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课练地壳物质循环含答案_第1页
精修版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课练地壳物质循环含答案_第2页
精修版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课练地壳物质循环含答案_第3页
精修版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课练地壳物质循环含答案_第4页
精修版高中地理全程训练:课练地壳物质循环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练5地壳物质循环双基达标一、选择题(每小题4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黑曜石形成于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的外缘1〜2题。具有类似于玻璃的特性。读地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与黑曜石及其形成过程相对应的是()A.a—③B.b—②C.c—④D.d—①.图中b到d的过程()A.均在地表进行B.岩石性质发生改变C.物质来自地壳D.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答案:1.A2.B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的形成过程。因为“黑曜石形成于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可见其性质为岩浆岩,是在岩浆喷出过程中形成的。图中a为岩浆岩,③为岩浆上升过程,综上所述,A项正确。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的性质。由b到d说的是岩石裸露在地表,受外力作用形成新的沉积岩,并最后在变质作用下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综上所述,B项正确。大约七到八亿年前,如今的新疆南部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遇岩浆热液而形成的。读图回答3〜4题。.从岩石成因看,山玉属于()甲、乙、丙、丁代表岩浆和岩石,数字代表地质作用甲、乙、丙、丁代表岩浆和岩石,数字代表地质作用图b7.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A.①B.②C.③D.④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4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②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③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④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A.①②B.③④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岩D.玄武岩.籽玉是山玉经“天琢”而成,与“天琢”有关的地质作用是()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岩浆作用D.冰川作用答案:3.B4.A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岩石的类型。根据材料,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遇岩浆热液而形成的,所以为变质岩。第4题,读图可知,山玉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经受了流水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了籽玉,所以与“天琢”有关的地质作用是流水作用。辽宁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有“古生物化石宝库”之称,2016年入选第九批中国推荐的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名单。下面图a为该地质公园含化石地层剖面图,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图a.该地层所属的岩石类型为图b中的()A.甲B.乙C.丙D.T.目前,易对图a中景观造成损毁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b中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5.D6.A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岩石类型的判断。从左图可知,该地层层理构造清晰,属于沉积岩,据右图及所学知识可知,能够直接相互转化的是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所以乙是岩浆,丙是岩浆岩,变质岩可形成岩浆,甲是变质岩,丁是沉积岩,因此该地层所属的岩石类型为图b中的丁。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类型。目前,该景观已出露地表,对其造成损毁的地质作用主要是外力作用。结合上题的分析,图b中的①是外力作用,A对。②是变质作用,③是重熔再生作用,④是冷却凝固作用,B、C、D错。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翠玉白菜(下左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下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7〜8题。

C.①④D.②③答案:7.C8.D解析: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的类型。据材料可知,翠玉白菜属于变质岩,图中①②是岩浆喷发形成的岩浆岩,③分布在岩浆岩周围,是岩石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变质岩,④具有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③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C项。第8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的发生过程。a、b分别为背斜和向斜,其形成是地质作用的差异;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表面有沉积岩分布,说明其地势较低,故而经历了下降运动。综上所述,选D项。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该地貌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其典型特征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崮顶之下梯田层层,沟壑舒展。该地貌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普遍分布。右图示意岱崮地貌景观。据此完成9〜11题。.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组成岱崮地貌的岩石主要为()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D.石灰岩.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为()A.A.固结成岩B.岩层断裂C.岩石沉积D.岩石沉积变质作用外力作用.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岱崮地貌顶部应当()A.开垦耕地,种植作物B.禁止开发,保持原状C.植树种草,保护地表D.修建亭榭,以供观赏答案:9.D10.A11.C解析:第9题,本题考查岩石的种类。材料指出“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而三叶虫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故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第10题,石灰岩形成后,地壳运动使石灰岩岩层断裂,之后地壳抬升,海拔增高,经外力的风化、侵蚀形成岱崮地貌。第11题,岱崮地貌顶部海拔较高,土层浅薄,极易受到外力的破坏,因而应当植树种草,保护地表。二、综合题(共4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请简述判断理由。(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花岗岩和玄武岩的形成有何不同?(3)岩石A、B接触地带可能形成哪种岩石?(4)A、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简述其理由。答案:(1)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2)标注略[C标注在B岩石的下半部,D标注在B地顶端(地表)]。玄武岩属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裂隙冷却凝固而成的。(3)变质岩。(4)AA是沉积岩,C、D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可能存在化石。解析:由图可知,A为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花岗岩为侵入岩,应标注在B类岩石的下半部分。玄武岩为喷出岩,应标在地表。A与B接触,会因高温高压而变质形成变质岩。沉积岩中可能找到化石,C、D为岩浆岩,没有化石。.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甲 q 沉积岩岩浆h 乙(1)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是① ,②,③,④。(2)甲代表的岩石是 。是构成我国华山的主体岩石。从地质构造上看,华山属于,与华山成因相同的还有。(3)2013年湖南省启动湘西喀斯特地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中的作用形成的,其组成岩石属于沉积岩,其通过图中(填序号)后,形成的乙类岩石是 。答案:(1)冷却凝结(岩浆活动,侵入喷出)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重熔再生(2)岩浆岩花岗岩地垒(断层)庐山(泰山、黄山等合理即可)(3)流水侵蚀③变质岩(大理岩)解析:(1)直接根据图示的岩浆和沉积岩的位置可判断,岩浆经过冷凝作用可生成甲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岩浆岩能经过变质作用而生成乙变质岩。进而根据生成的岩石和岩浆而判断地质作用,故①表示生成岩浆岩的冷凝作用;②表示生成沉积岩的外力作用;③表示生成变质岩的变质作用;④表示生成岩浆的重熔再生。(2)结合上题分析,甲为岩浆生成的岩浆岩,华山的主体岩石是花岗岩,按其地质构造属于地垒,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地垒结构的还有庐山、泰山等。(3)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广布地区因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可能形成变质岩。刷题加餐练刷高考真题一一找规律(2016.江苏卷)如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题。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双选X)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B.②指搬运作用C③指成岩作用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答案:AD解析:图中①②所示箭头均指向沉积岩,表示的是水圈、岩石圈中的各种沉积物经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变为沉积岩的过程,故A项正确,B项错误。③所示箭头由变质岩指向沉积物,应是对岩石的风化侵蚀作用,故C项错误。④表示岩浆中的物质进入大气圈,应指火山喷发作用,故D项正确。(2015•天津卷)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2〜3题。米400300200100米400300200100-10070(千米)图例国岩浆岩目沉积岩国岩浆岩碎屑物国泥沙。某矿物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搬运、沉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风化、侵蚀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搬运、沉积搬运、沉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风化、侵蚀.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A.变陡了B.变缓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答案:2.C3.A解析:第2题,本题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然后经过地质作用而到达河滩泥沙中。那么,应该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而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再经过搬运在河滩泥沙中沉积,C项正确。第3题,图中火山锥水平距离达几十千米,高度仅300米左右,则实际火山锥坡度较小;但图示锥体坡度很大,说明该图中的火山坡度比实际坡度更陡。(2015•上海卷)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据此完成4〜5题。.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

板状。该岩石可能是()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答案:4.D5.D解析:第4题,由“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该是花岗岩,在地球内部形成,为侵入岩,冷却较慢,D项正确。第5题,生产优质砚台的原料岩石其岩性致密,呈薄板状,最符合变质岩特征,D项正确。刷仿真模拟一明趋向(2018•泰州二模)推覆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物质构造。读“某推覆构造示意图”(图1),回答6〜7题。.图2中表示图1中飞来峰岩石形成过程的是()A.f一甲B.a-丙C.d-丁D.e-戊.飞来峰景观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水平挤压一岩层断裂一推移上覆一外力侵蚀B.垂直上升一岩层断裂一水平挤压一推移上覆C.岩层断裂一水平挤压一推移上覆一外力沉积D.岩层断裂一垂直上升一外力侵蚀一推移上覆答案:6.C7.A解析:本题组考查了岩石及地貌的成因。第6题,从图中看出飞来峰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因此它为沉积岩,由沉积物经过沉积作用、固结成岩等地质作用形成,故选C项。第7题,从飞来峰的岩层序列及形态看出,该岩体实际是左侧岩体的一部分,上面的两个岩体是下面褶皱构造的一翼,受水平推力向右侧位移了,因此该地貌的形成过程是:水平挤压导致上面岩体离开褶皱构造,并形成断层面和上覆体,后来经过外力侵蚀,形成图中的谷地。故选A项。(2018.江苏月考)四川省大渡河畔的大瓦山崖壁陡峭,是典型的断块山。大瓦山基底是石灰岩,顶盖是玄武岩。下图为大瓦山玄武岩绝壁图。读图完成8〜9题。.组成下列图中景观的岩石与大瓦山“顶盖”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①B.②C.③D.④.关于大瓦山地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的地壳始终处于抬升状态B.该地区所受的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C.陡立的峭壁主要由流水侵蚀而成D.岩浆活动发生于沉积作用之前答案:8.A9.B解析:第8题,本题考查岩石类型的判断。由题干材料可知大瓦山“顶盖”是玄武岩,根据岩石的成因分类可知,大瓦山“顶盖”属于岩浆岩;图①中的花岗岩风化球属于岩浆岩,图②中的砂砾岩崖壁属于沉积岩,图③中的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与大瓦山“顶盖”岩石成因不一致,④汉白玉属于变质岩,故选项A正确。第9题,由题干材料可知,大瓦山基底是石灰岩,而石灰岩是在浅海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因而该地区早期应该有地壳的下沉运动,故排除选项A;大瓦山是典型的断块山,陡立的峭壁主要由断层上升形成,故排除选项C;由于大瓦山基底是石灰岩,“顶盖”是玄武岩,因而应该是岩浆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穿过沉积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喷发,即岩浆活动发生于沉积作用之后,故排除选项D;由于该区域玄武岩主要由岩浆喷发形成,陡立的峭壁主要由断层上升形成,所以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故选项B正确。刷最新原创一一抓重点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太阳能1.水循环与岩石循环有直接联系的环节是()A.蒸发B.降水C.下渗D.径流.关于两种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循环动力来源相同B.水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C.岩石循环以内力作用为主D.水循环活跃的地区岩石循环也活跃答案:10.D11.C解析:第10题,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关系。径流对岩石具有侵蚀、搬运、堆积作用,这些是岩石循环的外力作用环节,D项正确。第11题,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特点。水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太阳辐射,以外力作用为主;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以内力作用为主;沿海地区水循环活跃,板块交界处岩石圈物质循环较为活跃。综上所述,C项正确。安徽天柱山山体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其花岗岩峰丛地貌奇特,主峰天柱峰如巨柱擎天(图a),飞来峰(图b)上飞来石如天外来客(图c)。据此完成12〜13题。.飞来石属于()A.冰川漂砾B.火山弹(熔岩块)C.陨石D.花岗岩风化.天柱峰的形成过程是()A.沉积一断裂一抬升B.侵入一隆起一侵蚀C.板块碰撞一挤压一火山喷发D.沉积一褶皱一背斜成山答案:12.D13.B解析:第12题,本题考查岩石的成因。飞来石是由花岗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属于花岗岩风化后的产物。第13题,天柱峰主要是由花岗岩组成的,其形成过程应是侵入一隆起一侵蚀。刷易错易误一一排难点易错点1|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理解不全面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读长白山天池浮石图(下面左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下面右图),回答14〜15题。.下列对浮石成因的推测,合理的是()①岩浆快速冷却②岩浆较慢冷却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