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件第五章 物权法_第1页
《经济法》课件第五章 物权法_第2页
《经济法》课件第五章 物权法_第3页
《经济法》课件第五章 物权法_第4页
《经济法》课件第五章 物权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物权法一、物和物权二、物权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三、物权变动四、物权的保护第一节物权基本理论一、物与物权(一)物

1、特征:客观物质性可支配性2、分类动产和不动产主物与从物原物与孳息特定物与种类物

二、物权(一)物权的概念和特征支配性绝对性(二)物权的分类物权分类(1)所有权▲四个特点:整体性、弹力性、永久性、社会性▲四项权能: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全民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个人所有权(2)用益物权用益物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居住权。与担保物权区别:①目的不同。②权利的性质不同。③权利实现时间不同。④占有的情况不同。⑤代位性不同。

(3)担保物权●担保物权-----担保物权是为担保债权的实现而于他人之物上设立的物权。它包括抵押权、动产质权、权利质权和留置权等。它们的主要区别:抵押权主要是不动产,而质权和留置权主要是动产;抵押权、质权不能留置物体,不能抵债,而留置权则可以留置物体。物权法遵循的原则a物权法定主义原则b一物一权主义原则c物权优先效力原则d公示公信原则二、物权法的调整对象和基本原则三、物权的变动●物权的变动是指物权的发生、变更、和消灭。1)物权的发生---是指物权的取得或设立。物权的取得---是指因一定法律事实的存在而由特定主体取得特定物的物权。A、物权的原始取得(a先占;b善意取得;c时效取得;d遗失物拾得、埋藏物的发现、添附等)B、物权的继受取得2)物权的变更物权变动的原因物权变动的法律形式

3)物权的消灭。A、不动产登记。B、动产交付。五、物权的保护(一)请求确认物权(二)请求返还原物(三)请求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四)请求恢复原状(五)请求赔偿损失第二节所有权一、所有权的基本理论二、所有权的种类三、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四、相邻关系五、共有六、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权主要包括: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二、所有权的种类●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包括:矿藏、水流、海域;城市的土地;

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无线电频谱资源;国防资产。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国家所有的铁路、公路、电力设施、电信设施和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国家所有权通过法律规定取得,并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一)国家所有权(二)集体所有权

●集体所有权----它是指劳动群众集体组织对其所有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全面支配的权利。包括村集体所有和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及乡镇集体所有三种情型。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包括: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集体所有的建筑物、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集体所有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集体所有的其他不动产和动产。集体成员权1、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a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将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

b个别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承包地的调整;

c土地补偿费等费用的使用、分配办法;

d集体出资的企业的所有权变动等事项;2、监督和请求撤消权3、知情权(三)个人所有权个人财产所有权是指自然人对其所有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婚姻法规定的个人财产包括:

a一方的婚前财产;

b一方因身体受伤害所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c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d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比如假牙、女性专用化妆品。

e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法律规定属于个人财产的,不因婚姻关系的存续而转化为夫妻共有财产。▲约定财产----指夫妻可以自由约定婚前和婚内财产的所有方式。包括分别财产制、b共同财产制、c混合财产制。●约定财产效力比法定的高。约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邻地利用权(地役权)是指因通行、取水、排水、铺设管道等需要,通过合同约定利用他人的不动产,以提高自己的生产或生活水平。三、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四、相邻关系▲三大便利:1)用水、排水;2)通行;3)铺设(电线、电缆、水管、暖气和燃气)管线和建造、修缮建筑物等。▲三个不得:1)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妨碍相邻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和日照。(确保6小时日照)

2)不得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

3)不得危及相邻不动产的安全。▲四个原则:一是有利生产的原则、二是方便生活的原则、三是团结互助的原则、四是公平合理的原则。五、共有

1、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1)按份共有: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分别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共有关系[分别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额享有债权、承担债务,共同共有人共同享有债权、承担债务。2)共同共有。共同共有人对共有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共有财产的权利。六、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一)善意取得:不法转让,但受让人依法取得所有权或其他物权。构成条件1、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2、以合理的价格有偿受让3、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六、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二)拾得遗失物1、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2、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3、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第三节用益物权一、用益物权的概念二、土地承包经营权三、建设用地使用权四、地役权

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一、用益物权的概念二、土地承包经营权1、农民拥有法定的土地承包权。2、农村集体土地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3、农民享有法定的自由种植权。4、土地承包要登记造册确权领证。5、土地承包期届满原则上自动延期。6、承包的土地可以自由流转。●需注意的有几个问题:第一,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第二,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不得抵押、出卖、赠与。第三,

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第四,双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第五,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应当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者其他方式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第六,应当进行变更登记。第七,要自觉履行义务。①支付农地使用费(地租)的义务②保持土地的生产力③按约定用途使用义务三、建设用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1、取得方式。主要有出让、转让和划拨三种。

2、取得的程序。a

进行审批。B交纳金费。c应当申请登记。

3、使用期限。50年。第149条规定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4、土地征收。

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情形:

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对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5、土地争议及解决。a公共利益需要b旧城区改建c需要调整使用土地的d使用期限届满e

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经核准报废的f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的国有土地等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民对本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占有和使用并依法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1)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是法定权利。且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2)转让、出租、赠与房屋的不再审批宅基地使用权。(3)禁止在农村宅基地上进行房地产开发;(4)农村房屋转让只限在本村村民范围内进行,不能对外进行自由销售(土地使用权不能转移)。小产权房。(5)宅基地(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进行抵押。

四、地役权地役权,是指不动产权利人为了自己利用不动产的方便或者使不动产利用价值的提高,按照合同约定利用他人不产的权利。第四节担保物权一、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二、抵押权三、质权四、留置权一、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担保物权,是指以担保债务的清偿为目的,在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特定的财产或者权利上设立的一种物权。特征:1、从属性2、不可分性3、物上代位性二、抵押(一)概述

1、抵押的概念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某一特定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法律许可抵押的财产和禁止抵押的财产,如表5-10所示。2、抵押物

法律许可抵押的财产法律禁止抵押的财产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

土地所有权抵押人所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以及以乡、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的除外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和其他地上定着物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法律许可抵押的财产法律禁止抵押的财产

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的机器、交通运输工具和其他财产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表5-10

法律许可和禁止抵押的财产

(二)抵押合同和抵押物登记

1、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是抵押人与抵押权人就抵押事宜签订的合同,抵押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2、最高额抵押

最高额抵押,是指在预定的最高担保额度内,为将来一定期间内连续发生的交易关系引起的债权设定的抵押。最高额抵押适用于预定借款总额的连续借款合同及预定交易总额的连续商品交易合同或劳务合同。(二)抵押合同和抵押物登记

3、流抵押的禁止

流抵押合同(绝押合同)是指抵押权人和抵押人约定,债务清偿期届满,抵押权人的债权未获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抵押权人所有的合同《担保法》禁止流抵押合同。

4、抵押合同的生效

抵押合同的生效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合同登记时生效;另一类自合同签订时生效。

1、抵押权的效力范围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抵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抵押权的费用。抵押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抵押权效力所及的财产范围

抵押权的效力不仅及于抵押物本身,还及于抵押物的从物以及抵押物扣押期间所生的孳息。(三)抵押权的效力12抵押权人享有的抵押权表现在四个方面:抵押权的优先效力。抵押权的保全效力。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效力。抵押权的追及效力。2、抵押权的效力内容

物上保证人享有求偿权12(四)抵押权的实现

1、抵押权实现的方式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受偿。协议不成的,抵押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复数抵押权并存时的效力

抵押权已登记生效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顺序相同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抵押权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清偿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三、质押(一)动产质押概述质押合同是指出质人与债权人(质权人)约定,出质人将特定的财产交由债权人占有,债务履行期届满,债权人未受清偿,债权人可以质物折价、拍卖、变卖的价款优先受偿的合同。流质合同的禁止

流质合同是指质权人和出质人约定债务清偿期届满质权人的债权未获清偿时,质物的所有权转移为质权人所有的合同。《物权法》禁止流质押合同。(二)质押合同

12动产质权效力的范围(1)动产质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范围。质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质押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2)动产质权效力所及于的财产范围。动产质权效力所及于的财产不仅及于质物本身,还及于质物所生的孳息。(三)动产质权的效力

1质押权的效力内容质权人享有的质权,如表5-11所示。

(三)动产质权的效力

2质权人享有的质权

具体内容

质权的保全效力质权存续期间,当出现质物损坏或者价值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