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三十五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十五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十五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十五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十五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十五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1831~1841年伯明翰因为是工厂集中而出现人口死亡率上升的现象,结合这一时间考虑是因为工业革命导致的城市生存环境恶劣所导致的,故选A;B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现象,不符合题干所述时间,故排除;CD不符合史实,故排除。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2.“无论是圣西门、傅立叶或罗伯特?欧文,都根本没有想到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成为两个在经济上对立的阶级,更没有想到实现他们的计划要牵涉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大规模斗争。”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前提是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阶级走上历史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进步的思想家善于理论总结参考答案:B3.下图是美国漫画家纳斯特创作的漫画,发表在“Harper's”周刊上。该画象征“美国的政党选举——驴象之争”。下列表述中,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反映两党互相攻击,排挤对方B.两党政治信仰差异明显C.两者代表的阶级本质相同,共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D.从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移植过来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信息,本题以美国总统大选图片,实际上考查美国政党政治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图片信息,民主党与共和党,均是资产阶级政党,阶级利益是一致的,即体现“驴象本一家”。图片反映的核心是,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要竞选执政。A项表述,具有片面性,不正确;B项表述明显错误;D项,属无关选项。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美国的两党制4.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着棉袄,吃着烤熟的甘薯,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窦娥冤》,他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在(

)A.北宋

B.元朝

C.唐朝

D.明朝参考答案:D5.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在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与民居严格分开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参考答案:D6.1990年,“欧共体12国在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方面的亏空就高达7.5万亿欧洲货币单位,相当于同年欧共体国内生产总值的14.5%”。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推行“福利国家”制度

B.西欧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C.富人过度享受福利待遇

D.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参考答案:A7.雍正皇帝采取的抑商政策的理由包括(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工贾皆其末也”②“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③手工业是农耕经济的必要补充④防止“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D8.以下哪-项不属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基本方针?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奉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不示认国民党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D.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参考答案:B本题要求选出错误选项。新中国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示认国民党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排除ACD。新时期我国奉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选B。9.1935年,当日军进一步威胁平津华北地区时,蒋介石先后向平汉路南段沿线及京沪线南段沿线调集了20余万中央军,开始把非嫡系的地方部队去应付残存在南方等地的共产党小股武装。这种情况表明A.中国共产党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威胁已全面解除B.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统一战线工作成效显著C.日本全面侵华严重威胁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利益D.蒋介石开始把来自日本的威胁放在了重要地位参考答案:D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中国共产党通过长征使革命力量得以向北方发展,因而中国共产党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威胁已全面解除的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蒋介石政策方针的改变与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无关,故B项错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1937年,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当日军进一步威胁平津华北地区时,蒋介石先后向平汉路南段沿线及京沪线南段沿线调集了20余万中央军”可知,蒋介石开始把来自日本的威胁放在了重要地位,故D项正确。【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需要掌握1935年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转变,解题的关键是对“当日军进一步威胁平津华北地区时,蒋介石先后向平汉路南段沿线及京沪线南段沿线调集了20余万中央军”的分析理解。10.南宋后期,在荆州和建康设有火药兵器制作院。荆州每月能制铁火炮一两千支,建康在两年多造出了三万八千多件火药武器,并能制造大量的火箭和十斤重的铁炮壳。这说明A.中国古代火药武器的发展B.南宋时火药开始用于军事C.政府主导古代科技的进程D.火药促进南宋的海外贸易参考答案:A【详解】南宋后期的荆州和建康都设有火药兵器制作院,并且产量巨大,这说明了中国古代火药武器的发展,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故B项错误;单纯的火药制作不能体现出政府主导古代科技的进程,故C项错误;材料和南宋的海外贸易无关,故D项错误。11.“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参考答案:C【详解】题干“六大公司组成两大集团,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的信息反映了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企业通过兼并和联合的方式,控制产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故选C。材料中并不是说明化学工业的发展,A错误;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不是材料体现出的本质问题,B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兼并,并不是说明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D错误。12.15世纪时,欧洲人急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包括()A.为迅速沟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B.《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诱使他们到东方去寻找黄金和香料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他们渴望获得黄金D.为了传播基督教参考答案:考点:51:新航路的开辟.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街和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当时东西方的社会现实来分析材料.解答:A.新航路开辟不是为了沟通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客观上有这一效果.B.马可波罗游记的流传促使了新航路开辟向东方寻找黄金.C.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渴望获得黄金是社会根源.D.传播基督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之一.故选A.13.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B.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C.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的前夜指的应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阶段;明中叶以后,苏州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这种生产方式具备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故D项正确。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不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表现,排除A。白银流入中国说明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货币经济发展,但与设问不符,排除B。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也不具备向近代转变的特征,排除C。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理解“近代的前夜”的内涵,二是紧扣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A.《瑷珲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参考答案:D【详解】《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正确;《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A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结合所学《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分析解答。15.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参考答案: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表现16.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种情况说明A.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D.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参考答案:D17.据统计,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介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①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②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

③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

④辛亥革命彻底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C18.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最高权力机关有直接选举产生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已维护民主参考答案:考点:雅典民主机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意再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材料反映了雅典的公职人员受到监督,从而保证了直接民主的实现,D符合题意.A、B项材料未体现,C不符合史实.故选D.19.俄国前总统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苏联(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参考答案:C20.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材料中的“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后”A.权利受到《十二铜表法》的保护B.权利受到习惯法的保护C.权利受到万民法的保护D.权利受到《民法大全》的保护参考答案:C“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等字眼说明罗马进入了帝国时代,而帝国时代的法律是万民法,所以权利应该受到万民法的保护,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均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民法大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1.“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在这—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A.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B.优先发展轻I业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参考答案:C22.如果把树苗比喻成民族资本主义,那么“树苗”在一战期间长成“大树”的原因是:A.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洋务运动的诱导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参考答案:A23.湘赣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苏区政府多爱心,毛主席和咱心连心。贫农雇农真开心,中农商贩放稳心。富农谨慎又小心,地主垂头还丧心。军民团结一条心,打败蒋匪显雄心。”那么,这首民谣的创作时间可能是A.20世纪20年代初期B.20世纪30年代初期C.20世纪40年代初期D.20世纪50年代初期参考答案:B24.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是A.拉动就业缓和社会矛盾B.发展农业摆脱经济危机C.兴修水利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采取的这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是为了扩大内需,拉动就业,保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工代赈是社会保障的内容之一。故选A。B项不是直接的目的;C项是手段,不是目的;D项不是直接的目的。考点:罗斯福新政点评:此题是考查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的基本知识。为了扩大就业,恢复和发展经济,罗斯福除了直接救济以外,采用了这种以工代赈的方式,通过建立兴修一些公共工程,这些基础设施的兴修为以后的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5.从1692年起,英国下院多次提出《任职法案》,力图将那些由国王任命并接受俸禄的官员排挤出下院,但结果几乎都是被听命于国王的上院所否决。这说明当时的英国A.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B.国王完全控制了议会C.上院在议会有决定作用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参考答案:A材料中说明国王仍然拥有一定的权力和影响,说明君主立宪制的制度急需完善,故A正确;B中完全说法错误,议会权力开始上升;英国是下议院权力较大,故C错误;D材料没有体现。26.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论及中国古代某朝官制时指出“某某掌握定旨出命,某某给事中(官职名称)章封驳(封还是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某某受而行之”。“某某”处的文字应该是A.丞相

B.内阁

C.尚书

D.中书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掌握定旨出命”“掌封驳(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受而行之”得出分别对应决策、审议和行政,因此是指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故“掌握定旨出命”是指决策机关中书省。故B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27.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原因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参考答案:C略28.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在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材料意在说明A.企业家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持B.企业家在远洋航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企业家是鼓吹“寻金热”的主要代表人物D.工商业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考察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要求开拓海外市场和寻求原料产地,这才是资本主义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所在,同时也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动力所在,答案选D;A、B、C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故应选D。考点:走向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的开辟·根本原因29.1962年的古巴导弹事件反映的国际关系特征是A.北约与华约的军事对抗B.美国与苏联对古巴的争夺C.“冷战”形势下的美苏争霸D.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全面对抗参考答案:C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次军事对抗,体现了美苏争霸的国家格局,以苏联的最终妥协结束,所以C符合题意。古巴导弹危机没有涉及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抗,故排除A;古巴导弹危机不是美苏争夺古巴,排除B;D为经济领域,与题意无关,排除。30.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投资这一举动的所谓“法律”依据是A.《北京条约》及协商关税条款

B.《马关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C.《辛丑条约》及“利益均沾”原则

D.《南京条约》及“最惠国待遇”条款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第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三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通典》卷一四材料四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设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碟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参考答案:(1)标准:西周以血缘为标准;汉初以德行为标准;魏晋以门第为标准;隋唐以考试成绩为标准。(2)原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影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繁荣。(3)趋势: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选拔方式越来越公平、公开、科学;选拔途径由自下而上逐渐变为自上而下,明显表现出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详解】本题考查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西周至唐不同的选官标准,应当根据材料反映的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来回答。(2)隋朝创立科举制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其历史影响应当根据教材所学科举制的影响来回答。(3)根据材料信息反映的选官制度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是逐渐制度化、公平公开化,以及适应中央集权的变化。32.观察下列文物,回答相关问题。(1)请说出上述4件文物所包含的历史信息。(2分)(2)图中的白瓷和青瓷是唐朝的精美文物,请分别指出它们的生产地。(2分)清朝粉彩开光人物茶壶的粉彩瓷器烧制技术在什么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1分)(3)“素纱禅衣”属于哪个朝代?(1分)何处出土的?(1分)(4)请结合以上文物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3分)参考答案:答案:(1)青铜铸造品种多、水平高超、领先世界;中国文字出现;战国时期出现艺术;战国时期出现牛耕(或农业生产使用牛耕)。[2分,每点1分,只要答出其中的任意2点即可得2分]

(2)生产地:邢州、越州。(或者答:邢窑、越窑)(2分)

时期:雍正时期。(1分)

(3)西汉。(1分)

长沙马王堆汉墓。(1分)

(4)生产历史悠久,品种多;手工业生产部门多,分工细;生产技术高超,而且长期领先世界;“工官”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但其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技术工艺的传承具有封闭性,新技术难以推广。[3分。只要答出其中的任意3点或答案合理即可]3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8分)(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4分)(3)材料三反映了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分)(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1)生活方式:自耕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特点: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8分)(2)现象:出现区域性商人群体,商业资本活跃。原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等。(如答“敬业、进取”、“守信、讲义”等或答出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同样正确)(4分)(3)关系: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4分)(4)正确处理好农、工、商业的关系,重视商业的作用;要遵循诚信为本的经商之道、要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4分)34.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幓,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