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罚现象之我见-文档_第1页
体罚现象之我见-文档_第2页
体罚现象之我见-文档_第3页
体罚现象之我见-文档_第4页
体罚现象之我见-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罚现象之我见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我国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我国各个领域都朝着和谐社会前进,然而在教育领域却还存在着很不和谐的现象――体罚。一、体罚的基本内涵我国《教师法》虽然明确禁止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但却未对体罚行为作出明确界定,那么体罚究竟是什么呢?据《新华字典》的解释,体罚是对少年儿童的一种错误的教育手段,如罚站?p罚跪?p鞭打等。百度百科中,体罚是指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早在教育部1999年主编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中就对何谓“体罚”提出了明确地界定:“体罚,即对学生身体的惩罚。变相体罚,即并不直接对学生人身诉诸拳脚和工具,而是以各种借口并以其他形式间接地对学生进行处罚。”综合了各种对体罚的解释,我认为对教师体罚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以下两点:第一,教师是否有直接鞭打或辱骂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行为。其次,教师是否有间接惩罚学生并超出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范围而造成伤害的行为,例如:罚跪、罚跑等。二、体罚现象存在的原因从1952年开始,我国就明确要求禁止体罚。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先后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要求禁止体罚,但一直以来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仍屡见不鲜,是什么原因使得教师冒着犯法的危险体罚学生呢?(一)内在原因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行为与教师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脱不了关系,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在原因:第一,教师教育价值观的扭曲。在赵希斌的《优秀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一书中提到,“正确的价值观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方向;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深厚的专业素养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条件;高效的教学能力使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对教师的重要性。一旦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出现扭曲,教师的行为也会相应地改变。在当今教育领域,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学生的利益,为了追求升学率,不惜对学生棍棒相加,以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不考虑其是否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第二,教师教育管理技术的欠缺。从调查数据来看,诱发体罚行为的很多都是一些常见问题,如上课讲小话,早恋等。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学校中常见的小问题,只要教师运用一些教育技巧对学生加以引导就能很好地解决,然而,由于某些教师缺乏教育管理的技术,导致学生屡教不改,最后教师就只能以所谓的“棍棒教育”来树立自己的威信。第三,教师对体罚的认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其实并不排斥体罚行为。相反的,很多教师认为,体罚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很多问题,相较于循循善诱,这种强硬的惩罚行为在短期内就能得到收益。因此,这种方式既省力又有效的方式受到了很多教师的青睐。第四,教师自身的人格特点。根据一些关于体罚现象的调查发现,青年教师实施体罚行为的概率要大于中老年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青年人相较于中老年人更易冲动,更崇尚武力解决问题。而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更善于沟通,因此,他们也就更倾向于以理服人。第五,教师自身道德素质的缺乏。在现实中,有部分教师仅仅将教书作为其谋生的手段,其在教学过程中,只关心能够给自己创造经济利益的学生,比如平时给自己送“福利”的学生,而对于那些没有送礼的学生,其则非常粗鲁,稍有机会即恶语相加,或者暴力出手。(二)外在原因体罚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除了与教师自身密切相关外,同时也有一定的外在原因。第一,体罚行为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棍棒底下出孝子”、“戒尺下出人才”、“不打不成才”等诸如此类俗语熟语比比皆是。传统的中国文化一直主张要尊师重道,学生要服从教师的绝对权威,所以老师对学生的体罚不仅不会遭到斥责,相反地,还会受到追捧。第二,体罚行为还受应试教育体制以及考试的评价机制的影响。在当代中国,应试教育遍行的现状下,考试成绩就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学习水平唯一的标准。因为,在同一个班级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之分,而在整个学校就有了优秀班级和落后班级之分,所以,相应地,整个社会也就有了好学校和坏学校之分。而那些所谓的好学校好班级究竟怎样好呢?一谈到好学校好班级,大家都以升学率和及格率来衡量,很少有人会说里面的学生道德品质有多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学校,很多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就开始使用一些非常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也就出现了一幕幕打、罚、骂的悲剧。第三,来自于家长的支持使得教师理直气壮地对学生实施体罚。在我上高中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如果在学校不认真学习,您只管打,出了什么问题我负责。”所以,在我们学校体罚成风,然而从教师到家长,甚至到学生,并没有一个人觉得这种行为不妥。可能刚开始还有几个学生反抗,久而久之,学生也已经麻木了。第四,我国法律对体罚行为的惩罚力度也让教师毫无顾忌。虽然我国法律早就明令禁止教师体罚学生,但是却并有对体罚行为做出明确界定。任何权力,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与制约,都可能导致权力滥用。我国中小学存在的严重的侵害学生权利的违法现象,就是一种漠视法律的教育权力滥用。三、体罚对中小学生的影响首先,体罚对学生最大的危害是伤害学生的身体。新闻报道中关于体罚现象的举不胜举,有河北小学女教师用刀片划学生掌心,也有云南教师罚学生活吞苍蝇,这些行为无一不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了伤害。虽然,教师在实施体罚行为时,本意并非想伤害学生,但是有时候由于处于极度愤怒的情绪状况下,下手就不知轻重了,有时候,我们可能觉得自己的那点力度根本不可能造成伤害,但是那是对于我们成年人而言的,对于正在长身体的生,可能就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导致他一生的残疾。其次,体罚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个学生上课的时候打瞌睡,老师看见了,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了一句,自己不努力,就不要怪别人说你有娘生没娘养。班上所有的学生从那次之后就知道了这个同学的妈妈不在了。甚至还有同学因此而嘲笑那位同学。没多久,那位同学就退学了。试想一下,那位同学的心理会受到多大创伤?原本就因为失去母亲而伤心难过,老师不但没有安慰鼓励他,却将他的伤口赤裸裸地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心理学上,自信心是来自于自尊心的,一旦教师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相应地,学生就会变得自卑。最后,体罚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必须明白,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硬性的看管、压制和粗暴的体罚会使其感到压仰。人都有自我保护、逃避伤害的本能,对于给自己带来过身体和心理伤害的学习活动也会失去兴趣,有的学生还会因此而恐惧教师、恐惧学习。四、消除体罚行为的措施虽然,国家一直以来都在为消除体罚行为努力,但是效果却不如人意。那么怎样才能预防体罚行为呢?第一,从教师方面来说,我们应该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在教师培训中不仅要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指导,还要加强对教师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培训,让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管理技术。同时还要加强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让教师端正态度,积极地为学生服务。更重要的是加强教师法律意识,让教师认识到体罚行为的严重性。第二,从社会方面来讲,要加快改革考试与评价体制。评价学生、教师乃至整个学校不能再以学生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作为唯一重要的标准,而要综合地评价学生的素质,尤其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不应对学生成绩作静态的评价,而应作动态的评价。让教师和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能有效地减少体罚行为的发生。第三,从国家方面来讲,国家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监督机制。虽然国家法律明令禁止体罚,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