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212出师表导学案_第1页
九年级下册212出师表导学案_第2页
九年级下册212出师表导学案_第3页
九年级下册212出师表导学案_第4页
九年级下册212出师表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师表【学习目标】1.在反复诵读的根底上,讨论分析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的几条建议。2.反复朗诵诗文,感悟古人的遣词造句之美,从而领会“诚〞的含义。3.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重点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正确处理好长句之间的停顿,背诵全文。2.讨论分析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的几条建议。【学法指导】朗读、自主、合作、探究【预习检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下面词义解释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B.殊遇(特别厚待)C.恢弘(气势宏大)D.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2.以下句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广故数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应C.今亡亦死 D.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下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危急存亡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B.忘身于外无敌国外患者C.盖追先帝之殊遇笼盖四野D.以塞忠谏之路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下面加点的内容不能连读的一项为哪一项()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5.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B.作者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C.作者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D.本段的主旨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二、文本探究〔一〕研读分析,突破重点1.研读第一段,答复以下问题。(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3)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4)本段提出什么建议?(5)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6)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7)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奉劝?(8)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到刘备,其用意何在?2.研读第二段,答复以下问题。(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2)如何具体执行?(3)提出怎样的劝诫?(4)“内外异法〞中内、外各指什么?3.研读第三、四段,答复以下问题。 (1)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2)提出亲贤的具体做法是什么?(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4.研读第五段,答复以下问题。(1)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5.研读第六段,答复以下问题。(1)找出说明作者出身的语句。(2)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3)“感谢〞的原因是什么?(4)文中的“卑劣〞是什么意思?具体指什么?(5)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6.研读第七段,答复以下问题。(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是文中哪句话?(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是文中哪句话?(3)说明伐魏时机成熟的是文中哪句话?7.研读第八段,答复以下问题。(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那么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照应第七段中的哪一句?(2)“假设无兴德之言,那么责攸之、祎、允之慢,以彰其咎〞照应第七段中的哪一句?(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照应第一段中的哪一句?(4)哪一句话表现了诸葛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8.诸葛亮用什么来鼓励刘禅?9.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10.从全文中可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刘备是一位怎样的仁君?〔二〕归纳写作特点。三、随堂练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劣,很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凤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那么攸之、祥、允之任也。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由是感谢___________________尔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一项为哪一项()A.躬耕于南阳达于汉阴 B.受任于败军之际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先帝不以臣卑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D.苟全性命于乱世奉命于危难之间3.〔1〕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②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写出文中通假字,并写出本字。“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参考答案】一、根底知识【预习检测】一、根底知识二、文本探究〔一〕研读分析,突破重点1.研读第一段,答复以下问题。(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对当时这一形势的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3)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即?三国演义?中讲的“大意失荆州〞“火烧连营八百里〞故事)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乘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长江中下游,经济力量也比拟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说“益州疲弊〞。(4)本段提出什么建议?开张圣听。(5)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6)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一为发扬光大先帝遗德,鼓励振奋忠心为国的臣下士气;二为防止阻塞“忠谏之路〞。(7)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奉劝?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8)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到刘备,其用意何在?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小结:本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2.研读第二段,答复以下问题。(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2)如何具体执行?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3)提出怎样的劝诫?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4)“内外异法〞中内、外各指什么?“宫中〞“府中〞。小结:本段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3.研读第三、四段,答复以下问题。(1)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2)提出亲贤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小结:本段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4.研读第五段,答复以下问题。(1)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亲贤臣,远小人。(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亲小人,远贤臣。(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亲贤臣,远小人。小结: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以上第一至五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5.研读第六段,答复以下问题。(1)找出说明作者出身的语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感谢〞的原因是什么?先帝不以臣卑劣,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4)文中的“卑劣〞是什么意思?具体指什么?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5)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6.研读第七段,答复以下问题。(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是文中哪句话?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是文中哪句话?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3)说明伐魏时机成熟的是文中哪句话?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7.研读第八段,答复以下问题。(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那么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照应第七段中的哪一句?奖率三军,北定中原。(2)“假设无兴德之言,那么责攸之、祎、允之慢,以彰其咎〞照应第七段中的哪一句?斟酌损益,进尽忠言。(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照应第一段中的哪一句?开张圣听。(4)哪一句话表现了诸葛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那么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小结:以上第六至九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方案、安排,从表达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诚,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鼓励其发愤图强。8.诸葛亮用什么来鼓励刘禅?诸葛亮用忠臣志士为了报答先帝的殊遇而勤勉不懈、舍身忘我地效忠职守的事实来鼓励刘禅,要他看到蜀国具有忠臣竭力、志士效命这个好条件。9.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其理由是:(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3)亲贤远佞的思想是贯串全篇的。结尾局部,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10.从全文中可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刘备是一位怎样的仁君?诸葛亮:知恩图报、忠心耿耿、尽职尽责、深谋远虑、淡泊名利。先帝:胸怀宽广、气度恢弘、求贤假设渴、能礼贤下士、虚心求教、亲贤远佞。〔二〕归纳写作特点。(1)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第一局部寓情于议,第二局部寓情于事,最后一局部谈各方面的责任,也表达了完成先帝遗愿的决心。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特点。①反复提及刘备的遗言、遗德、遗诏,在文章的重要情节无不提及“先帝〞,处处从先帝说起,时时提先帝遗训。全文仅600多字,竟多处提及先帝。其作用是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②常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情谈起,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鼓励。③处处从“陛下〞的帝业、威望、声誉着想。由于上面三个特点,使本文到达了“忠言不逆耳,辞切见情深〞的艺术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