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1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1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1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1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1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九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杜甫

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肃宗时,官至左拾遗,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收集于《杜工部集》。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核称为“诗史”。作者简介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汴州沦陷,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创作背景诗词内容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①断人行②,边秋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③未休兵。课下注解:①戍鼓:边防驻军的鼓声。②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③况乃:何况,况且。译文

边防驻军响起了宵禁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恰逢白露时节,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思维导图月夜忆舍弟首联:路断行人,戍鼓雁声→凄凉冷落颔联;今夜露白,故乡月明→思念故乡颈联:兄弟分散,生死难料→担忧家人尾联:书信难达,战事未休→忧心国事

融情于景;“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白露那天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在写景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感怀。重点赏析(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在“有”和“无”的对比中,寄托了诗人深沉的思乡念亲之情,也抒发了无限的人生感慨。重点赏析(2)“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主旨本诗通过描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表达了诗人对不知生死的兄弟的担忧和思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悲痛。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其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以五言、七言近体为主,尤长于五言,有“五言长城”之称。作者简介

北宋灭亡后,陈与义流离逃难,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在南迁之后,仅能自立。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唐代宗大历八年至大历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诗人因被诬陷,被贬为睦州司马。此诗应写于此次被贬谪来到长沙时。创作背景诗词内容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三年谪宦此栖迟①,万古惟留楚客②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③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课下注解:①栖迟:停留,居留。②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③吊:凭吊。译文

你(贾谊)被贬于此地居留了三年,可悲的遭遇令千万代人伤情。(我)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离开后的足迹,空见寒林里夕阳缓缓斜倾。汉文帝重才尚德尚且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无情怎知你凭吊屈原的深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思维导图长沙过贾谊宅临古地:贾谊宅思古人:贾谊忆其事:谪宦长沙抒己悲:伤迁谪,悲怀才不遇

一个“悲”字直贯全篇,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诗人自己被迁谪的悲苦命运。重点赏析(1)谈谈“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中“悲”字表达效果。·“独”字表现出诗人对贾谊的景仰和难掩的孤独落寞。“空”字营造出物是人非的黯然气氛,表现了诗人感伤斯人已去的痛苦、怅惘之情。重点赏析(2)谈谈“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中“独”“空”有何表达效果?

“秋草”“寒林”等景物渲染出贾谊故宅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重点赏析(3)“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提到了哪些意象?有何表达效果?主旨本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之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共倡古文,并称“韩柳”,著有《韩昌黎集》。作者简介

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派人迎法门寺佛骨入宫供奉。韩愈上奏一篇谏书《论佛骨表》,触怒了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这首诗作于被贬途中。创作背景诗词内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一封①奏九重天②,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③,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课下注释】①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②九重天:这里指皇帝。③弊事:有害的事,指迎奉佛骨的事。译文

早晨我把一封谏书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家又在哪里?立马蓝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我知你远道而来应该有所打算,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流边把我的尸骨收殓。思维导图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首联:被贬原因→朝奏夕贬颔联:坦陈心志→为君除弊,不辞衰老郁愤感伤颈联:即景抒情→前路坎坷,英雄失路尾联:照应诗题→交代后事·诗人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体现了刚直的胆魄和匡正祛邪的决心。重点赏析(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和高度两个层面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被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情景,同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重点赏析(2)谈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有何表达效果?·借景抒情。借“云横秦岭”“雪拥蓝关”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着伤怀国事,前路艰危的愁思。重点赏析(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主旨表达了诗人被贬后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之情。商山早行温庭筠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他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作者简介

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记载,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山。此诗当是温庭筠此次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创作背景诗词内容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②雁满回塘③。【课下注释】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②凫(fú):野鸭。③回塘:边沿曲折的池塘。译文

黎明起床,远行的车马所挂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鸡鸣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野鸭大雁正嬉戏在边沿曲折的池塘里。思维导图商山早行首联:晨起早行,故乡渐远颔联: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山行之早颈联:槲叶飘落,枳花明丽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思念故乡·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重点赏析(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提到哪些意象,有何作用?画面:鸡鸣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重点赏析(2)尝试用自己的话谈谈“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描述了怎样的画面?·“落”字生动描写出商山早春槲叶脱落枝头,将发嫩芽的情景。“明”字生动描写了枳树的白花开放后,在天未大亮时格外显眼的情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