝本的。(公约〕第101条对海盗行为的定义作出了清楚明晰但具有限制性的规定。(3)根据(公约〕的规定,海盗行为的成立要求在公海以及任何不属于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地方发生;同时,第101条中海盗行为的私人目的公海等限定语等于排除了恐惧主义行为。第105条也尤为重要,由于该条赋予了国家扣押海盗船舶、逮捕船上人员、扣押船上财务资料、以及由扣押国司法机构断定处理惩罚并可决定对扣押船舶、飞机或财产所应采取行动的权利。有学者以为,(公约〕第105条将国家能够扣押的海盗船舶延伸至了港口是非常独特的举措,因而第105条应该被看做一个习惯范式。(4)(公约〕为各国打击海盗活动提供了法律基础,但(公约〕对海盗行为的定义本身还存在局限性。首先,(公约〕第101条对海盗行为应是私人目的的限制,使得恐惧主义难以被界定为海盗行为。随着海上恐惧主义活动的出现,(公约〕制度已不能对这些活动做出完全有效的应对。1985年阿基利劳罗号(AchilleLauro)劫持事件(5)发生后,国际社会对可否将恐惧主义性质的劫船行为归为海盗行为问题产生争论,由于(公约〕第101条具体表现出出海盗行为的物质性动机,同时也规定海盗行为必须是海盗在公海上或者在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另一艘船舶或飞机上的人或财物。然而,恐惧主义分子经常劫持的是本身所在的船舶或者飞机、对本身所在的船舶和飞机上的人所施行的行为。另外,(公约〕第102条中具体表现出的政治性动机也是针对在同一船只上的船员或飞机上的机组人员的反叛行为,并不牵涉另一艘船只或飞机。可见,无论是第101条还是第102条,都具体表现出了(公约〕强调海盗行为的私人目的。然而,假如以政治目的而劫持另一艘船只的行为也算作海盗行为,那么国家能够根据公海普遍管辖权原则,对恐惧主义分子展开打击和逮捕行动。1985年阿基利劳罗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波,使得国际社会进一步推动制定打击海盗行为的法律规范,最直接的具体表现出就是1988年3月10日(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下面简称(罗马公约〕)的诞生。(罗马公约〕于1992年3月1日正式生效,比(公约〕更早两年生效。(1)(罗马公约〕的达成主要是为了应对海上恐惧主义问题,海盗问题则是海上恐惧主义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固然(罗马公约〕中未直接出现海盗等有关字眼,但该公约中很多条款都反映出海盗行为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出出海上恐惧主义与海盗行为之间的联络。因而,(罗马公约〕也成为当今打击海盗活动的主要国际法根据之一。在这个问题上,(罗马公约〕展现出众多比(公约〕更为进步的地方。第一,(公约〕的打击海盗范围界定在公海和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其他任何地方,而(罗马公约〕则适用于正在或准备驶入、通过或来自一个国家的领海外部界线或其与之相邻国家的领海侧面界线以外水域的船舶;(罗马公约〕也没有规定海盗行为必须发生在另一艘船舶或飞机上,而只是规定本船船员施行的行为不适用公约的这项限制规定。第二,无论是出于私人目的还是其他目的,(罗马公约〕考虑到对罪行进行诉讼不仅仅是缔约国的一种权利,更是一种法律义务,具有一定强迫性特征。因而,(罗马公约〕对危及海上安全行为的罪行规定了更为详细的刑事司法条款,(2)尤其是强调缔约国引渡或起诉的义务(autdedereautjudicare)。(3)第三,在危及海上安全行为问题上,与(公约〕不同的是,(罗马公约〕规定了对缔约国间争端的强迫仲裁程序。(4)根据(公约〕第281条、第282条的规定,在有关(公约〕条款解释和适用的问题上,争端方可通过协议并采用和平方式方法解决争端,(5)然而,有学者以为(公约〕第281条第1款本质上能阻止强迫程序发挥作用。(6)威胁海上安全的活动具有行为流动性,一国阻止和打击该行为则具有突发性和应急性,往往容易触发国家间有关管辖权、刑事司法权、审讯权等多重法律问题,不利于有关争端的解决。有学者指出,就算在产生争端的缔约国中有对(罗马公约〕的争端解决部分提出保存,(罗马公约〕制定的争端解决机制仍有优于(公约〕之处尤其对于(公约〕第281条而言。(1)总体来看,(罗马公约〕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传统国际法中海盗行为的概念内涵,对打击海盗行为的国家管辖和国际合作具有推动意义。固然国际条约只对其缔约国具有法律效力,但当前(罗马公约〕缔约国已到达196个,足见其影响力。(2)(二)法国打击海盗活动的国内法根据法国作为西方海洋强国之一,其海洋防卫意识萌芽较早、打击海盗实践的历史悠久。早在中世纪时期,法国海商法中就存在一些打击海盗的条款,内容多带有威慑性质。例如,1584年法国海军司令部公布条令规定对海盗处以滚轮酷刑,1718年9月5日国王条令规定对海盗能够处以死刑并没收其所得,同时对庇护者或同伙处以终生苦役。(3)1950年11月4日,欧洲理事会成员国在罗马签署(人权和基本自由欧洲公约〕并于1953年9月3日正式生效。该公约规定了包含人身自由权和获得公正审讯的权利。这也使得法国立法者将打击海盗的国际性规则与欧洲人权保卫机制结合起来。随着国际社会打击海盗意识不断加强,海盗问题成为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中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正是从上世70年代起,法国将打击海盗活动作为国家海上执法建设的一个考虑方面,在海上警务权等方面制定了具体而严格的立法和措施。打击海盗是法国打造和提升国家海上行动力的应对目的之一。不过,法国打击海盗立法并非一蹴而就。首先,为了调和不同的国家海上行动,1978年3月3日,法国公布有关(国家在海上的行动构造〕的法令,对法国本土的瑟堡、布雷斯特、土伦三个海事管理局设置海上普遍性警务机关。(4)同时,对每个海域大区(Rgionmaritime)的海事管理局都设置一位负责人,负责国家在不同领域的海上行动,包括扞卫在国家海域行使主权权利、维护海上秩序、打击海洋污染、以及海上人类和财产救援等。(5)就在该法令公布后的数天,利比里亚籍油轮阿莫克卡迪兹号(AmocoCadiz)发生溢油事故,导致法国西北部海域发生严重污染,足见法国对待国家海上行动方面的前瞻性。1994年7月15日,法国公布第94-589号(国家打击海盗及在海上使用武力法〕。(6)第94-589号立法是法国海洋法的一次创新,主要具体表现出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第94-589号立法明确了本国在海上的监管权,并对本国海上使用武力的范围和条件作出了规定。(1)另一方面,该立法对本国在公海的普遍性管辖权、尤其是打击毒品海盗问题上作出了进一步规定。(2)根据第94-589号立法,沿岸国正式通知船旗国只存在于两种情况下:一是在该外国船只通过领海时在船上从事了刑事犯罪活动,沿海国能够进行逮捕或调查为目的的行动并通知船旗国的外交代表或领事官员;(3)二是当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内行使主权权利时,在逮捕或扣留外国船只的情形下,沿海国应通过适当途径将其所采取的行动及随后所施加的任何处理惩罚迅速通知船旗国。(4)与第94-589号立法相符,1995年4月19日,法国公布法令对进行海上监管的船只和航空器使用武力和进行强迫措施的手段做出进一步规定,包括鸣枪警示、武力行动和目的射击等。(5)2005年4月22日,法国公布(强迫救援条款和海上使用武力法〕,对第94-589号立法进行进一步修订。在武警行动方面,2005年立法规定,只要有关当局明示许可后,法国军舰才能够出动武力进行救援。(6)不过,第2005年立法对不同的海上执法活动的上级许可部门作出了区别:对于海上执法活动期间可能发生的鸣枪警示和扣押船只等行为,法国本土的许可单位是所在海区的海军司令,而法国海外领土上则由委派到当地的代表进行许可受权。(7)对于目的射击行为,则只能在法国总理命令下做出,而外交部应尽可能在总理做出命令之前对其提供咨询意见。(8)2018年7月,为进一步将(公约〕第七部分的有关规定转化为国内法,法国参议院提出法律草案,以落实法国作为沿海国在公海打击海盗、恐惧分子等不法行为上的国家权利。(9)法国海上执法和武力行动的指令,是由法国海军军区司令或委派海外领土代表所作出的,他们分别对法国本土的三个海军军区(10)和海外领土的六个海外领土海域(11)的国家海上行动进行指挥。值得注意的是,索马里沿岸海域并不在这些海域范围内。实际上,长期以来,法国都没有赋予法国在印度洋海区的海军总司令的海上强迫性权利。这凸显出一个问题,就是即便有关国际性条约或协定给予了国家在海上开展包括打击海盗在内的危及海上安全行为的行动空间,法国在海军气力域外行动的组织和调动上的制度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种情况一直到2007年才得以改善。2007年5月11日,法国公布第2007-798号法令,华而不实第4条规定:在既不属于海军军区司令也不属于为海上行动而委派到海外领土的代表所管辖的海域,该海域的海军司令可作为委派代表,有权行使根据1994年7月15日立法中所规定的有关权利。(1)之后,第2007-798号法令第4条的内容也纳入法国(防卫法典〕。(2)二、法国打击海盗立法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挑战(公约〕诞生后,缔约国需要将(公约〕有关条款转化为国内法,以确保有关条款或规则具有可操作性。法国注重将(公约〕的有关打击海盗条款转化为国内法,但(公约〕打击海盗条款的特殊性也对法国国内法的制定提出了挑战。(一)法国立法对(公约〕海盗行为作出扩大解释(公约〕第100条(3)的规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首先,在(公约〕各语言版本中,第100条合作打击海盗行为的措辞存在细微差异不同:英文版本中采用shall一词,具体表现出出合作的积极法律特征;(4)法文版本无对应情态动词而是直接使用cooprent(合作)一词。(5)(公约〕对各缔约国施加的能否为打击海盗的积极义务,这一点并不明确。其次,第100条中各国合作制止海盗行为的行动范围排除了一国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然而,海盗活动的特征之一就是其流动性,他们既能够出如今公海海域,可以以出如今主权权利范围内海域,尤其是专属经济区内的反海盗活动。然而,(公约〕中有关专属经济区的规定(6)与第100条的海盗规定存在一定矛盾之处,对于发生在一国专属经济区内的海盗活动到底适用哪套规则来界定的问题上,(公约〕并没有进一步的规定。不过在实践中,专属经济区内的打击海盗活动愈加类似于公海规则。能够讲,人为割裂海盗的国内和国际管辖将对打击海盗问题增添消极影响。(二)法国立法对国家打击海盗行为的权利范围作出进一步界定(公约〕打击海盗活动制度能否必然带来国家海上执法权利的扩大?这一点不是很明确。首先,(公约〕第110条(7)对海盗船只或飞机的登临权的规定,使得所有国家都具有了在本国领海以外进行登临船只检查的可能性。其次,(公约〕第105条(1)对国家对海盗船舶或飞机的扣押问题做出了规定。能够看出,(公约〕赋予了沿海国打击海盗的较大权利空间。然而,权利空间不等于行动力空间,但打击海盗行为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海上行动力。很多问题,诸如沿海国施行扣押行为能否可借助于武力、国家海上使用武力的定义和范围、海上使用武力的情况和程度等,(公约〕并没有做出更详细的规定。不过,这也赋予各国解释和适用(公约〕打击海盗条款的更大灵敏性。一国具有扣押海盗及海盗船只的权利,还要看该国能否有相关国内立法赋予其相应的刑事管辖权,而不是只求助于附近的管辖。2018年法国国民议会报告以为,在当时欧盟国家中只要芬兰、瑞典、德国、荷兰具备起诉海盗的法律能力。(2)不过,这些国家都倾向于释放在索马里逮捕的这些海盗,而不是把他们带到自个的法庭进行司法起诉。例如,2018年12月,荷兰军舰埃文斯登号(Eversten)抓捕了13名索马里海盗,但却没有把他们送回荷兰,而是停留在印度洋,等待欧盟的亚特兰大先锋行动号打击海盗,并在当地找到一个国家愿意受理并进行裁决。荷兰并不愿意在自个的领土上对这些海盗行为进行直接惩罚。(3)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海洋法中一些十分方面的国际条约都需要国家将其转化到国内法中去,使条约中的有关条款能够真正具有影响力。2018年1月5日,法国公布第2018-13号立法对第94-589号立法进行了修改。第2018-13号立法全称为(有关打击海盗以及国家在海上行使武力法〕,是当前为止法国打击海盗活动的主要立法。第2018-13号立法第1条第1款规定:本节适用于1982年12月10日在蒙特哥贝湾签订的(公约〕中对于海盗行为的定义。(4)然而,对于海盗行为的习惯法定义仍较为模糊。(公约〕第101条对构成海盗行为的行为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其内容大体具体表现出了1958年(公海公约〕第14条和第15条的条文。而2018-13号立法则愈加强调了这种属地管辖权,规定该行为:(1)在公海发生;(2)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发生;(3)当国际法允许时,在国家领海水域内。能够看到,(公约〕第101条使用的是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地方,然而法国国内法则是使用的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可见,在打击海盗问题上,法国倾向于通过国内立法进一步明确国家的海上权利空间,作为国家开展海上行动的法律保障。当然,(公约〕第101条的措辞或是有意为之,由于第101条可以以理解为不排除该条所述范围以外的部分。也就是讲,当海盗行为是发生在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空间时,国家都可适用普遍管辖权。(三)法国打击海盗立法对第三国管辖权问题作出规定2018-13号立法第1章第1条中的当国际法允许时,在国家领海水域内的规定并没有在(公约〕中出现,而是法国做出的规定。根据(公约〕中的有关定义,这一条并不构成海盗行为的地理要件,而更像是抢劫或者是持械袭击。(公约〕间接排除了在领海范围内对海盗行为的界定,实际上强化了沿岸国在领海范围内的专属管辖权。也就是讲,即使所犯的行为可能产生一样的后果,(公约〕仍然将两者作出了行为界定上的区别。然而,这会引起一个问题,假如海盗行为是在公海上发生的,但是施行海盗行为者逃到了一个国家的管辖范围内海域,假如这种行为被继续认定为海盗行为的话,那么海盗将能够逃离第三国的追责,由于第三国不具备在另一国领海范围内的管辖权。另外,就算海盗行为施行者逃离到另一国的国家管辖海域内,但后者却往往不能保证有效地施行紧追权,由于(公约〕第111条规定,沿岸国对违背该国法律和规章的外国船舶进行紧追开场时,必须是从追逐国的内水、群岛水域、领海或毗连区开场,而紧追权在被追逐的船舶进入其本国领海或第三国领海时立即终止。如此一来,在海盗船舶进入到该船籍国的领海时,该船籍国能否对海盗行为做出本质应对成为了关键因素。这一问题在近年来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问题上具体表现出的尤为明显,由于作为船籍国,索马里并无意愿或者并无能力应对悬挂本国国旗船舶所施行的海盗行为。因而,在这种情况下,最为有效的应对方式方法就是海盗船旗国本国同意外国军力进入本国管辖范围内海域以捉拿海盗。(四)法国立法进一步明确对海盗行为的惩治措施法国第2018-13号立法对法国(刑法典〕和(刑事诉讼法典〕中的有关处理惩罚规定作出进一步强化。例如,法国(刑法典〕第224-6条规定:由一群人所在的一架飞机、一艘船只或其他交通工具、以及大陆架平台上,使用暴力或威胁使用暴力进行夺取、控制的行为时,将被处以20年有期徒刑。而2018年立法中则作出了对第224-6条的新规定。新的224-6条规定:当该违法行为是有组织团伙所施行,将处以其30年有期徒刑;而当该行为伴随着酷刑或野蛮的罪行以及造成一个及以上死亡的情况时,则处以无期徒刑。(1)有学者指出,考虑到在索马里沿岸的海盗团伙都是系统性有组织团伙的所为,这些情节使得惩罚整体上得到加重。(2)第2018-13号立法也对法国(防御法典〕进行了修改。根据(防御法典〕的新规定,针对海盗嫌疑人采取剥夺其自由的措施时,军舰指挥官应该通知海上行动代表,代表也应在最短时间内通知共和国检察官。在监禁的首个24小时内,违背(刑法典〕第224-6条的嫌疑人应接受健康检查,以判定其在遭到限制或剥夺其自由的措施时的承受能力。(3)原(防御法典〕还指出,当在船上的监禁超过了48小时,负责假释和监禁的法官能够将监禁时限再延长120小时。(4)也就是讲,在法律程序上,在船只上的指挥官需要向共和国的检查官提出申请,检察官需向负责假释和监禁的法官提出。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法官在短时间往往不可能到位。同时,找到翻译、通讯设备使法官和监禁者获得本质联络,都不太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做到。笔者以为,海上扣押程序的繁琐性和技术上所存在的实际困难,都使得该条款在施行起来的时候不具有切实可行性。另外,第2018-13号立法第4条、第5条的规定都本质扩大了法国打击海盗行为的司法管辖权和行政处理惩罚权。(1)自此,扣押船只、受害者或是海盗嫌疑人无论是哪国国籍,法国法庭能够对该海盗行为做出裁定。三、法国打击海盗实践及其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挑战欧盟很多国家在索马里沿岸附近开展的远洋渔业都遭到索马里海盗的威胁,在这方面,法国在欧盟承当了打击海盗行动的主要推动者的角色。911事件的发生本质推动了美国主导下的北约反海盗行动,法国在北约框架下也进行了行之有效的反海盗实践。不过,无论是在区域层面还是国家层面,法国在反海盗实践中都需要处理在第三国海域的管辖权问题。(一)法国在区域反海盗行动中的挑战1.法国在欧盟框架下的反海盗行动。在欧盟组织气力打击海盗之前,法国就在印度洋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打击海盗的行动。印度洋不仅仅是法国远洋渔业活动的重要海域,也是法国的战略区域,(2)法国也在印度洋海域建立了三个海陆空作战指挥部。面对在印度洋海域持续的安全威胁,法国在法律应对上早早做出了准备。2001年6月,法国建立海军志愿监察处(Contr8leNavalVolontaire)。(3)该海军监察处旨在将海洋使用者和公共管理者联络起来,包含18艘船舶及装备以及超过100艘船只。同时,各船主和法国海军部也签订了自由和志愿议定书,签订了议定书的船东需向法国海军部通知其动向和意图。相应地,法国海军部会向船东们广播在船只航行海域的海上和军事情况信息,并向其提供给该遵循的航行道路。志愿监察活动原则上只针对悬挂法国国旗的商船以及渔船,不过,往往可以以根据特定情况适用于悬挂外国船旗的法国装备船。该监察体系自建立以来就展现出良好的运作效率。2007年,法国授予印度洋海区司令海上执法权,华而不实包括强迫海上救援权。(4)索马里有约150万人直接依靠国际社会提供的紧急粮食援助而生存,但在2007年,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的3艘船只却遭到海盗的袭击。(1)2008年2月,加拿大联合丹麦、荷兰发起名为艾扬号(Alcyon)的行动,三个国家先后派出军舰为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运粮船护航。该行为也激起了以法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的效仿。2008年9月15日,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动议下,欧盟一些国家运用已有手段,在联合国安理睬第1816号决议的基础上,欧盟理事会公布第2008/749/PESC号成立EUNAVCO共同打击海盗的行动文件。(2)随后,在11月10日,欧盟理事会通过欧洲安全和防卫政策,该政策也正式发起了名为亚特兰大(EUNAFORAtalanta)的打击海盗行动。亚特兰大行动旨在对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船只和航行在索马里沿岸的脆弱船只进行保卫,也对索马里沿岸的海盗和武装抢劫行为进行威慑、防备和镇压。值得注意的是,介入该行动的大部分欧盟国家既是欧盟成员国,同时也是北约成员国,因而在打击海盗行动方面,也必然有着北约和欧盟防卫政策的双重考量。包括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和希腊等拥有海军气力的国家都介入了亚特兰大行动,不过,仍有一些国家基于本身考量而未介入华而不实。例如,葡萄牙倾向于只依靠北约框架内的行动,而丹麦从一开场就未介入到欧盟系列防卫行动中来。另外,一些不具备海军实力的国家,如芬兰、卢森堡、爱尔兰、立陶宛、斯洛文尼亚、马耳他、罗马尼亚等国家,则通过提供特遣队行动、物流或卫生医疗援助对亚特兰大行动予以支持。亚特兰大行动的法律效力也存在一定争议。欧盟理事会第2008/749/PESC号共同行动文件第2条d款指出:亚特兰大采取必要措施,包括使用武力,以威慑、防止和干涉以消除在该行动所在海域所发生的海盗行为和武装抢劫行为。(3)然而,以亚特兰大行动为代表的区域性行动并不是一个具有法律稳定性的概念,由于它既不是自然人也不是法人,该共同行动文件授予亚特兰大使用武力的权利似乎在法律上讲不通,除非该条款的内容被转化为国内法,才能保证各国对其海军气力进行本质性调动。结合上文所提到的第2007-798号法令来看,该法令为法国海军在不同管辖海域开展的海上行动措施作出了类似责任人指挥制的规定。自亚特兰大行动开展以来,法国也意识到了区域性和国际性行动框架的重要性。2008年12月1日,时任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菲永(Fran9oisFillon)公布,法国将协同部分欧盟国家发起统一军事行动,打击印度洋亚丁湾地区的海盗行为,保障欧盟能源与商品供给安全。(4)另外,法国也在2018年9月3日颁布了一项法律草案,草案第26条规定:负责国家海上监察的国家军舰和飞机的指挥官有权行使管控和强迫权利,他们要么受海军军区司令的指挥、要么受国家为海上行动委派给海外领土的代表的指挥,而当该行动是在国际框架下展开的时候,则受由该框架指定的当局指挥。(1)总体来看,欧盟开展打击海盗行动是欧盟作为一个安全和防卫实体之下的一次成功尝试,为诸多欧盟国家在欧盟框架和北约框架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尽管拥有诸多共同成员国的欧盟和北约在打击海盗行动上还存在协调问题,但北约较早开场了实践行动,这些行动也成为区域间和国际组织间协调反海盗气力的本质基础。2.法国在北约框架下的反海盗行动。在911事件后,美国及其盟国组成联军开展持久自由军事行动(Enduringfreedom)。同年10月,在该军事行动框架下,法国、德国、加拿大、丹麦、美国、英国等国成立联合特遣150(CombinedTaskForce150,简称CTF-150),在亚丁湾、阿曼湾、红海、印度洋西北部(除波斯湾)等海域开展反恐和武器走私行动,也同时介入打击海盗行动,但后者并不是CTF-150的主要行动目的。而2018年1月创立的联合特遣151(CombinedTaskForce151,简称CTF-151)则是真正的开启了北约盟国打击海盗行动的序幕。CTF-151是美国海军专为打击索马里海盗而成立,CTF-151实际上能够看做CTF-150气力中单独分出来组成打击海盗的一个分支。在美国的指挥下,CTF-151主要在亚丁湾和索马里东部海岸进行行动。不过,北约开展反海盗的初期行动主要是以美国为首进行的,这不免让人怀疑北约成员国真正意义上的行动态度。2008年10月24日,北约为世界粮食计划署护航而发起的名为盟军护航行动(OperationAlliedProvider),真正具体表现出了北约整体上对打击海盗发展的支持。不过该行动仅仅持续了六周,在欧盟亚特兰大行动后便停止了。随后在2018年3月至6月期间,北约发起了第二次名为联合保卫者(OperationAlliedProtector)的护航行动,联合保卫者行动调动了北约海上常规反响(SNMGI),该由五艘来自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荷兰和葡萄牙的舰艇共同组成,并在护送行动的往返海域内全力介入打击海盗行动。(2)2018年8月17日,北约理事会发起的海洋盾牌行动(OceanShield)则进一步发展和发动了打击海盗行动的区域行动气力,该行动主要背负三项责任:第一,积极寻找嫌疑海盗,对其主动攻击进行预防,并根据有关协定,向相关海上执法机构传输海盗活动的证据;第二,促进和支持有关区域的国家发展以促进其开展有效的打击海盗行动;第三,促进这些区域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反海盗军力进行合作及协调。(3)该行动获得了较好成效,因而北约一再延长海洋盾牌行动的期限至2021年底。不过,有学者以为,即便北约的行动获得了一定成功,但仍面临着众多政治难题和行动挑战,前者主要具体表现出在海盗的适应能力上,给北约海军提出了挑战,而后者则是由于海军长时间执行反海盗行动需要北约成员国提供众多海上资产,除军舰外还包括直升机、卫星图像、海上巡查飞机等,这些都需要北约成员国拿出政治勇气投资这些领域。(4)(二)法国反海盗行动中对普遍性管辖权的挑战2008年4月,一艘名为博南号(Ponant)的法国籍豪华远洋游艇在从印度洋塞舌尔群岛返回地中海的途中,途径索马里和也门之间的亚丁湾海域时被海盗劫持。法国海军立即发动周边海域军事气力对人质进行营救。(1)在挽救出船只人质后,法国当局证实,该行动是在索马里过渡联邦的许可下进入索马里领土的。(2)2008年6月2日,联合国安理睬通过第1816号决议,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采取反索马里海盗行动。第1816号决议指出:自本决议通过之日起为期六个月内,在过渡联邦事先知会秘书长情况下,同过渡联邦合作打击索马里沿海海盗和武装抢劫行为的国家可:(a)进入索马里领海,以制止海盗及海上武装抢劫行为,但做法上应同相关国际法允许的在公海打击海盗行为的此类行动相一致;(b)以同相关国际法允许的在公海打击海盗行为的行动相一致的方式,在索马里领海内采用一切必要手段,制止海盗及武装抢劫行为。(3)可见,第1816号决议中有关海盗行为的界定和施行打击海盗行为的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公海公约〕和(公约〕的规定。换句话讲,第1816号决议是国际社会针对当今海盗活动现在状况而做出的新反响、细调整。外国船只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进入索马里领海进行打击海盗行动,显然对索马里管辖海域内的主权行使造成一定限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执行该决议进入索马里领海进行海盗执法的国家是对索马里主权的侵犯。(4)正如有学者所以为的,1816号决议完善了普遍管辖权制度,在索马里过渡无能力有效打击其管辖范围海域海盗行为的特殊情况下,让渡一部分主权权利是为了借助国际社会的共同气力打击海盗活动,这种对主权的限制并没有削弱和放弃主权,而是一国行使主权的表现和结果,由于这种对主权限制的真正幕后操纵者恰恰是主权者本身。(5)外国船只进入索马里领海进行海盗执法的行动甚至被一些学者称为反向紧追权。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法国第2018-13号立法在(公约〕之外十分扩大了打击海盗行动的活动范围。(6)不过,法国国内法中对海盗行为执法范围的扩大并不是与第1816号决议中的含义一样,由于问题并不在于能否将国家管辖范围内海域的某些行为认定为海盗行为,或者讲将海盗行为的认定扩展至国家管辖范围海域,而是对于打击海盗行为的制度能否对主权海域适用的问题。在第1816号决议中,海盗和武装抢劫行为是同时并存的,可以以看出武装抢劫行为更为特指在索马里领海内施行的违法行为。而法国第2018-13的立法指出,当国际法准许第三国的行动时,打击海盗的条款能够适用于在领海范围内的这些行为,也就是讲这些行为是(公约〕中的构成海盗行为的任何行为,而不是武装抢劫行为。在1816号决议后,联合国安理睬又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有关打击索马里海盗的决议,凸显出国际社会打击海盗、维护海上安全的共同诉求。(1)四、结论根据上文的分析,本文得出下面几点结论:第一,(公约〕为打击海盗行动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法律框架,但(公约〕并没有赋予各缔约国打击海盗行为的强迫性义务,这给全球打击海盗活动的开展带来众多不确定因素。法国打击海盗活动的立法和实践是在(公约〕基础上作出的一种积极尝试,为(公约〕各缔约国提供了有益的国家实践参考。法国第2018-13号针对打击海盗活动的专门性立法,是对本国此前的有关法律进行的完善和补足。法国通过扩大解释(公约〕有关条款,进一步明确本国在打击海盗问题上的国家管辖权。除此之外,在打击海盗活动中,法国对欧洲人权法院针对法国先前立法有关要求拦截船只绕行并剥夺船员自由的处理存在不满,(2)而新的立法则给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以避免本国专断性的裁决对个人自由权造成的损害。同时,法国也通过介入国际和区域层面的反海盗行动,推动有关打击海盗问题的国际法制定。在全球海洋国家中,法国针对打击海盗问题的立法与实践具体表现出出前瞻性和先进性。第二,打击海盗行为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海上行动能力。一国的海上行动能力决定了该国在海上活动实践中的尺度和成效,换句话讲,国家海上执行力是国家海洋实践的保障。法国的海上行动能力建设,是法国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有别于其他海洋国家海洋法实践的成果。1994年(打击海盗和国家在海上行动法〕是法国在(公约〕机制下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由于其确立了法国海上行使监管权的制度,这在当时的国家海洋实践中都是少有的。可见,法国深知当一国同意将这些权利让渡或共享时,一国就不再是本国海洋法律政策的完全掌控者。无论是海洋污染问题、海洋非法捕鱼问题、海盗及海上偷渡等问题的解决,假如只依靠于(公约〕体系的一揽子措施,那么海洋活动实践中这些最本质的问题将无法得到有效处理,本国海洋权益将根本无法保障。当然,法国的立法者并未脱离(公约〕框架,由于假如采取过于个性的国内立法,那么在这些牵涉全球海域的海洋实践问题和挑战中,本国法律、别国法律以及新海洋法系统都将无法进行有效兼容和协调,影响应对海洋挑战的处理效率。第三,审讯海盗行为注重和考验相关国国内司法的衔接度,尤其具体表现出在国家针对海盗行为的刑事管辖权问题上。有研究显示,当今国际社会的海盗审讯机制存在严重问题。(1)从法国的做法来看,将打击海盗行为进行明确立法规制,并将该部分参加(防御法典〕的做法,都使得法国海上行动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第2018-13号立法进一步提升了法国法律体系的完好性和当代性,不过华而不实一些条款也给法律的实际适用带来了一定困难。(2)法国的有关立法在审讯程序上存在一定矛盾之处,2018年博南号事件可以以看出法国有关法律缺位,法国法庭在处置海盗问题中,仍借鉴其国内法中有关劫持绑架抓捕人质等现行刑责的处理惩罚方式方法。法国国内立法或将进一步调整,以提高打击海盗行为措施上的可操作性。总体来看,法国第2018-13号中对海盗行为的界定,并非是对(公约〕有关定义的完全反映,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法国扩大解释(公约〕有关海盗条款的做法,也使得海洋法中海盗行为的内涵更为丰富,这不得不讲是(公约〕与国家海洋实践在互动中产生的必然结果。注释:1周忠海:(海洋法与国家海洋安全〕,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第63页。2GaurierD,ThePiratesPath:BecomingtheEnemyofAllMankind,in,NorchiCh.H.,Proutiere-MaulionG.,PiracyinComparativePerspectives:Problems,Strategies,Law(Paris:Pedone-Hart,2020),pp.25-40.31958年(公海公约〕总共37条条文中,第14条至第22条都是针对海盗问题。华而不实,第15条初次明确列举了构成海盗行为的要素。SeeFrdriqueVallon,LaMeretsondroit,entrelibertetconsensualisme,limpossiblegestiondelapiraterieetduterrorisme(Saint-Denis:EditionsPublibook,1970),p.73.4(公约〕第101条规定了海洋法中海盗行为的构成要件。首先,第101条(a)项是构成海盗行为的主要要件,包括私人船舶或私人飞机的船员、机组成员或乘客为私人目的,对在公海上对另一船舶或飞机,或对另一船舶或飞机上的人或财物,或在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地方对船舶、飞机、人或财物所进行的任何非法暴力、扣留、掠夺行为。其次,第101条(b)项明知船舶或飞机成为海盗船舶或飞机的事实而自愿参加其活动的任何行为、(c)项唆使或存心故意便利(a)或(b)项所述行为的行为的两种情况,则是构成海盗行为的次要要件。这两种情况存在措辞模糊和认定困难度,因而也增加了海洋法中海盗行为界定的复杂度。5Jean-PaulPancracio,Droitdelamer(Paris:Dalloz,2018),p.69.61985年10月7日,意大利籍游轮阿基利劳罗号被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劫持,以迫使以色列释放关押的50名巴勒斯坦囚犯,在经过两天的会谈后,劫持者同意弃船并改搭乘飞机前往突尼斯。10月10日,该班机被美军拦截并被指示飞往意大利西西里岛,最后降落到美国和意大利共用的西格奈拉军事基地内。美、意两国对该事件的管辖权有争议,最后由意方逮捕了劫持船只人员。7(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8例如,(罗马公约〕第5条规定:每一缔约国应当使第3条所述罪行遭到适当惩罚,这种惩罚应考虑到罪行的严重性,也就是讲缔约国行使管辖权与否不由该国志愿来决定,而是一种法律义务。第6条则规定缔约国根据不同的罪行情况确立其管辖权,明确了缔约国行使管辖权的情形和范围。9(罗马公约〕第10条规定:在其领土内发现罪犯或被指称的罪犯的缔约国,在第6条适用的情况下,如不将罪犯引渡,则无论罪行能否在其领土内发生,应有义务毫无例外地立即将案件送交其主管当局,以便通过其国内法律规定的程序起诉。主管当局应以与处理本国法中其它严重犯罪案件一样的方式作出决定。10(罗马公约〕第16条第1款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缔约国之间有关本公约的解释或适用方面的任何争端,如在一合理时间内不能通过会谈解决,经华而不实一方要求,应交付仲裁。如自要求仲裁之日起六个月内,当事各方不能就仲裁的组成达成协议,华而不实任何一方可根据国际法院规约要求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11参见(公约〕第281条。12参见贾兵兵:(第281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超级条款?〕,载(现代法学〕2021年第5期,第6页。13MdSaifulKarim,MaritimeTerrorismandtheRoleofJudicialInstitutionsintheInternationalLegalOrder(Leiden:BrillNijhoff,2021),p.160.14资料来源:/treaties/treaty-status-search.jspx?view=listf=en%23countryTreatyS._s%3A1988%5C+Convention%5C+for%5C+the%5C+Suppression%5C+of%5C+Unlawful%5C+Acts%5C+against%5C+the%5C+Safety%5C+of%5C+Maritime%5C+Navigation,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5月5日。15SeeValerieBorEveno,Lanouvellelgislationfran9aiserelative1laluttecontrelapirateriemaritime:Uneadaptationcontrasteaudroitinternational,(2018)T.XXIX,AnnuairedeDroitMaritimeetOcanique,pp.195-233.16SeeDcretn78-272du9mars1978relatiflorganisationdesactionsdelEtatenmer.171979年3月25日,法国公布法令将1978年法令设置的机构适用至法国的海外省和海外领土。18SeeLoin94-589du15juillet1994relativelaluttecontrelapiraterieetauxmodalitsdelexerciceparlEtatdesespouvoirsdepoliceenmer.19第1条规定:1982年(公约〕中明确的在公海海域、不属于国家管辖范围内海域、以及国际法规定的国家领海海域的海盗打击行动适用于本法第10条规定:所有针对外国船只的这些武力措施都应该通过外交途径通知船旗国。SeeLoin94-589du15juillet1994relativelaluttecontrelapiraterieetauxmodalitsdelexerciceparlEtatdesespouvoirsdepoliceenmer.202018年,法国公布第2018-12号立法,对1994年第94-589号法律的有关条款进行了修改。SeeLoin2018-13du5janvier2018relativelaluttecontrelapiraterieetlexercicedespouvoirsdepolicedelEtatenmer.21对应(公约〕第27条第3款规定。22对应(公约〕第73条第4款规定。23SeeDcretn95-411du19avril1995relatifauxmodalitsderecourslacoercitionetdelemploidelaforceenmer.24SeeLoin2005-371du22avril2005modifiantcertainesdispositionslgislativesrelativesauxmodalitsdelexerciceparlEtatdesespouvoirsdepolicedemer(1),资料来源:legifrance.gouv.fr/affichTexte.do?cidTexte=JORFTEXT000000628101dateTexte=categorieLien=id,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5月1日。25同上。26同上。27SeeProjetdeloirelatiflaluttecontrelapiraterieetlexercicedespouvoirsdepolicedelEtatenmer.Etudedimpact,juillet2018.资料来源:senat.fr/leg/etudes-impact/pjl08-607-ei/pjl08-607-ei.,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5月15日。28法国在大西洋、北芒什海、地中海的三个海军军区司令。29法国在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留尼旺、法属圭亚那、马提尼克-瓜德鲁普、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的六个委派代表。30SeeArticle4ofDcretn2007-798du11mai2007fixantlorganisationdescommandementsdezonemaritime.31SeeDcretn2008-1219du25novembre2008relatifcertainesdispositionsrglementairesdelatroisimepartieducodedeladfense(DcretsenConseildEtatetdcretssimples).32(公约〕第100条规定:所有国家应尽最大可能进行合作,以制止在公海上或在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任何其他地方的海盗行为。33参见(公约〕英文版本第100条。34同上。35(公约〕第58条对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规定。华而不实第58条第2款规定:第88至第115条以及其他国际法有关规则,只要与本部分不相抵触,均适用于专属经济区。36(公约〕第110条第1款规定:除条约受权的干预行为外,军舰在公海上碰到根据第95和第96条享有完全豁免权的船舶以外的外国船舶,非有合理根据以为有以下嫌疑的,不得登临该船:(a)该船从事海盗行为;(b)该船从事奴隶贩卖;(c)该船从事未经许可的广播而且军舰的船旗国根据第109条有管辖权;(d)该船没有国籍;或(e)该船虽悬挂外国旗帜或拒不展示其旗帜,而事实上却与该军舰属同一国籍。37(公约〕第105条规定:在公海上,或在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任何其他地方,每个国家均可扣押海盗船舶或飞机或为海盗所夺取并在海盗控制下的船舶或飞机,和逮捕船上或机上人员并扣押船上或机上财物。扣押国的法院可断定应处的刑罚,并可决定对船舶、飞机或财产所应采取的行动,但受好心第三者的权利的限制。38RapportlAssemblenationalen.1670surlaPirateriemaritime,dposparM.C.Mnard,Dput,p.59.39ArnaudLeroy,RapportfaitaunomdelaCommissiondudveloppementdurableetdelamnagementduterritoiresurleprojetdeloirelatifauxactivitsprivesdeprotectiondesnavires(n1674),N1861rectifi,EnregistrlaPrsidencedelAssemblenationalele9avril2020,p.26.40Seeparagraphe1Article1ofLoin2018-13du5janvier2018relativelaluttecontrelapiraterieetlexercicedespouvoirsdepolicedelEtatenmer.41SeeArticle224-6duCodepenal.42L.briand,Luttecontrelapirateriemaritime:laFrancerenforcesonarsenallgislatif,LaGazetteduPalais,n19-20,janv.2018,p.9.43SeeL1521-12duCodedelaDfense.44SeeL1521-14duCodedelaDfense.45第4条规定,允许海军指挥官在最后救援和共和国检察官的受权下,对没有悬挂船旗的、施行海盗行为的船只进行打击摧毁。第5条规定,在海盗嫌疑人被法方逮捕或是在没有与第三国家签订合作协定的情况下,扩大法国法庭对于所有海盗行为的权利。SeeLoin2018-13du5janvier2018relativelaluttecontrelapiraterieetlexercicedespouvoirsdepolicedelEtatenmer.46法国在印度洋海域法国拥有两个海外省(留尼旺和马约特),以及法属南极洲和南极领地。47SeeInstructioninterministriellerelativeaucontr8lenavalevolontaire,资料来源:httpcirculaire.legifrance.gouv.fr/pdf/2018/04/cir_2295.pdf,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5月7日。48SeeEV1RomainMonconduit,Lvolutionjuridiquedelafonctiondeprfetmaritimeetdelactiondeltatenmerenmtropoleetenoutre-mer,DivisonactiondelEtatenmer,PrfecturemaritimedelaMancheetdelamerduNord,juin2020.49SeeLaurentMerer,Leretourdelapirateriemaritime,11avril2020,资料来源:grotius.fr/le-retour-de-lapiraterie-maritime/#.WsxzQtOuz_Q,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5月7日。50SeeLactiondelaFrancedanslaluttecontrelapiraterie,资料来源:defense.gouv.fr/operations/operations/piraterie/dossier-de-presentation-des-operations/l-action-de-la-france-dans-la-lutte-contre-la-piraterie,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5月10日。51SeeACTESPRISENAPPLICATIONDUTITREVDUTRAITUE,ACTIONCOMMUNE2008/749/PESCDUCONSEILdu19septembre2008relativelactiondecoordinationmilitairedelUnioneuropennelappuidelarsolution1816(2008)duConseildescuritdesNationsunies(EUNAVCO),资料来源:httpdefense.gouv.fr/content/download/172510/1861729/file/UE%202008.749.PESC.pdf,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5月11日。52SeeDclarationdeM.Fran9oisFillon,Premierministre,surler8ledelamarinenationaledanslaluttecontrelapiraterielelongdesc8tesdelaSomalieetsurlacooprationnavaleeuropenn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