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讲解课件-参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a18f36564f4d509199c7d33551ce91/56a18f36564f4d509199c7d33551ce911.gif)
![《大学》教学讲解课件-参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a18f36564f4d509199c7d33551ce91/56a18f36564f4d509199c7d33551ce912.gif)
![《大学》教学讲解课件-参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a18f36564f4d509199c7d33551ce91/56a18f36564f4d509199c7d33551ce913.gif)
![《大学》教学讲解课件-参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a18f36564f4d509199c7d33551ce91/56a18f36564f4d509199c7d33551ce914.gif)
![《大学》教学讲解课件-参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6a18f36564f4d509199c7d33551ce91/56a18f36564f4d509199c7d33551ce9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大学》节选2-《大学》节选2-古人有关“修身”的名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欧阳修3-古人有关“修身”的名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内圣外王
——儒家的理想人格修为之道4-内圣外王——儒家的理【教学目的】
1.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2.
理解《大学》中的“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3.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5-【教学目的】1.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何谓“大学”6-“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大学》介绍7-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个人解读文章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什么?8-个人解读8-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彰显美德使天下人去旧更新
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大学三纲9-明明德彰显美德大9-大学之道
内修
外治
内圣
外王
10-10-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探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使心意诚实端正内心修养自身整治家庭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大学八条11-格物探究事物原理大11-大学三纲大学八条朱熹12-大大朱熹12-
试表述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
个人解读13-试表述八条目“格物、八目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的目的14-八目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目的目的14-一个国王因为没有继承人,就发了一大堆种子给国内的所有的孩子们,说谁种的花漂亮就选谁做继承人,结果到了秋天,全国的孩子的花盆里种满各式各样的鲜花,只有一个小孩的花盆里什么都没有,并不是他不热爱劳动,他也每天向花盆洒水,浇肥,可就是没看到种子发芽。最后国王选了他做继承人,原来啊,这些种子都是炒过的,都不能发芽的。
诚实的孩子15-一个国王因为没有继承人,就发了一大堆种子给国第二段:通过“慎独”来谈“诚意”。课文选本章,意在强调“慎独”,而且是从内自我反省的角度谈“慎独”。内容分析16-第二段:通过“慎独”来谈“诚意”。内容分析16-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能严格的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辞源》中解释到: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海》中作这样的解释:“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17-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能严格的要求自己品悟探究依据第二段谈谈你对“君子慎独”的理解。
18-品悟探究依据第二段18-
暗室不欺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春秋时期,卫国贤臣蘧(qú)伯玉一贯遵守朝中礼制,夜间乘车经过卫灵公的宫殿前,按照朝中礼制得下马车步行。他从来就不因夜晚没人看见而不遵守宫廷礼节,卫灵公因此十分器重他,并经常在朝会上夸他“暗室不欺”。
“慎独教育”19-暗室不欺“慎独教育”19-
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康熙20-康熙20-
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品格就是你在黑暗中的为人。曾国藩21-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第三段说“修身”的关键是“正心”,请据本段谈谈你的理解,写几句话。
第三段说“修身”的关键是“正心”,请据本段谈谈你的理解。讨论交流22-第三段说“修第三段:诚意之后是正心(修身的关键在于正心)。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内容分析23-内容分析23-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朱熹说:喜怒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惧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
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
24-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朱熹说:结束语文化修养是一个人无形的名片,它虽然不能装进口袋里,却能够展现在脸庞上,流淌在语言间,体现在行动中,你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透露出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人生境界。25-结束语文化修养是一个人无形的名片,它虽然布置作业1、请结合中国文化经典《大学》一文,谈谈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修身?。2、熟读《大学》,并背诵前两段。26-布置作业1、请结合中国文化经典《大学》一文,谈谈当代中学生应27-1-《大学》节选28-《大学》节选2-古人有关“修身”的名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欧阳修29-古人有关“修身”的名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内圣外王
——儒家的理想人格修为之道30-内圣外王——儒家的理【教学目的】
1.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2.
理解《大学》中的“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3.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31-【教学目的】1.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何谓“大学”32-“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
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大学》介绍33-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个人解读文章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什么?34-个人解读8-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彰显美德使天下人去旧更新
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大学三纲35-明明德彰显美德大9-大学之道
内修
外治
内圣
外王
36-10-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探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使心意诚实端正内心修养自身整治家庭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大学八条37-格物探究事物原理大11-大学三纲大学八条朱熹38-大大朱熹12-
试表述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
个人解读39-试表述八条目“格物、八目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的目的40-八目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目的目的14-一个国王因为没有继承人,就发了一大堆种子给国内的所有的孩子们,说谁种的花漂亮就选谁做继承人,结果到了秋天,全国的孩子的花盆里种满各式各样的鲜花,只有一个小孩的花盆里什么都没有,并不是他不热爱劳动,他也每天向花盆洒水,浇肥,可就是没看到种子发芽。最后国王选了他做继承人,原来啊,这些种子都是炒过的,都不能发芽的。
诚实的孩子41-一个国王因为没有继承人,就发了一大堆种子给国第二段:通过“慎独”来谈“诚意”。课文选本章,意在强调“慎独”,而且是从内自我反省的角度谈“慎独”。内容分析42-第二段:通过“慎独”来谈“诚意”。内容分析16-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能严格的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辞源》中解释到: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海》中作这样的解释:“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43-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也能严格的要求自己品悟探究依据第二段谈谈你对“君子慎独”的理解。
44-品悟探究依据第二段18-
暗室不欺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春秋时期,卫国贤臣蘧(qú)伯玉一贯遵守朝中礼制,夜间乘车经过卫灵公的宫殿前,按照朝中礼制得下马车步行。他从来就不因夜晚没人看见而不遵守宫廷礼节,卫灵公因此十分器重他,并经常在朝会上夸他“暗室不欺”。
“慎独教育”45-暗室不欺“慎独教育”19-
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康熙46-康熙20-
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品格就是你在黑暗中的为人。曾国藩47-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第三段说“修身”的关键是“正心”,请据本段谈谈你的理解,写几句话。
第三段说“修身”的关键是“正心”,请据本段谈谈你的理解。讨论交流48-第三段说“修第三段:诚意之后是正心(修身的关键在于正心)。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内容分析49-内容分析23-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朱熹说:喜怒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惧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
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9292-2024鞋类鞋类和鞋类部件中重点化学物质管控指南
- Pemigatinib-d6-INCB054828-d-sub-6-sub-生命科学试剂-MCE-9553
- L-Pyroglutamic-acid-7-amido-4-methylcoumarin-生命科学试剂-MCE-3725
- Boc-Ala-Me-H117-生命科学试剂-MCE-9672
- 4-Fluoro-α-pyrrolidinopropiophenone-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5894
- 二零二五年度租赁期满续租养老机构居住协议合同
- 2025年度商铺租赁协议终止及租赁场地使用权回购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茶餐厅股份合作经营协议
- 2025年度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股东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校园食堂档口租赁合同与食品安全管理协议
- 2025年天津市政建设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运营效益及营销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上半年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68人(湖北武汉)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宁德时代笔试题库
- 五年级下册北京版英语单词
- 康复医院患者隐私保护管理制度
- 新课标I、Ⅱ卷 (2024-2020) 近五年高考英语真题满分作文
-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子宫脱垂手术指南
- 沈阳理工大学《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