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理据与路径探究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理据与路径探究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理据与路径探究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理据与路径探究获奖科研报告_第4页
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理据与路径探究获奖科研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理据与路径探究获奖科研报告关键词: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育;理据;路径

On

the

Motivations

and

Methods

of

Integrating

Chinese

Culture

into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DENG

Lian

(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410208)

Abstract:Chinese

culture

and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On

the

one

hand,the

latter

is

the

carrier

of

the

former;and

on

the

other

hand,the

former

is

the

spiritual

support

and

source

of

the

latter.

Therefore,the

methods

of

integrating

Chinese

culture

into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lie

in

the

supplement

of

teachers,coursebooks

and

teaching

modes

in

class

and

English-related

campus

activities

outside

class.

Key

Words:Chinese

culture,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motivations,methods

對中国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现象的关注最早开始于2000年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上的撰文《“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之后引起了外语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重大反响,学者们纷纷就此展开讨论,围绕中国文化失语、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母语文化等诸多主题,从失语症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中国(母语)文化失语现状与对策、本土文化缺失与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或文化意识培养等等研究视角[1],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建设性对策、措施和建议,并对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在外语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实操检验和论证[2]。本文拟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理据入手,进一步探究可行性路径,为未来的大学英语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一、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理据

1.大学英语教育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教育司2017年最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将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可在通用英语课程内容中适当导入一定的中外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提升文化和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3]随着世界格局的调整和变化,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愈发活跃,多种文化之间的互鉴愈发频繁,英语已经成为大学生们目前学习的重要工具,也将是他们未来工作、生活的重要帮手。借助英语,有能力、有自信地把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推介给外国人,也是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2.中国文化精神是大学英语教育的支撑

新时期的大学校园,受到开放环境下多元文化的冲击,精华和糟粕并存[4],积极好学、向上奋进与消极怠学、得过且过同在。大学英语课堂是多种意识形态交汇碰撞的前沿阵地,思想处于活跃但不稳定的大学生们极容易受到其他价值观的影响和误导。这时就需要中国优秀文化的助力,在学习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基本词汇、阅读相关语篇、掌握语用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挖掘中华文化底蕴,学习民族精神中自强不息、崇尚和谐、忠孝奉献等基本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中国文化内容是大学英语教育的源泉

大学英语教育不光包括英语课堂教学,还包括大学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大学校园英语精神文化和活动文化之中,不但可以丰富其内容和形式,还对大学生知识提高、兴趣发展、能力增强等诸多方面都大有裨益。

二、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育的路径

1.课堂内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完善

通过多位研究者对大学学生和英语教师的调查和实践[2][5],就如何提高中国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的问题,主要提供的可参考路径包括分别针对教师、教材、教法等多个方面的。

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者。英语教师自身的中国文化知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内容的教学效果。《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指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现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教学活动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过程实现由关注‘教的目的’向关注‘学的需要’转变”。如今大学生有学习中国文化知识的需求和愿望,英语教师就应该认真引导、积极启发学生主动参与中国文化的英语推介实践。教师可以设置相关任务环节,让学生课前自主查阅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的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课中分组介绍交流、讨论补充知识内容;课后反思完善,形成中国文化的知识体系。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材的选用大多是采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材,其中文章大多是来自于第一手的英文资料,内容涉及方向较广,但要做到中西方文化主题平衡和兼顾还有一定困难。美国著名人类语言学家帕乐默曾说过:“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既不以学生为中心,也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教学内容为中心。”[6]然而如何基于教材、紧跟大纲、选取教学内容并非易事。一方面可以以目前教材为蓝本,补充中国文化内容,比如在讲到“美国梦”时介绍“中国梦”的内容,对比两个梦的内涵和实质;在讲到西方名人《永不言弃》而获得最终成功的故事时,让学生联想补充中国从古至今忍辱负重、坚持不懈而终获成就、名垂青史的各行各业的英雄事迹;在讲到《在炮火的攻击下》作者恐惧的心理状态时,让学生感悟理解“我们没有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的自豪。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英语介绍的书本作为教材补充,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并不断深入。

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探究式等多种形式。此外,将中国文化分成一个个小的模块,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成微课、MOOC慕课等,作为对课内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更灵活的选择,这也不失为一种极佳的中国文化英语传播途径。

2.课堂外对大学校园英语活动的充实

每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的大学英语演讲比赛都是大学生极为关注、参与积极性也相当高的一项英语课外活动。近几年来演讲比赛定题演讲的题目紧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当代发展时事,让学生学会从更多角度学习和推广中国发展模式,辩证地理解和思考中国文化,深受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的一致肯定,深得观模学生的广泛好评。2016年的演讲主题围绕《庄子逍遥游》选段展开,让学生们明白眼界高低、境界大小对思维方式、命运前途的重大影响;2017年的演讲题目China:a

Global

View(从全球视角看中国)让学生们反思该如何让世界认识中国、该如何让中国走向世界;2018年的演讲题目The

Stones(石头)讲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求适合中国自己特色发展道路的实践,让学生们懂得“实践出真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重要性;2019年的演讲题目My

Big

Story

in

2049(2049我的大故事)基于中国建国7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们大胆憧憬在他们的努力下,到中国建国100年时中国所将呈现的宏伟蓝图。

除此之外,大学校园以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文化讲座、中国文化知识翻译比赛以及与留学生联谊交流等活动为契机,开展中国优秀文化的宣传和推介活动,一方面可以提升中国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和推介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们对中国文化底蕴的了解和領悟,以先哲们的人生智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三观”。

三、结语

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国大学生,承担着对中国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任。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